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屬性列舉思考法 - Coggle Diagram
屬性列舉思考法
核心方法
分解
將複雜問題簡單化,逐一擊破
系統化
避免遺漏,確保思考的全面性
發散思考
透過元素的重新組合產生新意
組合創新
針對每個屬性盡可能地發想
優點
系統化思考
有助於系統性地檢視每一個細節,避免遺漏
激發創新
每個屬性進行獨立思考,更容易產生新的想法
適用範圍廣
適用於產品開發,也可用於流程改善、問題解決等多個領域
引導深入分析
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和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
缺點
需要引導和經驗
針對屬性提出有價值的想法,需要一定的經驗和引導
創新方向受限
難以產生突破性的、顛覆性的創新
可能過於細節
過度關注細節導致忽略整體性或更根本的問題
耗時
分析屬性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別稱
屬性列表法
直接強調「列表」這個動作
特性列舉法
「特性」與「屬性」意思相近
要素列舉法
強調將事物分解為基本「要素」
屬性分析
更側重於「分析」屬性的過程,常在產品開發或市場研究中提及
主要步驟
確定主題
列舉屬性
分析與發想變異
重新組合
評估與篩選
評估這些新組合出來的概念,考量其可行性、市場性、價值等,篩選出最佳的方案
從各個屬性的變異清單中,挑選不同的變異進行組合,看看是否能產生有趣、實用或創新的新概念
不是所有組合都有意義,但這個過程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點子
針對每一個列出的屬性,思考「還可以怎麼樣?」、「有什麼替代方案?」、「如何改變?」。盡量發想出多種可能性
常用的提問方式:「還有哪些材料?」、「形狀能改變嗎?」、「功能可以增加/減少/改變嗎?」、「如果反過來呢?」
將主題分解成其關鍵的特性、功能、部分、材質、流程等屬性盡可能列出所有想得到的屬性
思考方向可以包含:物理屬性(顏色、形狀、材質)、功能屬性(用途、效果)、社會屬性(價格、使用者)、流程屬性(製作方式、使用步驟)等等
明確要分析、改良或創新的對象是什麼
例如:一支筆、一項服務、一個問題
例子:筆
主題: 筆
屬性
筆桿材質:塑膠
筆桿材質:塑膠
筆尖:原子筆尖
附加功能:無
組合概念
木頭筆桿 + 可擦拭墨水 + 觸控筆頭 (文青風環保擦擦觸控筆)
變因
材質 -> 金屬、木頭、環保回收料
顏色 -> 多色合一、可變色、可擦拭
筆尖 -> 鋼筆尖、軟毛刷頭、觸控筆頭
功能 -> 附燈、附USB、附水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