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完形治療, 完形心理學, 消除內部領域帶給我們的不安 - Coggle Diagram
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
治療技術
此時此地
使用【我】語言
練習使用【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承擔自己的責任
使用【覺察性】語言
表達經驗的
過程&性質
,而非經驗發生的原因
以直述句代替問話
訓練當事人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對話遊戲(空椅法)
將心中衝突的兩種情感相互對話,理出衝突情緒
【我負責】遊戲
講出自己的為人與感覺後,一定要嘉說,我為我自己剛才說的話負責
【我有個秘密】遊戲
想出一件屬於自己的秘密,想像把秘密告訴對方,對方可能做出什麼反應,目的是體驗羞恥感&罪惡感
【繞圈子】
繞著團體成員走,說出一些難以啟齒的話。目的是體會恐懼&把恐懼說出的感受
【誇張遊戲】
提醒你注意當事人的身體語言與非語言線索,要求誇大某些舉動,並問該動作代表的含意
角色扮演
扮演對方角色,體會彼此的感覺
治療法基礎
【覺察】、【責任】、【自由選擇】是很重要的三角關係
自己應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存在主義)
覺察力越強-->自由的可能性越大
覺察越多,可做的選擇越多
強調【接納真實的原有自己】
孩子經【承認】發現自己
父母給予【評價】
壓抑不被讚許的思想、情緒、行為等,轉而附和他人,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
【自我覺察】是完形治療的核心
若能充分覺察,必然改變
覺察本身即具治療效果
覺察: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感覺到自己的思考動作姿勢等
【覺察】不同於【內省】
想做覺察時,有能力可以做覺察
缺乏覺察通常與逃避有關
覺察的範圍
外部領域
看、聽、嗅、味、觸等 與外界接觸的器官
內部領域
個人主觀感覺,發生在自己內部
疼、痛、癢、肌肉緊張、情緒
中間領域
心智活動,如幻想、計畫、分析、思考等
完形著重在幫助個案外部&內部的覺察
強調【此時此刻】
認為留戀過去就是在逃避現在
精力不要花在過去或未來
現在的精力會被分掉
沉浸於未來:arrow_right:經歷焦慮而脫離現實
治療者常問:【what】&【how】,少問【why】
因為問【why】只會引導當事人合理化解釋、自我欺騙等
並非不重視過去
過去跟現在的重要課題相關時
重演過去:arrow_right:此時此刻再次體驗過去感受過的情感:arrow_right:進而釋放情感(PDST的治療)
【未竟事務】
未曾表達的情感
如悔恨、焦慮、悲傷、罪惡、被拋棄等等
造成不必要的情緒困擾,打亂覺察
與某些
記憶或想像
連結在一起
不知不覺影響個體與自己/他人的接觸
一直存在,直到個體面對、處裡那些未曾表達的情感後,才算【已竟】
治療目標
增加對自我的覺察
承擔經驗的責任
由外在環境支持 :arrow_right:自我支持
達到人格統整
治療者的功能
敏銳的意識形態,幫助個案發展覺察能力
注意口語&非口語表達是否一致
找出矛盾、抗拒的部分
察覺語言形式對他們的影響
Perls:「但是以後所說的一切都是廢話」
Perls
身體&心理是整體的
完形治療強調
身體的活動
重視【身體感覺】和【身體語言】
察覺身體感受或非語言表現
格式塔學派
20世紀初
主張
人腦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
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某些東西加起來會變另外的東西)
一朵花:感官資訊(大小、顏色、形狀)+過去經驗和印象
何謂完形
人類對事物的知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為單位,非根據各個分離的片段
把各部分或因素集合成一個具意義的整體=完形
完形心理學
著重在人類知覺與學習的歷程
強調【全體大於部分的相加總合】
分析永不能提供整體的了解,整體被界定為部分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
例子:盲人摸象
消除內部領域帶給我們的不安
調整中間領域
想法改成「歐趴一定行」(認知治療)
調整外部領域
用功讀書、身體放鬆(行為治療)
例:害怕考試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