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 - Coggle Diagram
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
批判理論對現代社會的批判
工具理性批判
工具理性過度膨脹
控制自然
過度開發與環境破壞
協助學生
建立正確對待環境的態度
控制人
效益原則壓抑人類的本性
幫學生注意到
工具理性思維不宜擴張至生活各層面
文化工業的批判
文化工業
文化創作目的不是想表達意境,而是想做出能大量販賣的產品
缺點
專注於利潤,變得單調、缺乏創新
受眾沒有體會空間,順著製作者牽引,會抑制人們的審美與感受力
受眾將文化產品內容當作真實或理想,造成蒙蔽
解決
讓文化產業免於市場機制
教師應指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審視文化產品
現代人的心靈困境
孤獨感
個人主義心態+人之間的疏離
不能依賴他人
逃避自由
決定的得失自己承擔
逃避者依賴有力的個人、支配者或集體價值權威
用從眾減輕不安全感
追求多數人肯定
人格的市場化
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歡迎
個人具備的品格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不追求自我獨特性
要反思自身的真實需要和傾向
造成原因
資本主義社會
思維、價值觀、生活方式以資本的追逐為基調
公共領域的批判
公共領域
自由的言論空間
容許個人對公共事務進行理性、批判的討論
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失衡
私人領域和公共權威相互滲透
真正的公共領域消失
各利益團體意識型態的爭逐導致充斥片面、虛假的觀念
應讓學生了解輿論領域的扭曲,養成面對輿論的批判態度
批判與批判理論
批判
明辨是非的思想活動
對社會的批判
對自我心智的批判
舉例
蘇格拉底
用
詰問
引導學生檢視、批判原有的觀點,進而修正改進
儒家(知識批判)
為學要
審問、明辨
,不被動接納各種觀念,而是對這些觀念加以批判,擇有價值的知識來應用或作為行事的準則
康德(理性批判)
啟蒙是不盲從他人的指導,
用理性來判斷
他人的觀點的是非得失,再決定是否接受,才是真正的智慧
馬克斯
哲學與理論工作應落實於現實,促成實際的社會改造
批判理論
把批判作為核心,致力於批判不合理的狀況(思想、價值觀、社會結構)而發展出來的社會理論
宗旨與特性
不預設既有秩序、結構為合理正當
對現實進行嚴格批判
檢視出社會不合理的成分
改進與更新社會
社會邁向合理健全發展過程的環節
師生必須有批判理論的素養
成為真正理性、自主的人
覺察錯誤觀念與價值觀,不被蒙蔽
教師應為學生指出社會的錯誤信念與價值觀,提醒學生不墮入錯誤意識
批判理論觀點的教育主張
日常教育實踐層面的批判
問題
格式化行動多於溝通互動,剩下職責與績效
解決
增加師生溝通互動的機會
商訂適當的教學內容、方法、時程等
平等、自主
學習情境的參與者都關懷他人論辯能力之發展
容許學生理性批判教師的言論
慎重地以理據回應與辯解
師生共同研訂教育內容
教師以可理解、真實、適當、真誠的判準檢視自己的觀點
不專斷或放任,適度以專業知識和經驗提出分析、建議
開放式問題引導
不預立規格
由討論來豐富學生對事物、現象或狀態的認識
使學生了解知識是集體努力形成的
道德教育應為理性溝通歷程
對道德規範做深度的省察
避免規範淪為僵化的意識形態
教育政策層面的批判
解決
教育政策的公共批判
容許大眾就各種立場、需求來質疑行政系統的判斷、方案是否適當
行政系統之教育決策須思慮周全
有充分理據支持政策的有效性
不可自恃完備,仍要戒慎接受批判
教育議題的公共討論
引導大眾關注、參與教育討論
增進對教育情境的認識
發現新問題或現象
納入更多觀點
形成教育情境理解和相應方案的共識
教育行政系統內的理性討論
解除法規至上、階級倫理的自我設限
同級的橫向聯繫、上下級的垂直溝通都能形成理想言說情境
依教育本身的原則,而非依行政系統的規則來進行理性討論
以理性溝通取代規章取向的行政決策模式
容許且激發各種觀點,獲得公認最合理的方案
問題
行政體系對教育政策的決定有重要的地位
分層集體負責的模式讓行政人員只順應行政規律
難適切面對教育的豐富性質
僵化,難因應社會需求
溝通行動理論
教育情境
遵循法規,受教者要適應法定、統一的教育規制
不考量個人需求;分割個人的經驗、生活關係;傷害教育自由和教師主動性;年級、課程管制;遏制創新;喪失責任感
真實、開放、自由的理性溝通,才能釋放社會的理性潛能進而啟蒙社會
批判教育學
弗雷勒的受壓迫者教育學
社會是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對立結構
兩方都失去人性
去除壓迫結構才能使人恢復人性的原初傾向(追求自我改善)
受壓迫者教育學
革命階段
消除負面、背離人性的根源
完善人性階段
積極促成人性的開展
理想的教育
師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
發揮批判、創造能力,找到行動方案實現解放
提問式教學
師生一同省思、追求更好的知識與價值、開展人性
教育與解放的結合
批判教育學者對不平等教育結構的批判
學校知識是不均衡的
學校教育內容常依主流團體的需求、價值觀、文化偏好來篩選
個人的成就與地位不完全歸咎個人本身的因素,社會因素也是關鍵
揭露不平等,尋求更合理的體制,給予弱勢者平等的地位和機會
延續新馬克斯主義,批判、接露教育中的不合理、不平等,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批判實踐能力
批判的教師哲學
批判的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的目標
轉化教育
行動研究
批判性研究
導向改革
教育實務人員在教育情境中發現問題,並設計改革方案,再實踐方案,落實改革
社會批判能力的養成
社會批判永不止息
必須培養學生民主理念和批判意識和能力
應致力於改變班級、學校中的不合理結構,去除錯誤的意識型態和社會關係
為學生介紹、分析社會的意識形態和結構,引導他們批判反省自己的偏見和意識形態
理性溝通素養的教育
理性溝通素養
樂於與人溝通的傾向與參加溝通、論辯的能力
凝聚智慧,達成共識
溝通的歷程=學習的歷程=啟蒙的歷程
熟練運用語言
確切表達自己的觀點、理解他人的觀點
判斷真偽
批判他人關於事實的見解,乃至自己的錯誤見解
實踐智慧
與他人協調出適當的行動規則
自我反省
不因偏見、情緒、利害等因素做出不真誠的論述
結語
教師應具批判精神,覺察社會的負面現狀
避免成為部正義體制的幫兇
有改革之志
消除班級、學校的問題
提供公平、自由的學習發展空間
參與社會改革
啟發學生批判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