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電機

直流發電機

構造

原理

依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得知產生應電勢
實驗流程:
有一個線圈與磁鐵做相對運動進而使檢流計產生偏轉
公式:

e=N * (Δφ /Δ t )

( N : 匝數
Δφ /Δ t : 單位時間的磁通變化 )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9-20 110034

佛萊明右手定則(三者呈90度)
條件:主磁場(食指)、運動方向(力)(拇指)
結果:應電勢(中指) 佛萊明右手定則

轉子

定子

主磁極 主磁極 1. 極掌大於極心主要目的為讓磁通均勻分布
2.依旋轉方向先碰到的為前極尖後碰到的較後極尖

繞製方法

疊繞

波繞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推演出單根導體移動產生之應電勢公式


e = B l v


( 其中 B:磁場密度 l:導體有效長度 v:導體移動速率)
單根導體移動

名詞解釋

極距: 極與極之間的距離,相隔180度電機角
線圈節距 : 一組線圈兩個有效邊的距離,通常約為一個極距
後節距 : 同一組線圈兩個有效邊的距離
前節距 : 同一個換向片所接兩個有效邊的距離
換向片距 : 同一組線圈所接兩個換相片的距離


(若後節距剛好等於一個極距稱全節距繞 若略小於一個極距稱短節距繞 若大於一個極距稱長節距 電機通常會採短節距繞原因為節省成本與導線)

後節距Yb: S 槽數 / P 極數
換相片距Yc:±m
前節距Yf:Yb -Yc
路徑數a : mP
電刷數 : P
(其中Yc +:前進繞 -:後退繞 m=1稱單分 m=2稱雙分)
均壓線 : 對極加裝均壓線可改善換向維持線圈中電壓平衡 公式 { 線圈組數 / (P / 2 ) } * 100%
疊繞多採用前進繞目的為節省銅線
由於路徑數多適用於低電壓大電流場合

後節距Yb : S / P
換向片距Yc : (S±m) / (P/2) 大約為兩個極距但不能剛好等於兩個極距否則無法繼續繞至
前節距Yf:Yc - Yb
路徑數a : 2m
電刷數 : 2
波繞必要時需虛設線圈目的為保持機械平恆
由於路徑數少適用大電壓小電流場合

直流發電機導出公式: 公式
(其中 P : 極數 Z: 導體數 φ : 每極磁通量 a : 路徑數 n:每分鐘轉數)


由於電機製成後PZa接固定,所以公式改為 E = K φ n (應電勢會跟磁通量呈正比也跟轉數成正比)

磁場繞組
又稱場繞組、激磁繞組
繞至於定子主磁極上繞組通電使電子主磁極產生磁場
1.分激場繞組(線細多匝)
2.串激場繞組(線粗少匝)

機殼 螢幕擷取畫面 2023-10-03 202245
又稱場軛,主要支持電機的所有機件外也作為磁路的一部份

電刷 電刷 目的將電樞繞組連接至換向片的電引出致負載

電樞鐵心 電樞鐵心矽鋼片(減少磁滯損失)疊製而成(減少渦流損) 若採斜型槽主要減少磁阻變化忽快忽慢造成振動

電樞繞組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9-26 111611 電樞繞組放在電樞鐵心的槽內,透過原動機帶動轉軸使其旋轉切割磁場用以產生應電勢

換向片 換向片 將電樞繞組內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的關鍵部件

轉軸 軸

電樞反應
(Ia-->φa-->φm)
電樞繞組流經電樞電流產生電樞磁場,影響主磁場

  1. 磁中性面偏移


    (發電機:順轉向移α角)


    (電動機:逆轉向移α角)


  2. 極尖變化(口訣:發前電後 φ 下降)


    發電機前極尖磁通減少,後極尖磁通增加


    電動機後極尖磁通減少,前極尖磁通增加


  3. 總磁通下降


    因為增加的少減少的多,所以總磁通下降,


    因為發電機E=K φ n 跟電動機 T=K φ Ia ,磁


    通下降對兩者都是不好的影響應電勢將降低


    轉矩將降低


  4. 移刷


    (發電機:順轉向移α角)


    (電動機:逆轉向移α角)

複習
電機角與機械角關係公式
θe=(P / 2 ) θm

電樞反應計算
1.總磁動勢
F(總) = N I = (Z / 2) ( Ia / a )

  1. 總去磁磁動勢佔180度電機角中的 2α 角(這邊使用的公式皆為電機角因此若題目給機械角請自行轉換)
    F(去) = ( 2α / 180) * F(總)
    3.總交磁動勢
    F(交) = F(總) - F(去) = { (180 - 2α ) /180 } * F(總)

**要算每一極就將所求出值除P

換向
指電樞繞組經過換向片後原電流方向改變稱之

直線換向:理想換向
正弦換向
過速換向:前刷邊將產生火花,換向初期電流變化大
欠速換向:後刷邊將產生火花,換向後期電流變化大

改善換向
換向時會產生火花原因是電感應電勢造成 e=L*(Δi /Δ t)

電樞反應是不好的反應因此需要改善

1.機構方式改善(主要增加電樞磁場所經過磁路的磁阻)
a.削角極尖法 b.左右交疊 c.楞德爾磁極


2.電路方面改善(產生另一個磁場抵銷電樞磁場)
a.中間極 b.裝設補償繞組(the best way)


**中間極裝置位置 (依轉向 發電機NsSn 電動機 NnSs)

從電感自感應電勢的公式中得知預感善換向可從以下地方下手


1. 將自感量減少
2. 將電刷接觸電組提高
3. 將換向時間拉長
4. 裝設中間極(the best way),因為可以產生一個換向電壓來抵銷線圈電壓
5. 裝設補償繞組(可讓磁中性面不偏移)

要會繪製各種機的等效圖形才能進行分析

分類

自激式

分激式發電機

串激式發電機

複激式發電機

依磁通方向分

依接線方式分

積複激式發電機(φf+φs)
差複激式發電機(φf-φs)

長並聯複激式發電機(先串再並)
短並聯複激式發電機(先並在串)

他激式發電機

產生應電勢必要條件
1.要有剩磁
2.激磁繞組所產生的磁場要與剩磁方向相同
3.場繞組要小於臨界場電組
4.轉速要大於臨界轉速

發電機四大曲線
1.無載特性曲線
(磁化曲線、飽和曲線)(應電勢與激磁電流關係)
2.負載特性曲線(端電壓與負載電流關係) 螢幕擷取畫面 2023-10-03 200848
3.電樞特性曲線(激磁電流跟電樞電流關係)
4.內部特性曲線(應電勢與電樞電流關係)

a.電壓調整率小
b.無剩磁亦能建立電壓
c.改變電樞轉向或是激磁繞組接線方向可建立反向電壓


**缺點:需準備額外直流電原提供激磁

a.不須額外激磁電源
b.分激場繞組串可變電阻可控制電壓輸出大小
c.具有短路保護功能

a.電壓上升部分:當升壓機補償電路壓降
b.電壓下降部分定電流配電使用

並聯

優點

複激式發電機並聯

1.加裝均壓線
2.
容量比跟電流成正比跟串激場繞組成反比
P1 / P2
= i1 / i2
=Rs2 / Rs1

1.減少備用容量
2.提高運轉效率
3.增加負載供應量
4.提高供電穩定度

條件

分激式發電機

積複機發電機

極性一致、端電壓相同、負載分配適當、具備相同下垂特性

皆為積複機式、
串機繞組接匯流排同一側

效率 = 輸出 / 輸入

效率= Po / (Po + Ploss)
鐵損 : 磁滯損(正比轉速) + 渦流損(正比轉速平方、厚度平方)
銅損 : 與負載平方成正比
變動損失: 銅損( Pc)
固定損失: 鐵損(Pi)(負載增加轉速希望不變動因此當轉速不變時鐵損為固定損失)


  m載效率 =     (m x Po) / (m x Po + Pi + m^2 x Pc)

全日效率

  1. Sum Po x hr
  2. Sum Pi x hr
  3. Sum Pc x hr

全日效率 = 1 / 1+2+3

直流電動機

原理

構造

一般性質

  1. T =2 x Fx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