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先秦 (:star:基本情况, :star:经济与社会生活, :star: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star:文化交流与传播) - Coggle…
先秦
:star:基本情况
石器时代
万邦时代
夏
公元前2070年,建立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聚族而居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商
公元前1600年,建立
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内外服制
公元前1046年,商朝战败,纣王自杀,商朝灭亡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建立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东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经济发展(铁制农具与牛耕)与变法运动
百家争鸣
经济
农业
青铜农具极少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手工业
青铜铸造
:star:
经济与社会生活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商业贸易
商朝
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工商食官”(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春秋战国时期
“工商食官”被突破
货币
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信贷
周
《周礼》中已经有借贷纠纷的记载
春秋时期
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商业契约
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城市
商朝
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周期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对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
城邑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民居
远古
巢居
南方,发展为杆栏式民居
穴居
北方,后来形成地上建筑
先秦以来
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木构抬梁结构
集镇
原始社会末期
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农业
耕作工具
新时代晚期(距今5000年左右)
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战国时期
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灌溉工具
原始社会末期
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手工业
纺织
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
骨针
新石器时代晚期
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陶瓷
最初
泥条盘筑
制造陶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
坯车制坯
劳作方式
战国时期
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交通与社会变迁
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商和西周
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战国以后
铁器得到推广
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star: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
打破原始民主制度下的禅让政治传统
商
实行内外服制
周
西周
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
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 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东周
春秋时期
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
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变法和改革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
各国纷纷推行变法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官位世袭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举荐与军功授爵制
法律与教化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夏商时期
君主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
周
西周
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敬天保民”
《九刑》
东周
礼乐崩坏
郑国(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
中国历史最早的成文法
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货币与赋税制度
货币
夏朝
海贝,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商朝
铜铸币
东周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户籍制度
战国时期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star:
文化交流与传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发展历程
夏商周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
初步形成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百家争鸣
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