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SDGs15 保育陸域生態 - Coggle Diagram
SDGs15
保育陸域生態
細標
促進獲得基因資源和公平分享獲益
消除偷獵和販運受保護物種
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棲息地
防止陸地和水生態系統中的外來入侵物種
確保山區生態系統的保護
將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納入政府規劃
結束荒漠化,恢復退化土地
新增財政資源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結束砍伐森林和恢復退化森林
財政和激勵永續森林管理
保護和恢復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
打擊全球偷獵和販運
聯合國主張
全世界正在努力對森林進行管理,對抗荒漠化。
目前,每年森林面積減少1300萬公頃,而地不斷惡化則導致360萬公頃的土地荒漠化。
由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引起的大規模砍伐荒漠化,給永續發展帶來重大挑戰,並影響到千百萬正在為了擺脫貧窮和生計而做努力的人們。
目前有兩項國際協定正在實施,以公的方式促進資源利用,此外,還提供支援生物多樣性的投資。
森林占地球表面30.7%,其作用除了保障糧食安全和提供防護外,還對抗氣候變遷、保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是原住民的家園。
透過保護森林,我們能夠加強自然資源管理並提高土地生產力。
儘管目前有15%的土地得到保護,但生物多樣性仍然遭受威脅。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某些地區和世界中的生物種類多樣性和數量,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特定環境和生物組成的集合體,同一生態系統中有許多不同的物種,地球上有大量不同生態系統。
知識面
1.理解基礎生態學,認識在地和全球生態系統,識別在地動植物並瞭解生物多樣性措施與面臨的危機,包含生存環境喪失、過度開發和入侵種,理解在地生物多樣性與威脅物種的關聯。
2.能夠對在地生態系統的服務進行分類,將生態系統服務劃分為支援、供給、調節和文化服務以及旨在降低災害風險的服務。
3.瞭解土壌恢復緩慢,不良的農林作法等多種威脅,使土壤遭受破壞和流失的速度遠遠超出其自行恢復速度。
4.認識到實際的保護策略除了能夠保護大自然之外,還能完善立法、恢復惡化的動植物生存環境和土壤,將野生動物廊道與永續的農林業聯繋起來,糾正人類與野生動物的關係。
前言/現況
生物多樣性
紅色名錄指數
名古屋議定書
土地退化
生物多樣性保護範圍
目標
簡介
保護、恢復和促進陸域生態系統永續利用。維護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並扭轉土地退化,以及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重要性
森林是陸地物種(動物、植物和昆蟲)80%以上的家園,擁有生物多樣性及其所支撐的生態系統,也能為氣候變遷減緩和災害風險減輕策略的基礎。
保育
植物的重要
影片-
珍惜植物資源
動物的重要
影片-
啊死光了!| Una 魔音版 | 改編自 Dumb ways to die
技能面
1.能夠發現大自然的奧妙,保護在地原生動植物,支持致力保護在地生物多樣性和修復大自然的地方團體、企業,與決策者、地方團體一同合作,辦理活動提高國際上對物種開發利用的認識,並致力於落和發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規定,絕不購買瀕危野生動植物製品,完善並落實生物多樣性和自然保護區立法。
2.能在決策進程中,確實為遭受威脅的森林和自然區域發聲,著重強調土壤作為一切糧食的生產資料的重要性,以及停止侵蝕土壤或進行補救的重要性。
3.透過建立野生動物走廊、制定農業環境計畫、運用恢復性生態學和其他措施,使城市和農村地區更利於野生動物通行。
台灣教育脈絡
健康的生態系統可保護地球和維持生計。陸地和內陸淡水生態系統,特別是森林、濕地、山區和早地皆對生物多樣性皆有重大貢獻,並提供無數的環境財和服務。他們有助於有尊嚴的生活,同時提供清潔的空氣和水、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減緩氣候變遷。森林和牧場支持許多的行業創造就業機會和收入,並提供十億多人口糧食、醫藥和燃料來源。
回顧臺灣教育脈絡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議題中的環境教育下,與環境倫理有直接相關,包括對人的關懷(社會義、代正義)、對生命的關懷(動物福利)及對環境的關懷(環境體驗、生態保育)。從體驗周遭的自然環境和生命關懷開始,擴展到生態保育及環境守護(國教院,2017)
態度面
1.能夠思考質疑人類/自然二元論,並認知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並設想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願景。
2.以生態系統服務及其內在價值等多種理由為依據,力挺保護生物多樣性,聯累在地的自然區域,對人類以外的其他生命抱以同情,反對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破壞環境作法。
對象
小學教育
學習者開始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其對生態系統的威脅和棲息地喪失,並接觸到瀕危物種的概念。
透過開始應用系統思維來理解生態系統的相互依賴性(例如:砍伐森林會導致棲息地喪失),他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