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評分量規 - Coggle Diagram
評分量規
專題導向學習中的同儕互評應用
適用課程
強調實作與合作的課程
STEM 專題、資訊科技、商業模擬、創新設計
高中探究與實作課程、大學專題或競賽課程
如何設計多階段專題的評分量規
分段式 Rubric(如開題、執行、簡報、成品)
每階段對應不同指標(如資料蒐集、分析、團隊協作、創意發想)
提供自評與互評欄位
同儕互評如何改善合作與品質
鼓勵定期回饋、調整分工
減少搭便車現象,提升參與度
促進責任分擔與團隊溝通
提升作品品質與完成度(多角度意見)
如何平衡過程與成果的評估
建議評分比重例如:過程 60%,成果 40%
成果:簡報表現、最終產品、創新度
過程:出席、分工、紀錄、階段報告
引導學生重視學習歷程,而不只看最後成品
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OOCs)的同儕評估
如何處理評分差異大的情況
結合自評、同儕評與教師評
以多元評量來源平衡單一偏差
使用數據分析一致性
分析評分者間一致性,辨識異常評分
教師後續審核機制
當評分落差過大時,教師可以介入調整
學生如何從評估過程中學習
促進自我反思與自我監控
學生在給予他人回饋時,也提升對任務要求的理解
擴展反饋來源與觀點
不同同儕給予不同觀點,豐富學習經驗
增進批判性思考能力
透過評估他人作品反思自己的學習
如何運用評分量規確保評估公平性
提供範例與評分訓練
在準備階段提供作品範例與示範,有助於減少主觀判斷誤差
匿名評估與多位同儕交叉評分
減少人際關係影響,提升公平性
使用清晰明確的評分標準與等級描述
如檔案中提到「分析式評分量規」可對多個面向分項評分,提升一致性與公平性
14組
1111031014洪瑀恩恩
1111031021 廖翌琁
https://www.canva.com/design/DAGoCqbpOuI/I6wzAnMbsfbsjwtf5TYhMA/edit?utm_content=DAGoCqbpOuI&utm_campaign=designshare&utm_medium=link2&utm_source=share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