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OVID-19 - Coggle Diagram
COVID-19
與流感的比較
症狀比較
COVID輕、重症差異較大
都會引起全身性症狀
檢驗
流感患者較容易出現局部斑狀陰影
流感較容易出現肺纖維化、出血
COVID有56.4%患者肺部CT有毛玻璃混濁
感染方式
流感
天然宿主為家禽野鳥
透過HA分子感染細胞
COVID
透過ACE2受體感染上提細胞
天然宿主為蝙蝠
預後
COVID預後與年齡、肥胖、共並有關
流感患者預後與低年齡、懷孕與否有關
後遺症
免疫功能紊亂
紅斑性狼瘡
類風濕性關節炎
過度發炎
長期病毒感染
腸道大量表現ACE2,病毒可能長期複製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長期組織損傷
腦部代謝異常:記憶喪失、腦霧、嗅味覺喪失
自主神經系統受損:疲勞、癡呆、失眠
肺部纖維化
心肌炎
腸道菌叢失調
慢性發炎
影響神經傳遞
治療
藥物
Lagevrio
使病毒基因組錯誤複製
早晚4顆,連續5天
Paxlovid
Nirmatrelvir:蛋白酶抑制劑
Ritonavir:蛋白酶抑制劑、CYP3A抑制劑
Remdesivir
抑制病毒RNA合成酶
靜脈注射7天
免疫調節劑
調整免疫反應,達到治療、緩解症狀效果
Tocilizumab、Dexamethasone
單株抗體
最有效療法,但須注意過敏反應
打入人體後,B細胞會製造特定病毒抗體
分類
Bamlanivimab/etesevimab
casirivimab/imdevimab
sotrovimab
bebtelovimab
檢驗
PCR
透過放大DNA片段檢測是否有病毒遺傳物質
遺傳物質越多,則CT(複製次數)越低
偽陽性、偽陰性
與病毒特性、檢體保存、採檢位置有關
PCR的敏感度較高
快篩
利用流體免疫層析法
Test line(T)含有病毒抗體
Control line(C)為控制線,含可結合前述抗體物質
陰性:C線,陽性:C+T線
致病機轉
病毒結構
29.9kB
結構蛋白:外殼、棘蛋白、包膜、細胞膜
14開放閱讀框,29種蛋白質
感染過程
感染細胞後釋放遺傳物質
利用細胞核醣體、內質網、高基氏體組裝
透過S膜蛋白結合ACE2受體,侵入上皮細胞
透過胞吐作用釋出病毒
影響細胞
人體免疫反應會使內皮細胞受損
高凝血狀態使肺血栓機率升高,提升死亡率
上皮細胞、內皮細胞、免疫細胞
腸道組織
高度表現ACE2,亦受影響
大量破壞細胞,造成腹瀉
破壞M細胞,躲避免疫檢測
益菌減少,免疫風暴和組織損傷機率增加
流行病學
病毒特性
傳染期7-10天內最高
Omicron傳染性最高
潛伏期5-6天
統計數據
三十天內死亡率5.97%
超過7.5億病例
病毒起源
中國湖北省的海鮮批發市場
變異株
根據遺傳物質譜系可分為
Gamma,發現於日本
Delta,發現於印度
Beta,發現於南非
Omicron,發現魚波札那
Alpha,發現於英國
根據疾病表現及防治措施可分為
高關注變異株
已經證實會影響人體運作,且在特定區域盛行
B.1.1.7、B.1.351、P.1、B.1.427等
高衝擊變異株
明顯降低疫苗保護力、增加疾病嚴重度
目前尚無變異株分到此類
需留意變異株
目前有B.1.525、B.1.526、P.2變異株
可能引響抗體、疾病傳播力
預防
其他預防方式
戴口罩可過濾超過90%微粒
肥皂洗手能破壞病毒外殼結構
酒精消毒能使蛋白質變性,尤其75%酒精
疫苗
腺病毒載體疫苗
運用病毒感染將COVID基因帶進人體
由於會產生抵抗腺病毒抗體,三、四劑效果不佳
廠商:AZ
次單位疫苗
透過特定病毒蛋白引起人體免疫反應
安全性高、但製作過程複雜
mRNA疫苗
透過製造病毒外殼觸發體液免疫作用
普遍保護力高,有莫德納、BNT等廠商
含有病毒mRNA及佐劑
減活疫苗
使用物理化學方式破壞病毒製作而成
由於蛋白質變性,免疫保護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