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社會學 - Coggle Diagram
社會學
四大理論
功能論
內涵
各功能會相互「整合」
當體系內產生衝突時,整合功能會使體系再度恢復「均衡」
體系內各結構皆具有「功能」
此均衡過程為「社會變遷」
「社會體系」係一個「有機體」
功能類型
外顯功能
內隱功能
正功能
反功能
批評
容易為現有體制辯護,忽略權力因素的影響
代表
Parsons,系統理論(AGIL)
衝突論
內涵
社會由「支配者」與「被支配者」構成
被支配者產生「虛假意識」而為現有體制辯護
當被支配者被喚起「階級意識」 時,
便會與支配者產生激烈衝突,進而導致社會變遷
批評
忽略社會體系合作的可能、
否定社會和諧的可能性
代表
馬克思
達倫道夫:強迫式的協調結合
符號互動論
意涵
社會是由人們透過大量「互動」
所產生「符號意義」所構築而成
個體的行動皆具有「意義」,
必須觀察個體行為當下的「情境定義」才能加以理解
代表
G.H.Mead
H.Blumer
交換論
意涵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成本利益計算和交換的過程
個人是否行動會以「報酬」和「付出」作為考量
社會學三大傳統
馬克思
《資本論》
經濟決定論
社會是由「上下層建築」所構成,
下層建築為「經濟」、上層為非經濟。
階級鬥爭論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
剝削
虛假意識(自在階級)
階級意識(自為階級)
異化論
類型
與自己工作成果的疏離
與工作過程的疏離
與他人的疏離
與自己的疏離
原因
科學管理理論、泰勒主義
剩餘價值
「商品價值」減去「勞動價值」之後所剩的餘額
韋伯
詮釋社會學
個體的行動皆屬於具有「主觀意識」的「社會行動」
必須以 「參與者」的角度對社會行動進行「詮釋性理解」
瞭悟研究法
理性化
意義
個體採取社會行動逐漸考慮「何種手段」以達到「更有效的目的」
特徵
效率
可計算性
去神秘化
非人性化
影響
宗教
《新教與資本主義精神》
使教徒的行為相當「理性化」
政治
為了使工業化社會運作能更有效率(目的)
會發展出「專業」及「層級節制」的文官體系(手段)
優缺
鐵籠
世界除魅
理想型
對於「社會實在」加以扭轉且誇飾後的意象
以協助人們了解「社會實在」的工具
涂爾幹
《社會分工論》
背景
社會瀰漫著「分裂國家」及「個人主義」的氛圍,如何重建「個人」以及「社會」之間的聯繫
核心
受到 A.Comte 與 H.Spencer 的影響,
涂爾幹從「實證」與「有機體」的角度研究社會
內涵
有機連帶社會
異質性、價值觀念多元、現代社會
異常的社會分工
個體於不適合其情境中勞動,可能產生「迷亂」
強迫勞動
機械連帶社會
同質性、價值觀念一致、傳統社會
集體意識
人們普遍接受集體意識時,即能呈現「社會整合」
共同享有的信仰與情操、存在於個人之外、普遍於整體社會的拘束力
(就是一種社會事實啦)
社會事實(social facts)
獨立於個人之外的「實體」
對個人具有「約制性」
具有 「自主發展」的動力
外在、強制、獨立、普遍性
《自殺論》
自殺類型
利他
利己
宿命
迷亂
道德的「整合+規制」
個人與社會的「結合」程度
社會規範對個人行為所能產生的「規約」程度
背景
社會從「機械連帶」走向「有機連帶」
個人與社會
文化
定義
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所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Edward Tylor)
與「社會化」
的關係
「文化」為「社會化」的內容
「社會化」為「文化」傳承的方式
文化的「要素」
價值
「終極價值」
「工具性價值」
規範
用於「社會控制」並透過一套「賞罰體系」加以維繫
W.G.Summer
民俗folkways
民德mores
法律
語言
提供穩定的溝通系統
文化價值、規範和意識型態傳輸的管道
符號
使規範與價值得以展現與傳遞
文化的「結構」
與「產生方式」
結構
文化特質
物質特質(如眼鏡)
規範特質(如守法)
象徵特質(如十字架)
評價特質(如教育)
文化結叢
文化模式
涵化
將他團體的文化逐漸併入自己原有文化的歷程
認同政治
主張保有自己獨特文化與拒絕涵化的權利,
致力於強化自己所認同之文化團體的位置。
理論
衝突論
上層階級創造文化並加諸於下層階級以控制他們,文化之間的差異就是不平等現象的反映
符號互動論
符號是用來了解文化和社會的主要工具,因為符號傳遞和改變文化。不同文化會使用不同符號來作為溝通和互動的工具。
功能論
每個文化項目對社會有不同功能,使不同的社會之間有文化差異。
社會會採用對社會有貢獻的文化
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有不同的文化。
文化的「相對性」
與「多元性」
文化相對論
(文化多元主義)
每個文化皆有「生存權」
少數群體應享有保障
自治權
多族群權力
特殊代表權
「馬賽克式」多元文化圖騰
種族中心論
自己的文化是唯一「合理、正當、文明」的形式
「集體記憶」
種族歧視
「愛國主義」
抵禦外敵
挑戰與因應
文化「全球化」
文化帝國主義
文化「在地性」
透過在地文化「社會主體性」的建立,
逐漸形成「本土化」,可視為是對「文化全球化」的反動
「創意經濟」的發展,可「涵化」外來文化降低文化衝擊
「集體記憶」
與「意識形態」
一套包含特定價值與規範的「思想體系」,
通常反映社會中「權力體系」的利益,
政治意識➡️文化發展
主流階層的主導意識➡️文化發展的方向
經濟利益➡️文化發展的內涵
Halbwachs 提出
使成為「命運共同體」
成為「形成個人身分認同」與 「劃分內外團體界線」的依據
並非「天成」的結果,而是用「敘事化」
將對過去的理解「選擇、重組、簡化」的結果
與「文化」的關係
集體記憶使文化共識凝聚
集體記憶提供文化發展的方向
「消費社會」
與「消費文化」
概念
消費文化
范伯倫「炫耀性消費」
後消費文化
重視有自覺且謹慎的消費
簡樸運動
消費社會
「後現代社會」的重要特質
「消費」是一種「社會行為」
主張「消費主義」而鼓勵人們「消費」的社會型態
社會學理論的解釋
左派批判理論:
「消費」是資產對無產的剝削
文化工業
(受韋伯影響)控制現代文化的理性化與官僚化的結構
生產並滿足「大眾文化」
虛假性
壓制性
商品拜物教
from Marx《資本論》
人們忽略商品的價值是來自工人的「勞動價值」
而對商品產生超乎其自身價值的「宗教般崇拜」情緒
新消費工具
Ritzer 引述「麥當勞化」的「控制」面向
生產者會透過 「消費工具」引導或強迫人們消費
「消費即朝聖」(如:迪士尼樂園)
個體觀點:
「消費」是取悅個人的感官經驗
強調消費者的主體性與能動性
迷文化
(J.Fiske)
透過粉絲的狂熱與蒐集行動 產生特定的次文化經濟
補償性消費
(女性主義觀點)
女性個體在消費中會有「獨特的個體經驗」
進而賦予該商品不同的意義
此過程中個人保有自主性
而非資本家所能掌控
體驗經濟
消費目的在追求感官的「歡愉」
社會意義:
「消費」是表達社會身分
炫耀式消費(T.Veblen)
符號消費
消費者透過「象徵符號」的消費建構身分認同,
並透過消費行為展現「社會階級」與「生活風格」
(J.Baudrillard)
階級品味
高階級者會不斷發展新的消費行為
以避免低階級者會透過仿冒品抄襲
(G.Simmel)
追求秀異
(Bourdieu)
名詞解釋
文化失調
W.F.Ogburn
人類文化可區分為「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
發展的速度: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時
可能產生「階段性」 的「價值混亂」
如:重男輕女使人民篩選嬰兒
次文化
對抗文化/反文化(當次文化與主流文化明顯對立時)
社會理論角度
功能論者認為次文化具有適應社會不同環境的「功能」
衝突論者認為次文化可能成為「階級再製」的工具,
導致社會不平等加深,並妨礙社會流動
協作消費(如:Ubike)
以「共享」的方式使用商品
降低資源浪費的消費行為
麥當勞化、迪士尼化、星巴克化
麥當勞化
概念
Ritzer
與 Weber「科層化」概念同樣關心「理性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原則
可計算性
可預測性
效率
控制
缺點
具有美國種族中心主義的色彩,忽略在地文化
對施為者的多樣性消費實踐與經驗缺乏考量
迪士尼化
概念
A.Bryman
由「麥當勞化」的概念衍伸而來,
強調迪士尼主題樂園的運作是一種
「奇觀消費」與「體驗消費」文化
原則
主題性
去區隔化
商品化
情緒勞動者
星巴克化
「星巴克化」與「麥當勞化」同樣具備
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期性、控制性
更追求品牌形象、顧客個人化消費導向、企業社會責任
地方創生
協助地地方政府挖掘在地文化底蘊所制定的產業策略
社會化
社會化類型
主要社會化
對個人人格發展最重要且主要的發展過程
(如:家庭)
預期社會化
個體預先演練未來即將加入團體之價值和信念,
目的在使個人更能適應新的環境與工作角色
(如:學校)
專業社會化
個人取得「專業身分」的過程
(如:學校)
組織社會化
個人作為組織成員之一員所學習的組織價值、規範和行為
(如:工作)
再社會化
個體短時間內拋棄原有價值及行為,轉而學習新的價值與行為
(如:監獄、兵役)
新社會化
個體到新的環境時
新的社會化系統可與舊的社會化系統「並存」
洗腦
個體學習新的角色與行為以「取代」過去的角色與行為
繼續社會化
個體「至死亡前不斷接受」新的社會角色的過程
發生的社會情境:「生命歷程」中的角色變化
社會化來源
大眾媒體
反向社會化
個人學習「通俗文化」的重要來源
職場
組織社會化、專業社會化
個人獲取「社會認同」、「社會身分」、「社會地位」的處所
同儕團體
同儕對個人的看法將影響個人「自我」概念的形塑,
形成「概化他人」的效果
組織
影響個人未來進入職場的態度深遠
學校
繼續社會化
使個人擺脫「先賦地位」的限制
讓個體學習「次級團體」的角色和價值行為
國家
預期社會化
透過全國性政策與法令規章限制個人的「生命歷程」
家庭
主要社會化的場域
賦予個人「先賦地位」、使個人學習「性別 角色」的、進行「社會資源重分配」的重要功能
Bourdieu
家庭此「場域」的各種關係,
會塑造子女的 「品味」與生活態度,
形成難以翻轉的「慣習」,
為一種被結構化的結構。
「地位」與「角色」
地位
意涵:
個人在社會中所處的「社會位置」
成就地位(自致地位)
先賦地位(歸屬地位)
主要地位(主要身份)
角色
社會角色
角色互補
角色失調
角色緊張
個體「單一角色」面臨不同面向的衝突
源於個體本身面對「外在期待」
與「自身認知」之間存在差異
角色衝突
個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色」間發生衝突
源於角色間的期望無法相容
角色出走
個人「擺脫自我認同」並「重新建立新角色認同」的過程
四階段:懷疑、找尋替代角色、脫離、建立新認同
(H.Rose)
其解決有賴於個體的「自我覺察」
透過「自我賦權」以達「角色協調性」
意涵:
不同角色具有不同「角色規範」,指引個人「角色扮演」的方向
定義
個人學習「社會期待」與「情境定義」的過程
使個人在自身職位上 有適當的「角色扮演」
個體從「生物人」走向「社會人」的過程
內在向度
個體學習社會共有價值以發展「自我」
外在向度
個體學習社會群體的風俗習慣以展現相同「行為模式」
重要理論:自我發展
高夫曼
戲劇學
自我是「個人(演員)」與「他人(觀眾)」
相互「互動(表演)」的戲劇性成果
個人會透過「印象管理」控制其所欲呈現的角色形象
同時也會運用「主動操作」操控別人對自身的詮釋
「前台」與「後台」
前台:被理想化與被設計用來為觀察表演的地方
後台:可以自由地表達在前台被壓抑的自己
總會有更多的後台
人們總是害怕後台會被前台的觀眾發現,可能會引起「緊張情境」
佛洛依德
自我發展
本、自、超我
本我
類似主我,快樂原則
自我
類似客我,現實原則
超我
理想原則
「生物趨力」和「文化規範」相對抗的過程
性心理發展階段
口腔
肛門
性器
伊底帕斯衝突
伊萊特斯拉衝突
潛伏
兩性
人格的形成需經五階段,每階段是否順利發展,
取決身體不同區域是否能被滿足。
米德
自我形成三階段
玩耍
扮演「社會角色」,學習採取特定他人的態度看自身,
然而,這只會產生「零碎的自我感」。
遊戲
受到「概化他人」的影響,開始明白行為來自「團體期待」
而非個人標準,藉此發展「完整意義的自我感」。
模仿
模仿重要他人行為,但不了解其意義
「重要他人」與「概化他人」
重要他人
社會化過程中對個人自我評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
概化他人
(普通他人)
「社會角色」與「社會期待」的抽象組成
個體在扮演不同角色時已經將他人鑲嵌了「他人對角色的有組織的反應(客我)」,而這些有組織的反應就變成概化他人,控制個體的行為。
《心靈、社會、自我》
「自我」一種社會的產物
發展關鍵在於從他人角度想像與觀看自己
「主我」與「客我」
主我
(主動我)無意識、不可計算、無法預測
主我允許個體充分實現自我
主我給我們能力影響他人、自己所處的團體等
客我
涉及個人對於概化他人的採取
(被動我、社會我)個人內化「社會期待」後的自我
是米德所定義的「社會控制」方式
其他人的態度構成「有組織的客我」,個體「對客我的立即反應」為「主我」
客我提供社會所需的穩定與順從,主我提供社會變遷的來源
艾力克森
人格的發展
在不同人生階段面對不同的「發展危機」與「解決危機」的過程,
以「生命歷程」的觀點解釋社會化。
人類發展八階段
嬰兒、幼兒、遊戲、學齡、少年、青年、成年、老年
顧里
鏡中自我
個體是透過「反射他人對我們的回應」來發展「自我形象」,
因為個人會依據「社會眼光」進行自我評價,是一種「心理想像」的過程
社會化發展三要素
表現
想像自己的表現在他人眼中如何呈現
詮釋
透過他人評價形塑自我,為一種主觀的詮釋
評價
想像他人眼中如何評價自己的行為
柯爾伯格
皮亞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