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ERP分析探究ASD兒童對身體表情的情緒辨識歷程

第一章 緒論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希望能在控制年齡、認知功能的條件下了解ASD兒童與青少年早期在BER的表現與其相關社會適應功能的關聯性

透過高時間解析度的事件關聯電位(ERP)實驗,分析如N170、P300、LPP等等反映不同大腦神經元運作的波形成分,以探討ASD兒童與青少年早期和TD組在進行身體表情辨識任務時內在認知歷程之間的差異。進一步了解該歷程與ASD社會適應的關聯。

對ASD是否有EER的討論仍有些許爭議,例如年齡發展、認知功能差異的影響

身體線索在情緒表達辨識中占有重要意義,但在ASD中研究較少,尚不清楚ASD的BER歷程與TD的差異,以及與ASD社會適應能力的關聯。

關於ASD在EER的表現有一些解釋,像是對社會訊息的編碼異常、對社交訊息較低的社會興趣,但過往研究多探討外顯行為間接推測其內在可能的認知歷程,較少更直接的證據。

ASD是一種早期發展障礙,核心特徵為社會-情緒的互動性缺損、

關於EER

ASD的EER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ASD社交障礙核心與EER

第一節 情緒表達辨識(EER)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EER的歷程與相關的ERP成分

EER的重要性、與社會適應行為的關連

ASD的EER缺陷與其核心障礙的關聯

ASD的EER表現

動作理解問題(看不懂中性動作)vs情緒理解問題(僅無法提取情緒資訊)?

P300、N400、EPN

LPP

P1、N170

編碼問題(早期)vs社會動機問題or社會刺激的情緒反應性(後期)?

身體表情辨識(BER)

BER的處理歷程與對應的ERP

與BER有關的理論

BER的重要性

異常的社會知覺與處理模式

社會興趣的缺損

社會情緒刺激較難喚起動機-情緒系統

對社會刺激的不敏感

共享注意力缺損

中心聚合能力缺陷

鏡像神經元受損

對他人行為的模擬、模仿、共感同理缺陷

預期HFASD兒童-青少年早期可理解中性與情緒身體表達之差異,但並不能清楚地辨識身體情緒表達的情緒內容。

排除智力、語言障礙,ASD情緒辨識能力如何?情緒理解表現與社交功能、ASD症狀之關聯?

預期在控制智力、語言障礙的變項後,HFASD兒童-青少年早期的身體表情辨識能力仍較同齡孩童落後,且其表現可預測ASD症狀與社交功能、社會適應行為。

預期在同樣為身體表達刺激的情況下,HFASD對中性和情緒身體相應的ERP早期編碼成分並無明顯差異,但在代表注意力、動機系統參與所對應的後期ERP成分,如P300或LPP則會有顯著的情緒調節效果。

click to edit

click to edit

click to 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