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超越測量-評量典範轉移的探索與啟示 - Coggle Diagram
超越測量-評量典範轉移的探索與啟示
評量典範的探討與分析
主要分類方式引介自Mabry, 1999
心理計量典範
特色
標準化
科學客觀
主要為選擇題
施測情境
測驗結果的普遍性
能測量單一特質
具有信度
分數解釋參照常模
比較
篩選、分級
優點
實施容易、節省時間、省成本
有效度、信度、公平性
限制、缺點
無法反映學生的獨特性
標籤化
對改進教學幫助低
考試引導教學
課程表面化
範假設所測量的屬性是固定不變的
被動學習
對學校、教育政策的負向後果
低分學校負面觀感
錯誤鑑別可能使教育資源錯誤分配
脈絡化典範
H. Berlak(1992)
評量內容
課程本位
真實內容
學習情境和測驗情境應相符合
教師運用專業判斷
開放題型
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提供課程計畫者和教學設計者一些訊息
Glaser(1990)
評量是用來支持學習的,而不是用來指出學生現 在或過去的成就
評量應用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有更佳的表現
評量方式、內容
學習檔案
情境中的問題解決行為
對各種教學反應的動態測驗
推理過程和產品的計分程序
以評量策略來評量學生更寬廣的認知層面
優點
評量的回饋,對於教師、學生、家長都有實際的用途
提供機會給學生學習複雜的知識和技巧
限制
費時費力、耗錢
可行性
質疑內容效度
主觀
個人化典範
特色
主張每個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來了解相同事物,因此評量應多元化、個別化
關注學習者本身的參與
評量時間、方式、內容是由學生選擇或師生共同協商
與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個別化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論一脈相連
著重描述性評量
提供個別化回饋
優點
評量的內容、格式、實施情境較彈性
考慮每一位學生的背景、機會、目標和興趣等
自比式評量(ipsative assessment)策略
限制
費時費力
易產生變動
缺乏外在參照難了解學生表現與同齡者的差異
內容效度
評量系統結構一致性與彈性難兼顧
3種典範的比較分析-參考文本頁185
典範轉移歷史脈絡
哲學思潮影響教學、學習本質進而影響評量本質的改變
20 世紀初
社會效率課程
科學化管理
工作分析
課程實用
分類學生
行為主義
刺激-反應
step by step
心理計量的科學測量
測驗-教學-測驗程序
客觀
智力不變
1990 年代
革新課程
高層次思考
問題解決
社會建構
智力於社會與文化的脈絡中發展
學習者中心
認知學習理論
多元評量方式
與教育變革同步發生
學習理論轉變
師生角色轉變
課程教學轉變
學校組織轉變
教育研究轉變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
隨著評量典範轉移有更多交融
不同評量取向的重構與平衡
對學習的評量
(assessment
of
learning)
總結性
意圖證明學習成果
等級排名
正確測量
錯誤解釋單一分數代表複雜的表現
促進學習的評量
(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形成性評量
老師坐在學生旁邊,來真正了解學生學習時遇到的困難
教學決定
觀察
問卷
學習單
學習檔案
檢核表
鷹架
學生參與
評量即學習
(assessment
as
learning)
使學生賦權增能
檢視自己
主動參與
自我參照
評量典範轉移對教育工作者的啟示
評量課程內容
師資生
在職教師
評量知能的養成
師資培育者需關心教師們在教室裡的實際評量狀況
重塑新的評量文化
從考試文化走向學習文化
學習目標導向
和家長溝通
調整教師的評量信念與心智習性
評量角色的認知
過去
公平
獨立的中立者
現在
動態評量
協助學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進行評量的角色,須與實施標準化測驗時的角色區別
評量對激發學習動機的信念
評量訊息含情緒訊息
過去
危機感
習得無助
現在
建立信心
評分規準的設計
將實作規準具體描述
讓學生瞭解該如何努力才能達成何種層級的目標
幫助教師判斷學生實作表現的品質
協助學生
前言
研究目的
探討評量典範的轉移,重新思索評量與學習的關係,以及對教育工作者的啟示
文獻分析
評量目的
支持教學與學習
激勵學生學習
引導學生表現得更好
提供訊息給學校和師生
當選擇和認證的機制
確認教學績效
引導課程和教學
過去
考核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