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海洋科學研究船 - Coggle Diagram
海洋科學研究船
臺灣海洋科學研究船
海洋科學研究船發展始於1971年
第一艘是由海軍遠洋拖船改裝的九連號
海鹽一號的排水量約為800噸,船長50公尺,航速約為每小時12海裡。
負責單位: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主港:高雄港
海鹽一號於1985年1月開始正式進行海洋科學探測工作
至2016年底,臺灣共有三艘海洋科學研究船:海鹽一號、海鹽二號和海鹽三號。
海鹽二號和海鹽三號的排水量約為300噸,船長39公尺,航速約為每小時10.5海裡。
臺灣海洋大學研發處船務中心(海鹽二號)
主港:基隆港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海鹽三號)
主港:高雄港
臺灣的海洋科學研究船具有重要的任務,將帶領我們更深入地探索未知的海洋
海科研究船必要裝備
水文觀測設備
溫鹽延伸計
海流觀測設備
傳遞式聲納流速儀
海底地形觀測設備
科學魚探儀
區域級研究船 (RCRV) 被設計為沿海科學的浮動實驗室
項目的期限為 10 年,包括僱用員工和安排各項工作
設計注重靈活性,適應不同的設備和長期使用
結合了現代通信、控制系統和綠色技術,以提高燃油效率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挑戰者號
1872年英國的海洋科學探測船
排水量為2,137噸
長68.7公尺
寬12.3公尺
赤水大約5.5公尺。
出發時間
1872年12月出發,並在1876年5月返回,航行了近4年的時間。
航程總計112,760公里
主要任務之一是調查愛德華富比士教授的論點
他認為水深超過549公尺的深海中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航行期間發現了4,717個新物種
大量有關海水溫度、鹽度、海流、海水化學特性、海洋生物、海底深度和海底沉積物等資料。
皇家戰船改裝而來
最高航速約為每小時10.7海裡
最深的樣本是從水深8,185公尺取得的
人類在海洋進行科學研究的歷史。
存在促進了海洋科學探測船的革命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