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LINE防詐案 - Coggle Diagram
LINE防詐案
insight
受騙的人通常不敢講自己的經歷,怕丟臉怕被罵
主流風向:覺得被詐騙的人就是「太貪」,才會受騙
「加入詐騙集團行列」的種種風險,很少人提及
受騙民眾第一時間會很想知道「到底是誰」這麼壞
參與犯罪的人通常覺得自己不會被抓(犯罪經濟學)
犯案車手一般不清楚集團內幕、不知事態嚴重
比起車手,民眾更痛恨幕後主謀
台灣詐騙案越趨嚴重,民眾雖痛恨但也已逐漸無感
詐騙集團怕報應,會設祭壇功德迴向、每日參拜求神保佑
大多反詐廣告都是走嚴肅或警告意味濃厚的調性
詐騙集團隱身於常人之中,他們的邪惡難以被看見
一般民眾難以主動關心詐騙議題,除非自己被騙
台灣人善良又健忘
除當兵外,大多數人並沒有為資安建立「通關密語」的概念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整個社會運作的基礎
台灣人太愛諧音梗
LINE詐騙常見類型
帳號盜用(短期)
外部惡意連結,取得你的「手機號、認證碼、密碼」
取得後大量跟LINE上親友借錢(假緊急求助)
偽冒帳號(長期)
建立假的名人群、銀行官帳、政府官帳
外部社團引導加入LINE上的假群組,集結樁腳讓你信以為真
長期建立信任(中途小賺),最後全賠光
戀愛詐騙(長期)
交友聊天,情勒要錢
詐騙集團
人力組成
起桶人
核心幹部
車手
工作誘因
高薪:週週領現金、獎金無上限
低門檻:無經驗可
自由:在家網路賺錢、短期兼差
任務
去各大賣場 ATM 領錢
被害人住處 / 約定地點收錢
風險
失去金錢:抽成算%數(數千),卻要承擔鉅額民事賠償(數十萬)
失去時間:負刑責、進去關
失去信任:就算被逮,車手頭或詐騙首腦也不會幫忙打官司
原廠設定
家庭失能 / 疏於關心
同儕排擠 / 交友不慎
心理狀態
缺愛、渴望歸屬感
缺乏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系統
道德感薄弱
高物慾
標籤
校園裡的少年董、幫派犯罪工具人、非行少年(偏差行為、虞犯)
水手
常見心理戰術
door in the face 以退為進
foot in the door 登門檻效應
夜市
人流組合
親子組
情侶組
朋友組
休閒、放鬆的私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