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王羲之〈蘭亭集序〉與蘇軾〈赤壁賦〉、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對生命的態度(生死觀)有何異同 -…
王羲之〈蘭亭集序〉與蘇軾〈赤壁賦〉、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對生命的態度(生死觀)有何異同
蘭亭集序 王羲之
在文中作者以修短隨化這個詞表現出對生命無常之感慨,在這段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對於無法控制生命消逝的傷悲
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由於認為生與死皆為大事 , 因此反對老莊思想
老莊思想則是看淡思想 , 只是以不同形態活著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人會因為自己所喜愛之物而忘記衰老
不論動靜 , 便是「生」的美好之處
蘇軾〈赤壁賦〉
對生死看法
順其自然
認為天地萬物各有主,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我們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想得到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是享受自己當下所有的。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藉由長江與月亮來闡述「變」與「不變」的道理
看似消失了 , 其實本質仍在 , 進而套用於人身上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
介宇宙天地的永恆來襯托
人生的無常和短暫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認同古人及時行樂的道理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李白在「生」的快樂不只是享受美好的景致
更多的是能和朋友群聚享樂的時光
總結
王羲之 : 主張生死皆重 , 反對看輕生死的理論 , 認為人可以沉醉在自己喜愛的事物是「生」最美好的
蘇軾 : 與老莊思想相近 , 主張跳脫身而為人的框架 , 進而將自己與天地視為一體 , 從而沖淡對於死亡的傷悲和恐懼
李白 : 了解人生的無常與短暫 , 因此支持及時行樂的道理 , 享樂時喜好與朋友一同歡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