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3Aa)_3.1.4_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环境心理学) - Coggle Diagram
3Aa)_3.1.4_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环境心理学)
3.1.4.1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环境心理学)
3.1.4.1.1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环境感知与认知
3.1.4.1.1.1 感官系统参与感知空间
3.1.4.1.1.2 心理图式(Cognitive Map)构建过程
3.1.4.1.1.3 空间辨识、路径选择、地标偏好行为机制
3.1.4.1.1.4 实际应用场景
3.1.4.1.1.5 环境感知与认知对空间情绪设计重要性
情绪源于感知与理解的效率。混乱感知 = 焦虑,不可预测 = 不安全。
良好的感知设计 = 控制感,使用户“知道自己在哪、要去哪”。
心理图式设计是空间情绪调度的“隐形系统”
3.1.4.1.2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space 人对空间的情绪与行为反应
情绪调节、压力恢复、空间舒适性、行为干扰
3.1.4.1.2.1 空间环境变量与情绪的直接关联
3.1.4.1.2.2 影响情绪状态的心理机制
3.1.4.1.2.2.1刺激负荷理论(Stimulus Load Theory)
3.1.4.1.2.2.2注意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
3.1.4.1.2.2.3 情绪调节与感知一致性理论
3.1.4.1.2.3 典型情绪环境案例分析
3.1.4.1.2.4 设计干预策略(空间情绪优化)
3.1.4.1.4 Environ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环境与社会互动
探讨空间如何调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亲密区、人际距离、互动性布局
3.1.4.1.4.1 环境压力与恢复
3.1.4.1.4.2 环境行为干预与可持续性
3.1.4.1.3 Space and identity空间与身份认同
居住环境如何构成人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表达”。
人会将情感投射到环境上,形成归属感、私密感、纪念性。
地方依恋、文化归属、个性化空间
3.1.4.2 Place Attachment(场所依附)
3.1.4.2.1 场所依附的三维模型
人
谁产生依附?个体或群体
过程
依附是如何建立的?
地方
依附的是哪里?物理与象征空间
3.1.4.2.2 场所依附重要性
心理安全感来源:熟悉的环境可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
文化认同的载体:通过空间承载家族记忆、地域传统。
行为与习惯的根基:人更容易在熟悉空间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
抗风险韧性:在灾后重建、城市更新中,保留场所记忆有助心理修复。
3.1.4.2.3 场所依附与相关概念对比
Place Identity(场所身份)
人将地点作为自我身份一部分
Topophilia(恋地情结)
人类对地方的情感性热爱
Home(家的感受)
不一定是住所,但让人“感觉像家”
3.1.4.3 Behavior Settings行为设置
3.1.4.3.1 行为设置的三大特征
情境一致性
特定地点 → 特定行为(如图书馆 → 安静阅读
可预测性
行为设置帮助人们快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社会角色嵌入
每个设置都有默认角色规则(如老师在讲台、客人坐等)
3.1.4.3.2 行为设置对室内设计的启发
设计的是“行为场”,而不是“物件组合”
空间功能分区 ≠ 行为设置划分
设计应提前预设“期待行为”
3.1.4.3.3 行为设置构建的关键设计元素
空间边界
明确行为范围,使用隔断、家具、光线分区等方法
视觉与社交线索
提示行为规则(如会议室玻璃门提示“请勿打扰”)
动线控制
限制或引导用户流动行为(如商场单向流线)
环境提示
使用灯光、音乐、声音引导气氛与行为状态
3.1.4.6 Arousal Theory(唤醒理论)
3.1.4.6 Arousal Theory(唤醒理论)
高刺激(亮光、强色彩)环境提升活跃度,适合零售。
低刺激(柔光、柔色)环境助于放松,适合疗养与休闲空间。
3.1.4.4 Prospect-Refuge Theory(展望-庇护理论)
3.1.4.4.1 Prospect(展望)与Refuge(庇护)理论两大构成
Prospect(展望)
向外延展的视野,可看到周围环境并预判可能事件
Refuge(庇护)
可隐藏自身的空间,使人感觉安全、隐蔽
3.1.4.4.1.1 最理想空间:Prospect + Refuge 共存
3.1.4.4.2 设计中激发“展望-庇护偏好”的策略
3.1.4.4.3其他相关概念扩展
Prospect-Refuge Balance(平衡)
太多展望 → 暴露感;太多庇护 → 闷压感。平衡点取决于空间的功能和情绪目标。
Mystery(神秘性)
略带遮挡、曲线或模糊远景能激发“探索欲望”。与展望共用,有时构成空间吸引力的“三大因素”:展望 + 庇护 + 神秘性
3.1.4.5 Personal Space & Territoriality(个人空间与领地性)
3.1.4.5.1 Personal Space(个人空间)
3.1.4.5.2 Territoriality(领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