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Rubric - Coggle Diagram
Rubric
介紹
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_磨課師(MOOCs)
特點
開放共享、可擴展性、線上學習
適用課程
影片講座、測驗、討論論壇等互動元素
定義
針對大眾的線上課程,透過網路提供,通常免費,參與人數不受限制
挑戰
高退課率與低完成率,學習動機維持困難
缺乏個人化指導,難以滿足特定學習需求
專題導向學習
定義
通過實際的專題或項目來探索某一領域的問題,強調學生主動學習
特點
自主學習、跨學科性、真實情境、合作學習
適用課程
需要實踐、創新與跨學科學習的領域
挑戰
資源需求:地點、資金
所需時間長
主題不一致評估困難
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的同儕評估
如何處理評分差異大的情況
評分校正與再評估
當同儕評分差異過大時,要求學習者重新評估或調整他們的分數
匿名評分和避免偏見
學習者不知道自己評價的對象是誰,有助於減少個人偏見對評分的影響
反饋一致性
可以要求學習者提供詳細的反饋,並以此來解釋他們的分數
多次評分與平均評分
採用多輪同儕評分,並將最終分數設計為多位評分者的平均值
明確的評分標準
在課程設計階段,確保評分標準清晰且具體,能夠有效指導學習者如何評價同儕的作業
教師介入與調解
教師檢查被評分者的作業,根據課程要求進行客觀的評分
如何從評估過程中學習
學習他人觀點
強化批判性思維
反思與自我評估
加深對課程材料的理解
提升溝通能力
建立學習社群
如何運用評分量規確保評估公平性
執行階段
使用數位平台分配評估任務
監控評估進度與質量
設定合理的評估時間表
後續階段
提供互評過程的反饋
引導學生反思互評經驗
教師審核互評結果
準備階段
提供範例作品與評估示範
說明同儕互評的目的與價值
制定清晰的評分量規
專題導向學習中的同儕互評應用
同儕互評如何改善小組合作與專題品質
促進反思與自我改進
看到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優勢和不足,進而進行自我調整,提升合作效果。
多元的視角與建設性反饋
互評能夠提供不同的視角,讓專題的問題和成果在多角度的討論中得到優化。
促進合作與溝通技巧
團隊內部的溝通與協作,學生需要理解並接受不同的意見,這對增強團隊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如何平衡過程評估與成果評估的權重
過程評估(40-60%)
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多關注學習過程,而非僅僅以結果為導向。
成果評估(40-60%)
讓學生不會忽略最終成果的質量,同時也不會讓最終成果壓倒整個學習過程的重要性。
如何設計適合多階段專題的評分量規
明確階段性目標
根據該階段的具體學習目標來設計
評分維度
量化標準
有明確的描述,使學生理解如何達到最高分
組員
1111131020 李婞娟
1111131029 游雅喬
1111131018 戴子珊
1111131041 林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