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G11-SMMC-LN-8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G11-SMMC-LN-8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創新基礎概念
定義與特性
做出改變或帶來差異的行為
不均衡的現象
(dis-equilibrium phenomenon )
一個
重組的過程
≠發現
程度問題而非只是0或1
與價值、成本、價格息息相關
創新流動過程
知識生成
(knowledge Generation)
策略性創新
創造並啟動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通常包含但
不限於
產品或程序上的創新
導入一個新的競爭規則
建立或鞏固自身的競爭優勢
技術與產業演進模型
技術S曲線
技術表現隨研發投入變化
技術生命週期
初期
成長慢
中期
快速提升(遞增報酬)
後期
趨緩(遞減報酬)
技術軌跡
技術發展的路徑
不同技術有不同S曲線
技術進步 > 客戶需求成長 → 低端技術可能崛起
產業生命週期
產業從誕生到衰退的演化過程
四階段:導入 → 成長 → 成熟 → 衰退
現象:主流設計出現、產品趨同、替代品進入
三大演化機制:變異、選擇、維持
創新類型與策略意義
策略的意義
不同創新類型與產業週期階段相關,影響現有企業與新進入者的競爭態勢
創新類型
根本式vs.漸進式
顛覆式vs.持續式
顛覆式創新可能始於低端市場,隨著性能提升最終進入主流市場。
能耐增強式vs.能耐摧毀式
產品vs.流程
架構式vs.元件層次
產業標準與網絡效應
主流設計或產業標準
定義
產業生命週期成長與淘汰期可能出現
範例
PC
USB
TCP/IP
微軟作業系統
Intel微處理器
標準的益處
確保產品與互補品之間相容性
減少消費者困惑
降低生產成本
降低供應互補產品風險
為企業帶來低成本和差異化優勢
標準的三種形成方式
業界協議
市場選擇
政府制定
網絡效應
定義
市場選擇標準的主要動力
類型
直接效應
間接效應
結果
鎖定 (Lockout)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的轉換成本 (switching cost)
範例
Apple iPhone網絡經濟學 (良性循環)
安裝基礎
App數量
需求
價值
重要性
先進者優勢的來源
創新的價值與報酬
創新獲利
取決於創新的價值
創新者佔有創新價值的能力
影響佔有能力的要素
法律保護
互補性資源
技術的可模仿性
領先時間
多維度的技術價值
技術效用
安裝基礎
互補品的可得性
新技術的價值取決於其獨立效用
或與現有技術的安裝基礎和
互補品相容而帶來的總體價值
創新過程與管理面向
策略的重要性
精心設計的創新策略
明確的實施流程
配合企業資源和市場環境
知識生成到商業化的延遲
基礎知識 → 專利 → 產品上市之間的延遲
技術成熟與驗證需時
例子
施樂術(Xerography)
噴射引擎(Jet Engine)
企業與外部的連結
合作對象
客戶,供應商,競爭者,互補者
合作特性
最常見合作:客戶、供應商、大學
地區差異
北美:重視大學與創新企業合作
歐洲:偏重供應鏈與集群合作
日本:企業內研發強,與既有夥伴合作密切
創新管理考量
創新階段
發酵期
技術尚不確定,需引導創新
漸進改變期
技術穩定,可選擇追隨
策略選擇
引導、追隨
角色差異
既有企業
有資源但有路徑依賴風險
新進入者
靈活但資源有限
G11小組成員
110104051 外文四 張瑜庭
111212035 國企三 張庭芸
111212036 國企三 阮蘊瑾
111212069 國企三 馬儀真
111212075 國企三 許斐茹
111212081 國企三 王建臻
創新
(Innovation )
擴散
(Difussion)
supply side
競相模仿
Demand side
選擇採用
核心:把知識
商業化
接近極限 → 有可能出現新技術(典範轉移)
成功的創新➡️精心制定的戰略和實施流程
創新漏斗(Innovation Fummel)
大多數的創新想法都不會成為成功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