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戰後台灣的經濟與社會文化, 經濟重整, 1.二戰時台灣受美軍轟炸,工業設施受損,生產低落 2.戰後,物資匱乏,物價飛漲,經濟混亂,…
戰後台灣的經濟與社會文化
對農山漁村的挑戰與改革
民國50年以來的問題
勞力外移
從業人口趨於老化
工業產值快速成長,民國52年開始超越農業
文化、環境、生態及勞力的問題
1960~1970年代
工廠汙染、破壞文化古蹟,以及生態保育問題
1980年代以後
反污染、公害運動
反核四
反六輕
文化發展
二戰後
提倡中華文化
措施
推行「國語運動」
影響
1.達到溝通目的
2.妨礙社會文化的多元發展
原因
2.限制方言使用
1.清除日語在台灣日常生活的影響
民國40、50年代
反共精神昂揚
3.處處可見反共標語
4.台灣歌謠受到壓制,愛國歌曲盛行
2.出現反共電影
1.文學以反共、懷鄉為題材
美國文化風行
美國文化傳入
美國文化在台引領風潮,好萊塢明星成為年輕人的偶像
韓戰後,與美國關係密切
民國60年代
關於鄉土文化
2.愛國電影:凝聚台灣人民的愛國心與團結意識
3.民歌運動:一群年輕人思索著「唱自己的歌」,開啟民歌時代
1.鄉土文學:部分作家轉而關懷人民生活,寫實地描述農工等小人物
大眾文化的演變
民國50、60年代
民國51年台視開播,後中視、華視相繼成立
民國60年代,電視台轉播中華隊赴美的世界棒球比賽,掀起一股「棒球熱」
解嚴以後
多元化
民國80年代,「有線電視」成立,母語節目更多
國際化
科技網路發達,資訊文化快速傳播
經濟發展及問題
民國30年代末~40年代初
民國40年代
進口替代
以農業培養工業
民國50年代
出口導向
在高雄、台中設置加工出口區
鼓勵輸出食品、家電為主的輕工業
民國60年代
十大建設
民國70年代至今
產業升級
民國69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
由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產業
民國80年代
自由化與國際化
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與「世界貿易組織」
經濟重整
措施
土地改革(38年起)
發行新台幣(38年)
1.二戰時台灣受美軍轟炸,工業設施受損,生產低落
2.戰後,物資匱乏,物價飛漲,經濟混亂
原因
40000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
陸續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