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8 績效管理與評估 - Coggle Diagram
Ch8 績效管理與評估
8-2 績效評估的傳統工具
敘述式表格
定義
以書面表單來評估員工過去的績效表現,並指出需改進的部分
行為基準量表 BARS
定義
使用具體的績效優劣事例來量化評分尺度
步驟
設計績效面向
重新分類事件
決定各事件的等級
設計最終的評估工具
寫下重要事件
重要事件法
定義
主管記錄每位部屬的工作相關行為,包括表現好與不好的重要事件,以六個月為單位,與部屬討論績效
目標管理MBO
步驟
設定部門目標
討論部門目標
設定組織目標
定義預期結果
進行績效審核
提供意見回饋
評估實務:使用表格、套裝軟體、或雲端系統
配對比較法
定義
針對每項特質,把每個部屬與其他所有的部屬一一比較
電子化績效監督EPM
定義
利用電腦網路技術,讓管理者追蹤員工的電腦
好處
改善生產力
壞處
增加員工壓力
交替排序法
定義
依照某些特質,把員工從表現最佳的人選排序到最佳的人選
對話日
定義
讓管理者與員工對話,把焦點放在改進與成長,設定符合員工職涯興趣的目標,沒有明顯的績效評級
圖形評分尺度法
定義
列出幾個工作面向的特質及各種特質的幾種績效值(e.g. 「不滿意」到「很出色」),評分時圈選並將分數加總
好處
最簡單、最普遍
使用多種方法
強迫分配法
定義
管理者按照預定的人數比例,把員工分配到不同的績效等級
好處
避免主管把員工都評為「滿意」或「優等」
壞處
歧視
8-4 管理績效評估面談
如何進行績效評估面談
提前告知員工要檢視其工作
實際的指導
對事不對人
鼓勵員工表達想法
以客觀的工作資料舉例說明
取得共識
把它變成對話
回顧員工過去工作的相關內容
規劃方案
如何因應防禦心強的部屬
認同防禦行為是正常的
不要攻擊對方的防禦行為
按兵不動
認清極限
定期評估通常是以評估面談作為收尾
如何對部屬提出批評
私下進行
有建設性
避免一年一度清算,定期給予回饋
客觀、不帶偏見
主管面臨的四種評估情境
滿意、不晉升
讓員工維持滿意的績效
不滿意、可晉升
擬定計畫修正績效
滿意、可晉升
討論、規劃員工的發展
不滿意、不晉升
解僱
8-1 績效評估的基本概念
最基本的績效評估
步驟二:評估員工的實際績效與績效標準間的差距
步驟三:提供意見給員工
步驟一:設定工作標準
評估員工的標準
工作面向或特質
行為或職能
目標(SMART)
Attainable 可達成
Relevant 攸關
Measurable 可衡量
Timely 及時
Specific 具體
定義
以績效標準來衡量員工目前或過去的績效
誰來進行績效評估?
人資部門
同儕評估
定義
要接受同儕評估的員工會選一位評估主持人,由此主持人挑一位主管和幾位同事來評估自己
優點
對於改善開放溝通、工作動機、社會賦閒、團體效能、凝聚力、滿意度等方面都有立即的正面影響
能看到同事的各種(老闆所不知道的)層面
群體評估
定義
社群媒體讓公司裡幾乎每個人都能持續評估同事的工作
直屬主管(通常)
虛擬遊戲
評估委員會
定義
包含員工的直屬主管及三到四位的主管
優點
抵銷個別評估者的偏見
可納入不同評估者觀察到的面向
自我評估
部屬評估
360度回饋
定義
收集周遭人士對員工的績效評估,包括主管、部屬、同儕、內部或外部顧客
8-6 績效管理
定義
一種持續的流程,目的是找出、衡量、發展個人和團隊的績效,使他們的績效符合組織目標
基本要素
配合目標
持續的績效追蹤
方向分享
持續的意見回饋
教練與發展支持
肯定與獎勵
全面品質管理TQM
定義
整合企業所有職能與流程,使企業所有層面的目標都是透過持續改進來提升顧客滿意度
理念
建立廣泛的訓練方案
消除恐懼,讓每個人都能有效地工作
以持續精進為目標
清除那些讓員工無法為工作感到自豪的障礙
停止依賴檢驗來提升品質
制定有活力的自我精進計畫
8-3 處理評估錯誤的問題
潛在的評估問題
趨中傾向
定義
給所有員工的評分都趨近中等
解方
使用排序法
寬鬆或嚴苛問題
定義
習慣給所有員工很高(低)的分數
解方
使用排序法
使用強迫分配法
暈輪效應
定義
人們對他人的認知首先根據初步印象,然後再從這個印象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特質
解方
使用BARS方法
近期效果
定義
員工近期做的事讓你忽略了他過去一年的工作表現
解方
累積一整年的重要事件再進行評分
標準不明確
解方
使用描述句來定義每項特質
偏見
公平的必要
8-5 給管理者的員工敬業指南
使用評估面談來培養敬業度
確保員工具備做好工作的條件
上司專注於員工的優點時,員工的敬業度是上司專注於員工缺點的三倍
面談時要坦率客觀,以支持的方式表達,不要損害員工的自我形象
讓員工知道你重視他們
利用面談來強調員工所做的事情對公司的意義
問員工對職涯的展望
把握機會向員工展示他的努力如何為團體做出貢獻
確保員工認為評估和獎勵或補救措施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