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民族主義, 台灣 雙語政策Good? - Coggle Diagram
民族主義
認同
涉及
為他人奉獻錢與生命之意願 :pencil2:憲法§19繳稅、§20服兵役
國家之目的 :pencil2:認同的功能
認同範圍
對超越血緣與人際之人的認同 :pencil2:人造意願→陌生人
受挫之人求援之對象 :pencil2:對於個人而言的意義
建立的手段
親近
20th後媒體
ch17
仇恨
17th~19th
戰爭
帶給受挫者孤立無力之感受
尋求共同體渴望 :pencil2:漢娜鄂蘭高挫折
共同經驗&特徵
透過語言辨認 :pencil2:明確形成敵我關係&共同體想像
定義
:star:因長久相處或其他特定原因衍生之共同利害關係意識 :pencil2:自然的 :pencil2:人造的 :pencil2: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民族
建國用字
性質
民族中的成員對獨立建國之政治期待
定義
:star:基於共同文化、血緣、歷史或政治想像結合的人群集體
分類 :star:
文化民族概念 :pencil2:語言
傳統觀點 :pencil2:封閉排外保守→右派
赫德
構成核心為文化的特質
共同歷史記憶神聖不可被侵犯變更
凝聚成員共同情感的功能 :pencil2:回憶
政治民族概念 :pencil2:20th主流
現代觀點
安德生
:star: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
其內人民共同分享的公民權 :pencil2:憲法規定
被政治權威界定的結果 :pencil2:原住民
1 more item...
演變
17~19th
18618s~1648s戰爭
歐洲國家文化民族
西班牙、葡萄牙 :pencil2:以語言為單位的認同
範圍小凝聚強 :pencil2:天生的、情感
20th
前殖民獨立 :pencil2:筆直國界
多數國家政治民族
盧安達 :pencil2:統治者界定
範圍大凝聚弱 :warning:認同危機
21th
全球化 :pencil2:貧富差距
政治認同瓦解 :pencil2:求援無效
重回文化認同
香港
獨立運動
意識形態 :star:
定義
希望以特定民族作為建國基礎 :pencil2:文化&政治理由
建立自由獨立、強盛光榮國家的政治願望 :pencil2:目的
功能 :star:
團結人民
目的
獨立建國
爆發戰爭
自由主義
集中力量度過危機
防疫
保守主義
侵略他國強化母國
法西斯
擴張主義
對抗前殖民者干涉
反殖民主義
二戰後印度
只要獨立建國就好
但建國之後因馬克思主義產生對前殖民的仇恨 :pencil2: 反西方
1970s後第三世界國家認同危機
宗教取代政治與種族
可達仇恨 :pencil2:杭亭頓《文明衝突論》
認同範圍清楚 :pencil2:價值觀&行為
可達仇恨 :pencil2:反抗前殖民
但認同範圍不清楚 :pencil2: 筆直國界
基本教義學派
主張特定價值神聖不可被侵犯的意識形態
Ex宗教教義學派
2 more items...
現代社會的建立認同 :star:
內部型態各異的種族,使國家需發展適應策略以縫合歧異
建立政治民族主義的手段
一般情況下出現
透過公民教育灌輸認同
:silhouette: 彌爾
國家可介入人民意識,尤其是歷史&認同
賦與公民權利
美國
公民有綠卡
建立敵我關係
:silhouette: 許密特
仇恨認同
多元文化主義 :star:
定義
標榜尊重社會多元文化價值的政治主張
多元
膚色、信仰差異的存在是健康且可遇的
文化
共同具有穿著、生活習慣等社會特徵
種類
:silhouette:海伍德
自由主義式
奠基於包容、不干涉
多元主義式
所有文化都具有優勢,是為了化解種族歧視的行為義務,非容忍的結果:star: 有強制力
世界主義式
熔爐模式
策略&反思 :star:
衝突支配模式
統治族群對弱勢的屠戮
同化模式
強勢族群對弱勢的皇民化
熔爐模式
美國口號
結合複數文化建立新的單一文化
美式速食文化
1 more item...
多元論模式
多數第三世界國家沒有用的策略
以法律強制保障複數種族文化存續的條件
多元官方指定語/信仰休假日&反歧視規定
3 more items...
亞洲文化 :star:
儒家文明中尊重社會和諧、聖王文化的文化類型
特質
保守的
顧全大局
道德&政治不區分
因為領導者是聖人
:silhouette:熊彼得
導至民粹
中國道德檢驗公眾人物的銳實力
奴隸找主人
傾向證明自己為能力較強的候選人
台灣 雙語政策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