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U2103713/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局限性, 贡献, 强式, 弱式 - Coggle Diagram
U2103713/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对比分析假说(CAH)
定义
基于行为主义,认为第二语言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
核心观点
第一语言习惯会迁移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正迁移促进学习,负迁移导致困难。
难度等级模式:由Practor提出,分为零级到五级,难度逐级递增。
零级: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产生正迁移,无学习困难。
二级:第一语言有,目的语无的语言项,学生需避免使用。
五级:第一语言中一项,在目的语中分成多项,需区别使用。
三级: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中相应项目存在形式、分布差异。
一级:第一语言中分开的语言项,在目的语中合为一项。
四级:目的语中有,第一语言中无的语言项,全新项目学习困难。
对比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贡献:提供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程序,发现教学难点。
差异与困难的关系复杂,非简单正比;只研究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缺乏对学习者的研究;未涉及语义、语用、文化比较。
对比分析假说的强式与弱式
预测学习者可能犯的错误。
解释学习者已犯错误的原因。
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 Hypothesis)
定义
塞林克提出,学习者形成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独特语言系统。
特点
创造性、动态性、阶段性、偏误的反复性和固化性。
影响因素
语言迁移、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策略等。
局限性
贡献
强式
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