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已有主題的展覽, 禮尚往來-書畫中的禮物文化。, 開心地主題, 夢、幻展, 參與式遊戲展, 動物園, 書畫裡的黑色幽默-反諷畫展, 春冬養身 -…
已有主題的展覽
115(2026)畫中的展演活動
113(2024)皇家花園
113(2024)敘事畫
114(2025)李公麟
113(2024)南院神仙展
114(2025)南院職貢圖
114(2025)南院視吃故宮
115(2026)四季行旅
漫畫展(泉)
禮尚往來-書畫中的禮物文化。
典藏品就是一種文化性禮物
祈福:羅漢圖
高中狀元:唐寅折桂、美人畫(2020展過)
旅遊伴手禮
鄒一桂古幹寒梅
余省盆橘圖
貢物
動物:孔雀、十駿犬、交趾果然、麒麟(2023/7/27)、象
臣子獻君王:錢陳群:陳書上貢
使節:18世紀乾隆與英國馬札爾尼
貢禮單
賓禮制度
文人情誼:元倪瓚容膝齋圖 軸
供佛:瑤池獻壽(桃):202大畫區
禮品店:城市圖。參考:偽好物
贈別:明中期送別圖
贈花:花氣薰人帖、簪花
鍾馗畫
聘禮:清明上河圖
日常生活物品:平安何如奉橘帖(40天,2025/11/03)、蘇軾送覆盆子
畫:生日禮物:沈周廬山高圖
禮物的生產者
吉祥寓意
禮物的社會性:社交:清明上河圖
古代送禮守則
交換禮物
物:劍
禮物人際表
物:畫:圖寫家鄉:鵲華秋色
物:賀禮:不明賀禮:宋人雜書 冊 元康致運勾祕丞尺牘
物:酒:年節送禮、日常、蘇軾:京酒帖
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物:茶:茶畫與茶詩
送禮的場合:宴會、生日、升遷、過年、聘禮
哀悼:蘇軾
禮記
送人情
束脩:孔子肉條
佛的生日
隱含殺機的禮物:清明上河圖
明代?郭熙。最受歡迎的禮物是誰的畫?
禮物本身的文化轉向:日常用品轉而為禮物:玉珮、劍、花卉
「拜年帖」
饋歲
送年盤
明朝,新春依舊離不開一個「吃」,《二續金陵瑣事》有一則萬曆軼事:除夕的南京內橋,來給兵馬司送春節禮物的隊伍聚集在衙門前,每人手捧食盒,竟使道路堵塞。
清朝,春節前皇帝會賞賜大臣一塊鹿肉,上寫「福」、「壽」二字,與鹿肉諧音為「福祿壽」,這一習俗不忘滿族遊牧狩獵的傳統。還會賞賜御筆親書的「福」字,當然,這些「福」字除極少數外,絕大多數都由近臣代寫。
荷包
孫濵:蟠桃,所以送寿桃
古人新年互贈「花勝」、「饊子」
新年送禮文化源遠流長。蕭欣浩指出,元代《群書通要》提到,當時的人會於正月初一,製作「花勝」互相送贈。「花勝」是古代女性的首飾,以紙、絹、花枝製成,後來亦有用不同材質製作的版本。
此外,古人於新年會送「饊子」,清代《變雅堂遺集》記載,「饊子」的材料是蜜糖、麵粉或米粉。清代《三松堂集》談到,古代已有新年送糕的習俗,新年、重陽、移居都會送糕,「糕」與「高」同音,取新年高升、時節高升的好意頭。
大宗的送禮是元旦之前就要辦完的事情,下屬給上司送,地方官給京官送,同僚互送,同年、同鄉互相送。有實權的大官小官,自然滿盆滿罐,但剩下的窮京官,也得撈點余瀝,所謂冰敬、炭敬,過年的時候,來的就是炭敬。
據三國時的記載,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戶戶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製作「五辛盤」,互相饋贈親友,一來發五臟之氣,二來歡迎新春到來,萬物復甦,後來逐漸演化為春卷。
原文網址:
https://read01.com/5jkGRn.html
社會性(送禮文化)
交換禮物
收禮與回禮
生日、過年、聖誕節、情人節、兒童節
壓力
人際互動:群體
上對下:賜予
下對上:呈獻
繼承
誇富宴(potlatch)
贈禮比賽
二手禮物(轉贈)
時尚:經典之美、當時的潮流
包裝:概念上,人的包裝
禮物的成語
隨分
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雪中送炭
投以木瓜,報之以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投桃報李
禮記 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描寫送禮的文字(禮物書寫)
聊齋
紅樓夢
平安何如奉橘帖(40天,2025/11/03)
包裝
(2021)The Gift: Singapore Art Museum Explores The Act Of Giving Through Art
(2014)Gift Giving in the Middle Ages – new exhibition at The Getty
https://www.medievalists.net/2014/12/gift-giving-middle-ages-new-exhibition-getty/
Exhibit Showcases Islamic Gift-Giving Tradition
https://www.voanews.com/a/exhibit-focuses-on-islamic-tradition-of-gift-giving--134413258/162572.html
The Japanese Spirit of Gifting: Giving Shape to One’s Thoughts and Emotions
-The Beauty of Exchanging Gifts in Japan-
https://www.jpf.go.jp/e/project/culture/exhibit/traveling/nihonnookurimono.html
送禮清單
全文檢索:贈,第19頁後是畫
《馬可波羅遊記》
《儀禮》當中的《士相見禮》提到,士與士初次見面,一定要帶著“贄”,就是見面的禮物。
《儀禮》的《士昏禮》、《聘禮》等篇,我們就會明白人們進行禮節性的會見,也都是帶著“贄”的。
山水、人物、花鳥各畫科的禮物作品
已檢索"全文檢索":答謝、致謝、回禮、贈禮、禮單、贈花、贈菊、贈橘、簪花、戴花、頭花、金纏腰、金帶圍、上元節、簪
已檢索"全欄位"查詢:送給、答謝、致謝、贈禮、贈花、贈橘、賀禮、聘禮、贈畫給、贈予、贈詩、送水果、贈酒、贈劍、送酒、送鵝毛、鵝毛、投以木瓜、送炭、木炭、添花、南北雜貨、置辦、禮物、贈墨、贈硯、贄禮、見贄、贈贄、折桂、贈琴、士昏禮、禮尚往來、賀年禮、賀年卡、賀年、買禮、紫荊、濟急、四相、簪花、戴花、頭花、金纏腰、金帶圍、上元節、簪、投桃報李、投桃、桃李、伍子胥、赴會、夜宴、送瓜、贈瓜
擴大關係網
送禮的種類: 甚麼東西送於甚麼場合
送禮的場合
回饋:受人滴水,湧泉相報
禮:本意是敬神
多講一些故事
從物到人際關係
畫意:贈禮者與收禮者的意思
開心地主題
清代宮廷建築
畫中空間
畫中時間
解謎展
失眠、作夢
文化轉向(curtural turn):一系列的體系,圖像轉向
交往網絡
帝國、國際關係、跨國組織、物的流
通、公司、人權、離散社群、個人、技術、戰爭、海洋史、性別與種族。
重陽節(農9/9):樂齡展:畫家的老年生活。老人們的活動。
特殊的物品製造及其可能改變人們日常飲食或生活等議題
情感史:「情感的團體」,探討人們在家庭、教會、學校和單位等場合,情感表現差異。如何透過物質文化來理解情感史,例如紡織品、肥皂或繪畫,這部分可以參考2013 年舉辦的國際研討會 “Emotional Objects: Touching Emotions in Europe 1600-1900”。另外,明清史家對於當時崇尚婦女貞節與忠孝的價值與作法的深入研究,留意到男性為孝而引起的悲傷和哀悼之情的表達,在文人文化中被高度認可的情況,或者在某些情境下,倫理情感比法律更具有道德優越性,例如為血親復
仇的案例,也都觸及情感史的範圍。
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電影與藝術中 的情感再現、情感與記憶、情感與資本主義市場、身體與空間中的情感(這 部分可以參考 Peter Gay 的十九世紀資產階級的五卷本研究,特別是《感官的 教育》這一冊)。另外,從情感延伸至感覺的文化史,例如嗅覺、味覺與聽覺 的感官歷史,也是當前很熱門的領域(可參照法國史家 Alain Corbin 的氣味的 文化史名著《惡臭與芳香》(The Foul and the Fragrant )。
法國史家 Pierre Nora 曾說記憶研究不是要復原或建構歷史,也不是回憶 過去的歷史,而是關於過去的現在記憶;與過去發生關聯的感情只殘存在一 些「場所」中,他稱為「記憶所繫之處」。電影如何作為 一種媒介,形塑過去與再現歷史事件?在塑造公眾對過去的感知上,電影扮 演怎樣的角色?如何從記憶與文化資產、記憶與日常生活、記憶與創傷等角 度探討歷史記憶等。記憶從一個個體傳遞到 另一個個體,如此不斷擴散與互動,使得記憶由個體變集體,在此意義上, 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稱個人記憶就是集體記憶。
https://www.nstc.gov.tw/nstc/attachments/60a454ef-048f-41c1-a947-a5b72a26b439
幻境
過年:送禮(禮物文化):
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kuei-hui-kao/
理論是閱讀小說的眼鏡,可以看出不同的「文本風景」。戴上不同風格的眼鏡,切換不同學派的眼光,幫助她更豐富地詮釋送禮情節的意涵。不受限於單一視角,亦不固定以小說類型對應理論,而會根據文本的內容,選擇更能彰顯小說意涵的方向,適時採取不同學派論點,切入小說的層理,挖掘經典的豐富性。
夢、幻展
幻境
文學幻
桃花源(與敘事畫撞品)
陶淵明
聊齋
宗教幻
西方極樂世界
道教仙山
閻羅地獄
畫中幻
理想中的山水
臥遊
具時序的畫
不可思議的畫:張肿兔子搗藥
太平廣記
夢境
文學夢
牡丹亭
西廂記
莊周夢蝶、曉夢畫蝶
黃梁一夢
聊齋
唐傳奇
屈原:驷虬乘鷖
紅樓夢:太虛幻境
為何文學喜以夢、幻境描述
夢與寓言、預言、占卜、收驚
清明上河圖
空間
對空間的好奇
世界上夢的展覽
夢跟現實相反?
虛擬實境
用文學討論夢幻的方式,可否移用至新媒藝術史研究?
古代的人是怎麼去看待夢、幻境
女鏡子、鏡像:虛幻與真實、女性
參與式遊戲展
單人遊戲
推早磨
毽子
投壺
多人遊戲
騎竹馬
躲迷藏
象棋
古代遊戲書、猜謎書
消寒圖?
五感遊戲展
互動新媒體、參與式藝術、打game
溥心畬嬰戲圖、嬰戲圖、四藝、投壺
猜燈謎
動物園
元代的動物飼養
書畫裡的黑色幽默-反諷畫展
春冬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