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三章 中国古建筑的材料与做法 - Coggle Diagram
第三章 中国古建筑的材料与做法
3.4 砖作
概述
砖作主要指砌墙(包括墙面抹灰)和铺地的项目,同时也包括使用各种人工或天然材料制作的墙体和地面。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古建筑的砌筑形式和地面铺装方式存在差异,包括砖的种类、砌筑类型和砖的排列等。
砖作和石作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专业。当使用无需加工的石料直接砌墙或铺地时,属于砖作的范围。而当石料经过石工加工后,由瓦工安装时,加工工作属于石作的范围,而安装工作属于砖作的范围。
砖作与土作有密切联系。在大部分地区,土作并不是独立的专业,土作的工作由瓦工完成。只有在少数地区,土作才是独立的专业。即使如此,一般性的土作工作也经常由瓦工完成。
3.4.1 砖的分类
古建砖料种类繁多,尺寸和规格各异,不同历史时期、地区和砖窑之间存在差异。
北方古建筑以清官式建筑为代表,使用了特定的砖料,江南地区以苏杭地区为代表的古建筑则使用了不同的砖料。
清代官窑生产的砖料常见种类详见表3.4-1,官式建筑现行砖料的常见种类详见表3.4-2。
江南地区古代砖料的常见种类详见表3.4-3,江南地区现行砖料的常见种类详见表3.4-4。
3.4.2 砖的砍磨加工
干摆墙用砖
砌干摆墙所使用的砖需要对砖的五个面进行加工,这个过程称为"五扒皮",也被称为"细砖"。
选砖→磨面(将露明面磨平)→打扁(用扁子按线打掉线以外多余的部分)→过肋(用斧子劈掉大面上高出砖表面的部分,打磨大面与露明面的转角处)→另一侧打扁过肋→截头→另一侧截头→出作
丝缝墙用砖
砌丝缝墙的砖称为“膀子面”。与砌干摆墙的砖相比,也需要对砖的六个面中的五个面进行加工,但其中一个大面的加工有所简化。“膀子面”是民国时期出现加工方法,在此之前无论是干摆墙还是丝缝墙,砖的加工方法完全一样,都是要“五扒皮”加工。当时只有“细砖”一种说法。
选砖→磨膀子面(将一个大面基本磨平)→磨小面(露明面)→打扁(用扁子按线打掉线以外多余的部分)→过肋(用斧子劈掉另一个大面上高出砖表面的部分,打磨大面与露明面的转角处)→截头→另一侧截头→出作
淌白墙用砖
砌淌白墙所使用的砖被称为"淌白砖",有两种加工方法:糙淌白和细淌白。
"糙淌白"(也称为"淌白拉面")的特点是只对砖的露明面进行磨面加工,其他面不加工。
"细淌白"(也称为"淌白截头")的特点是在对露明面进行磨面加工后,按照统一的尺寸对砖的长度进行裁截,使砖的长度更加一致,避免墙面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砍磨淌白砖的工艺流程(以顺砖为例)如下:
糙淌白(淌白拉面)的工艺流程:
选砖:选择适合砌墙的砖块。
磨面:对砖的露明面进行磨平加工。
出作:经过磨面加工后的砖可以用于砌淌白墙的施工。
细淌白(淌白截头)的工艺流程:
选砖:选择适合砌墙的砖块。
磨面:对砖的露明面进行磨平加工。
截头:按统一尺寸对砖的长度进行裁截。
(顺肋):根据需要,可能还需要对砖的侧面进行加工。
出作:经过截头和可能的顺肋加工后的砖可以用于砌淌白墙的施工。
细墁地面用砖
细墁地面所用砖与干摆墙所用砖的加工方法类似,也是需要对砖的六个面中的五个面进行加工,加工后的砖也非常规整精细。
选砖→磨面→过肋→出作
砖细用砖
砖细是南方地区“做细清水砖”或“做细清水墙”的简称。简单砖细的加工类似细墁地用砖的加工方法。异形的砖细要通常在加工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形状加工成形。
选砖→刨面→裁截→打磨→出作
3.4.3 墙体的砌筑类型
官式建筑的砌筑类型
干摆墙:采用磨砖对缝的方法,多用于墙体下碱或重要部位。墙体的上身部分一般不采用干摆砌法,但在极讲究的建筑中,也有同时用于上身和下碱的。干摆砌法多使用城砖或小停泥砖,分别叫作“大干摆”和“小干摆”。小干摆一般不用于府邸、衙署、宫殿建筑。
丝缝墙:高级做法,一般与干摆下碱组合,使用小停泥砖和深灰色老浆灰勾缝。丝缝墙的灰缝风格古今有所不同,清中期以前的丝缝墙灰缝较宽,不小于 4 毫米。民国以后灰缝逐渐变细,大多不超过 2毫米。最初砌丝缝墙与干摆墙的砖料都叫细砖,砍磨方法相同。能干摆而不干摆,有意撕开砖缝与干摆形成反差,这是古人创造丝缝墙的本意。
淌白墙:砌筑方法中的中等级做法,使用经过砍磨的淌白砖,灰缝宽度介于丝缝和糙砖墙之间。淌白墙的灰缝应采用深灰色的深月白灰勾缝,或颜色更深一些的老浆灰勾缝。民国时期,淌白砌法用在西洋形式的建筑上时,也有做成灰砖白缝(凸缝)效果的,称“洋缝子”。用加工成“淌白截头”(细淌白)砌成的淌白墙叫细淌白,用“淌白拉面”(糙淌白)砌成的叫糙淌白。
糙砖墙:低等级做法,常见且常用,可分为带刀缝和灰砌糙砖两种做法。灰砌糙砖与带刀灰两种做法只是砌砖的手法不同,从墙面的外观上看没有区别。灰砌糙砖是指满铺灰浆。带刀灰是指用瓦刀把灰挂(抹)在砖棱上(即“打灰条”),打完灰条后,内部一般不再灌浆,因此内部是空虚的。带刀灰做法的特点是只需要用少量的灰就能砌墙,但只适用于体量小的墙体。糙砖墙的灰缝宽,一般在 8 毫米以上。灰缝的颜色有灰(月白灰或白灰膏)、白(白灰)两种。官式做法一般用月白灰或白灰膏勾缝,少数不讲究的才用白灰勾缝。晚清以后的“民国式建筑”,灰缝大多采用“洋缝子”做法,其特点是用白灰勾成宽 2~3 毫米的半圆凸缝。
碎砖墙:使用碎砖和规格不一的整砖,常用于小式建筑和宫殿建筑,也可用掺灰泥或灰砌。
石墙:包括虎皮石墙、方正石和条石墙、卵石墙三种类型。
虎皮石墙:用花岗岩等不规则石料砌筑,分为简单做法和讲究做法。
方正石和条石墙:使用经加工的规格料石,可采用铺灰或不铺灰的做法。
卵石墙:用较大的卵形石砾砌筑,常采用掺灰泥砌筑的方法。
琉璃墙:用琉璃砖砌成的墙,多用于宫殿和寺庙建筑的局部。
土墙:用土坯砌成或夯土夯筑的墙,是最早的筑墙形式之一,常与砖混合使用。
其他地区的砌筑类型
砖细
砖细清水砖:南方古建筑中,经过精细加工的砖,又称为“做细清水砖”。清水墙采用这种砖砌筑,称为“做细清水墙”。
砖细做法的部位:望砖、砖细门楼、砖细门窗洞、砖细门景、砖细垛头、砖细抛枋、砖细栏杆、砖细墙壁贴面砖、砖细匾额和砖细地面。
砖细砌筑效果:与官式做法的丝缝墙类似,砖缝多用白灰与桐油调制的白色油灰勾缝,讲究灰砖白缝的效果。也有采用老浆勾缝的。
其他地区的常见做法
淌白墙:类似于官式做法的淌白墙,但砖缝多用白灰勾缝,也有采用老浆灰勾缝的。
糙砖墙:类似于官式做法的糙砖墙,但砖缝用白灰勾缝。
乱砖墙:类似于官式做法的碎砖墙,北方地区多用泥砌筑,南方地区多用白灰砌筑。
石墙:包括毛石墙、片石墙、乱石墙、方正石墙、条石墙、卵石墙等各种石材砌筑的墙。
土墙:与官式做法的土墙相似,但更加多样。可以使用土坯、较大的砌块、与砖混合使用或与石料混合使用。通常在下部使用块石或毛石,在上部使用土坯或夯土。
不同区域的地方做法
贝壳墙:使用贝壳砌墙,多采用牡蛎壳,主要见于福建等沿海地区。
火山岩墙:使用火山岩块砌墙,主要见于海南部分地区。
出砖入石墙:使用石材、红砖或红瓦片砌墙,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灰色砖墙,主要见于闽南地区。
红砖墙:使用红砖砌墙,与近现代建筑的红砖有明显区别,红墙的颜色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灰色砖墙,主要见于闽南部分地区。
瓦墙:使用瓦砌成的墙,多见于南方部分地区。
竹编墙:在竹编物外抹灰或泥,多见于南方部分地区。
篱笆墙:在竹竿或树枝编成的篱笆外抹泥或灰,是早期筑墙的常见方法。
原木墙:使用横置的原木逐根向上码放而成的墙,主要见于东北、西南等地区。
使用钢渣灰(炼铁或炼钢后的废渣与白灰混合)砌筑,主要见于山西等地区。
坩埚墙:使用窑厂的废陶罐砌墙,主要见于历史上窑厂较多的地区。
焦渣墙:使用焦渣块(煤的烧结物)砌墙,主要见于山西等地区。
3.4.4 常见砖墙的摆砌
砌干摆墙的工艺流程
弹线、样活(试摆)→拴线、衬脚(用灰垫平低洼处)→摆第一层砖、打站尺(用平尺板检查砖的垂直度)→背里、填馅→灌浆、抹线→刹趟(磨平砖的上棱高出部分)→逐层摆砌→墁干活(磨平墙面砖缝处高出的部分)→打点(用砖面灰填平墙面孔眼及砖缝不
严处)→墁水活(水磨墙面)→清水洗净墙面
砌丝缝墙的工艺流程
弹线、样活(试摆)→拴线、衬脚(用灰垫平低洼处)→砌砖→背里、填馅→灌浆、抹线→打点(用砖面灰填平墙面孔眼及砖缝不严处)→墁水活(水磨墙面)→耕缝(修理灰缝)→清水洗净墙面
砌淌白墙的工艺流程
弹线、样活→拴线→砌砖→背里、填馅→灌浆→打点墙面→打点灰缝
砌糙砖墙的工艺流程
弹线、样活→拴线→砌砖→背里、填馅→灌浆→清水墙打点墙面→清水墙勾缝或打点灰缝
砌琉璃砖的工艺流程
剔凿顺色→试摆、拢活(试组装)→砌筑→灌浆→勾缝→擦活
砌石料的工艺流程
垛角拴线→砌筑→灌浆→勾缝
3.4.5 砖的排列方式
官式建筑的常见排砖方式
十字缝:每层砌条砖,上下层的两块条砖错开半个条砖。
三顺一丁(三七缝):每砌三块顺砖,砌一块丁砖。上下两层顺砖错缝位置在砖的十分之三处。
五顺一丁:每砌五块顺砖,砌一块丁砖。丁砖排在上(下)层五块顺砖的中间位置。
一顺一丁(丁横拐或梅花丁):每砌一块顺砖,砌一块丁砖。丁砖排在上(下)层顺砖的中间位置。
落落丁:每层都砌丁砖,上下层的两块丁砖错开半个丁砖。常用于宫殿、王府、重要坛庙城砖围墙,以及某些特定局部小砖壁面。
2、江南地区的常见排砖方式:
实滚墙又叫实砖墙。有以下几种排砖方式:
扁砌:每层砖都平放着砌,大多采用长头(顺砖)方式。
实滚:先用长头扁砌几层,再用丁头侧砌的方式砌一层,反复交替砌筑。
实滚芦菲片:丁头并排侧砌几块,然后用长头叠加扁砌,高度与丁头侧砌的高度相同。每一层都重复这种方式,上下两层对应的丁头都排在上(下)层长头的中间位置。
花滚墙:扁砌与空斗砖相结合的砌法。先砌两层扁砌墙,再砌一层空斗墙,每两组空斗之间夹砌四个侧砌的丁砖。第四、五层与第一、二层相同,第六层与第二层相同,如此反复。扁砌层与空斗层对应,每组侧砌丁砖都排在上(下)空斗砖的中间位置。
空斗墙(斗子墙):
单丁砌法:先砌一层扁砌墙,再砌一层空斗墙,两组空斗之间夹砌一块侧砌的丁砖。
双丁砌法:在空斗层的每两组空斗之间侧砌两块丁砖。
三丁砌法:在空斗层的每两组空斗之间侧砌三块丁砖。
实扁镶思砌法:在空斗层的每两组空斗之间侧砌五块丁砖,空斗砖的看面长度为半砖。
空斗镶思(大镶思):砌法与单丁砌法相似,空斗砖的看面长度为半砖。
小镶思砌法:与空斗镶思(大镶思)的外立面效果相同,但侧砌的丁砖使用半砖。
大合欢砌法与单丁砌法相似,不同之处是:没有扁砌(顺砖卧砌)层。
小合欢砌法:与大合欢的外立面效果相同,但侧砌的丁砖使用半砖,墙厚为大合欢墙厚的一半。
其他地区的常见排砖方式
十字缝:与官式做法中的十字缝排砖方式相同,是大部分北方地区最常见的排砖方式。
三七缝:每层都砌顺砖,上下两层顺砖的相互错缝位置在砖的十分之三(或十分之七)处。与官式做法的三七缝(三顺一丁)不同,它不需要砌丁砖。
五顺一丁:与官式做法的五顺一丁排砖方式相同,是地方做法中讲究的做法。
多顺一丁:每层砌顺砖与丁砖混砌,顺砖的数量多于五块,例如每砌九块或更多顺砖,再砌一块丁砖。具体的顺砖数量决定了它的名称,例如七顺一丁、八顺一丁等。
多层一铺丁:每砌几层顺砖后,砌一层丁砖,然后再砌相同数量的顺砖,再砌一层丁砖,如此循环砌筑。具体的顺砖层数决定了它的名称,例如五层一铺丁、七层一铺丁等。
3.4.6 砖檐与墙帽的类型
砖檐
一层檐:
一层直檐:条砖顺砌,适用于墙体简单的建筑。
披水檐:使用剖面为坡面的砖制成,用于官式建筑山墙博缝之上。
随山半混:使用剖面为1/4圆形的砖制成,是早期官式建筑山墙拔檐的一种形式,后期多见于琉璃山墙。
两层檐:两层都使用直檐砖制成,常用于官式建筑山墙博缝之下或其他墙体简单的建筑。
菱角檐:三层砖檐,第一层和第三层使用直檐砖,第二层使用"菱角"方式,即采用砖的转角朝外摆放。小砖的菱角檐多用于普通小式房屋的封后檐墙,城砖菱角檐用于城砖做蓑衣顶的院墙、城门或箭楼等墙的檐口处。
鸡嗉檐:三层砖檐,第一层和第三层使用直檐砖,第二层使用剖面为1/4圆形的半混砖。鸡嗉檐多用于较讲究的小式建筑的院墙。
抽屉檐:三层砖檐,第一层和第三层使用直檐砖,第二层使用"抽屉"方式,即丁砖排列成一出一进的形式。抽屉檐多用于清代末年以后出现的普通民房的封后檐墙。
冰盘檐:最简单、最典型的是四层冰盘檐,由头层檐(直檐砖)、半混、枭(剖面为1/4反凹圆形的砖)和盖板(直檐砖)组成。冰盘檐可增加其他形状的砖件,如圆混、砖椽子等。多用于讲究的封后檐墙、平台房、影壁、砖门楼和大型建筑的院墙。
锁链檐:分为一层锁链檐和两层锁链檐。锁链檐使用上下两层板瓦交错排列,下层板瓦凹面朝上,上层板瓦凹面朝下。多用于墙体简单的民居院墙。
砖瓦檐:两层砖檐,第一层使用砖檐(直檐砖),第二层使用瓦檐。瓦檐可以是一层板瓦或两层板瓦形成的锁链檐。常见于地方建筑和采用鹰不落墙帽做法的院墙。
大檐子:是冰盘檐的变化形式,组合更加灵活多变。常用于讲究的铺面房、门楼以及追求新奇效果的建筑。
叠涩:使用多层直檐砖或多层菱角檐砖的砖檐。常用于砖石结构的塔、阁等墙体檐口。
其他形式的砖檐:基于常见砖檐的变形做法。例如,圆混或半混砖变形为鸡子儿混(凸出的三角形),连珠混变形为"八不蹭"(连串的小八棱体),直檐砖变形为折子檐(连续的小锥形体)。这些变形砖檐常见于地方建筑中。
墙帽
宝盒顶:剖面呈梯形八字,表面抹灰的墙帽。多用于小式建筑的院墙,也可用于老(露)檐出后檐墙。
道僧帽:剖面呈半个上宽下窄的陶罐状,表面抹灰的墙帽。常见于老(露)檐出后檐墙。
馒头顶(泥鳅背):剖面呈倒扣的半圆形,表面抹灰的墙帽。多用于不太讲究的民居院墙和老(露)檐出后檐墙。
眉子顶:又称硬顶,分为真硬顶和假硬顶。形状类似宝盒顶,但顶端需砌一层眉子砖。多用于小式建筑的院墙,做法简单的大式院墙也可采用真硬顶。
蓑衣顶:剖面呈阶梯形,由层层退进的砖砌成。可用于小式建筑的院墙,使用小砖摆砌;也可用于大式建筑的院墙,使用城砖摆砌。
鹰不落:形状类似宝盒顶,但表面抹成向内凹的曲线形。常用于小式建筑和民居的院墙。
兀脊顶:形状类似真硬顶,但顶端使用筒瓦而非眉子砖。多用于大式建筑的女儿墙、护身墙、宇墙等处。
瓦顶:屋顶上采用相同做法的墙帽。筒瓦瓦顶常用于大式建筑的院墙,宫殿建筑的院墙还可使用琉璃瓦顶。合瓦(小青瓦)瓦顶主要用于南方地区的院墙。
花瓦顶:墙帽部位用瓦摆成透空图案的墙帽。常见于小式建筑或园林建筑的院墙。
花砖顶:墙帽部位用砖摆成透空图案的墙帽。主要见于山西、内蒙古等地区。
3.4.7 墙面抹灰的类型与做法
墙面抹灰的类型
白灰墙面:以白灰(石灰)为主要材料抹成的白色墙面。
月白灰墙面:以白灰和青灰为主要材料抹成的灰白色或灰色墙面。
青灰墙面:在以白灰和青灰为主要材料抹月白灰的基础上,刷青浆赶轧而成的深灰色墙面。
红灰墙面:在以白灰和红土粉为主要材料抹灰的基础上,刷红土浆赶轧而成的红色墙面。
黄灰墙面:在以白灰和黄土粉为主要材料抹灰的基础上,刷黄土浆赶轧而成的黄色墙面。
墙面抹灰的用法规律
白灰墙面的用法规律
在南方地区,白灰墙面常用于室内和室外,是南方古建筑外墙的标志性色调
在北方及官式建筑中,白灰墙面的用法规律如下:
主要用于民居或大式建筑的室内,不用于外檐墙面。
白色墙面构成的建筑色调不是北方和官式建筑的传统色调。
寺庙、王府、宫殿等大式建筑的室内不采用白灰墙面。
山墙内侧的廊心墙不抹白灰,但传统四合院游廊的廊内一侧可以抹白灰。
官式园林建筑中仿江南园林风格的外墙常抹白灰。
无梁殿结构的坛庙、祠堂、门楼以及城门洞等处的砖券内侧不抹白灰。
月白灰与青灰墙面的用法规律
月白灰墙面和青灰墙面主要用于北方及官式建筑。
月白灰墙面用于北方小式建筑或民居的外墙,应为深月白灰。
青灰墙面既用于小式建筑,也用于大式建筑(主要为寺庙)的外墙。
做法简单的大式建筑,廊心墙可以抹青灰,但游廊的廊心墙不抹青灰。
大式建筑不抹月白灰墙面,但券底除外。
做法特别简单的宫殿建筑少数外墙也可抹青灰
无梁殿结构的坛庙、祠堂、门楼以及城门洞等处的砖券,如果外侧为整砖露明做法,则内侧(包括券顶)抹灰时应抹深月白灰或青灰。
以上各种抹灰做法仅适用于墙体的上部,不适用于下碱和槛墙。
做法特别简单的民居,下碱和上身都用碎砖砌筑时,外檐墙如抹灰,上身应抹深月白灰,下碱应抹青灰。
红灰墙面的用法规律
红灰墙面常用于皇家建筑的外墙,偶尔也用于内墙。
王府一般不采用红灰墙面,但清代少数亲王王府中重要建筑的外墙可能采用红灰墙面。
北方寺庙建筑的外墙偶尔也用红灰墙面,但南方寺庙一般不采用红灰墙面。
红灰墙面仅适用于墙体上部,不能用于下碱和槛墙。
红灰墙面的传统颜色是土红色,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涂刷氧化铁红形成的紫红色墙面。
黄灰墙面的用法规律
黄灰墙面常用于宫殿建筑的内墙、廊心墙以及游廊的内侧墙面。
北方寺庙建筑的内墙、廊心墙以及游廊的内侧墙面也采用黄灰墙面。
南方地区的寺庙、祠堂、会馆等公共建筑常使用黄灰墙面,既用于外墙也用于内墙。
无梁殿结构的坛庙、祠堂、门楼以及城门洞等处的砖券,如果外侧采用抹红灰的做法,内侧(包括券顶)如果抹灰,应抹黄灰。
以上各种黄灰墙面的做法仅适用于墙体上部
黄灰墙面在北方及官式建筑中应为土黄色,而重要的宫殿建筑也可以采用略偏红的杏黄色。江南建筑常采用偏红的杏黄色。然而,正黄色或金黄色的墙面是现代的做法,并非古代的传统做法。
墙面抹灰的工艺流程
清扫、浇水→墙面修补→(钉麻或压麻)→抹第一遍打底灰→抹第二遍打底灰→(抹第三遍打底灰)→抹罩面灰→反复赶轧、(刷浆)
3.4.8 砖券的类型
半圆券:外观呈半圆形,做法上通常稍微向上拱起,称为"增拱"或"升拱"。
木梳背券:外观呈弧形,形似梳子的上半部分。
车棚券:又称枕头券或穿堂券,用于纵深方向较长的洞口,如城门。
锅底券:又称锅顶券或穹顶,即现代所称的穹顶结构。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同时做券并在上方收拢,形状呈倒扣锅状。
平券:又称平口券,外观呈平直状,但做法上通常稍微向上拱起。平券的出现受到西洋建筑做法的影响,主要在清代末年以后出现。
其他形式的砖券:包括圆券(也称为圆光券,用于门洞时称为月亮门)、八方或六方券、尖顶券,以及各种用于门窗等特殊形状的砖券。
3.4.9 砖墁地面的类型与做法
砖墁地面的类型
官式建筑的地面类型
细墁地面:也称为细地,采用砍磨加工的砖料,灰缝使用深灰色油灰勾抹,表面经过桐油浸泡,地面平整美观。常用于做法讲究的大式或小式建筑。室内细墁地面通常使用方砖,而室外细墁地面除方砖外,还常使用城砖。
金砖地面:使用质量极好的金砖铺墁的地面,用于非常重要的宫殿建筑中。
淌白地面:砖料经过一定的加工,但加工精细程度稍差,做法与细墁地面相似但稍作简化。外观效果略逊于细墁地面。淌白地面用于不讲究的建筑或不讲究的部位。
糙墁地面:砖料不做加工,砖缝较宽,地面的平整度和砖与砖相邻处的高低差都不如细墁地面,显得粗糙。大式建筑常使用城砖或方砖糙墁,而小式建筑多使用方砖糙墁。普通民宅则多使用停泥砖、开条砖等小砖糙墁。糙墁地面通常只用于室外。
石活仿方砖地面:使用与砖料颜色和质感相近的石料(如青白石)加工成与砖料规格尺寸相同的石块,表面经过磨光。石活仿方砖地面仅用于少数重要的露天祭坛上。
砖雕甬路:也称为石子地,甬路两旁的散水铺墁带砖雕的方砖或镶嵌瓦片(立置)组成图案,砖雕或瓦片之间填满各种颜色的小卵石。也可全部使用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小卵石摆成各式图案。砖雕甬路多用于宫廷花园、王府花园和宅园甬路
其他地区的地面类型
普通砖地:与官式做法的糙墁地面相似,是各地最常见的砖地做法。
花街铺地:与官式做法的石子地相似,采用立置的薄砖或瓦片作为图案的边框,填充各种颜色的小卵石、小石砾,或使用青石、黄石、红石的小石片(立置)或小石块,还可以使用碎陶瓷片。有多种组合形式,例如使用瓦和卵石拼摆,使用砖、石片和卵石拼摆,使用瓦、石片和卵石拼摆,使用砖、瓦、石片和卵石拼摆,以及使用砖或瓦和陶瓷片拼摆。花街铺地常用于南方地区的庭院和园林,尤其在江浙地区最为常见。
焦渣地:使用焦渣(煤的烧结物)和白灰混合后铺筑的地面,主要见于山西等地区。
钢渣地:使用钢渣(炼铁或炼钢后的废渣)和白灰混合后铺筑的地面,主要见于山西等地区。
石块地面:包括毛石(乱石)、块石(方整石)、条石、鹅卵石、薄石板(冰纹地)、火山岩块等。这是各地根据当地材料制作地面的常见做法。
细作地面:其他地区称为"砖细地面",与官式做法的细墁地面相似,但区别在于灰缝为白色而非灰黑色。
砖墁地面的铺墁方法
传统砖墁地面基层与结合层的做法
地面基层(垫层)的传统做法通常有以下五种
原土找平:将原土找平并夯实后作为地面基层的方法。
碎石铺垫:使用碎石作为地面基层的方法。
灰土垫层:使用灰土作为地面基层的方法。
三合土垫层:使用白灰、黄土和沙子混合而成的三合土作为地面基层的方法。
多层砖垫层:叠铺多层砖块作为地面基层的方法。
地面与基层之间结合层的传统做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掺灰泥铺墁:在地面与基层之间铺设掺有灰泥的砂浆作为结合层的方法。
白灰铺墁:在地面与基层之间铺设白灰作为结合层的方法。
干砂铺墁:在地面与基层之间铺设干砂作为结合层的方法。
地面铺墁的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找规矩→样趟(铺泥、墁砖、找平、蹾实)→揭趟(打号、揭砖、补泥、浇浆)→上缝(挂油灰、二次墁砖、找平、蹾实)→墁干活(起油灰、磨平砖接缝处的高出部分)→刹趟(磨平砖侧面接缝的凸出部分)→(灌浆)→打点(用砖面灰填平砖表面的砂眼或残缺处,并磨平)→墁水活(水磨地面)→泼墨(仅用于金砖地面)→钻生→(烫蜡)(仅用于部分金砖地面)
3.3 瓦作
概述
瓦作主要指用瓦铺装的屋面,同时也包括苫背(抹灰)屋面、石板瓦屋面等其他材料制作的屋面。
古建筑屋面在功能和外观方面都达到了高水平。
功能方面,古建筑屋面具有防雨和保温效果好的特点。
外观方面,古建筑屋面具有造型多变、瓦面类型多样、屋脊式样丰富、等级规制严格等特点。
古建筑屋面的技术成熟度和外观优美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一流水平
3.3.1 古建筑灰浆的种类与调制
传统灰浆的主要原材料
古建筑的灰浆种类繁多,数量众多,其中官式做法中有"九浆十八灰"之说,实际种类不下60种,各地更是超过百种。
古建筑的灰浆主要材料并不多,但这些主要材料在商周时期甚至更早就开始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构成古建筑灰浆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基本材料(黄土、白灰、青灰、砂子等)、纤维类材料(麻刀、滑秸等)、颜色类材料(红土子、黄土子、黑烟子或乌煤粉等)和增强类材料(桐油、江米浆等)。
北方地区常用的青灰是基本材料,不是颜色类材料。北方建筑使用青灰的初衷并非为了颜色,而是因为青灰拌和后生成的硅酸钙、铝酸钙和碳酸钙混合物在抗冻性能、密实度和防水性能方面优于碳酸钙。
北方古建筑的屋面常苫抹月白灰背或青灰背,外墙抹灰要抹月白灰。这是为了增加灰浆的抗冻性能、密实度和防水性能。
灰浆的种类与调制
北方及官式建筑的灰浆
江南古建筑的灰浆
3.3.2 屋面苫背的种类与工艺流程
苫背的种类
苫背不仅仅是作为屋面的找平层和保温层,其本身还是独立的防水层
护板灰:作为屋面基层的第一层苫背层,与望板结合,防止滑坡,常见于官式建筑。
泥背:用黄土和白灰调制的灰浆,掺入纤维材料如稻草、麦秸和麻刀,是最古老且最常用的苫背方法。
白灰背:用白灰苫抹的苫背层,掺入纤维材料如麻刀和麦秸,较为讲究,常见于不太寒冷的地区。
月白灰背:用白灰和青灰调制成的月白灰苫抹层,掺入麻刀,较为讲究,常见于官式建筑和北方地区。
青灰背:用白灰和青灰调制成的月白灰苫抹层,刷上青浆赶轧,常用作屋面苫背层的最后一层,常见于官式建筑和北方地区。
焦渣背:用白灰和焦渣调制成的焦渣灰苫抹层,适合用于有上人或堆物要求的平台屋面,常见于北方地区的民居。
江南地区的护板灰(压栈泥):类似于北方地区的泥背,但配比略有不同,纤维材料为碎稻草。
江南地区的泥背灰(砂灰):用白灰和砂子调制的苫背层,可掺入细麻刀,常见于
南方内陆地区。
江南地区的泥背灰(泥灰):用白灰和黄土调制的苫背层,掺有细麻刀,常见于
南方沿海地区。
苫背的工艺流程
勾抹板缝:在屋面基层上进行勾抹,使板缝平整。
苫护板灰:将护板灰涂抹在屋面基层上作为第一层苫背层,与望板结合。
苫泥背:进行1-2层泥背的苫抹,使用黄土、白灰等调制的泥浆,掺入纤维材料。
拍泥背:使用木板或拍子将泥背均匀拍实。
晾泥背:让泥背自然晾干。
苫月白灰背:进行1-2层月白灰背的苫抹,使用白灰和青灰调制的灰浆,掺入麻刀。
轧月白灰背:使用工具将月白灰背轧平。
苫青灰背:进行青灰背的苫抹,使用白灰和青灰调制的灰浆,掺入麻刀。
反复刷浆赶轧青灰背:多次刷浆并赶轧青灰背,使其平整均匀。
打拐子、(粘麻):使用工具进行打拐子,粘附麻刀。
扎肩:对屋面边缘进行扎肩处理,使其平整。
晾灰背:让灰背自然晾干。
修补裂缝:对苫背层中出现的裂缝进行修补,确保其完整性。
3.3.3 古建筑瓦件的种类
琉璃瓦件:
官式及北方地区常见琉璃瓦件的名称、规格分类及尺寸。
江南地区常用琉璃瓦件的名称、规格分类及尺寸。
黑活瓦件:
江南地区常用筒瓦屋面瓦件的名称、规格分类及尺寸。
江南地区常用小青瓦(蝴蝶瓦)屋面瓦件的名称、规格分类及尺寸。
官式及北方地区常见筒、板瓦的名称、规格分类及尺寸。
3.3.4 屋面的种类与做法
屋面的造型类别:
硬山:屋顶两侧坡度陡峭,形似山峰,是最基本的屋面形式之一。
悬山:屋顶两侧坡度稍缓,形似悬崖,与硬山相比较为平缓。
歇山:屋顶两侧呈曲线形,中间为平顶,形似山谷,常见于南方地区。
庑殿:由多个屋面组成的重檐结构,形似庑殿,屋顶呈多层叠加的形式。
攒尖:屋顶两侧坡度陡峭,中间为拱起的曲线形,形似尖顶,常见于宫殿建筑。
平顶(平台):屋顶为平坦的平面,常用于平台建筑或作为其他屋面形式的结合。
其他的屋面造型都是上述六种基本形式的变化形式。例如,重檐屋面由上下两重或更多层次的屋面组成;"勾连搭"由两个或三个硬山、悬山前后相连而成;"盝顶"是庑殿与平台屋面的结合;"盔顶"是攒尖屋面曲线向上拱起形成的;"十字脊"是两个矩形屋顶十字交叉形成的。
屋面的造型形式有不同的等级,重檐庑殿为最尊贵的屋面形式,重檐歇山次之,依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悬山和硬山。
不同材料的屋面铺装
琉璃屋面:用琉璃瓦铺装,古代只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
筒瓦屋面:用板瓦做底瓦垄,筒瓦做盖瓦垄,使用范围和用途因地区而异。
各地使用范围
官式建筑:宫殿、寺庙、王府、衙署等大型建筑只能使用筒瓦屋面。
小型建筑:影壁、游廊、亭子和垂花门的屋面可以使用筒瓦屋面。
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地区:寺庙、府邸、衙署和民宅等各类建筑都可以使用筒瓦屋面。
河北、山东、东北、内蒙古地区:只有寺庙、府邸、衙署等建筑可以使用筒瓦屋面,而民宅不使用。
南方多数地区:只用于寺庙、府邸、衙署等建筑,但也有些地区的建筑全部使用筒瓦。
江南地区:筒瓦只用于"殿庭"建筑,而不用于"厅堂"建筑。
合瓦屋面:底瓦垄和盖瓦垄都用板瓦,使用范围和用途因地区而异。
各地使用范围
官式建筑:只能在小式建筑中使用合瓦屋面。
山西地区:合瓦可以用于寺庙。
河北、东北地区:合瓦主要用于民宅。
山东地区:合瓦多用于民宅,也用于府邸。
南方地区:大多以小青瓦(合瓦)为主,有些地区全部使用小青瓦。
江南地区:小青瓦主要用于"厅堂"建筑,但也可以用于"殿庭"建筑。
在南方地区,小青瓦屋面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瓦下垫灰泥,一种是不垫灰泥。不垫灰泥的做法是底瓦垄直接放在木椽上,盖瓦垄直接放在两个底瓦垄之间。旧时大多采用不垫灰泥的做法。
此外,南方还有一种做法是在两个底瓦垄之间用灰堆出灰梗,然后将盖瓦垄放在灰梗上。这种做法较少采用,仅在广西部分地区使用。
干槎瓦屋面:用板瓦做瓦垄,但没有盖瓦垄的屋面。底瓦垄之间的缝隙不遮挡,使用范围主要在山西、河南等地。
干槎瓦技术是山西工匠在清乾隆时期创造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瓦面技术。
各地使用范围
山西地区:干槎瓦屋面广泛使用。
河南大部分地区:干槎瓦屋面在河南大部分地区有应用。
陕西、甘肃、河北、山东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一部分地方也采用干槎瓦屋面。
北京的平谷、顺义、怀柔等远郊区县:这些地区也使用干槎瓦屋面。
干槎瓦主要用于民宅,但在山西、河南等地,也用在寺庙等建筑中。
仰瓦灰梗屋面:瓦垄间堆灰梗,使用范围广泛,例如河北、北京、海南等地。
灰背顶:用灰泥苫背方法,北方常见,防水性能较好。
也用于“勾连搭”屋面连接处
以及“盝顶”的平顶部位
用于平台屋面,
焦渣背顶:用焦渣灰苫背方法,见于山西、河北、陕西、北京等地。焦渣背做法始于山西民间,由于它的刚度和硬度都优于其他的苫背材料,因此后来也被用于北方许多地区的平台屋面,尤其是一些铺面房。例如粮铺或煤铺的屋面,只有采用焦渣背才能解决在屋顶上堆粮、堆煤并用铁锹搓粮、搓煤的问题。
石板瓦屋面:用小块薄石板铺装,使用范围有限。仅见于少数出产某一类页岩的周边地区,如北京的房山、石景山、门头沟等地区
棋盘心屋面:屋脊附近和两侧用瓦,中间和檐头用灰背,使用范围主要在北方。多用于做法较简单的民宅中,也用在“勾连搭”屋面上。在采用石板瓦做法的地区,棋盘心屋面的灰背部分常用石板代替。这种形式既被称为棋盘心,也被称为石板瓦。
滑秸泥背屋面:用稻草、麦秸的黄土泥苫抹,北方少雨地区常见。多用于平台屋面
干土屋面:用干土夯成,见于山西、河北、西藏等地。
砖顶:用砖铺装,见于甘肃、宁夏等地。
红瓦顶:用红色筒瓦或红色合瓦铺装,见于福建闽南部分地区。
缸瓦屋面:用两面施釉的板瓦铺装,釉色为深棕色,防水效果好。
草顶:用茅草、稻草、麦秸等覆盖,最早的坡屋面形式之一。
铁瓦顶和金顶:用生铁或纯青铜铸成的筒、板瓦,铁瓦又称为铜瓦。
铁瓦顶是一种特殊的屋面做法,使用生铁或铜制成筒状或板状瓦片。铁瓦又被称为"铜瓦",因此使用铁瓦做屋面的建筑被称为"铜瓦殿",而纯青铜制成的建筑则称为"铜殿"(通常只用于某些皇家建筑)。铁瓦顶仅在少数地区,如江西部分地区,偶尔可以见到,主要出现在寺庙建筑中。
金顶:金顶又称为金瓦顶,使用"金瓦"制成屋面。金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铜制的"鱼鳞瓦",并在其表面覆以镀金层;另一种是在铜瓦上贴上极薄的金片(金页子)。金顶极少被使用,只能偶尔在少数藏传佛教寺庙和极少数宫殿建筑中看到。
宗教信仰的表达:铁瓦顶和金顶都是古代人通过建筑技术来表达宗教信仰的一种体现。它们并不是常见的屋面做法,而是在特定的宗教建筑中出现。
屋面的分层做法
概述
发展历程:清代早期的屋面分层材料做法相对简单,成熟的做法出现在清朝中期,真正完备和定型则要到清末和民国时期。例如现代常见的苫青灰背时拍麻刀的做法就是在民国时期逐渐流行起来的。
时代特征:修缮古建筑时要注意保持屋面分层材料做法的时代特征,不应随意使用晚期的做法替代早期的做法。这样可以保持古建筑的原汁原味。
分层材料做法种类:古建筑屋面的分层材料做法种类繁多。南方气候温暖,因此屋面的材料做法相对简单。以下以官式和北方做法为例,介绍古建筑屋面分层材料做法的常见组合规律。
瓦顶屋面的常见分层材料做法如下所示:
1、见于民间作法
瓦面
瓦下掺灰泥
滑秸泥背 1~2 层
木椽,上铺席箔、苇箔、荆
芭(荆条编片)、瓦芭(板瓦)、
望砖(薄砖)或薄石板
2、见于民宅
瓦面
瓦下掺灰泥
灰背 1 层
滑秸泥背 1~2 层
木椽,上铺席箔或苇箔
3见于小式建筑
瓦面
瓦下掺灰泥
青灰背
滑秸泥背 1~2 层
护板灰
木椽,上铺木望板
4、见于大式或小式建筑见于宫殿建筑
瓦面
瓦下掺灰泥
青灰背
月白灰背
滑秸泥背 2~3 层
护板灰
木椽,上铺木望板
5
瓦面
瓦下掺灰泥(或灰)
青灰背
月白灰背或纯白灰背 3 层以上
麻刀泥背 3 层以上
护板灰
木椽,上铺木望板
灰背屋面的分层材料做法如下所示:
见于民宅或店铺平台房
青灰背
月白灰背 1~2 层
滑秸泥背 1~2 层
木椽,上铺席箔或苇箔
见于民宅或店铺平台房
青灰背
月白灰背 2~3 层
滑秸泥背 2~3 层
木椽,上铺席箔、苇箔或木望板
见于民宅
青灰背
焦渣背
滑秸泥背
木椽,上铺席箔、苇箔或木望板
见于民宅或店铺平台房
焦渣背
滑秸泥背
木椽,上铺席箔、苇箔或木望板
见于宫殿建筑
青灰背
多层月白灰背或纯白灰背
锡背
多层麻刀泥背
护板灰
木椽,上铺木望板
3.3.5 瓦面铺装种类与工艺流程
琉璃瓦的铺装
琉璃瓦铺装工艺总流程:以尖山式歇山屋面为例。
苫背:在屋面结构上铺设苫子,为后续的瓦垄铺装做准备。
分中号垄找规矩:确定瓦垄的平面位置和间距。
做边垄:确定瓦垄的高度位置。
做排山脊(垂脊):安装屋脊的瓦片,形成屋脊的垂直部分。
铺装翼角瓦:
做戗脊(岔脊):
瓦面铺装:按照规矩和垄的位置,铺设琉璃瓦面。
做大脊(正脊):
做博脊:
屋面清垄、擦瓦:清理屋面的余泥,擦拭瓦面,使其光洁。
琉璃瓦面的工艺流程
定瓦口尺寸:确定瓦垄之间的间距。
分中号垄排瓦当:根据规定的瓦垄间距,排列好瓦片的位置。
做边垄:确定瓦垄的高度位置。
拴上下齐头线和腰线:用线将瓦垄的顶部和中部进行标定。
冲垄:按照标准垄的要求,进行瓦片的铺装。
安檐头勾滴瓦:在屋檐的位置安装特殊的瓦片,起到防水作用。
铺装底瓦垄:铺设底部的瓦垄,为后续的盖瓦垄做准备。
铺装盖瓦垄:铺设覆盖在底瓦垄之上的瓦片。
捉节夹垄:
清垄、擦瓦
筒瓦的铺装
瓦面与屋脊的工艺总流程
以大式歇山屋面为例:苫背→分中号垄找规矩(瓦垄平面定位)→做边垄(瓦垄高度定位)→做排山脊(垂脊)→做大脊(正脊)→做戗脊(岔脊)→做博脊→瓦面铺装→屋面清垄→屋面刷浆
以小式卷棚歇山屋面为例的总流程:苫背→分中号垄找规矩(瓦垄平面定位)→做过垄脊(正脊)→做边垄(瓦垄高度定位)→做排山脊(垂脊)→做戗脊(岔脊)→做博脊→瓦面铺装→屋面清垄→屋面刷浆
筒瓦瓦面的工艺流程
定瓦口尺寸(确定瓦垄间距)→分中号垄排瓦当(瓦垄平面定位)→做边垄(瓦垄高度定位)→拴上下齐头线和腰线→冲垄(做分档铺装的标准垄)→安檐头勾滴瓦→铺装底瓦垄→铺装盖瓦垄→捉节夹垄或裹垄→清垄→瓦面和屋脊刷浆、檐头绞脖(刷浆)
合瓦的铺装
瓦面与屋脊的工艺总流程
以北方及官式合瓦做法为例:苫背→分中号垄找规矩(瓦垄平面定位)→做边垄(瓦垄高度定位)→做披水排山脊(垂脊)或披水梢垄→做正脊(鞍子脊、清水脊等)→瓦面铺装→屋面清垄→屋面刷浆
合瓦瓦面的工艺流程
定瓦口尺寸(确定瓦垄间距)→分中号垄排瓦当(瓦垄平面定位)→做边垄(瓦垄高度定位)→拴上下齐头线和腰线→冲垄(做分档铺装的标准垄)→安檐头瓦→铺装底瓦垄→铺装盖瓦垄→夹腮(夹垄)→清垄→瓦面和屋脊刷浆
南方古建筑瓦面铺装
南方小青瓦屋面的工艺流程
以瓦下有灰泥背的做法为例:(铺设望砖、檩上钉勒望)→(帮脊木上钉鳖壳板)→抹灰(泥)背→找中、分楞(瓦垄)、排瓦档、划分档线→钉瓦口板→做边楞(瓦垄高度定位)→脊部对(做)老瓦头→做檐口滴水瓦→(做攀脊)、筑正脊→铺灰做底瓦垄→安檐口花边瓦、铺灰做盖瓦垄→扫豁沟(清瓦面)→屋面刷乌煤水
南方筒瓦屋面的工艺流程
清水筒瓦的工艺流程:(铺设望砖、檩上钉勒望)→(帮脊木上钉鳖壳板)→抹灰(泥)背→找中、分楞(瓦垄)、排瓦档、划分档线→钉瓦口板→做边楞(瓦垄高度定位)→脊部对(做)老瓦头→做檐口滴水瓦→铺灰做底瓦垄→做攀脊、筑正脊→安檐口勾头瓦、铺灰做筒瓦垄→勾楞灰(筒瓦节勾缝)→(打磨筒瓦)→扫豁沟(清瓦面)
混水筒瓦的工艺流程:(铺设望砖、檩上钉勒望)→(帮脊木上钉鳖壳板)→抹灰(泥)背→找中、分楞(瓦垄)、排瓦档、划分档线→钉瓦口板→做边楞(瓦垄高度定位)→脊部对(做)老瓦头→做檐口滴水瓦→铺灰做底瓦垄→做攀脊、筑正脊→安檐口勾头瓦、铺灰做筒瓦垄→筒瓦垄裹抹灰→扫豁沟(清瓦面)→屋面刷乌煤水
3.3.6 屋脊的构造与做法
古建筑屋脊的做法规律
古建筑屋脊可分为四类,每类具有特定的特点和构造方式。
第一类屋脊:与瓦面相似,用略作变形的板瓦或筒瓦遮盖前后坡瓦面接缝处,没有连贯的高出瓦面的屋脊。例如过垄脊、鞍子脊、黄瓜环脊等。
第二类屋脊:高出瓦面且屋脊连贯,采用简单的板瓦排列方式。排列方式有叠瓦、叠脊、甘蔗脊等。
第三类屋脊:高出瓦面且屋脊连贯,造型复杂,使用筒板瓦、砖或其他脊件组合。例如各种由板瓦、混砖、条砖、通脊等组合而成的屋脊,以及琉璃屋脊和花瓦脊。
第四类屋脊:在第三类屋脊上加入雕饰、彩塑等装饰的屋脊。
屋脊与屋脊中间和屋脊端头有三种组合方式:
屋脊、脊中、脊端做法相同或简单不同,适用于较简单的屋脊。
屋脊、脊中做法相同,但脊端做法不同,脊端做法更讲究、装饰效果更突出。
脊端做法简单的,多采用与屋脊做法类似且向上翘起的形式,例如北方的清水脊或类似的形式,南方的雌毛脊(或翘头脊)、双飞燕或类似的形式。
脊端做法讲究的,多采用与屋脊完全不同的形式,例如北方的吻兽,南方的纹头、哺鸡、哺龙、龙吻等形式。
屋脊、脊中、脊端做法都不相同,脊中和脊端的做法更讲究、装饰效果更突出。除了上述脊端与屋脊的做法不同以外,脊中的做法也与屋脊的完全不同。做法简单的多用板瓦摆成与屋脊板瓦摆法完全不同的形式,做法讲究的多做成宝刹(宝顶),或做成与脊端相对的吻兽,或做成风水楼等复杂形式。
屋脊的上下分段有两种方式:
上下不分段或基本不分段,即屋脊的分层材料做法相同或基本相同,适用于简单的民间屋面。
采用下、中、上三段不同的处理,包括脊座、脊身和脊盖,其中脊身是屋脊的变化部分。
北方清官式和南方苏杭地区是能完整体现中国古建筑屋脊做法规律和构造特征的代表。
琉璃屋脊的构造做法
琉璃正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群色条、正通脊(正脊筒子)、扣脊筒瓦
琉璃垂脊兽后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垂通脊(垂脊筒子)、扣脊筒瓦;
琉璃垂脊兽前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三连砖、小跑及坐瓦。
琉璃戗脊兽后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戗通脊(戗脊筒子)、扣脊筒瓦;
琉璃戗脊兽前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三连砖、小跑及坐瓦。
琉璃博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博脊连砖、博脊瓦。
琉璃围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群色条、博通脊(围脊筒子)、扣脊筒瓦。
琉璃下檐角脊兽后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戗通脊(戗脊筒子)、扣脊筒瓦;
琉璃下檐角脊兽前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压当条、三连砖、小跑及坐瓦
大式黑活屋脊的构造做法:大式黑活屋脊常见的分层做法如下(以清官式做法为例):
大式黑活正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头层瓦条、二层瓦条、混砖、陡板、混砖、扣脊筒瓦(或眉子)
大式黑活垂脊兽后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头层瓦条、二层瓦条、混砖、陡板、混砖、扣脊筒瓦(或眉子);
大式黑活垂脊兽前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瓦条、混砖、小跑及坐瓦(或眉子)。
大式黑活戗脊兽后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头层瓦条、二层瓦条、混砖、陡板、混砖、扣脊筒瓦(或眉子)
大式黑活戗脊兽前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瓦条、混砖、小跑及坐瓦(或眉子)。
大式黑活博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头层瓦条、二层瓦条、混砖、眉子。
大式黑活围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头层瓦条、二层瓦条、混砖、陡板、混砖、眉子。
大式黑活下檐角脊兽后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头层瓦条、二层瓦条、混砖、陡板、混砖、扣脊筒瓦(或眉子);
大式黑活下檐角脊兽前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瓦条、混砖、小跑及坐瓦(或眉子)。
小式黑活屋脊的构造做法
小式黑活屋脊以清官式做法最有代表性。小式黑活正脊中的清水脊,以及垂脊、戗脊、博脊、围脊和下檐角脊,有着相同的分层做法。小式黑活屋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当沟、头层瓦条、二层瓦条、混砖、眉子。
江南古建筑屋脊的构造做法
厅堂屋面正脊的常规做法
雌毛脊:攀脊、瓦条、甘蔗段(板瓦竖立紧排)、盖头灰。
纹头脊:攀脊、瓦条、瓦条、甘蔗段(板瓦竖立紧排)、盖头灰。
哺鸡脊:攀脊、滚筒(筒瓦横向立放、内砌砖)、瓦条、瓦条、束塞(砌砖)、瓦条、甘蔗段(板瓦竖立紧排)、盖头灰。
哺龙脊:攀脊、瓦条、滚筒(筒瓦横向立放、内砌砖)、瓦条、瓦条、亮花筒(间隔做束塞)及周边镶边砖、瓦条、瓦条、盖筒。
殿庭(殿式)屋面正脊的常规做法
五瓦条鱼龙脊:攀脊、滚筒、瓦条、三寸宕(通脊空心砖)、瓦条、瓦条、亮花筒、瓦条、瓦条、盖筒。
九瓦条龙吻脊:滚筒、瓦条、三寸宕(通脊空心砖)、瓦条、瓦条、亮花筒、瓦条、瓦条、字碑、瓦条、瓦条、亮花筒、瓦条、瓦条、盖筒。
九套龙吻脊:滚筒、瓦条、瓦条、三寸宕(通脊空心砖)、瓦条、亮花筒、瓦条、字碑、瓦条、亮花筒、瓦条、三寸宕、瓦条、盖筒。
普通歇山屋面垂脊、戗脊及攒尖屋面戗脊的常规做法:
垂脊(竖带):脊座、滚筒、瓦条、瓦条、盖筒。
戗脊(水戗):戗座、滚筒、瓦条、瓦条、盖筒。
殿式歇山屋面垂脊、戗脊、博脊的常规做法:
垂脊(竖带):脊座、滚筒、瓦条、瓦条、三寸宕、瓦条、瓦条、亮花筒及暗花筒、瓦条、盖筒。
戗脊(水戗):
戗根部分:脊座、滚筒、瓦条、瓦条、三寸宕、瓦条、瓦条、暗花筒、瓦条、盖筒。
水戗部分:戗座、滚筒、瓦条、瓦条、盖筒(上有走狮、坐狮)
博脊(赶宕脊)殿式歇山屋面赶宕脊从下至上的脊件是:滚筒、瓦条、瓦条、三寸宕、瓦条、瓦条、亮花筒及暗花筒、瓦条、盖筒。
庑殿屋面垂脊的常规做法
垂脊(竖带)庑殿屋面(四合舍):
兽后部分:脊座、滚筒、瓦条、瓦条、三寸宕、瓦条、瓦条、亮花筒及暗花筒、瓦条、盖筒。
兽前(水戗)部分:脊座、滚筒、瓦条、瓦条、盖筒(上有走狮、坐狮)。
殿式重檐屋面围脊(赶宕脊)的常规做法:
围脊(赶宕脊):脊座、滚筒、瓦条、瓦条、亮花筒、瓦条、盖筒。
殿式重檐屋面下檐戗脊的常规做法:
下檐戗脊(兽后部分):脊座、滚筒、瓦条、瓦条、亮花筒、瓦条、盖筒。
下檐戗脊(水戗):脊座、滚筒、瓦条、瓦条、盖筒(上有走狮、坐狮)。
3.2 大木作
3.2.1 常见古建筑的构造方式
庑殿建筑的基本构造
庑殿建筑的四坡屋面:庑殿建筑有四坡屋面,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
内部构架:庑殿的内部构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正身部分和山面及转角部分。正身部分构架是支承前后坡屋面的主要骨架,其梁架构造与硬山建筑的正身构架相同。
桁檩排列:正身部分的桁檩沿面宽方向排列,搭置在各缝梁的端头上。两山的桁檩沿进深方向排列,桁檩两端与前后坡桁檩交圈,支撑两山的坡屋顶。
顺梁和趴梁:顺梁和趴梁是庑殿建筑两山桁檩增设的支点,它们是与建筑面宽方向平行的构件。顺梁法所用之梁,在标高、断面、形状及做法等方面均与对应的正身梁架相同。
推山法:推山法是庑殿建筑使用的特殊构造技法。推山即将两山屋面逐架向外推出,使得正脊加长,两山屋面变陡,屋面相交形成的垂脊变成一条向外侧弯曲的曲线。
推山尺度规则:推山做法尺度有固定的规则。从第二步架开始推山,下金与上金之间的步架按原设计尺寸减小一成,即 1/10。如果檩数多,就这样减下去,形成两山屋顶更加陡峻的效果。《营造法式》规定大型庑殿建筑也有“推山”。
歇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外部形象:歇山建筑结合了悬山和庑殿建筑的特征。上段具有悬山式建筑的形象,屋面分为前后两坡,梢间檩子向山面挑出,檩木外端安装博缝板等。下段则显示庑殿建筑的形象,屋面有四坡,形成四条脊。
踩步金:歇山建筑中,设置了一组构件,最下部叫“踩步金”。其长度与相对应的正身梁相同,底皮与前后下金檩底皮相平。踩步金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支承金檩,二是安装山面檐椽的椽尾。
顺梁法和趴梁法:支承踩步金可以用顺梁法,也可以用趴梁法。顺梁法中,顺梁的里端插在金柱上,外端支在山面檐柱上。趴梁法中,趴梁同时承担下金檩枋的作用,后尾连接在金柱(老檐柱)柱头上,前端扣在山面檐檩上。
防水问题:解决歇山建筑防水问题时,需要使用山花板封护整个山面。设计了一套支架,作为山花板的龙骨,也起支承檩头的作用。支架的底边叫踏脚木,放在檐椽的上面。
收山规则:收山规则确定了山花板位置和各架檩的出梢尺度。应从山面檐檩中线向内一檩径,作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悬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概述:悬山建筑的屋面仅有前后两坡,两山面的檩木挑出山墙之外,形成出檐的建筑。其柱网分布以及正身梁架的构造与硬山建筑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山面檩木的变化。
悬山檩木:悬山檩木的悬挑可以防止雨水侵袭山墙,但带来山面木构架暴露在外的问题。悬山檩木向外出挑的尺度,从山面柱中起算,与建筑前后檐出尺寸相等,或共挑出4椽4档的长度。
燕尾枋和箍头枋:在檩子挑出部分的下面施燕尾枋,安装在山面梁架的外侧。燕尾枋高、厚均同垫板。燕尾枋下面的檐枋头要做成箍头枋,既有拉结柱子的结构作用,又有装饰功能。
博缝板:在挑出的檩木端头外面加装“博缝板”,与檩子或椽子尺寸成比例。博缝板厚为椽径的7/10,宽等于7根椽径(或二檩径),并做成弯曲的形状。在《营造法式》中,博缝板称为“搏风版”,版下还有悬鱼、惹草等装饰构件。
硬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概述:硬山建筑的屋面只有前后两坡,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这是古建筑中最基本的形式。其有大式和小式两种,大式硬山建筑一般使用斗栱,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交麻叶不出踩斗栱。
常见形式:《工程做法》列举了七檩、六檩、五檩、四檩四种小式硬山建筑的例子,它们是硬山建筑的通用形式。
构造要点:
梁架:屋面构造的核心是梁架,包括五架梁和三架梁。五架梁是最主要的梁架,它上面承有三架梁。
瓜柱和柁墩:三架梁由瓜柱或柁墩支承。瓜柱或柁墩的高低即两梁之间的净距离,根据这个距离的大小,确定使用瓜柱或柁墩。
脊瓜柱和角背:三架梁上面安装脊瓜柱,由于脊瓜柱通常较高,稳定性差,需辅以角背,以增加其稳定性。
排山梁架:硬山建筑贴着山墙的梁架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常使用山柱,山柱将梁架分为两段,使五架梁变成两根双步梁,三架梁变成两根单步梁。
檩三件:在檐柱和金柱之间,有抱头梁和穿插枋。抱头梁上面安装檐檩,檐檩和檐枋之间安装垫板。这种檩、垫板、枋子三件叠在一起的作法称作“檩三件”。
屋面木基层:包括椽子、望板、连檐、瓦口等构件。檐椽和飞椽头部都有横木相联系,称为连檐。在椽子上面铺钉望板,望板上是灰泥
攒尖建筑的基本构造
攒尖建筑基础:这种建筑类型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应用广泛,有大规模高级建筑,如北京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等;也有小巧灵活的园林建筑。其平面有圆形和多种正多边形,以及其他形式。
《营造法式》中的斗尖屋顶构造:“簇角梁法”,主要特点在各檐柱的斗栱后尾上,架一根斜向上翘的大角梁,角梁后尾插在位于建筑中心点的一根短柱上,称为“枨杆”。这种方法不适合建造大型建筑。
《工程做法》中的斗尖屋顶构造:包括“四角攒尖方亭大木做法”和“六柱圆亭大木做法”两个实例,总的都离不开趴梁法和抹角梁法。
单檐四角亭:平面呈正方形,四根柱。屋面有四坡,四条屋脊在顶部交汇,形成攒尖,安装宝顶。基本构造是由下自上,立四根柱,柱头间安装箍头枋,使下架(柱头以下构架)形成圈梁式围合结构。
单围柱重檐四角亭:在平面上只有外檐一圈檐柱。解决上层檐的支承问题,通常有两种做法,井字梁法和抹角梁法。
单檐八柱圆亭:基本构造由下自上,依次为:立柱,柱头部位安装弧形檐枋,檐枋端头不做箍头榫,而是做燕尾榫与柱子相交。
圆形攒尖建筑与多角形攒尖建筑特点:圆形的枋、垫板、檩子为弧形,无角梁和屋脊(个别除外),屋面是一个弧形面,因此不能使用横望板,必须钉顺望板,连檐、瓦口也为弧形构件。
木牌楼
木牌楼定义和种类:
牌楼,也称牌坊,是标志性、纪念性建筑,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根据建筑材料,分为石牌楼、木牌楼、砖牌楼和琉璃牌楼。
木牌楼的分类有柱出头和不出头两大类。
牌楼类型和结构特点:
四柱三间三楼柱出头牌楼
四柱三间三楼柱出头牌楼:平面呈一字形,由四根柱子组成,中间两根为中柱,两侧为边柱。
每个柱根部:均由夹杆石围护。
每间牌楼的构造:自下而上,顺序为雀替、小额枋、折柱花板、大额枋、平板枋、斗栱、屋顶。
柱头:上部装配云冠。
明间小额枋与次间大额枋:明间的小额枋下皮应与次间大额枋上皮等高,明间雀替与次间小额枋用一根木材制成。
夹杆石:宽度为柱径的2倍,高度约为宽度的1.8倍,次间小额枋高度为夹杆石明高的2到2.5倍。
柱子出头之长:以云冠下皮与正脊吻兽上皮相平为准,云冠自身高通常为柱径的2到3倍。
柱出头牌楼斗栱的斗口:一般为一寸五分(或一寸六分),最大不得超过二寸。
明楼与次楼斗栱出踩:可以相同,也可以次楼减一踩。
明楼与次楼面宽的比例:通常为1:0.8,按斗栱攒数,明楼斗栱通常用双数(空当居中),次楼不限。
二柱带跨楼柱出头牌楼
二柱带跨楼柱出头牌楼:平面为一字形,由两根落地柱构成。
明间的组成:自下向上依次为夹杆石、明柱、小额枋、折柱花板、大额板、斗栱、檐楼。
小额枋:两端做悬挑榫,挑出于明柱两侧,做法类似于垂花门中的麻叶穿插枋。
小额枋的挑出部分:作为跨楼的大额枋,其下面的折柱花板及小额枋,与明间雀替由一根木料做成,从明柱穿过与小额枋挑出的部分共同悬挑跨楼。
明间雀替:为增加挑杆的悬挑能力,明间雀替需要适当加长,达到明间净面阔的1/3。
跨楼外一端:安装悬空边柱,柱子上复云冠,下做垂莲柱头。在跨楼小额枋下面,安装骑马雀替。
夹楼面阔:由于受悬挑杆件断面限制,夹楼面阔不应过大,通常置两攒平身斗栱。
跨楼斗栱出踩:可以与明楼相同,也可以减一踩。
跨楼边柱柱径:应小于中柱柱径,通常为中柱径的2/3
四柱三间七楼柱不出头式牌楼
四柱三间七楼柱不出头式牌楼:平面为一字形,由四根等高的柱子构成。
龙门枋:位于两根明柱上,支撑顶部,两端延伸至次间高栱柱的外皮,与次间大额枋内端相叠。
明间明楼与夹楼:都坐落在龙门枋上。
次间大额枋与明间折柱花板:等高。
明间小额枋与次间折柱花板:等高,小额枋内端做成穿透榫,用雀替形式叠在明间小额枋之下。
明楼斗栱:取偶数,空档居中,次楼减一攒。
明次楼:都使用高栱柱,连以单额枋。
牌楼明间面阔与净高比:约为10﹕8 或 10﹕8.5。
次间小额枋下皮高:约为夹杆石明高的2-2.2倍。
明间小额枋下皮至明楼正脊上皮的高度与至地面的高度之比:约为6/5 或 7/6。
木牌楼的主要构造特点和关键部位的技术处理:
柱子和基础深埋,使木牌楼整体具备了良好的竖向稳定性。
应用夹杆石,保护木柱,使木柱与土壤隔绝,减少雨水侵蚀,并增加了木柱断面。
灯笼榫的作用。灯笼榫是牌楼特有的构件,用在牌楼斗栱中,增强构造的整体性。
所有木牌楼都有戗杆支撑。戗木的作用在于增强牌楼的稳定性,使之免于倾倒。
使用大挺钩,增强稳定性,形成三角形支撑。
斗栱之间不装垫栱板,各构件之间,凡不起承载作用的部分均施以透雕镂空花板,增强抗风荷能力,塑造华丽轻巧的外观。
3.2.2 大木构件制作
概述
建筑构件:构成建筑骨架的零件,制作构件时需要加工榫头和卯口,安装时通过榫卯结合。
建筑构造熟悉度:在建造或修缮建筑前,需要了解每个构件的位置、功能和受力情况,以及与其他构件的关系。
修缮决策:熟悉构件的情况能帮助判断是否可以继续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何种措施来加固补强或拆卸。
不同时代、地区的构件制作技术:本节主要以明清时代北方官式建筑技术为主,但并不能涵盖其他地方和民族建筑的技术。
大木构件制作原则:读者需要举一反三,了解和掌握大木构件制作与安装的基本原则。
木材的选择:制作大木构件的木材在不同时代、地区有大的区别,一般选择当地性质优良的木材。例如,明代故宫使用来自贵州、四川等地的楠木,清代康熙以后大量使用硬木松类材料,并开始使用小材料拼接、包镶为大构件,清晚期开始使用进口木材。
宋式的卷杀和工匠的丈杆
宋式卷杀:一种木构架加工技法,用于控制加工曲线。基本方法包括把构件的两个直角边,按需卷杀的长度分成若干段,并形成折线。宋式铺作常见的卷杀包括泥道栱、瓜子栱端是四瓣卷杀,令栱是五瓣卷杀,慢栱是四瓣卷杀。这种技术在清代的官式建筑中得以延续。
工匠的丈杆:丈杆是木作作头制作的度量工具,专为一座建筑施工中使用。丈杆上标注各部位和构件的实际长宽,而非普通的尺、寸刻度。
丈杆制作:总工长、各专业工长以及主管画线的木工将会研究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尺寸,并计算出木构架各部位的尺寸。确认无误后,由掌管画线的木工按所算出的尺寸进行排丈杆。丈杆分为总丈杆和分丈杆两种,总丈杆是确定建筑物高宽大小的总尺寸、总根据,分丈杆是各部位大小构件尺寸的丈杆。
总丈杆与分丈杆的制作:总丈杆由红白松或杉木制成,排出面阔尺寸、进深尺寸、柱高尺寸、檐平出尺寸等。分丈杆则内容更为具体,比如面阔丈杆还包括檩的燕尾榫长度、卯口深度等,柱高丈杆应将上下柱头肩膀线、馒头榫、管脚榫、枋子口、透眼、半眼等榫卯部位标画清楚。
清代营建:由木作作头(大木匠,主墨师傅)与东家(业主)商定建筑的等级、形制、样式,并控制建筑的总体尺寸。在营造过程中,大木作作头控制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各工种间的配合工作,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由作头管理指挥。
柱类构件的类别与制作
概述
柱子的定义:柱子是承受垂直荷载的构件,在建筑中具有重要的承重作用。
柱子的分类:根据位置和作用,柱子有不同的命名,同时也有不同的榫卯结构。
柱子的材料:柱子的制作主要采用木材和石材。
柱子的形状:柱子的断面形状包括圆柱、方柱、八角柱、瓜楞柱等。
古建筑圆柱:在古建筑中,圆柱子上下两端的直径是不相等的。《营造法式》规定的杀梭柱方法,将柱长分为三份,再将上一份分为三份,进行卷杀,使得柱头直径比栌斗底四周小4分°。最后,量出柱头高的4分°,卷杀成覆盆样式,使柱头直径与栌斗相同。
清式建筑的柱子:在清式建筑中,柱子的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收分的规定:小式建筑柱子的收分通常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营造算例》规定为7/1000。
檐柱
檐柱的定义:檐柱是位于建筑物最外围的柱子,主要承载屋檐部分的重量。
檐柱的制作规定:《营造法式》规定檐柱的高度要比明间面阔小,“不越间之广”。檐柱有生起和侧脚两种做法。
生起和侧脚:
生起:指的是将明间两柱作为平柱,然后随建筑向稍间推展,逐渐增大柱子的高度。如在十三间殿堂中,角柱比平柱生高一尺二寸。
侧脚:是使柱头中线符合设计尺寸,而把柱脚向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踢”出去,使微出向外。在面阔方向,每柱高一尺,侧脚一分;进深方向,侧脚八厘。
清式建筑物檐柱:清式建筑物檐柱没有生起,但存在侧脚,工人师傅称为“掰升”。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如柱高3米,收分3厘米,侧脚亦为3厘米,即所谓的“溜多少,升多少”。
檐柱的特殊性:由于檐柱有侧脚,柱头和柱脚的两个平面与柱中线不垂直。宋式和清式都要求在木料画线时,分别画出柱中线和实际的垂直线(清式称升线),并根据实际垂直线确定柱头和柱脚的平线。
金柱
金柱的定义:金柱是清式建筑中位于檐柱以内的柱子(位于纵中线的柱子除外)。
金柱的分类:金柱依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围金柱和里围金柱。
外围金柱:与相邻檐柱的金柱。若无里围金柱,简称为“金柱”,在小式建筑中又称为“老檐柱”。
里围金柱:在外围金柱以内的金柱。
金柱的作用:金柱主要承载檐头以上部分屋面的重量。宋式称为内柱。在殿堂构造中,各柱等高;在厅堂构造中,内柱高于檐柱,以适应屋顶的举高需求。
重檐金柱:在重檐建筑中,金柱承载上层屋檐重量,称为“重檐金柱”。
它在进深方向要支承梁和随梁枋,同时要与檐柱的抱头梁和穿插枋连接。
在面阔方向,从上到下,要用檐枋、围脊枋、承椽枋等,联系左右两缝梁架。
榫卯的制作:这些都要求榫卯形式讲究,以确保构件连接紧密,但不削弱柱子的刚度。
由于需要连接多个部件,重檐金柱在柱头的檐枋(或额枋)以及随梁枋需要做燕尾榫
围脊枋、承椽枋做半榫
抱头梁后尾做半榫或透榫,穿插枋后尾做“大进小出”的透榫。
中柱
中柱的定义:中柱是位于建筑物纵中线上的柱子。它直接支撑脊檩,并将进深方向的梁架分为两段。常见于门庑建筑。
山柱的定义:山柱是位于山墙正中的柱子,支撑脊檩。
中柱的顶部设计:中柱的顶部需要做檩椀,同时在中间留有一个“鼻子”。
脊枋和柱头的连接:脊枋与中柱头部使用燕尾榫进行拉结,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三步梁、双步梁和单步梁:这些梁与金柱无法使用拉结力强的榫进行连接。因此,在梁下需要加入替木或雀替,以提供支撑。
瓜柱,《营造法式》中将这种
矮柱称为侏儒柱,或蜀柱。
瓜柱的定义:瓜柱是一种用于梁或顺梁上的柱子,用于将上一层梁垫起,使其达到所需的高度。当瓜柱的高度大于其长度和宽度时,称为瓜柱。
柁墩的定义:柁墩是指高度小于其长度和宽度的矮柱
清式建筑中的瓜柱:根据瓜柱的使用位置,清式建筑中有不同的命名,包括脊瓜柱、金瓜柱、交金瓜柱或交金墩等。
童柱
童柱的定义:童柱是指位于梁背上的柱子,其下端落在梁上,上端承载梁枋等木构件。童柱通常出现在承重梁(如桃尖梁、桃尖顺梁、趴梁等)中,用于支撑上层结构。
童柱的作用:童柱起到承载梁枋等木构件的作用,确保上层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它承受从梁传递下来的重力,并将其分散到基础上。
童柱下脚的处理:由于童柱下脚接触到梁背的面积较小,需要增加承力面积,常通过加墩斗的方式来扩大承力面,以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注意:童柱通常出现在重檐或多重檐建筑中,其下脚需要加墩斗以增加承力面积。
雷公柱
雷公柱的定义:雷公柱是一种柱子,常见于庑殿和攒尖建筑中,用于支撑特定的结构部件。
庑殿建筑中的雷公柱:庑殿建筑中的雷公柱主要用于支承出挑的脊檩,其柱脚落在太平梁上。它起到支撑和稳定脊檩的作用。
攒尖建筑中的雷公柱:攒尖建筑中的雷公柱有两种不同的应用方式:
大型以及圆檐攒尖建筑的雷公柱:它们的柱脚需要落在太平梁上,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
小型攒尖建筑的雷公柱:这种情况下,雷公柱使用由戗悬空支撑,意味着柱脚不直接接触太平梁,而是悬空地支撑着顶部的结构。
擎檐柱
擎檐柱的定义:擎檐柱是一种柱子,通常用于楼阁建筑的上层,位于檐柱之外,直接支撑在檐椽和角梁之下,并与平坐之上。它具有外檐装修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封廊柱。
擎檐柱的连接和装饰:擎檐柱的上部与檐柱通过"蛾眉穿插"连接在一起。相邻的擎檐柱之间通过折柱花板连接在一起,下部则通过栏杆相连。
擎檐柱的断面和尺寸:擎檐柱的断面形状为正方形,其柱径通常只有檐柱的1/2或2/5大小。柱脚常常采用梅花线脚的装饰,增加美观性。
梁类构件的类别与制作
概述
梁的作用和重要性:梁是古建筑上架的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负责承担上架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在古建大木中,梁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
<营造法式>梁的分类:根据位置、作用和形状的不同,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营造法式》规定以椽的架数来标示梁的长短大小,如四椽栿,五椽栿等。
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又分为檐栿、乳栿、剳牵、平梁及厅堂梁栿 5 大类。
在殿堂型构架中,又有明栿和草栿两个并用的系统。
《营造法式》规定月梁的加工,其梁背、梁首和梁底都要精细卷杀。这个方法被江南用作厅堂的大梁做法继承。
清式建筑梁的分类
梁的命名可以根据椽的架数或其位置和作用来进行。例如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双步梁、单步梁等
也有根据其位置和作用来命名,如趴梁,顺梁,抱头梁,抹角梁等。
屋顶构架上应用的角梁,虽然其受力方式与平置的各类梁不同,本节也附于梁类构件中加以介绍
梁架体系规则
厅堂型建筑的梁架和殿堂型建筑草栿梁架,自上至下,是用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叠架起来的。
卷棚屋顶,是用月梁、四架梁、六架梁叠架起来的。
有一排中柱的门庑建筑,则用单步梁、双步梁、三步梁叠架。
三架梁
三架梁:三架梁放置在五架梁的瓜柱上,比五架梁用料小,宽度为五架梁的8/10,高度为5/6。需要适当减小平水(垫板)和抬头(桁、檩椀)的高度。桁、檩椀的深度为梁宽的1/4,其中两侧的部分称为“鼻子”。三架梁还需要做圆楞,即构件断面四周的圆形边角,以美观和便于构件的翻动。
脊瓜柱:脊瓜柱的高度是脊檩与上金檩之间的垂直距离减去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并在上部加上脊檩椀的高度(按1/3檩径)。脊瓜柱的厚度为三架梁厚度的8/10,宽度(进深)为檩径的一份。脊瓜柱的上端直接承接脊檩,下面为脊垫板,其高度可以与上金垫板相同。垫板下方为脊枋。如果是一檩两件的做法,可以省去垫板。脊瓜柱的下脚通过双榫插在三架梁的背面上。
角背:角背是瓜柱的辅助构件,用于增强瓜柱的稳定性。当瓜柱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的2倍时,需要安装角背。角背的长度为一步架,高度为瓜柱高度的1/3至1/2,厚度为自身高度的1/3或瓜柱厚度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的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并在两侧做出包掩(俗称“袖”)。包掩部分一般为构件厚度(或宽度)的1/10。角背与梁背叠合,两端还应使用木销进行固定。
四架梁
四架梁:四架梁是卷棚顶的构架梁,两端架在下层梁或者屋柱上。在梁上通过两根瓜柱支撑月梁。四架梁与其他构件的处理方式与三架梁相似。
月梁:月梁位于四架梁上方,两端各做一个檩椀,并在檩椀的下方开口做垫板。月梁的支撑由两根瓜柱提供。在瓜柱的下部,使用一条通长的角背来稳定瓜柱,称为连二角背。这些角背常常被设计成荷叶墩或驼峰样式,用作装饰。其他构件的处理方式与三架梁相似。
抱头梁:抱头梁位于无斗栱的大式大木和小式大木中,位于檐柱与金柱之间,承担檐檩的梁。它的梁端头呈长方形,上面做檩椀,并置于檐柱头上。抱头梁的后尾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上,并且由于其下有穿插枋的存在,前后都做透榫,因此抱头梁的后尾通常做成半榫形状。为了与金柱部位协调,梁尾的两侧要做倒角,这被称为回肩。
挑尖梁
桃尖梁:桃尖梁是一种使用斗栱的大式大木构件,将梁的端头做成桃形,置于檐柱与金柱之间。桃尖梁的具体名称根据其位置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在相当于抱头梁位置时称为桃尖梁,
用于山面上的顺梁称为桃尖顺梁,
用于无廊中柱式门庑建筑的双步梁或三步梁时分别称为桃尖双步梁或桃尖三步梁。
构造要点:
斗口度量:桃尖梁的前端与斗栱结合在一起,使用斗口度量进行尺寸规定。
正心桁椀:梁前端的正心位置要做一个正心桁椀,用来增强梁的结构稳定性。
挑檐桁椀:正心桁椀的外面还要做一个挑檐桁椀,用于承接檐檩的重量和形成装饰效果。
扒腮:桃尖梁的正心之前的梁头要比梁身薄2个斗口,两侧各减薄一个斗口,这被称为"扒腮"。这样的设计使梁头更加精细,并与整体梁身形成协调。
单步梁、双步梁、三步梁《营造法式》厅堂梁柱制度的侧样,有“分心用三柱”的做法,进深分别是十架椽屋、八架椽屋、六架椽屋和四架椽屋,都是用两根檐柱和一根中柱,中柱上支一根平梁,以下用乳栿、三椽栿、四椽栿和五椽栿,前端搭在檐柱和下层栿上,后尾插在中柱上。明清门庑建筑用前后檐柱和一根中柱,中柱顶承脊檩,以下用单步梁、双步梁、三步梁,构造原则与宋式无异。梁的制作,与抱头梁或桃尖梁相似。
递角梁
递角梁是用于转角庑房、转角游廊等建筑物转角部位的各步梁。根据《工程做法》的不同卷册,递角梁也称为斜单步梁、斜双步梁、斜三架梁。递角梁可以有不同的构型,包括三架、五架、七架、月梁、四架梁、六架梁等。
递角梁具有以下特点:
长度比例:递角梁的长度等于正身梁长的1.4142倍。
转角形式:外转角和里转角有所区别。外转角的递角梁两根檩椀是搭交檩的形式,而里转角采用合角檩的形式。
梁头底面的海眼:递角梁的梁头底面的海眼(也称为斗口)的对角线与梁底老中线重合。
承重梁
承重梁是楼房中承载上层楞木地板的梁,长度与建筑进深相同,放置于建筑物进深方向。前后两端交于前后檐通柱(或檐柱)。承重梁的高度为通柱径加2寸,厚度与通柱径相同。
在面宽方向上与承重梁相对应的构件是间枋。
如果楼房的外檐需要挑出平台,承重梁还要穿过柱子向外挑出,梁头安装沿边木,外面安装挂檐板(或挂落板)。
承重梁上楞木的间距根据建筑物体量大小、楼板厚度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定,通常在2尺至二尺五寸之间,楼板厚度一般为一寸五分至2寸,或按楞木厚度的1/3。
如果建筑的二层有出檐,承重梁前端还需要挑出梁头。一般情况下,二层出檐不大,只挑出一档或半档即可。
梁头挑出法是将檐柱以外挑出部分做成长榫,先将榫两腮扒掉,安装后再钉回原位,以保持梁头与梁身相等的断面。梁头尽端安装沿边木,与梁头外端做夹子榫相交。
承重梁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内容:画迎头中线,弹长身上下中线及滚楞线,用进深丈杆或承重梁分丈杆在中线上标出前后通柱的中心位置,并按柱径尺寸的1/2为半径,以柱中为圆心画弧,确定肩膀尺寸和榫卯的位置。梁头挑出部分需要根据构造要求画线。
梁身还要按照楞木间距的尺寸刻画楞木刻口,刻口的宽度与楞木厚度相同(楞木高度为通柱径的1/2,厚度为高度的8/10),高度按照楞木高度的2/3或1/2确定。楞木口子深度可以按照梁厚度的1/4~1/5,为减少对梁断面的破坏,刻口应应做成阶梯卯口。
枋类构件的类别与制作
概述
枋是辅助稳定柱与梁的构件。
《营造法式》中
阑额、檐额、由额、屋内额、顺脊串、顺栿串等构件
铺作中有柱头枋、压槽枋、罗汉枋、素枋等构件
明清建筑中增加了很多枋,根据应用位置
在下架大木联系柱头的有额枋(檐枋)、金枋、随梁枋、穿插枋等;
用在各步檩的有脊枋、各层金枋等;还有特殊功能的承椽枋、花台枋、跨空枋等等
额枋、平板枋
额枋是一种横向连接构件,位于檐柱柱头之间,承担部分檐步的重量。在有斗栱的建筑中称为额枋,在无斗栱的建筑中称为檐枋。大型殿宇通常会有两层额枋,上层称为大额枋,下层称为小额枋。两层额枋之间通常会有由额垫板。
在带斗栱的建筑中,额枋上还会放置平板枋,用于放置坐斗。额枋的两端使用燕尾榫连接,有带袖肩和不带袖肩两种做法,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决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柱子有收缩的情况,在断肩时需要留出一定的尺寸。角柱上的额枋使用箍头榫进行连接。
平板枋平放在额枋上方,长度与每间的面宽相等,转角处做十字刻半搭交榫,山面一根作为盖口。平板枋底部使用栽销子与额枋连接,顶面按照斗栱坐斗的中心位置凿销子眼以便安装斗栱。
箍头枋
箍头枋是一种用于角柱上的构件,使用箍头榫连接的额枋或檐枋称为箍头枋。悬山建筑中稍出的檩枋也属于箍头枋的一种形式。箍头枋的作用是将柱子固定住,防止其向外倾斜。
当一个柱头上只使用一根箍头枋时,称为单面箍头枋;
当一个柱头上使用两根箍头枋时,称为搭交箍头枋。
有的箍头枋只在一端使用箍头榫,而有的需要两端都使用箍头榫,尤其是在多边形的亭式建筑中。
箍头枋分为大式和小式两种,带有斗栱的大式建筑的箍头枋头饰通常呈现"霸王拳"的形状,而无斗栱的小式建筑则常呈现"三岔头"的形状。
在制作搭交箍头枋时,首先制作好箍头榫,然后进行画线,刻出搭交半刻口。需要注意的是,檐面的一根箍头枋要做成"等口",山面的一根箍头枋要做成"盖口",以满足与平板枋的要求一致。
穿插枋、麻叶穿插枋
穿插枋是连接檐柱与金柱的构件,位于桃尖梁或抱头梁的下方。由于穿插枋的作用是连接,因此两端都采用透榫的形式,穿过檐柱和金柱,并在柱外露出。穿插枋的长度为廊步架(或廊进深)加上檐柱的直径的两倍。枋的高度与檐柱的直径相同,厚度为檐柱直径的0.8倍。大型穿插枋的高度为4斗口,厚度为3.2斗口。
麻叶穿插枋用于垂花门下方的麻叶抱头梁,在前后檐柱之间拉结,并向前檐柱(或金柱)外悬挑,形成悬挑垂花柱。麻叶穿插枋的长度与垂花门的构架相关。麻叶穿插枋的后端制作方法与穿插枋类似。由于檐柱前端向外悬挑部分是从柱子卯眼内穿出的,所以在制作时,需要暂时去除枋子两端的部分,使前檐柱与垂柱之间的枋子能够进入,枋子的两端都采用大进小出榫的形式。而前端悬挑垂柱的榫头部分则雕刻成麻叶云头的形状。
承椽枋、围脊枋
承椽枋:
用于重檐建筑的构件,承接下层檐椽后尾。
使用直榫插在重檐金柱或童柱上,确保稳固连接。
枋子的标高按照下层檐举架的高度来确定。
枋的外侧剔凿椽窝,用于支撑檐椽后尾。
承椽枋的长度根据各间面宽而定,减去重檐金柱的直径,得到净长。
枋的两端再增加半个榫长,每端增加的长度按照金柱直径的1/4来确定。
榫的厚度为枋的1/3。
围脊枋
叠置于承椽枋上,也有一些建筑采用围脊板替代。
主要作用是遮挡围脊上的灰泥瓦件。
构件形状和加工方式与承椽枋相同。
花台枋
花台枋是明清建筑中斗栱的一种形式,其中最为复杂和华丽的是溜金斗栱。
溜金斗栱在檐柱中线以外与普通翘昂斗栱相同,但在柱中线以里有一些特殊构件。
在柱中线以里,斗栱采用撑头木起"秤杆",从柱子底部斜向上挑至下金檩下皮的位置。
檐檩椀、蚂蚱头和昂等构件的尾部也全部上举,插入花台科斗栱中。
花台科斗栱是承接花台枋的构件。
花台枋位于金柱或下金瓜柱之间,两端采用燕尾榫或半榫连接。
断面高度为4斗口,厚度为3.2斗口,或高度和厚度与金枋相同。
随梁枋
用于梁下,与梁平行。枋两端有榫,将前后金柱或前后檐柱拉结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帮助梁承受一部分弯矩。
间枋
用于楼房面阔方向,交于各通柱之间,与承重梁交圈。高同檐柱径,厚取高的 4/5,两端用半榫。安装时上皮与楞木上皮平,楼板直接落于间枋之上。
脊枋、金枋
脊枋和金枋是清官式建筑中常见的构件,用于连接各步檩的结构。
脊枋和金枋的构造常采用"一檩三件"的方式,即檩、垫板和枋子相叠排列。
也有一种省略垫板,只使用檩和枋两个构件的做法。
位于正脊的是脊枋,而檐枋和脊枋之间的所有枋子称为金枋。
根据位置的不同,金枋可以分为下金、中金和上金枋。
这些枋子的两端与金柱或瓜柱相交,无垫板做法时则与梁的侧面相交。
脊枋和金枋的构造方式与额枋和檐枋基本相同。
当与瓜柱、柁墩或梁架等构件相交时,肩膀部分通常采用直肩而非弧形抱肩,两侧仍然做回肩。
此外,由于梁、柁墩、瓜柱等构件自身厚度的差异,枋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棋枋
棋枋是重檐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件,用于金里安装修和装修槛框的支撑。
在金里安装修时,棋枋位于承椽枋之下,并与檐枋相平或高于檐枋。
棋枋的主要作用是为金柱间的装修槛框提供安装条件。
棋枋之上与承椽枋之间有一块走马板,也称为棋枋板。
棋枋之下用于安装装修槛框,全部装修(包括横披)都要安装在棋枋之下。
棋枋是一个大木构件,也是为安装修设置的辅助木构件。
棋枋的两端通常采用半榫的方式与重檐金柱侧面交接。
关门枋
关门枋是门庑建筑槛框装修上方的一种枋子。
它通常用于具有中柱一缝安装门扉的建筑。
关门枋的作用与棋枋类似,都是为门扉的安装提供支撑和条件。
在关门枋的下方,安装有大门槛框等构件。
关门枋的长度计算方式是,面宽减去中柱的直径再加上两头的入榫部分,两端的入榫长度按照中柱直径的1/4计算。
关门枋的高度和厚度通常与其他间枋相近。
桁、檩类构件的制作
概述
桁或檩是水平放置在柱或梁上的构件,用于承载屋面。
在宋代以前,桁或檩有多个不同的名称,其中在《营造法式》中被称为槫。
殿阁建筑中的槫径为一材一栔或加材一倍,厅堂为一材加3分至一栔,其他屋檩的尺寸相对较小。
用于檐口的圆形槫称为撩风槫。
在清式建筑中,带有斗栱的大式建筑称为"桁",其直径根据斗口大小而定;无斗栱的大式或小式建筑称为"檩",其直径按照檐柱直径折算。
檩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檐檩、金檩(下金、中金、上金)和脊檩。
大式带斗栱建筑中向外挑出的檐檩称为挑檐桁,位于柱子中轴线的檐檩称为正心桁。
在歇山、庑殿和多边形平面建筑物的转角部分,两个方向的檩以90度或其他角度搭接在一起,称为搭交檩(或搭交桁);而悬山梢之间向两山面挑出的檩称为梢檩。
桁檩的接头通常是东头做榫,西头做卯,或南头做榫,北头做卯。
搭交檩
搭交檩是指在歇山、庑殿及四角攒尖建筑的转角处,两个方向的檩子成90度角互相扣搭相交的构造,称为正搭交檩。
如果不做榫,而是各自截成45°斜头对交,称为合角檩。
在多边形建筑如五方亭、六方亭、八方亭等,桁檩需要按照一定角度搭交,称为斜搭交桁檩。
搭交桁檩出头部分的长度,从搭接位置的中线向外不应短于1.5倍檩径,并且在檐面一侧做等口,在山面一侧做盖口。
正身桁檩
正身桁檩是指搭置在正身梁架上的桁檩,包括檐檩、金檩、脊檩(桁)以及正身挑檐檩。
正身桁檩的长度按照建筑的面宽确定,其中一端的榫长度为自身直径的3/10,对于大式带斗栱建筑,檩径一般为4~4.5斗口;对于无斗栱建筑,檩径可以与檐柱径相同,或者为柱径的9/10,也可以按照三椽径确定。
梢檩
梢檩是指悬山建筑中,梢部向两山面挑出的檩子,用于支撑悬挑部分的荷载。
梢檩的长度按照梢部的面宽加上挑出的长度确定(一般为四椽四档或与檐平出的尺寸)。
由于梢檩需要承担梢部分的荷载,因此在排山梁架的梁头上,不能像正身梁一样做同檩椀等高的鼻子。
为了保持檩子的断面形状,并防止檩子左右移动,可以将鼻子榫的断面减小为檩径的1/5,宽度和高度相同。
弧形檩
弧形檩指的是平面呈圆形或扇形的建筑中,每开间的檩、枋、垫板都是圆周的一部分,形成弧形构件。
弧形构件通常由一块完整的木料加工而成,木料的厚度等于檩(或垫板、枋子)的直径。
弧形构件的宽度需要包括檩径外侧弧弦的长度和内侧弧矢的高度。
为了节省木材,在制作弧形构件时通常需要进行放样,将构件的形状在大板材上进行绘制,以确定所需的木材形状。
扶脊木
扶脊木是叠置在脊桁上方的构件,其断面呈六边形形状,长、短、直径尺寸与桁檩相同。
扶脊木的主要作用是栽置脊桩以支撑正脊,因此得名为扶脊木。
扶脊木的两侧与脑椽相交,需要在两侧剔凿出椽窝,处理方式与承椽枋相似。
扶脊木的初步加工是将其砍刨成六边形形状。上下两面的宽度与檩金盘相同,上金盘两边按 45°角再砍出斜面,下金盘两边按 60°角砍出斜面,使上下斜面相交形成六边形的形状。
出檐与翼角木构件的构造
概述
古建筑的出檐与翼角构造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营造法式》中有专门的章节来说明角梁和檐的制作方法。
庑殿和歇山大木的做法中,涉及到仔角梁、老角梁、下花架由戗、上花架由戗、脊由戗、枕头木、翼角翘椽、翘飞椽等构件。
《营造法原》中介绍了殿庭建筑的歇山和四合舍建筑的构造,包括老戗或搭角梁以及戗角的发戗做法。
出檐与翼角木构件的制作和工艺要求较为复杂,从古至今有所变化,官式建筑与地方建筑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檐椽
檐椽是钉置于檐(或廊)步架,向外挑出的椽子。
檐椽的直径取决于建筑的类型和规模。小式建筑按照檐柱径的1/3确定直径,大式建筑按照斗口的1.5确定直径。
檐椽的断面形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大式建筑通常使用圆椽,小式建筑多采用方椽。
檐平出的尺寸根据是否使用斗栱的建筑不同而有所变化。使用斗栱的建筑,从正心桁起算为21斗口;不使用斗栱的建筑,从檐柱中起算为檐柱高的3/10。
在平出的尺寸中,檐椽占2/3,飞椽占1/3。
檐椽的长度计算方法也取决于是否使用斗栱的建筑。使用斗栱的建筑,长度为檐步架(或廊步架)加斗栱出挑尺寸再加平出的2/3,然后根据檐步架的斜度进行调整。不使用斗栱的建筑,长度为檐步架(或廊步架)加平出的2/3,然后进行调整
飞檐椽
飞檐椽,简称飞椽,位于檐椽的顶部,分为飞椽头和尾两部分。
飞椽头的长度等于平出尺寸的1/3。
飞椽尾部被锯成楔形,头尾长度的比例为1:2.5。
大连檐
大连檐是横置在飞檐椽头部上的一根横木。
大连檐的断面形状呈直角梯形。
大连檐的长度根据通面宽而定。
大连檐的高度与檐椽的直径相同。
大连檐的宽度通常为檐椽直径的1.1到1.2倍。
它的作用在于联系檐口所有飞檐椽,使之成为整体。
小连檐
小连檐是钉附在檐椽椽头的横木。
小连檐的断面形状可以是直角梯形或矩形。
当在檐椽之上钉横望板时,小连檐的后端需要与望板形成柳叶缝口。
如果在檐椽之上钉顺望板,则不需要做柳叶缝口。
小连檐的长度根据通面宽而定。
小连檐的宽度与檐椽的直径相同。
小连檐的厚度为望板厚度的1.5倍。
闸档板
闸档板是用来堵住飞椽之间的空档的板材。
闸档板的厚度与望板相同,宽度与飞椽的高度相同。
闸档板的长度根据净椽档加上两头入槽的尺寸确定。
闸档板与小连檐垂直放置,它们是配套使用的。
当安装里口木时,不需要使用小连檐和闸档板。
椽椀
椽椀是用于封堵圆椽之间椽当的挡板。
椽椀的长度随面宽而变,厚度与望板相同,宽度为1.5倍椽径或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椽椀用于檐里安装修建时,位于檐檩之上,用于填补椽之间的空隙,分隔室内外。
檐椽椀口的水平位置由面宽丈杆的椽花线确定,椀口的高低位置和角度通过放实样进行确定。
椽椀垂直地钉在檐檩的中线内侧,其外侧与檐檩中线齐平。
在安装椽椀时,先安装椽椀,然后再安装檐椽,檐椽从椽椀洞内穿过。
在早期的椽椀做法中,椽椀沿板宽的中线分为上下两半,先安装下半部分,然后安装檐椽,最后安装上半部分,上下接缝处使用龙凤榫。
瓦口
瓦口是安装在大连檐上的构件,用于封堵底瓦和盖瓦灰泥。
瓦口的总长度根据通面宽确定,明间正中以底瓦为中心。
每个档的瓦口尺寸需要与瓦作负责人商议,根据瓦号和分档号垄的结果确定。
如果是琉璃瓦,垄宽可以根据正当沟的要求确定。
瓦口分为两种类型,用于筒瓦屋面的瓦口只有托底瓦的弧形口面,而用于板瓦屋面的瓦口还要制作出瓦口山。
瓦口的高度为椽径的1/2,厚度为高度的1/2。带瓦口山的瓦口高度应适当增加,以确保底盖瓦之间有一定的睁眼间隙(通常为2寸左右)。
安装瓦口时,应垂直于地面,不应随大连檐外口向外倾斜,并且应比大连檐外楞退进3分(1厘米)左右。
翼角
概述
翼角是中国古建筑立面和平面上的特殊曲线形状,从正身椽开始逐渐上翘或向斜角方向伸出。
翼角的形状要求自然和缓,形成这种艺术效果的关键构件是角梁,主要指建筑的外转角角梁。
宋式和清式的角梁材料断面都大于椽径,并且长于檐平出,通过翼角的椽子来实现檐口从直线向双曲线的过渡。
宋式和清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角梁的长度,宋代的老角梁较长,仔角梁较短,而清代的老角梁和仔角梁长度相等。
江南地区的翼角构造与北方地区有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角梁出挑部分的构造上。但是,三者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
角梁
角梁是矩形四坡屋顶的重要构件,在中国古建筑中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
角梁的平面位置处于与檐面和山面各成45°角,后尾与搭交金桁相交,前端与搭交檐桁相交,头部挑于檐桁之外。
角梁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老角梁,上层为仔角梁。
使用斗栱的建筑中,角梁的断面厚度为3斗口,高度为4.5斗口;无斗栱建筑中,角梁的厚度为2椽径,高度为3椽径。
角梁的挑出长度确定时,遵循"冲三翘四"的原则,即仔角梁梁头的平面投影位置比正身檐出长度多出3椽径,老角梁冲出长度相当于仔角梁冲出长度的2/3。
角梁的实际制作需要根据屋顶的举势和斜置位置进行调整和测量。
角梁的实际做法有以下 3 种情况。
扣金角梁是最常见的角梁形式,指老角梁的后尾压在搭交金桁之下,仔角梁后尾盖在搭交金桁之上,两根角梁把搭交下金桁"扣"起来。
插金角梁适用于重檐结构,下层檐角梁的后尾插入交金柱,解决构造问题,常称为刀把做法。
压金角梁是解决小型建筑物外转角后尾构造问题的特殊做法,常用于游廊转角处,老角梁后尾压在金檩上,仔角梁形如翘飞椽。
其他杂件
罗锅椽
屋面顶部横剖面呈弧形的椽子称罗锅椽,用于卷棚屋顶。椽投影长按顶步架加檩金盘一份,椽径同檐椽。罗锅椽的弧度需要画样板。
山花板
山花板是歇山建筑中用来挡住山花的木板。
山花板的厚度通常为1斗口、0.8椽径或1/4檩径。
它紧贴于草架柱上并穿过进行安装。
山花板的制作需要进行放实样,确保上端与花架椽、脑椽的上皮齐平,下脚截齐头。
山花板可以立于踏脚木之上或附在踏脚木的外皮。
在檩子位置,要预留檩椀。
山花板的檩头应该伸出山花板外皮的0.5斗口或1/3椽径。
博缝板
博缝板是用于遮挡悬山和歇山建筑山面出梢桁檩头部的木板。
博缝板的制作是分段进行的,每步架一段。
它的宽度通常为6~7椽径。
内面根据桁檩的位置进行剔凿檩窝和燕尾榫口,窝的深度约为0.5斗口或1/3椽径。
下面一段板要做出“托舌”,以便支撑上面的一段板。
悬山建筑中的博缝板最下面一块通常做成博缝头的样式,类似于霸王拳。
滴珠板
滴珠板是安装在楼房平座外沿的挂落板,由多块竖向木板拼接在一起形成。
板宽为若干块木板拼接的总宽度。
板高按照平座斗栱的高度确定,一般为斗栱高加上坐斗斗底的高度。
沿边木的厚度的1/3确定滴珠板的厚度,通常沿边木厚度为2斗口。
滴珠板的下端常做成如意头的形状,如意头的宽度为板高的1/2,或按总面宽进行确定。
滴珠板的上口是平座压面石底的口,通过钉子固定在沿边木上。
雀替
雀替又称为角替,常用于大型建筑的外檐额枋与柱相交的位置。
雀替的作用是承托额枋,增大额枋榫子的受剪断面并起到连接额枋的作用。
清式做法中,雀替以半榫的形式插入柱子内,另一端钉置在额枋底面,并在表面进行雕刻装饰,不再具有结构作用,而成为装饰构件。
在进深方向上,单双步梁或其他梁下的雀替与上述雀替有所不同,起到类似替木的作用。
雀替的长度按照净面宽的1/4确定(净面宽为面宽减去柱径的1份),高度与额枋(或小额枋或檐枋)相同,厚度为檐柱径的3/10。
雀替下方的栱子长度按瓜栱长度的1/2确定,高度按斗口的两份,厚度与雀替相同。
如果在雀替上方安装三伏云栱子,则三伏云的长度按照额枋(或檐枋)厚度的3份确定,高度与雀替相同,厚度为雀替厚度的8/10。
替木
替木是一种起拉结作用的辅助构件,常用于小型建筑的中柱和山柱,用于连接和加固单步梁或双步梁。
替木的长度按照三倍柱径确定,高度和厚度为一椽径。
替木的中间1/3部分刻去两侧的腮,使其适应放置在柱上双步梁卯眼下的口子内。
替木的两端头部钉在梁底皮上(或做成销子榫),以实现牢固的连接。
在大型建筑中,替木也常常被制作成雀替的形状。
3.2.3 木结构榫卯结合技术
《营造法式》记录的榫卯技术
木结构榫卯技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尽管文字记录较为罕见。《营造法式》卷三十中详细记录了榫卯的多种样式。
柱与阑额连接的榫卯有三种常见样式:
鼓卯(银锭榫):柱顶开半个银锭榫的卯口,外窄内宽,与外宽内窄的阑额榫头结合。
镊口鼓卯:柱顶为直榫,端头中间增加一对梯形榫卯,起拉结作用。
藕批搭掌萧眼穿串:专用于月梁形阑额与柱的结合,柱头稍下处横穿一卯口,两侧阑额的榫头做成斜坡形状。
螳螂头口用于槫间缝和普拍枋间缝,槫间的螳螂头与槫径同高,普拍枋的卯深和榫厚都只占枋厚的一半。
勾头搭掌是一种连接法,用于连接两个普拍枋,两端头做成相对的斜坡并在坡根部开槽,形成钩形搭扣,使两个普拍枋扣搭紧密。
合柱鼓卯记录了竖向拼合木柱以增大柱径的榫卯方法。通过在一半柱上分排加凸出的银锭榫头,与另一半相对位置开银锭形卯口,使其拼合紧密。然后在柱身合柱顶拼缝处开卯口,钉入铁锔,上加“盖锔明鼓卯”防止移位松动。
绞割铺作栱昂斗等所用卯口记录了57种斗栱构件的卯口位置和形式,对于理解宋代建筑铺作的榫卯结构非常有帮助。
清式木结构榫卯技术
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管脚榫:用于固定柱脚的榫卯,常见于落地柱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主要作用是防止柱脚位移。根据《工程做法》规定,榫的长度应为柱径的3/10,实际应用中榫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圆形,端部适当收溜。
套顶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管脚榫,穿透柱顶石直接落脚于磉墩(基础)上。其长度一般为柱子露出部分的1/3~1/5,榫径约为柱径的1/2~4/5,具体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确定。套顶榫常用于长廊等地方,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瓜柱柱脚半榫:用于瓜柱(如金瓜柱、脊瓜柱、交金瓜柱等)与梁架垂直相交的连接处。瓜柱的柱脚同样采用管脚榫,通常采用一般的半榫做法。为增加稳定性,瓜柱常与角背结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瓜柱根部的榫需要做成双榫,与角背一起安装。瓜柱柱脚半榫的长度可根据瓜柱本身的大小适当调整,一般控制在6~8厘米范围内。
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拉结相交使用的榫
馒头榫:用于柱头与梁头垂直相交的连接处,主要作用是使柱与梁垂直结合,防止水平移位。馒头榫的长度和直径与管脚榫相同,常用于直接与梁相交的柱头顶部。
燕尾榫:多用于水平构件(如檐枋、额枋、随梁枋、金枋、脊枋等)与柱头相交的部位,也称为大头榫或银锭榫。燕尾榫的形状是端部宽,根部窄,与之相应的卯口则里面大、外面小。燕尾榫安装后能有效防止构件拔榫现象,增强大木构架的稳固性。燕尾榫可分为带“袖肩”和不带袖肩两种,袖肩可增加榫子根部的抗剪能力。
透榫:常用于大木构件,具有大进小出的形状,因此又称为大进小出榫。透榫的穿入部分高度按梁或枋本身的高度,穿出部分按穿入部分的一半长度。穿出部分的净长一般为柱外皮向外半个柱径或构件高度的1/2。透榫的出头部分可做成方头、三岔头或麻叶头。
半榫:与透榫的使用部位大致相同,但在无法使用透榫的情况下采用。典型的应用场景是排山梁架后尾与山柱相交处。半榫的做法与透榫的穿入部分相同,榫长度至柱中。对于需要同时插入两端的半榫,需要分别做出等掌和压掌,增加榫卯的接触面。
箍头榫:用于枋与柱在尽端或转角部相结合的特殊榫卯,其作用是“箍住柱头”。箍头榫的做法是将枋子由柱中位置向外加出一柱径长,然后在枋与柱头相交的部位做出榫和套椀。一般带斗栱建筑采用霸王
水平构件互交部位常用的榫卯:
大头榫(燕尾榫):常用于正身部位的各层檩以及扶脊木等的顺延相交接部位。采用上起下落的安装方法,起到拉结作用。
十字刻半榫:主要用于方形构件进行十字搭交。在相交处,分别在枋子的上、下面刻去厚度的一半,形成开口。开口在下的为盖口,开口在上的为等口。然后进行十字扣搭。注意要根据枋子宽度的比例来制作刻口的包掩。
十字卡腰榫(马蜂腰):主要用于圆形或带有线条的构件的十字相交,常用于搭交桁檩。将桁檩按照宽窄面均分四等份,沿高低面分为二等份,根据需要的角度刻两边各一份。根据山面压檐面的原则,各刻去上面或下面一半,然后进行扣搭相交。
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
桁椀:用于桁檩与柁梁、脊瓜柱相交处,确保连接牢固。椀子开口大小根据桁檩直径确定,椀口的深浅要符合规定范围。为防止桁檩移动,通常在椀口中间做出宽度占梁头宽度一半的“鼻子”,有时在脊瓜柱柱头、角梁的椀口内使用“小鼻子”。
压掌榫:常用于角梁与戗之间或由戗之间接续相交的节点。要求接触面充分、严实,无实虚之处。同样,在上下椽子的节点处也常使用压掌榫,但不属于压掌榫的范畴。
趴梁阶梯榫:用于趴梁、抹角梁与桁檩进行半叠交或叠交。通常制作成三层结构,底下一层深入檩的1/4,作为趴梁榫插入檩内部分;第二层与第一层尺寸相同;第三层有的做成燕尾榫状,起到拉接作用;也有做直榫的,榫长不超过檩的长度。阶梯榫的两侧各有1/4的包掩部分。对于长短趴梁相交处的榫卯,做法与上述类似,但可以不做包掩。抹角梁与桁檩相交时,由于交角为45°,需要在抹角梁头做直榫,并在檩木上沿着45°方向剔斜口。
用于板缝拼接的榫卯:
银锭扣:具有两头大、中腰细的形状,用于防止胶膘年久失效后板材拼接处松散开裂。常用于榻板、博缝板等地方,起到间接结合的作用。
穿带:在拼粘好的板的反面刻剔出燕尾槽,然后将燕尾带打入槽内。燕尾带锁合诸板,防止开裂,并防止板面凹凸变形。每块板一般使用三道或三道以上的穿带,要对头穿,避免朝一个方向穿,以确保板缝的紧密。
抄手带:需要在木板小面居中打透眼,然后将已粘合好的板对准透眼,将抄手带打入。抄手带通常由强度很高的硬木制成,呈楔形。这种方法常用于实榻大门。
裁口:将木板小面裁掉一半,裁去的宽度与厚度近似,然后将两块板交错裁做,进行搭接使用。这种方法常用于山花板。
龙风榫(企口):在木板小面居中打槽,另一块板与之结合的板面居中裁作凸榫,使两块板互相咬合。
3.2.4 斗栱的类型与构造
概述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构件,位于柱子和屋顶之间,起到过渡的作用。
斗栱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汉代陶楼上的斗栱类型已经相当丰富。
斗栱最初的作用是传递荷载并解决柱子之间的衔接问题。
随后发展为增加屋顶出檐长度的构件。
在明清时期,斗栱不再需要用于柱梁衔接,而成为用来表现建筑等级的装饰元素。
江南地区将斗栱称为牌科。
清代木作中有专门从事斗栱制作的工匠,被称为斗栱匠。
制作斗栱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步骤,包括放实样、套样板和按照样板进行制作。
《营造法式》记录的斗栱制度
《营造法式》记录了斗栱的制度规定。
在《营造法式》中,成组的斗栱被称为铺作,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
铺作也是一个计量单位,一层或一跳栱及其上的斗被称为一铺作。
斗栱的分件包括华栱、泥道栱、瓜子栱、令栱和慢栱,以及下昂、上昂、靴楔、耍头,以及栌斗、交互斗、齐心斗和散斗等。
转角铺作中有列栱,包括泥道栱与华栱出跳相列、瓜子栱与小栱头出跳相列、慢栱与切几头或华头子出跳相列、令栱与瓜子栱出跳相列。
在铺作中,如果每一跳斗栱都安装了横栱,则称为"计心";如果使用了昂或华栱但没有安装横栱,则称为"偷心"。
在"计心"的情况下,如果在令栱之上直接使用一重素枋,则称为单栱;如果在令栱上使用慢栱再加上素枋,则称为重栱。因此,最复杂的斗栱是"重栱全计心造"。
《营造法式》中记录了各种铺作的类型,包括把头绞项造、斗口跳、四铺作外插昂、四铺作里外并一杪卷头、五铺作重栱出单杪单下昂、六铺作重栱出单杪双下昂、六铺作重栱出两杪一昂、七铺作重栱出双杪双下昂、八铺作重栱出双杪三下昂,以及里跳用上昂时的四种式样。
大木作制度图样中包括栱斗等卷杀、下昂上昂出跳分度数、绞割铺作栱昂斗等所用卯口等图,这些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营造法式》中的文字描述。
《工程做法》中的清官式建筑斗栱
在清代,斗栱被称为斗科。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
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的斗栱被称为外檐斗栱,其中位于柱头之上的称为柱头科,位于柱间额枋之上的称为平身科,位于屋角柱头之上的称为角科。
内檐斗栱主要用于金缝花枋、花穿枋、天花藻井周围以及棋盘板上。此外,还用于大梁与跨空随梁枋之间,这种斗栱称为隔架科。
清式斗栱成组被称为一攒。斗栱的出跳称为"出踩",也可以写作"出跴"。一拽架的长度应为三斗口,被称为一拽架。每向内外挑出一拽架称为三踩,挑出二拽架称为五踩,挑出三拽架称为七踩,挑出四拽架称为九踩。一般情况下,最多到九踩。在《工程做法》中并未记载存在十一踩斗科的情况。
清式斗栱的分件
栱
栱形状略似弓形,与建筑表面平行,有单材栱和足材栱两种类型。
足材栱位于柱头纵中线正心桁下方,承受屋顶压力传递的重要部分,需要承受较大压力,因此使用足材。它的宽度(厚度)要容纳栱垫板,比单材栱要大。足材栱的高度为2斗口,宽度(厚度)为1.25斗口。单材栱主要用于每攒斗栱的里外拽架上,其高度为1.4斗口,宽度(厚度)为1斗口。
根据长度的不同,斗栱分为瓜栱、万栱和厢栱。瓜栱长度为6.2斗口,万栱长度为9.2斗口,厢栱长度为7.2斗口。正心和各拽架上都使用瓜栱托着万栱,最后一跳只使用一个厢栱。
栱的中间有与昂或翘相交的卯口,两端的上部有承托升子的分位。在卯口与升子之间,有一个向下弯曲的部分称为栱眼。栱两端的下部有卷杀,瓜栱卷杀四瓣,万栱卷杀三瓣,厢栱卷杀五瓣。
斗栱中所有纵横相交的构件都遵循一个原则,即"山面压檐面"。栱的连接采用等口榫,而翘和昂采用盖口榫(在构件的底面刻口)。
翘与昂
翘(Qiao):翘的长度由出踩的长度决定。它的形状与正心瓜栱相似,也有四个卷杀瓣。翘的功能是承接和支撑斗栱结构,在构件中起到横向的连接作用。
昂(Ang):昂的功能与翘类似,但是它的一端特别加长并向外斜伸,称为昂嘴。昂嘴向下伸出,形成一个明显的倾斜角度。昂的另一端可能呈现翘的形状,也可以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的样式。
坐斗
形状和尺寸:坐斗的形状类似斗,但是在度量上以面阔方向的长度为准。坐斗的长为3斗口,宽为3斗口,高为2斗口。立面上可以分为斗底、斗腰和斗耳三个部分,它们的长度分别是0.8斗口、0.4斗口和0.8斗口。
刻口和安装:坐斗中间上方有一个十字刻口,垂直于面阔方向的口被称为斗口,用于安装翘或昂。斗口的宽度是清式斗栱建筑的基本模数。平行于面阔方向的刻口宽度为1.25斗口,用于安装正心瓜栱。刻口的深度都是0.8斗口,而翘昂的口内还会做出鼻子(宋代称为隔口包耳)。
其他细节:坐斗的底部采用60°的斜面设计,而宋式的斗底则采用向内卷杀的曲线形式。坐斗的两侧还会开槽,用于安装垫栱板,槽的宽度和深度都是0.24斗口。此外,坐斗的底面需要使用暗销与平板枋相连接。
十八斗
位于翘头或昂头上,斗耳上开十字刻口,用以承托上面的翘或昂与横栱。十八斗长 1.8 斗口,厚 1.48 斗口,高 1 斗口,各部名称同坐斗。
槽升
位于正心瓜栱,正心万栱的两端之上。斗耳上开顺身口,来承托上层栱或枋。并在顺身两端的斗腰斗底的一个侧面上,各开一道槽用以安装垫栱板。槽升子长 1.3 斗口,厚 1.7 斗口,高 1 斗口。有些槽升子与栱连做,另外贴上斗耳。
三才升
位于单材瓜栱,单材万栱及厢栱两端之上,斗耳上只开一个顺身口,用以托住单材万栱或里外拽枋、挑檐枋、井口枋。三才升长 1.3 斗口,厚 1.46斗口,高 1 斗口。
蚂蚱头
相当于宋式的耍头,用于平身科斗栱的最后一层出踩的翘或昂之上。蚂蚱头的后尾出头部分一般用六分头的样式,唯用在“斗口单昂”(三踩)斗栱时后尾做成麻叶头。蚂蚱头长度由斗栱出踩的长度确定,高 2 斗口,厚 1 斗口。
撑头木
位于蚂蚱头之上,后尾都做成麻叶头,唯斗口单昂时不做麻叶头。其长度由出踩的长度确定,高 2 斗口,厚 1 斗口。
柱头科斗栱各分件
坐斗:坐斗的长度增大为4斗口,以适应更大的重量承载需求。
头翘:头翘的宽度增大为2斗口,以提供更宽的支撑面积。
里外拽单材万栱:里外拽的单材万栱的刻口宽度不相同,可能因为需要适应不同的构造和尺寸。
桃尖梁:桃尖梁的高度相当于蚂蚱头、撑头木和桁椀的总和。这些构件的组合形成了桃尖梁的整体高度。
翘或昂的后尾:翘或昂的后尾靠近桃尖梁时,底层为雀替,其余各层则采用翘的样式。这样的设计可能是为了提供更好的连接和支撑。
桶子十八斗:十八斗被改为桶子十八斗,其长度逐层不同,根据不同的位置和尺寸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规则是:“头昂下者,按头昂尺寸;二昂下者,按二昂尺寸;桃尖梁下按桃尖梁头宽之尺寸”。
角科斗栱各分件
搭角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栱:这个分件同时是左方的正面和右方的侧面,从正面正出的头翘通过正心延伸至侧面形成正心瓜栱。这个分件用来支撑角柱,以及搭角正头翘的功能。
搭角正二翘后带正心万栱:类似于搭角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栱,这个分件也是左方正面和右方侧面,通过正心延伸而成,但是用于支撑搭角正二翘。
搭角闹头翘后带单材瓜栱或搭角闹头昂后带单材瓜栱:外拽翘或昂上的栱通过正心延伸至侧面,形成另一面的翘或昂。这个分件被称为搭角闹头翘后带单材瓜栱或搭角闹头昂后带单材瓜栱。
把臂厢栱:厢栱通过正心仍保持为厢栱,被称为把臂厢栱。
此外,在角科斗栱的转角对角线上还有一些附加的斜出分件,例如斜翘或斜昂。在正蚂蚱头的层位上,斜出的部分可能安装有昂后带六分头,昂前端安装平盘斗和宝瓶,并承托老角梁,之后还有斜撑头木。
为了增强角科斗栱的承重能力,在元代至明清时期,出现了附加角斗的做法。当三个坐斗连接在一起时,称为连瓣斗,用来进一步加固角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按照《工程做法》斗科各卷,斗栱可以分为 11 大类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科和一斗三升斗科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科
平身科第一层用坐斗一个
第二层安麻叶云一件,中十字扣正心瓜栱一件,瓜栱两端各按槽升一个。
一斗三升斗科
平身科第一层用坐斗一个
第二层去掉麻叶云,添槽升一个。
斗口单昂斗科,也称为三踩斗科
平身科第二层:
安装一个头昂。
在中间位置使用十字扣来固定正心瓜栱。
前方安装一个十八斗。
后方安装一个三才升。
正心瓜栱的两端各安装两个槽升。
平身科第三层:
安装一个蚂蚱头。
在中间位置使用十字扣来固定正心万栱。
前方使用厢栱。
后方安装一个十八斗。
正心万栱的两端各安装一个槽升。
厢栱的两端安装三才升。
平身科第一层:
使用一个坐斗
平身科第四层:
安装一个撑头木。
在中间位置使用十字扣来固定正心枋。
后方使用厢栱。
厢栱上安装三才升三个
平身科第五层:
安装一个桁椀。
在中间位置使用十字扣来固定正心枋。
后方使用井口枋。
斗口重昂斗科,也称为五踩斗科
平身科第一、二层:
与三踩斗科相同,使用相同的构造方法。
平身科第三层:
安装一个二昂。
在中间位置使用十字扣来固定正心万栱。
两头扣单材瓜栱两件
二昂上方安装一个十八斗。
正心万栱的两端安装槽升。
单材瓜栱的两端安装三才升。
平身科第四、五、六层:
第四层安装一个蚂蚱头。
第五层安装一个撑头木。
第六层安装一个桁椀。
单翘单昂斗科
也是五踩斗科,与斗口重昂的区别在于第二层安单翘一件,第三层安头昂一件。
重翘重昂斗科
即九踩斗科,它的构造,从第一层坐斗开始,到桁椀为止,共叠加八层。
三滴水品字科
这种斗科只用翘不用昂,形状如倒置的品字,故名。多用于楼房或城楼平坐之下。也用于内檐。安装在棋盘板上时只做迎面的半攒,即到正心为止。用在藻井四围视口分可小至五分。
隔架科
只用于内檐梁架的大梁与跨空随梁枋之间,一般坐中安装一攒,也有两攒的做法。
具体做法
最下方使用荷叶墩。
中间部分贴上大斗耳。
上方安装一件瓜栱。
瓜栱上方安装两到三个槽升。
顶部托起雀替。
整个构件的总高度为八材。
如果空档高,瓜栱上另加万栱,还可以调整雀替高度。
在明代建筑中瓜柱分位,还有用工字隔架科的做法,《工程做法》中没有记载。
挑金溜金斗科
挑金溜金斗科在正心以外的部分与普通翘昂斗科相似。
里拽的桁椀、撑头木、蚂蚱头和最上面一层昂的后尾都向斜上方伸长,形成起秤杆。
蚂蚱头后尾或蚂蚱头与撑头木后尾一起延伸至下金檩平水下方。未达到金檩的构件后尾做成六分头。
"金"指的是金檩,因此称为挑金;如果后尾同时落在花台枋上,则称为溜金。
挑金溜金斗栱的装饰性构件包括:
麻叶云:代替普通斗科的单材瓜栱,长7.6斗口,高2斗口,厚1斗口。
三福云:位于每个六分头上方,长8斗口,高3斗口,厚1斗口。每层六分头与三福云的交接处安装伏莲销一件。
菊花头:贴在六分头下方。
桁椀后尾:雕成夔龙尾,插入花台枋斗栱的构件后尾也雕成三福云形状。
3.5 石作
概述
古建筑的石料特点:
历史上各地的古建筑所用的石料大多是就地或就近取材,形成地域特点。
官式建筑对石料材质和颜色有明确要求。不同等级的建筑对石料要求不同,皇家建筑更是不论远近,只用好料。
同一建筑的不同部位或功能要求采用不同材质的石料。
石活的特点:
石活是古建筑行业中的石构件。
石活与砖瓦、木件和彩画的历史遗存有明显不同。
每个历史时期的石活都有遗存。
很多石活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石活在相同损坏程度下,后续使用寿命通常依然很长。
近年来古建石作面临的问题
传统石材逐渐稀缺,原有品种被替代。
传统石工越来越少,机械加工逐渐替代手工加工。
3.5.1 石料的种类、选料及加工
石料的种类:
青白石:质地硬、细腻,不易风化,多用于宫殿和讲究的大型建筑,适合雕刻。
汉白玉:洁白晶莹,质地较软,适合雕刻,常用于重要宫殿的石栏杆。与青白石相比,汉白玉虽然更加漂亮,但其强度及耐风化、耐腐蚀性等均不如青白石。
雪花白:色白略带青色,晶莹有明显雪花状隐纹,多用于石栏杆、须弥座等雕刻较多的构件。雪花白与汉白玉有些相似,应注意识别。
大理石:产于云南大理地区,质感细腻、质地软,适于雕刻。
花岗石:种类繁多,质地坚硬,常用于桥墩、护岸、地面等,不适合雕刻。
青砂石:质地细软,易风化,常用于小型和普通大型建筑,包括民宅、寺庙等。
红砂石:暗红或暗紫色,质地粗糙,易风化,见于河南、河北等地的古建筑。
凝灰岩类石料:颜色品种多样,质感细腻,不易风化,广泛应用于各类古建筑。
石料的选择
不宜选用有裂缝和隐残的石料,除非在不重要的部位使用。
石纹走向应符合构件受力要求,水平走向适用于阶条、踏跺等,垂直走向适用于柱石。
石料表面的石瑕(干裂纹)容易发展成裂缝,不宜用于重要构件和悬挑构件。
外观缺陷如污点、红线、白线应安排到次要位置。
同一建筑中石料的颜色应相近,花纹明显且色差大的石料不宜选用。
临水部位应使用坚硬、耐水浸的石料。
在青白石中,颜色越浅、花纹越不明显的价值越高,深灰色青白石等级较低,不适用于官式建筑。
石料加工
石料加工的工艺流程(以阶条石等长方形石活为例)
表面要求剁斧的石料:确定荒料→打荒→打大底→小面扎线、大面装线抄平→大面砍口齐边→大面创道→大
面扎线、打小面→截头→砸花锤→剁第一遍斧(剁一次)→剁第二遍斧(斜剁、直剁各一次)→剁第三遍斧(左斜剁、右斜剁、直剁各一次)
表面要求打细道(刷道)的石料:确定荒料→打荒→打大底→小面扎线、大面装线抄平→大面砍口齐边→大面创道→大
面扎线、打小面→截头→砸花锤→剁第一遍斧(剁一次)→剁第二遍斧(斜剁、直剁各一次)→刷细道
表面要求打糙道的石料:确定荒料→打荒→打大底→小面扎线、大面装线抄平→大面砍口齐边→大面创道→大面扎线、打小面→截头→砸花锤→打糙道
表面要求磨光或扁光的石料:确定荒料→打荒→打大底→小面扎线、大面装线抄平→大面砍口齐边→大面创道→大面扎线、打小面→截头→打道→剁斧→磨光或扁光
表面要求砸花锤的石料:确定荒料→打荒→打大底(底面)→小面扎线(弹线)、大面装线(抄平)→大面砍口齐边(刮边)→大面创道(初步凿打)→大面扎线、打小面→截头→砸花锤
石料加工的技术质量要点
阶条石等石活,如原做法有泛水时,应注意做出泛水。
加工注意事项:
不应直接将光面石料锯成材料,而应保留光面部分,以确保成品的美观。
避免使用锯床代替手工加工,保持传统的加工方法。
在传统加工方法完成后,金边应略低于剁斧或打道表面。因此,在完成剁斧后,需要刮一次金边,使其低于石料表面。
锯成材料表面常常会留下锯痕,继续加工(如剁斧)时,应注意去除锯痕,以确保表面光滑。
挑选石料要用小锤仔细敲击,声音比较清脆的为好料。
3.5.2 石活的分类及做法
官式及北方部分地区石活的分类与名称
普通台基石活:包括土衬石、台帮石、埋头角柱、阶条石、柱顶石。
须弥座台基:包括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
门石、槛石:包括槛垫石、过门石、分心石、拜石、门枕石、门鼓石、滚墩石。
栏板望柱:包括地栿、望柱、栏板。
踏跺(台阶)上的栏板望柱:包括垂带上地栿、垂带上望柱、垂带上栏板、抱鼓石。
踏跺(以垂带踏跺为例):包括燕窝石、踏跺石、平头土衬、垂带、象眼石。
墙身石活:包括角柱石、压面石、腰线石、挑檐石
苏杭及南方部分地区石活的分类与名称
阶台(台基)石活:包括土衬石、侧塘石、角石、台口石、磉石、鼓磴。
金刚座(须弥座)石活:包括土衬、拖泥、莲花瓣、束腰、莲花瓣、台口石。
石栏杆:包括石柱、栏板。
阶沿(台阶)上的石栏杆:包括石柱、栏板、砷石。
阶沿(台阶)石活:包括副阶沿石、垂带、菱角石。
石活的权衡尺度与尺寸
台基石活的权衡尺度(详见表 3.5-1)。
台基石活的尺寸(详见表 3.5-2)。
3.5.3 石活的搬运与安装
石活搬运的传统方法
石活横向搬运的传统方法:
抬运:多人扛抬石料,使用木杠或铁杠,简单易行。
摆滚子:在石活下方铺垫木板,使用滚子(圆木或铁管)进行移动。
点撬:使用多把撬棍,通过点撬的方式移动石料,适用于重石料和较软路面。
翻跤:多人协作,让石料翻身打滚,反复翻滚使石料移动。
石活竖向搬运的传统方法:
扛抬与点撬:用于横向搬运,也可用于竖向提升石料。
斜面摆滚子:在斜坡上使用摆滚子的方法将石料移至高处。
抱杆与绞磨起重:使用立杆、滑轮和绞磨,将石料提升至较高位置。
吊秤起重:通过悬挂秤杆和钢丝绳,拉动秤尾绳子来提起石料。
倒链提升:使用倒链作为小型手动机械设备,通过拉拽铁链来提起石料。
石活的安装
石活的安装与连接稳固方式:
石活自身连接方式包括:做“绊”(拐尺形)、做“仔口”(落槽)、做榫和榫窝。
铁活连接方式包括:用“拉扯”(长铁板弯钩)、用“银锭”(银锭状的生铁片)、用“扒锔”(短铁板两头弯钩)。
石活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铁活稳固:使用薄铁片背稳塞实石活缝隙;在石活下端放置隐入石活内的“托铁”,表面用灰抹平;在石活上端后口放置长条的“压铁”,再由墙内砌体压住;使用铁销子从石活上凿好的透孔中垂直穿入,并灌入灰浆等材料。
灌浆:将石活找平、垫稳后,用灰勾将周围石缝勾实,最后灌足灰浆。
铺灰坐浆稳固:预先铺垫灰浆或先将石活垫好,然后从侧面用较硬的灰浆将底部塞实、塞严。
石活安装的工艺流程分为三种类型
台基石活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柱顶石、鼓磴。
安装土衬石。
安装埋头角柱石、角石。
安装陡板石、侧塘石或包砌台明砖。
安装好头石、前后檐第一块阶条石或阶沿石。
安装明间前檐阶条石、阶沿石。
安装前檐其他阶条石、阶沿石。
安装后檐阶条石、阶沿石。
安装两山阶条石、锁口石。
用扁子将阶条石、埋头石凸出台帮的部分剔去取平。
修活、打点勾缝
台阶石活安装工艺流程:
在地上弹出台阶平面位置线。
在台基上弹出每层踏跺的高度位置线。
立水平桩于台阶前的两侧,并在水平桩上标注燕窝石(第一步踏步石)的水平位置。
安装燕窝石(第一步踏步石)。
在燕窝石和台明土衬石之间安装平头土衬。
在燕窝石和两端平头土衬之间用砖砌平并砌实。
拉线代替垂带里棱,按照台明上标注的每层踏跺(踏步石)标高线逐层安装踏跺,背后用砖砌平并灌足灰浆。
在垂带象眼处砌砖或立象眼石(菱角石)。
安装垂带。
用扁子将垂带凸出象眼石(菱角石)或砖砌象眼的部分剔去取平。
通用性石活安装工艺流程:
将石活运至现场。
核对位置、标高。
石活就位(铺灰安装)。
找平、垫稳。
灌浆或塞实灰浆。
修活、打点。
勾缝。
石活安装的技术质量要点
采用灌浆方法安装的,应选用生石灰浆。
石活勾缝的用料应保持原做法不变,灰缝应与石活勾平,不得勾成凹缝。
使用锯成材光面石活的,安装后应按照传统风格在石活表面做剁斧或打道等进一步加工。特别是柱顶石、台基、台阶等部位,更应注意保持石料表面留有斧迹、锥迹这一传统风格。
安装柱顶石(鼓磴)时,鼓径(鼓磴)上皮宜略高于设计标高,待全部安装完成后再通过剁斧等手法将柱顶石(鼓磴)打平。
原做法与砖墙外皮平的墙身石活,不得凸出在墙外。
在石活安装过程中,若发现石活的棱线与砖上皮线无法完全吻合,应注意不要出现石活凹进墙面的部分,即石面可以凸出在墙面外,但不应凹进墙面内。
对于尺寸较大的石活(如石角梁),应采用铁活下托和上压的方法,以增强稳定性。在下端放置“托铁”,石活表面的托铁位置应预先凿出沟槽,使托铁隐入石活内,表面用颜色接近石料的灰浆抹平。石活的上端后口宜放置长条的“压铁”,然后利用砌体或上层石构件将“压铁”压住。
前檐阶条石(阶沿石)和踏跺(踏步石)应尽量拖后安装,以便保护成品。
3.6 土作
概述
土作是古代最常用、也是最早出现的建筑专业之一,它是瓦作和砖作的源头。土作工程主要通过对土体的掏挖、土的堆积和夯筑等方法来实现,也可以将土制成土坯然后进行砌筑。土作的技术性主要集中在夯土技术上,夯土指的是经过夯实后的素土,也包括夯实后的混合土,如灰土、三合土等。
古代的夯土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作建筑的地基基础、建筑的台明、墙体、屋面和地面,还可以作为独立的高台,并且可以用作各种用途的垫层。
3.6.1 夯土的类别与配制
夯土的类别
素土:直接以原土作为夯实材料,或以较好的黄土作为夯实材料的夯土。素土夯土是夯土技术中使用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技术。
灰土:以黄土和白灰作为夯实材料的夯土。根据打夯工具夯头直径的不同,灰土做法分为小夯灰土和大夯灰土。小夯灰土是指用夯底直径为9.6厘米的木夯筑打的灰土做法,大夯灰土是指用夯底直径为12.8厘米的木夯筑打的灰土做法。大夯灰土又分为大式大夯灰土做法和小式大夯灰土做法。小式大夯灰土是最常见的做法,大式大夯灰土是比较讲究的做法。小夯灰土仅用于重要的宫殿建筑。
三合土:以黄土、白灰、砂子(细砂)作为夯实材料,或以黄土、白灰、石砾(细石)作为夯实材料的夯土。三合土实际上是添加了骨料的灰土,多见于南方地区。在两种三合土中,添加砂子的做法更典型,也更常用。
杂夯土:除上述材料的组合方式外,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作为夯实材料的夯土。基本材料有黄土、白灰、砂子、石砾、卵石、碎砖、碎瓦等。组合方式有多种,例如:黄土、砂子;黄土、砂子、石砾;黄土、白灰、砂子、石砾;黄土、白灰、卵石;黄土、白灰、碎砖、碎瓦。杂夯土做法在南方地区和一些地方建筑中更常见。
夯土的配制
灰土的配比(体积比)
早期灰土中的白灰比例较少,白灰与黄土的比例大多为 2:8 或 1:9。
清代以后,白灰比例常有增加。官式建筑中的宫殿建筑尤其讲究,例如白灰与黄土的比例可为 4:6 或 5:5。
民国以后,通行的做法是使用“三七灰土”,即白灰与黄土的比例为 3:7。
用于垫层时通常采用“二八灰土”。在许多地区,民间建筑仍然流行使用“二八灰土”和“一九灰土”。
三合土的配比(体积比)
各地有多种做法,但归纳起来:白灰与黄土、细砂(或细石)的比例在 1:2 至 1:2.5 之间。黄土与砂子的比例在 1:1 至 1:4 之间。例如,白灰、黄土、细砂(或细石)的配比可以为 3:4:3、3:5:2、2:1:4 等等。
杂夯土的配比(体积比):
各地有多种做法,但归纳起来:
不掺白灰的杂夯土,黄土的比例不少于 70%。
掺了白灰的杂夯土,黄土的比例不少于 30%,不多于 50%;白灰的比例不少于 10%,不多于 30%。
3.6.2 夯土的做法
灰土做法
小夯灰土的工艺流程
二十四把小夯灰土
大硪拍底 1-3 遍→灰土拌匀后入槽,虚铺厚度 22.4 厘米→纳虚(脚踩 1-2 遍)→(打拐眼)→行头夯(夯窝间距 9.6 厘米,每把夯都要在每个夯位上夯打 24 下)→行二夯(每把夯都要在头夯的每个夯窝之间夯打 24 下)→行余夯(每把夯都要在头夯和二夯挤出的每个土埂上夯打 24 下)→掖边→用平锹将灰土找平→以上打夯和找平工序进行 1-3 次→落水(将灰土用清水或加入了江米浆的水洇湿)→晾槽、撒渣子(撒细砖面)→起平夯(打夯手举至胸部)→行高夯(打夯手举过头顶)→用平锹将灰土找平→打旋夯(打夯时人跳起旋转落下)1-3 次→(检查夯实厚度,应至 14.4 厘米及以下,否则应继续夯筑)→打拐眼(用拐子旋转下压,在灰土上压出小圆坑)→打高硪(大硪)两遍→(以上为一步灰土的工艺流程,有多少步灰土就要反复进行多少次)
二十把小夯灰土
十六把小夯灰土
大式大夯灰土的工艺流程
大硪拍底 1-2 遍→灰土拌匀后入槽,虚铺厚度 22.4 厘米→纳虚(脚踩 1-2 遍)→行头夯(夯窝间距 19.2 厘米,每把夯都要在每个夯位上夯打 8 下)→行二夯(每把夯都要在头夯的每个夯窝之间夯打 8 下)→行余夯(每把夯都要在头夯和二夯挤出的每个土埂上夯打 8下)→以上打夯工序再反复两遍,每处筑打 6 次→掖边→用平锹将灰土找平→落水(将灰土用清水或加入了江米浆的水洇湿)→晾槽、撒渣子(撒细砖面或细土面)→乱夯(不严格分位地打夯,每处筑打 4 次→检查夯实厚度,应至 15 厘米以下,否则应继续夯筑→打高硪两遍
小式大夯灰土的工艺流程
大硪拍底 1-2 遍→灰土拌匀后入槽,虚铺厚度 22-25 厘米→纳虚(脚踩 1-2 遍)→打头夯(夯窝间距 3 个夯位,筑打 3 下,至少打一次高夯)→打二夯(在头夯的夯窝间距正中间夯打,使夯窝间距变为 1 个夯位,夯打 3 下,至少打一下高夯)→打三夯(在头夯与二夯的一个夯窝间夯打,夯打 3 下,至少打一下高夯)→打四夯(在头夯与二夯的另一个夯窝间夯打,夯打 3 下,至少打一下高夯)→行余夯(在夯位挤出的每个土埂上夯打 3 下→掖边→用平锹将灰土找平→落水(将灰土用清水洇湿)→晾槽、撒渣子(撒细土面)→(检查夯实厚度,应至 15 厘米以下,否则应继续夯筑)→打高硪两遍
江南室内灰土地面的工艺流程
清理基底→夯实基底→铺碎石垫层(不少于 5 厘米)→夯实碎石垫层→铺三合土(10-15厘米)→用脚踩平→用木棒反复拍打(每天至少拍打一次,至少持续 20 天,直至灰土硬结。拍打期间防止水分过快蒸发,保持地面适度潮湿)→(在灰土表面钻生桐油)→用铁抹子将钻完生的地面轧光,并可划轧出假砖缝
古代夯土基础的主要做法
素土夯实:基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基底土夯实夯平。可以使用原土或较好的土壤,简单的做法使用稍差的土壤,讲究的做法常使用优质土壤。夯土的深度可以简单地几十厘米,讲究的做法可以深达数米。夯土的步数可以简单地一步或两步,讲究的做法可以多至数步、十几步甚至数十步。这是古时建筑中最常见的基础处理技术,在许多重要建筑中也经常采用素土夯实的做法。有时在素土夯实后,还会浇注白灰浆或添加其他黏性物质(如糯米汁等)进行进一步的夯筑。
铺垫卵石(碎石)、碎砖或碎瓦,然后反复夯筑。
卵石(碎石)、碎砖或碎瓦与其他材料的混合使用。例如,在夯实的卵石层、碎砖层或碎瓦层上浇注白灰浆(或白灰黏土浆、砂子白灰黏土浆)。又如,将卵石、碎砖、碎瓦等与掺灰泥拌和后,倒入基础中,反复夯筑。
碎砖层、碎瓦层或碎石层与夯土层交互使用。例如,第一层为夯实的碎石层,第二层为夯土层,第三层为夯实的碎瓦层,第四层为夯土层等。
地朾(木桩)或地朾上再加纵横排木的做法常用于较重要的建筑或地基条件不好的地段。
多层夯筑的做法,一般多达十几层。包括:同一种材料做法(如黏性土)的多层夯筑;两种材料做法(如碎砖与夯土)的多层夯筑;两种以上材料做法(如碎砖、夯土、碎石、地朾和排木)的多层夯筑等。
基础深挖的做法,重要、高大的建筑基础多采用深挖的方法,一般至少深达三米。普通建筑通常在柱基部位进行深挖,一般至少比其他基础部位多挖深一米。
全部开挖的做法:重要、高大的建筑基础往往全部开挖,即采用"满堂红"基础做法。
换土的方法:重要、高大的建筑往往采用换土的方法。根据需要和现场情况,可以局部换土或全部换土。一般将素土换成黏性土。
扩大的人工地基:重要、高大的建筑地基往往做得很宽,即采用扩大的人工地基做法。
夯筑灰土的技术质量要点
白灰的质量:
泼制白灰时,至少一半以上应为块状灰。
完成泼制的白灰应在1-2天内使用,最迟不超过3-4天。
不要使用被大雨冲刷过的白灰。
泼好的白灰应过筛,筛孔不超过0.5厘米。
黄土的质量:
选择黏性土较好的黄土,理论上选择亚黏土(塑性指数小于20)与灰土拌和最适合。
不应使用亚砂土和砂土。
槽底原土夯实:
大硪拍底不应拘泥次数,重要的是拍实。
大硪拍底不仅作为施工手段,也是探查基础以下地层的手段。
通过大硪拍底时的声音和跳动异常来判断地下情况,必要时做相应处理
废槽(肥槽)回填:
废槽回填应使用灰土,灰土也应过筛并分步回填、分步夯实。
不要使用素土回填。
灰土的密实度:
确保将灰土夯至规定厚度,如未达到标准,应不断夯筑直至达标。
落水及落水的多少与灰土的密实度有关。冬季以灰土表面结霜为宜,夏季以槽帮洇湿的高度为灰土厚度的2-3倍为宜。
落水时应先洒水花后落水片,用灰耙随落随搂,使水均匀分布,避免局部积水。
分段夯筑:
若灰土无法在一天内夯筑完成,应分段进行。
灰土接槎处要留踏步槎,接槎时将已打好的灰土重新翻起,与后打的灰土一起夯打,特别注意接槎处的夯筑坚固。
打拐眼时应加密多打,以防止接槎处断裂。
槽底边角处等铁硪拍不到的部位,要单独用铁拍子拍实。
夯土技术重在夯字,夯的次数越多,夯土越密实。
夯土必须分层(步)夯筑,每步夯土不能太厚,否则无法保证质量。
3.7 小木作
3.7.1 小木作概述
小木作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个工种,专门负责建筑的木质装修。
《营造法式》中有大量篇幅介绍小木作制度和功限,记录了小木作的制度图样。
装修既是一个工种的名称,也是小木作产品的总称,在江南地区称为装折。
古代建筑的早期阶段已无装修实物留存,但可以从方鬲、汉墓出土的陶楼、陶屋以及画像石中看到装修的形制。
文献史料、敦煌壁画和其他绘画中,可以看到隋唐至五代时期贵族宅第和佛教寺院的装修面貌。
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了板门、格子门、櫺窗、钩窗、照壁屏风、平棊、藻井等装修风格,不同建筑的装修有所区别。
宋代的窗户改为可以开启的栏槛钩窗,引发了后世各种窗式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装修全面继承了宋代以来的成果,木工工具进步和榫卯结构成熟是主要原因。
江南住宅的装修采用花罩、槅扇、屏门等进行自由分隔,上部天花做成各种形式的“轩”,木构梁架与装修部分不施彩绘。
西南地区的山区住宅利用地形高差,采用高低错落的台地,木构部分为木料本色,门窗涂黑色或浅褐色,与灰色瓦顶相配合。
黄土地区如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利用地形和地质条件,建造了各式窑洞式住宅,窑面设置有木质门窗,各地的式样和做法有明显差异。
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藏式住宅外部多用石材,内部以密梁构成楼层和屋顶,具有严整的造型和富有佛教装饰。
新疆多是平顶住宅,天窗用于采光,拱廊、墙面、壁龛、火炉、天花等处雕饰精致、色彩华美动人。另一种风格是使用土坯花墙、拱门组合,并配以院内葡萄架,室内外门窗等装饰较为简单。
3.7.2 小木作分类与材料质量要求
小木作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
内檐装修用于建筑内部,划定和分隔室内空间,包括碧纱橱、栏杆罩、落地罩、天花、藻井等,用于创造个性化的空间性格。
外檐装修包括大门、垂花门、屏门、槅扇、风门、栏杆、槛窗等,用于分隔室内外空间或不同室外空间。
装修也反映了古建筑的等级制度,门是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代规定了官员使用门的等级,明代规定了官民房舍的架构、绘饰和门环材质的等级。
清代对室内木间隔的限制较少,装修材料方面,皇家建筑使用楠木、椴木、松木等高质量木材,个别重要装饰采用红木、紫檀、黄花梨材料。西南地区使用主要与建筑材料相同的杉木或地方树种材料。
制作装修时需要注意木材质量,包括是否存在腐朽、疤节、虫蛀、变色、劈裂和创伤纹等问题,并严格掌握木材的含水率。
3.7.3 各类装修做法
槛框与榻板
槛框是门窗外框的总称,由槛和框组成。槛是水平位置的构件,框是垂直位置的构件。
低矮建筑安装上槛和下槛,如果净空高度较大,还要安装中槛。
上槛紧贴金枋或檐枋下皮,高度为下槛的8/10,厚度与下槛相同。中槛安装在上槛和下槛之间的高处,高度为下槛的2/3或4/5。
抱框是紧贴柱子安装的框,上、中槛之间的框称为抱框,也有短抱框和摺柱(间框)。
安装大门时,在中、下槛之间安装门框形成门口。在上、中槛的空档间安装走马板和余塞板。
安装槅扇时,上、中槛之间要安装横披窗,窗扇之间用间框分隔。
风槛用于安装槛窗或支摘窗,取代下槛,与中槛、抱框一起构成窗口。
榻板安装在风槛下方,长宽高分别按面阔减柱径、加包金,槛墙厚和3/8柱径确定。
古代门口的尺度用专用尺进行度量,结合门光尺和营造尺,符合"吉门"的要求。门扇的尺寸依门口尺寸加高加宽,称为掩缝。
槛框安装的一般程序为先安装下槛,然后安装抱框和门框,并同时安装腰枋。然后依次安装中槛、上槛、短抱框和横披间框。最后安装连楹、门簪等。
槛框榫卯的技巧包括使用溜销卯口、开半榫、倒退榫等方法。榻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通常不做榫卯。
板门类
实榻门是用厚木板拼装的实心镜面大门,构造采用龙凤榫或企口缝连接,并用穿带锁合成整体。穿带可采用明穿带法或抄手带法。
攒边门
适用于一般府邸民宅,正面也是镜面。门心板较薄,四边用厚边抹攒起外框,并形成凸起的边框和穿带。因形状像棋盘,也称为棋盘门。
制作攒边门时,先将门心板用穿带连接,穿带两端出透榫,门边凿眼与抹头做大割角透榫,将门心板与门边一起安装。
撒带门比攒边门更简化,门心板常用1-1.5寸厚的木板,背后用穿带连接成门板。门板一侧与门边安装,其他三面没有边框。
屏门
是由较薄的木板拼攒而成的双面镜面板门,一般安装在门口里,通常是四扇一组,无门轴,使用铁活进行安装。屏门没有边框,通过明穿带固定门板,并用木带做抹头来封护和加固门板上下两边
制作拼攒后的屏门需要进行过刨以使平整。屏门也可用于内檐,通常安装在明间的后金柱之间,一般分为4-6扇,在平时不开启。
槅扇、槛窗
概述
即宋式的格子门与钩窗。
槅扇和槛窗可以安装在内檐和外檐。内檐的槅扇更加精细,可以加入更多的装饰。外檐的槅扇需要确保飞椽头下皮与挂空槛的上皮齐平。
檐里与金里的区别
凡檐里安装槅扇,即安装在檐柱之间时,要使飞椽头下皮与挂空槛的上皮相齐。
凡金里安装槅扇,即安装在外金柱之间时,要使廊内穿插枋下皮与挂空槛下皮相齐。
每间安装槅扇的数量由面阔大小决定,一般用 4~8 扇,采用双数。
内檐槅扇
内檐槅扇又称为碧纱橱,安装在室内进深方向的立柱之间,可排列6、8、10扇。每扇槅扇的宽度宜在40到60厘米之间。
槅扇制作和比例关系与外檐槅扇基本相同,只是断面尺寸稍小。槅扇与槛框之间的固定通常使用销子榫连接。
槅扇的制作材料常用楠柏木,棂条中嵌入各种花头,如卧蚕、夔龙、流云、方胜、蝴蝶、梅花、海棠等。
内檐槅扇通常将当中两扇作活页开启,也有在两侧开启。
横批披、帘架架、风门
槅扇和槛窗的上部有时会安装横披窗,不能开启,数量少于槅扇或槛窗。
槅扇和槛窗的外侧有时附带帘架,用于悬挂门帘或窗帘。帘架的宽度大致相当于两个槅扇或槛窗的宽度加上一个槅扇边梃的宽度,高度与中槛下皮平齐。
帘架两边的立柱称为帘架梃或帘架大框,上部有帘架横披。固定帘架时,可以使用铁活或单楹荷叶栓斗。
住宅建筑的帘架中间可以安装风门,是单扇的格子门,上边也可以安装横楣子,左右安装窄门扇。
槅扇、槛窗的细节做法
槅扇和槛窗都有长方形的边框,竖直构件称为边梃,水平构件称为抹头。
槅扇常采用二抹、三抹、四抹、五抹和六抹的制作方式,其中二抹槅扇被称为"落地明"。
槅扇内安装槅扇心、绦环板和群板,绦环板的高度等于抹头的两倍。
槛窗的高度等于槅扇门群板以下的部分去掉,以使建筑外观整齐统一。
边梃和抹头的宽度一般为槅扇宽度的1/10或1/5柱径,厚度为宽度的1.5倍。
边梃和抹头通过榫卯连接,交接处做大割角和合角肩。
槅扇和槛窗的开启是通过安装在边梃上的木肘(转轴)来实现的,关闭后可以用栓杆进行固定。
槅扇的边梃和抹头的外侧面上会安装装饰性铜面叶,常具有冲压出的云龙花纹。
支摘窗
支摘窗常用于住宅建筑,北京地区的支摘窗形式是在槛墙榻板之上居中安装间柱,将一间面阔均分为左右两半。
支摘窗分为上下两段,上部为支窗,下部为摘窗。
支摘窗通常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棂条窗或糊纸窗,内层为纱窗和玻璃窗。
支窗内层做成纱窗,可以在夏天将外层支起来通风。
摘窗外层做成棂条窗或糊纸窗,内层制作为玻璃窗,以实现采光和保温。
支摘窗的构件之间的安装和固定主要使用榫卯、木销和铁销。
木栏杆、楣子
木栏杆概述
木栏杆主要用于围护,广泛应用于楼阁建筑的平坐走廊、楼梯、桥梁两侧、座凳边缘等位置。
木栏杆除了功能外,也具有装饰性的作用,如朝天栏杆常用于沿街商业建筑的平屋顶边缘。
寻杖栏杆
组成木栏杆的主要构件包括望柱、寻杖扶手、荷叶净瓶、中枋(腰枋)、绦环板、下枋、牙子和地栿。
地栿是贴地面安装的横木,两端交于檐柱柱根,望柱一侧贴于柱身,下段插入地栿中。
寻杖扶手的断面多为圆形,两端通过榫头与望柱连接。
中枋和下枋的断面呈矩形,两端通过榫头与望柱相连。
荷叶净瓶与摺柱用一条木料制作,上部装有翻卷荷叶并穿透寻杖,下部通过双榫穿透中枋和下枋,并插在地栿上。
净瓶的数量一般为四整或两整两破,相邻构件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绦环板填充在中枋、下枋和摺柱之间,厚度略厚于槅扇绦环板,用于雕刻和装饰。
壶瓶牙子位于下枋与地栿之间,下边缘裁切成弯曲弧线,底口表面为单线。
靠背栏杆
也称为美人靠,多用在亭、榭、游廊等建筑中,它是一种较矮的栏杆,在保护人身安全同时,也提供歇息的地方。常见还有一种做成鹅颈椅。
楣子
楣子通常位于檐柱之间,是一种装饰性构件,由边框、仔边、棂条等构件组成。
楣子的边框尺寸一般为4厘米×5或4.5厘米×6厘米,小面为看面,棂条常用步步锦、金钱如意等图案。
坐凳楣子安装在坐凳面以下,通常每间安装两个圭脚,形状可加工成如意头形状或与边梃相同。
倒挂楣子安装在檐枋之下,北方倒挂楣子下方的交角处常安装雕花牙子,图案包括草龙、番草、松、竹、梅和牡丹等图案。
罩
概述
罩通常用于居住建筑的内檐,安装在前后柱之间,分隔室内空间,但并不完全隔断两边的空间,具有视线通透的特点,人们可以自由通过。
罩的种类主要发展起来于清代中期以后,具有丰富的装饰形式和材质选择。
罩的槛框构造原则与普通装修相同。在室内净空较大时,可以采用两层横披窗或在上槛和挂空槛之间封板,称为迎风板。
罩和碧纱橱表面一般不做混油油漆,而是多打蜡使其光亮。有些罩甚至采用贝壳、铜(银、竹)丝、玉石、景泰蓝、书画和绢纱等装饰品进行镶嵌。
具体类型及特点:
几腿罩:是最简单的罩,由上槛、挂空槛和抱框组成,形象上类似一个几案的正立面。挂空槛与抱框交角处可以只安装花牙子,也可以做成连接两边抱框的花雕,形成花罩。
落地罩:在几腿罩的基础上,抱框两边各安装一扇槅扇,并在槅扇落地的地方加上一层木制须弥墩。相应地,花牙子安装在槅扇大边与挂空槛交角的地方。
栏杆罩:在挂空槛的下方再加上两根立框,中间较宽的部分形成门口,两侧在立框和抱框之间加上一段寻杖栏杆。门口和栏杆的上方都加上花罩。
炕罩:设置在炕沿前方的落地罩,面宽较小。也有一些炕罩采用了落地花罩的形式。
落地花罩:在挂空槛和抱框形成的空档中,从左右两边到槛之下做一块完整的花饰。可以用木雕或棂条拼凑成各种图案,例如松鼠葡萄、子孙万代、松竹梅等。两边的跟脚落在须弥墩上,营造出从两边向上并在中间合龙的篱笆与花丛的效果。在清晚期,这种落地花罩也被称为天然罩。有些落地花罩只在中间留出门口,其下方不使用须弥墩,以门口的形状命名。
室内各种罩都是可以任意拆安移动的,边框榫卯的做法与外檐装修槛框相同,槛框与柱子间以倒退榫或溜销榫安装。花罩心同大边之间通过在花罩心的仔边作头缝榫或栽销与边框结合。整片花罩与槛框间也凭销子榫固定,通常做法是在横边立销,在中槛对应作销子眼,通过带装饰的木销穿透立边将花罩固定。
板壁
是用于分隔室内空间的木板墙,先在柱间立横竖大框,然后满装木板刨光。壁板多素面,油饰或有彩绘。也有壁面烫蜡,雕刻诗词文字,填以青绿,格调典雅。但是大面积的板壁容易开裂,所以有时会在板壁两面糊纸,或者仿照碧纱橱做法将板壁分成较小的面积。
博古架
也叫多宝格,形式与家具中的博古架类似,但是安装后无法移动。博古架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博古架,下部设带柜门的储物格。需要过人的时候,在博古架的中间或一侧开门洞。博古架深度一般在 1-1.5 尺,格板厚度 6-7 分,一般不超过 1 寸。边框的看面尺寸可参照内檐槅扇边梃、抹头看面尺寸。
天花
概述
天花是安装在室内顶部的结构,用于防止落尘和保持室内温度。
根据《营造法式》,天花分为平棊和平闇两种,构造原则相同,区别在分格方式和装饰上。
江南地区流传着“轩”顶,采用“重椽”制度,记载于《园冶》。
《工程做法》中记载了用于井口和天花的大木构件的制作方法。
木顶隔
木顶隔是天花中较为简单的一种结构,由大梁、檐枋等大木构架形成的天顶内部分为若干扇制作。
木顶隔宽度一般为二至三尺,长度为四至六尺。
安装木顶隔时,先在梁和檐枋或垫板的侧面钉上贴梁,然后将木顶隔放置在贴梁上,并用木吊挂钉固定在各步架檩上。
木顶隔下方可进行裱糊,可以选择素面、镞花装饰或彩画,也可称为海墁天花。
贴梁宽度为檐枋高的1/4,边梃、抹头宽度为贴梁的8/10,棂条宽度为边梃、抹头宽度的1/2,厚度与边抹相同。
井口天花
井口天花是由宋式平棊和平闇发展而来,与大木结构更为紧密相连。
天花梁沿进深方向设置,梁端采用半榫插入前后的金柱。
天花枋沿面阔方向设置,与天花梁同高,枋两端采用半榫插入左右的金柱。
使用断面为半圆形的帽儿梁搭在天花梁上作为龙骨,通常每两个井的天花使用一根帽儿梁,有时帽儿梁与天花支条连在一起。
天花梁高度为柱径加二寸,厚度以柱径为准。天花枋高度和厚度按檐枋加二寸。
天花支条宽度和厚度为檐枋的1/4,帽儿梁宽度和厚度为支条宽度和厚度的三倍。
每块天花板所占的空档称为一井,井的数量根据面阔和进深进行计算。
重檐建筑的井口天花采用贴梁的方法,没有设置天花梁和天花枋。
藻井
藻井是应用于最尊贵建筑的天花装饰,常见于神佛像和帝王宝座的上方。
藻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石窟寺庙和墓葬中常见,其特点是在天花上形成一个向上突起的穹隆状结构。
在普通住宅中禁止使用藻井。
根据《营造法式》,藻井的制作方法包括"斗八藻井"和"小藻井",分别是结构分成上下三层和两层的穹窿。
《工程做法》中未规定藻井的制作方式,表明藻井并非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结构。
清代康熙年间的《太和殿纪事》记录了太和殿所使用的"龙天井"的构件名称和数量。
明清官式建筑的藻井构造主要由一层层井口趴梁和抹角梁组成,按照四方变八方、八方变圆形的要求叠摞起来。
藻井内各层井口装饰有斗栱和雕饰构件,圆井中心雕刻有宝盖和盘龙。
藻井斗栱通常使用口份为1至1.5寸的木板,采用半面做法。
进深方向的构件如翘、昂、耍头由一块连续制作的木板组成,尾部做成燕尾榫,通过上起下落的方法嵌入预先刻好的燕尾槽内。
3.1 中国古建筑的做法概述
3.1 中国古建筑的做法概述
3.1.1 中国古建筑的材份与斗口制度
《营造法式》的材份与斗口制度
《营造法式》提倡的建筑原则是“以材为祖”,即建筑设计以材质和尺寸为基础。
“材”按照等级划分,共有八等,根据建筑规模选择不同等级的材。
“材”以“份”为计量单位,单材的高度(“广”)为15份,厚度为10份,形成3:2的比例。足材高还要再加一“栔”,高共 21 份。
建筑的各项尺寸,如高度、进深、构件长度、屋顶高度和曲线圆度等,都由所选用的材的尺度和份数决定。
八等材的具体使用:
1等材:高9寸,厚6寸,用于9至11间的殿建筑。它的副阶、挟屋
材份要减殿身一等,廊屋再减一等。
2等材:高8寸2分5厘,厚5寸5分,用于5至7间的殿建筑。
3等材:高7寸5分,厚5寸,用于3至5间的殿建筑或7间的厅堂。
4等材:高7寸2分,厚4寸8分,用于3间的殿建筑或5间的厅堂。
5等材:高6寸6分,厚4寸4分,用于小3间的殿建筑或大3间的厅堂。
6等材:高6寸,厚4寸,用于亭榭或小厅堂。
7等材:高5寸2分5厘,厚3寸5分,用于小殿或亭榭。
8等材:高4寸5分,厚3寸,用于殿内藻井或小亭榭施铺作。
斗口制度:
清式的斗栱建筑继承了宋代的材份制度,但改变了标准尺寸和比例。
斗口宽度作为标准尺寸,高宽比为1.4:1;足材高宽比为2:1。
斗口宽度依等级递减,每降一级减少五分。这样,头等材斗口宽六寸,二等材斗口宽五寸五分,以此类推,至十一等材为止,斗口宽仅一寸。
所有部位尺寸可由斗口推算。
例如:每攒斗栱以斗口的十一份定宽。假定斗口定为二寸五分,(八等材),用平身科斗栱六攒,加两边柱头科斗栱各半攒,共七攒,总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是面阔
《营造法原》的建筑类型
《营造法原》规定的建筑类型主要有平房楼房、厅堂和殿庭三种,从形式上继承了宋代的概念,但结构方法上没有本质区别。
大梁围径按照内四界进深的 2/10 计算,各层梁的尺寸由大梁围径折算而来。
步柱直径按大梁的 9/10 计算,其他各柱按步柱直径折算。
《营造法原》的斗栱制度
《营造法原》称斗栱为“牌科”,有六种类型:一斗三升、一斗六升、丁字科、十字科、琵琶科和网形科,其中只有三种规格供选择。
3.1.2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形式
抬梁式构造系统:
《营造法式》中的四种类型:殿堂型构架、厅堂型构架、余屋、亭榭斗尖。
特点: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再架短梁,层层内收,梁两端承檩,形成一组屋架。这是我国北方地区木结构古建筑的主要构造形式。
殿堂型构架:
构造特点:大木结构由柱网层、铺作层和草栿层三个结构层叠加而成,柱网位于最下,特点是檐柱和内柱等高,柱顶间连以阑额,形成柱网。
《营造法式》记载的柱网平面布局有四种,分别为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和金箱斗底槽。
厅堂型构架:
构造特点:沿建筑前后檐的柱间,各间都立一缝梁架,再将各缝梁架用阑额、檩、襻间连接起来成为屋架。檐柱和内柱不等高,且内柱随着屋架的举势加高,分别承托上架梁之首;而其外侧之下的梁尾则插入内柱。采用厅堂型构架的建筑用“彻上露明造”,即不装天花藻井。
《营造法式》记录了18种厅堂类型构件的图样,分为十架椽屋、八架椽屋、六架椽屋和四架椽屋4种跨度等级,有只用檐柱、檐柱加一根内柱、加两根内柱、三根内柱、四根内柱,这样五种柱梁搭接方式。宁波保国寺大殿大木结构属于厅堂类型,但在《营造法式》柱梁图中没有记录这种构造,可知在实践中还会有其他构造形式。
余屋:
最普通的建筑构造类型,不用斗栱,直柱直梁,柱直接承梁,也称“梁柱造”,多用于廊庑、中小型住宅、仓库、营房等。
亭榭斗尖:
主要指方、圆和多边形的亭子斗尖构架。至今未见宋代建筑实例。但是明代建筑中一些亭子的构造与宋式一脉相承。
穿斗式构造系统
概念:穿斗式构造系统是特别的木构架系统,立柱顶部直接承载檩,通过多重断面较小的"穿枋"贯穿柱身连接各个部分,形成屋架。多组屋架通过多道、重叠的斗枋连接,形成建筑骨架。
特点:
穿枋主要起到连接作用,而非支撑作用。
在大型穿斗式构架中,穿透檐柱的穿枋可以多层外挑,端头加斗,上承出挑的挑檐檩,形状类似多层偷心栱。
应用:穿斗式构造在官方文献中并无系统记载,但在实际建筑中有实例,如南宋时期的福建泰宁甘露庵。在南方和西南的民居中,此类构造实例丰富。
改进:为避免每根柱子都落地对室内使用空间的影响,部分柱脚架在穿枋上,节省了立柱。此时的穿枋也具有了短梁的意义,但两端仍旧插在柱子里,其上的短柱被称为瓜柱。
地方特点:不同地方的穿斗式构架有其特色。例如,四川地区的穿斗式构架,穿枋不仅集中于上部,而是均匀分布在柱身上下,形成了若干个矩形格,有利于整体稳定。此外,抬梁式与穿斗式构架的混合使用也常见。
混合使用:在一些南方和东南地区,将穿枋加厚,加工成月梁的样式,灵活地将抬梁式与穿斗式构架混搭,使建筑面貌更加美观
密梁平顶式构造系统
藏族的碉房和寺院、维吾尔族的阿斯旺式住宅、羌族的住宅、彝族的土掌房等都是密梁平顶建筑,它们的构造,都是在柱列上架梁,形成门式屋架,在其间架水平的密梁,相当于檩,密梁上铺木板及席箔、植物枝条等,再加土层、面层,构成楼层或者屋面。这种构造的外围经常使用夯土或者石墙为承重墙,密梁的外端经常直接放在墙上。
3.1.3 中国古建筑举折与举架
概念: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大多为坡屋顶,坡面形成下凹的柔和曲线。确定屋顶坡度和曲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称为"举折"(《营造法式》)、"举架"(《工程做法》)、"提栈"(《营造法原》)。
举折方法:
首先确定脊檩的举起高度,然后从上到下依次计算各层檩的高度。
按照1/10的比例将建筑的侧样画在平正的墙壁上,度量前后橑檐枋的总长度。如果是建造殿阁楼台,则脊檩举起1/3;如果是建造筒瓦厅堂,则脊檩举起1/4。每尺需额外加八分。
举高点与橑檐枋上皮连线,第二缝檩架位置处向下折举高数的1/10,以下各缝檩架,下折数递减一半,形成屋面曲线。若观察侧样图后发现不够"圜和",需要修改。
举架方法:
从最下一架檩开始,按照一个步架的距离和一个比较缓和的坡度,确定第二层檩的高度。然后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峻度。
各缝檩之间的距离就是步架。步架大小,有斗栱的建筑用斗口计量,无斗栱的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用檐柱径计量。对于带有廊子的建筑,廊步通常比里边步架稍大一些,即廊步应大于金步。
3.1.4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
屋顶组合
清式庑殿屋顶:在宋式中被称为四阿殿,也被俗称为吴殿或五脊殿。
清式歇山屋顶:在宋式中被称为九脊殿,也被俗称为曹殿或汉殿,其制度称厦两头造。
清式悬山建筑:有研究认为宋式的厦两头造就是指的悬山。
清式硬山建筑:在宋式中被称为不厦两头。
清式攒尖建筑:在宋式中被称为撮尖。
概述:中国古建筑主要使用坡屋顶,除非是平顶建筑。可以是单坡屋顶,但更常见的是两面坡或多面坡组合成的屋顶。这些屋顶根据坡的组合形式及其与山墙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几种类别。
变化和组合:在宋代绘画中,还有其他形式的屋顶组合,但文献中没有记载其名称。在现存的明清时期的建筑中,上述五种基本形式的屋顶还有很多变化。例如,四坡屋顶有许多重檐实例,城楼还有三滴水。硬山、悬山和歇山建筑可以不用正脊,做成卷棚形式。攒尖建筑有多种平面形式,如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它们的内部木构架也相应采取了不同的构造方式。
3.8 油漆彩画作
油漆彩画是指古建筑木构件表面采取的保护措施和装饰手法,可以分为油漆和彩画。油漆是既起到保护作用,又能起到装饰作用;彩画则是古建筑上特有的一种兼具木构保护、装饰艺术以及体现建筑等级的工艺。
3.8.1 油漆
概述
油漆是一种具有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材料,能在物体表面形成连续的膜,起到保护作用并增加装饰效果。
在古代,油和漆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油是从桐树上桐子中榨出的物质,漆是从某种树取得的天然汁液。
我国有着悠久的油漆使用历史,早在两千年前的古代就已经使用这两种材料。
古建筑中,油漆主要应用于门、窗、柱、椽望、斗栱、天花、藻井、栏杆、楣子、屏门、匾额、神龛等露出的部位。
古建筑油漆与彩画有密切关联,彩画底层需按照油漆地仗工艺的要求进行处理。
古建筑油漆工艺效果需要考虑材料的选用、工艺的组合、施工方法等多个方面,其中地仗处理和表面油漆是工艺组合的核心。
油漆常用材料
地仗材料主要包括白面、血料、砖灰等 9 种。
白面是地仗中主要的打满材料,起胶结灰壳的作用,也用于古建筑作裱糊。
血料是紫红色的胶冻状物质,带血丝,具有耐水、耐油、耐酸碱等特点,常用于古建筑的胶结材料,尤其多用于地仗壳中。
砖灰是将青砖经碾压分筛后得到的粉末和颗粒,分为粗灰、中灰、细灰,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抗腐蚀性,是地仗的填充材料和结壳的主要材料。
灰油由生桐油、土籽粉、樟丹等催化剂熬炼而成,具有干燥快、防潮、防水等特点,是古建筑地仗中调满的主要材料,能胶结砖灰。
生油是指生桐油,具有油质透明、耐候性好、不易老化、干燥慢等特点,可渗透到地仗灰壳中,增加其强度并起到防水、防潮作用。
石灰分为生石灰(块状和粉状),具有防腐、防潮和烧结作用,常用于地仗中与白面混合调和。
线麻是纤维长、拉力强、颜色黄白干净、光亮、直顺且无杂质的纤维,用于地仗壳中,能增加拉力并防止裂纹。
夏布是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夹在地仗灰壳中,起到增强拉力的作用。
玻璃布是用玻璃纤维丝制成的布,具有耐酸碱、耐水、耐侵蚀等特点,永不变质,可以替代线麻和夏布使用。
油漆涂料
油漆涂料主要包括光油、大漆、漆片这3种类型。
大漆是从漆树上采集的树汁经过加工而成,具有坚硬、有光泽、耐久、耐磨、耐油、耐腐蚀、耐热、耐水、耐潮和防渗的特性。
光油是通过将生桐油高温聚合熬炼而成,具有发亮、坚硬、有弹性和韧性、耐水、耐磨和干燥快的特点,可用作罩面油、地仗和调和石膏腻子的胶结材料,并与各种颜料调和成有色油料。
漆片是由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紫胶虫分泌物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透明、光亮柔和、干燥迅速的特点,可根据需要涂刷各种不同的颜色。
油漆涂料由黏结剂、颜料、稀释剂和辅助材料组成。
颜料是涂料中细小的固体干粉,构成涂膜的一部分,包括着色颜料、防锈颜料和体质颜料。
稀释剂由溶剂、助溶剂和冲淡剂组成,用于溶解和稀释涂料,改变其稠度。
黏结剂是涂料中使其干燥硬结、形成坚韧涂膜的主要成分,分为油料和树脂两类。
辅助材料主要是催干剂,能加速涂料的干燥速度。
其他材料主要包括汽油、稀料、二甲苯等 9 种。
汽油用于稀释油性涂料,如稀释光油、生桐油、油性漆。
稀料为稀释某些涂料的稀释剂的统称,如:醇酸稀料。
二甲苯为丙烯酸清漆稀释剂,贴铜箔罩面时使用。
酒精用于溶解漆片,纯度在 95%以上即可。
大白(碳酸钙)是调腻子和喷刷浆的材料。
滑石粉(硅酸镁)松软,遮盖力差,调腻子使用。
棉花纤维长,无杂质,贴金时使用。
石膏粉用于填补各种孔洞、裂缝,也是油皮上覆补腻子的主要材料。
蜡砂蜡用于打磨、抛光;光蜡用于漆膜表面抛光;硬蜡用于烫蜡工艺。
地仗工艺做法
地仗是指木质基层与油膜之间的部分,在未刷油之前形成的多层灰料和其他层次,包括麻层和布层。
清理及基层工艺
新木件表面处理时,使用特制小斧子剁上无数斧迹,横切木丝,以增加木质基层的黏结力。
旧木料表面处理根据木料陈旧程度采用不同方法,包括砍、挠、洗和烧。对于存留油皮灰地仗的部位,采取斩砍见木的方法;对于油皮较薄的部位,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如火碱洗或脱漆剂洗去旧油皮;对于坚固老厚油皮的部位,可以用喷灯的火焰烧烤使漆膜起泡变软,然后刮除干净。
清理及基层工艺包括砍、洗、挠等步骤,目的是使木质基层表面清洁坚固,有利于地仗灰料的牢固结合。
撕缝、楦缝、下竹钉主要用于处理大的旧构件缝隙大、裂缝深等情况,避免捉缝灰时出现灰料附着不牢、干燥慢或被挤出缝外的问题。
汁浆是满和血料加水调成的混合物,用于涂抹在地仗灰前,使地仗灰料更容易附着在木面上。
其他准备工作包括对台基、瓦作、墙面等未涂油漆的部位进行保护,以避免地仗灰料玷污这些区域。
一麻五灰工艺
一麻五灰工艺包括一层麻和五层灰,适用于较大的构件如柱子、槛框、大门等,具有适中的灰层厚度,不易开裂,塑形性强。
柱子的常规做法工艺流程包括捉缝灰、扫荡灰(或通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灰、钻生油。
捉缝灰要深入缝隙,避免浮于缝口表面;找平的灰层应垫至达到原构件形状未损裂之前。
扫荡灰要裹严整个构件,灰层厚度均匀,平均厚度在2~3毫米,遵循“粗灰捡低”的原则。
一层麻夹在第二、第三层灰之间,经过开浆、粘麻、砸干轧、潲生、水轧、整理活六个步骤,应无窝浆、理平疙瘩、无抽筋麻、无虚漏之处。
在磨麻过程中,遇到被拉起的麻丝要刮掉,保持磨层的密实度。
压麻灰一般在磨麻后隔1~2天进行。
大面轧线要尽早进行,使后续灰层厚度均匀准确,细小线可以在较后面的灰层上进行。
中灰层不宜厚,填补亚麻灰籽粒之间即可,铁板刮灰时搭接处要错开。
细灰层要遵循“细灰捡高”的原则,厚度一般在1.5~2毫米之间,磨去的厚度约0.5~1毫米。
磨细灰应使用细砂轮石和砂纸,随时修整线角,先磨边、楞、线角,后磨大面,露出内部的灰迹。
钻生油应注意观察其表面颜色。一般前面在磨,后面紧跟着钻生,直至“喝透”,切不可干后再找补。
单披灰工艺
单披灰工艺不使用麻,适用于大木的传统单披灰(四道灰)以及适用于细小部位的不使用麻工艺(三道灰、两道灰)。
传统单披灰的工艺流程包括捉缝灰、通灰、中灰、细灰四道灰、磨细灰、钻生油。
椽头细灰打磨时要使用平整的砂石,钻生油需要进行2~3遍。
连檐瓦口需要在捉缝、通灰阶段将大连檐与瓦口之间的水缝垫找成坡形,若采用三道灰工艺,则无需通灰。
椽子、望板多采用三道灰工艺,满料配合比应相对减少,细灰打磨时宜使用砂布。
斗栱、灶火门(垫栱板)采用三道灰工艺。
天花根据情况选择地仗做法。若室外天花体量较大、有裂缝或明显缺陷,可选用使麻工艺。
对于雕刻花活等细小部位,如果有缺楞短角明显的雕刻,可以在捉缝灰后找中灰将图案补齐,然后满上细灰。中灰不满刮,细灰采用“走细灰”的方法。
门窗、装修大部分采用中灰捉缝,满刮细灰的二道灰工艺,对于菱花槅扇的孔眼,在捉缝灰后使用走细灰的方法。
油皮工艺做法
油皮一般工艺
涉及油漆部位包括山花、博缝、连檐、瓦口、椽头、椽身望板、柱子、槛框、大门、装修(菱花窗)、栏杆扶手、雀替、楣子等。斗栱某些细小部位及垫栱板也有油皮工艺
油皮工艺不适用于玺彩画,旋子彩画根据等级和规格确定是否需要油皮工艺,苏式彩画在掐箍头及掐箍头包袱中有大面积油皮部位。
油皮的色彩分为大式和小式。大式比较固定,小式变化较灵活,均用红绿两色穿插配齐,红色包括银朱红和氧化铁两种。传统油皮使用颜料光油,现均用各种成品涂料(醇酸磁漆和各种调和漆),对于古建筑应当使用颜料光油。
油膜厚度和层次一般以三道为标准涂层,某些细小部位可以使用二道油。山花、博缝、连檐瓦口、下架柱子等需要四道油,最后一道油通常为罩光油。
油皮工艺的基本工序包括攒刮血料腻子、刷头道油漆、刷二道油漆、刷末道油漆。对于柱子、槛框、大门、槅扇大边等要求精度较高的部位,油漆工序中常增加浆灰工序,即使用砖灰对地仗灰面明显的蜂窝和麻面进行复补一层。
古建筑各部位油漆色彩及工艺
氧化铁红色的油漆工艺:传统颜料光油采用静置分层法。打底时使用较暗、较次的刷涂料,表面则使用氧化铁红色浮漂。
银朱红色的油漆工艺:由于银朱油色彩较浅且遮盖力较差,打底和罩面使用不同的色彩。打底时可以使用粉红油或樟丹油,而第二道和第三道油使用银朱油。
绿色的油漆工艺:绿色具有较强的遮盖力,因此三道油都使用相同的绿色。
油漆用金工艺做法(贴金、满金、泥金)
满金
又可称为浑金,即在木构件上全部贴金,不掺杂其他颜色,是古建筑中最高贵的装饰手法。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是使用满金的典型代表,包括六根盘龙金柱、天花上盘龙藻井、殿廷上盘龙扶手宝座、雕龙屏风、高腿香几、两梢间门上毗卢帽门罩皆为满金贴金。
泥金
用金箔碾细,揉成金粉,和胶水制成金色颜料,用于书画和笺纸的装饰。若用于木制器物或佛像,则需调和在油漆中使用,并罩以清漆保护。泥金用量十分巨大,有“一贴、三扫、九泥金”的说法。
贴金
贴金材料:金箔和银箔,金箔分为库金和赤金,银箔用于室内装饰。
贴金部位:博缝板梅花钉、山花寿带、飞檐椽头、大门门钉、槅扇菱花扣等装饰线上的构件。
贴金方法:调配金胶油→打金胶→贴金→走金→扣油→金箔罩油。
技术质量要点
金胶油的稠度要大,要具有适当的干燥时间(在一定时间内结膜均有黏度);
彩画部位的打金胶传统方式为打两道;
贴金前要先试金胶油的黏性,油膜发黏但又不粘手,手上无油迹,进一步用金箔实贴试验;金箔不能受潮,如受潮需干燥后使用;三级风就需搭金帐子挡风;如天气过冷、空气湿度过大以及大风天气不可贴金,应重打金胶;
走金需注意金胶油的干燥程度,如遇过嫩则用棉花轻按待干后再走;
扣油均用在油皮贴金部位,所用油必须与金箔周边的油从品种到色彩完全一致;
金箔罩油主要针对赤金。
大漆工艺
大漆工艺,是我国传统油漆工艺,施工受环境限制,其漆膜在普通环境中不会自行干燥,必须在一定温、湿度的环境下才能干燥。北方古建筑中,由于使用大漆施工比较困难,多用于神龛、佛像、靠背、家具、桌案、匾额等,建筑室外则不使用大漆。
做地仗的大漆工艺
以大漆匾额为例
地仗工艺:底层砍、挠、撕缝处理→操生漆→捉缝灰→溜缝→扫荡灰→糊布→细灰→操生漆
→浆灰漆→漆腻子→涂生漆→上光推漆→上光蜡
其中,操生漆之前为地仗工艺,每项做完,均需打磨、扫净,之后再做下一道工序。
榆木擦生漆做法
为天然漆施工较为细致的一种,此工艺不用作地仗。
清理底层→打磨→上色→刷一遍生猪血→细磨→满披腻子→细磨→修色→擦漆→上面层漆
粉刷与裱糊
粉刷指用水性涂料对室内外墙面及顶棚所做的施工工艺,俗称“浆活”。在古建筑中,见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多用于白色墙面,俗称“四白落地”;室外多用大墙涂刷,基本为红土色。
喷涂大白浆可喷,可刷,传统均刷成活。
清理,找补底层墙面→满披腻子→喷刷大白浆
技术质量要点
重点是补齐墙面坑洞、裂缝,可用白灰或水石膏,找补之前要对这些部位作掸净、刷水等工序;
披腻子厚度应保持均匀,大约 0.1~0.5 毫米即可;披腻子还起着挂浆作用,腻子干后要复找腻子,之后用 1.5 号砂纸打磨,掸扫干净;
传统使用排笔涂刷而成。浆料配比同腻子,只是加水量大。
外墙大红浆
使用红土籽粉加血料、盐调制成大红浆,用排笔涂刷。
裱糊常识
坐栓→打底→罩面
重要的古建筑,裱糊不用秫秸秆,而使用木架子做成的顶笹,裱糊层一般多达 5~6 层。
3.8.2 彩画
古建筑彩画概述
古建筑彩画是古代建筑上进行装饰的艺术形式,起源于保护木构件的需要,旨在防止潮湿、温度变化和风雨的侵蚀。
古建筑彩画主要特点是在建筑表面涂刷红色或黑色涂料,并刷绘各种颜色的图案,经过历代的发展和改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建筑彩画艺术。
古建筑上的彩画装饰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相关记载,不同阶层人士居住建筑的柱子涂刷不同颜色,用来区分身份和地位。
汉代时期,彩画装饰在宫室中得到广泛应用,柱子、椽子、门阙和地面等部位大量使用朱红色涂料进行彩画装饰。
佛教的传入和推广使得建筑彩画吸纳了一些域外纹样,如莲花、忍冬纹、火焰纹、飞天和卷草纹等,建筑内部开始出现天花的绘制。
唐代建筑彩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柱身彩绘和新的着色技法,画题更加丰富,使用了间色的技法,以及叠晕和堆泥贴金技法。
从佛光寺大殿额枋涂色可看到“七朱八白”画法
宋代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彩画形制可分为五种,对彩画的等级、着色技法和图案绘制进行了严格规定。叠晕的画技和团花的形式得到明确推行。
五彩遍装
碾玉装
青绿叠晕棱间装
解绿装
丹粉刷饰
杂间装
明代的彩画分为官式旋子彩画、官式云龙包袱彩画和江南包袱彩画三类。
官式旋子彩画是主流画种,包括四种
墨线小点金
墨线大点金
金线大点金
雅伍墨
云龙包袱彩画以圆形包袱加沥粉片金龙,并以朱、丹、青、绿攒退形成的,使用金量极大,一般非皇家宫室不会使用。
江南包袱彩画用于民居和祠堂,图案多样且带有金饰。
清代的彩画分为乾隆以前和乾隆以后两个阶段。乾隆以前彩画画法种类多样,乾隆以后官方制定了彩画工程做法和规定,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官式彩画包括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等。此外,还有吉祥草彩画、海墁式彩画、花红高照彩画和浑金彩画等不同风格的彩画被应用于不同地区的传统木构建筑中。
清代的彩画也反映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特点。例如,藏族彩画以红、金为主色调,维吾尔族彩画以青、绿为主色调,傣族彩画仅使用红、金两种颜色,纳西族彩画受到汉族和藏族彩画的影响。
南北彩画特点
总体看来北方地区彩画多用青绿色,部分点金,呈冷色调图案;
南方地区彩画以红、褐、黄等暖色调为主,蓝绿仅作为点缀
闽南一带及台湾地区多以黑、红、金或颜色众多为主色调。
彩画材料(包括颜料及其他材料)
颜料主要包括矿物质颜料和植物质颜料两类,因后一种在彩画中用量极少,主要应用的是矿物质颜料,故按色系分类:
白色系:以铅白为主要颜料。
红色系:包括银朱、樟丹、氧化铁红、丹砂、紫铆、赭石、胭脂等。
其中,银朱、樟丹、氧化铁红在彩画中多有运用
丹砂、紫铆、赭石、胭脂等在彩画中用作小色。
黄色系:包括石黄和藤黄。前者彩画中使用历史悠久,后者彩画用作小色。
蓝色系:包括群青、石青、普蓝和花青。群青是彩画中多用纯度高、色彩艳丽的天然产品;石青、普蓝彩画用作小色;花青,为植物质颜料,也是传统彩画不可缺少的颜料。
绿色系:主要使用巴黎绿作为主要颜料。用石绿作小色。
黑色系:基本使用炭黑。
其他材料包括各种性能的胶及矾、大白粉、光油、纸张等
其中,彩画使用的胶料,有动物胶、植物胶及化学胶。
皮胶,用动物皮制成,呈黄色或褐色块状半透明体或不透明体,彩画多用品质较好、半透明体皮胶;
骨胶,用动物骨骼制成,为金黄半透明体,有片状、粒状、粉末状等,彩画多用粒状骨胶;
桃胶,又名阿拉伯胶,属于树胶,呈微黄色透明珠状,溶于水,可粘木材、纸张等;
矾,即普通食用白矾,彩画中用于浆矾纸张,使其变熟不渗水;
高丽纸,彩画用其性能绵软、洁白无杂质、有韧性、拉力强者
颜料配制方法分为胶液配制、大色配制、晕色及小色配制和其他材料配制等3 种方式。
胶液配制熬骨胶,彩画颜料及其他材料需加胶后方可使用,骨胶使用前需熬化,然后按照一定比例与彩画颜料调和;骨胶加水熬制天热时胶量要多些;天气冷时胶量要少些;配乳液,乳胶不能与颜料直接调配,因其浓度太大,应先按照乳胶:水=1:1 比例作稀释,稀释后再与颜料调配使用;化桃胶,先用清水浸泡一日,用时再加适量清水稀释。
大色配制彩画所用大色均用原单一颜料加胶调配,施工前先调各种大色,其他如二色、晕色、小色可用大色相互配对,调配方法取决于彩画颜料的相对密度。密度大的颜料有:中国铅粉、樟丹、洋绿、红土子、群青(佛青);密度小的颜料有:炭黑烟子、银朱两色。
晕色及小色配制晕色比大色浅若干层次,它均是用已调好的大色加已调好的白配制而成。
其他材料配制沥粉,是用大白粉、滑石粉、骨胶液及少量光油调成,传统方法是将水、胶加入粉料中搅和,为使粉料与胶结合密实,在搅拌中反复用木棍捣砸,俗称“砸沥粉”,之后再加入 3%光油即成;胶矾水,用熬制好骨胶液与溶化好矾水调和而成
1、许多彩画颜料含有毒性,尤其是洋绿和藤黄的毒性较大,因此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2、调制颜料所用的骨胶在夏季容易发霉变质,因此应根据需要分阶段调制,避免一次调制过量。
彩画种类与规制
清代彩画规制要点:
构图:清代彩画将檩、垫、枋横向分为三段,中间段称为枋心,占全枋长的1/3。枋心左右两端靠近梁枋的部分称为箍头,较长的构件上一端画两条有间距的箍头,两者之间多为方形盒子。皮条线和岔口线之间饰以不同图样,称为找头。
线条:彩画的线条包括箍头线、枋心线、盒子线、皮条线和岔口线,共称为五大线。
颜色:清代彩画主要以青、绿为主色调,并辅以少量的香色、紫色和红调子。青、绿两色有固定的规制,其他辅助色彩也按一定规制配合使用。
清代彩画类型可归纳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大类。
和玺彩画
用途:和玺彩画主要用于宫廷建筑中的重要场所,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和殿门,是最为华贵的一种彩画。
构图格式:和玺彩画的构图采用五条锦枋线条,包括枋心线、找头线、箍头线、皮条线和岔口线。枋心与找头、箍头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线条采用圭线。
贴金:和玺彩画的主要线条和图案线条都会贴金,金线一侧拉大粉一条并配有晕色。
颜色:底色以青绿为主,互为间色。
构图变化:根据构件的长短不同,构图中的内容和线性也有相应的规制。例如,构件长时增加盒子构图,双箍头可增加连珠带;构件过长时,找头部位可画双龙或一龙一凤;构件较短时,找头部位内容可适当调整,如画金草代替龙凤;构件过短时,可将线光子与枋心部分的大线合并。
和玺彩画分类
金龙和玺
金龙和玺是诸和玺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具有特别的华贵与精美
构图细节:
枋心部位:画有两条行龙,中间还画有宝珠。
找头部位:画有升龙和降龙,升龙或降龙的颜色由找头决定。
盒子部位:多画坐龙,也称为“团龙”,宝珠画在盒子的中央位置。
线光部位:在枋心内画灵芝草或菊花图案。
龙凤和玺
大线样式:
构图与金龙和玺相同,在枋心、找头、盒子内根据色彩确定画龙凤。
一般情况下,蓝色部位画龙,绿色部位画凤。
不考虑色彩变化的样式:
只按间或部位确定龙凤的位置,例如枋心均画龙,找头部分都画凤,盒子都画龙。
相邻的另一间画面改变前一间相同部位的内容。
个别不对称枋心的构图安排:
在同一枋心内既有龙又有凤,其中龙在左边,凤在右边。
龙草和玺
龙草和玺构图中包含大面积、大体量的"草"图案,位于和玺线格内。
色彩组合为青、绿、红三色,其中红色是主要的色彩之一。
与金龙和玺相比,蓝色的枋心和找头部分变为红色。
红色部位画大草,并配以法轮图案。
绿色部分画龙,龙的周围配以片金云或金琢墨五彩云。
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是一种常用于官衙、庙宇、城楼、牌楼和主殿堂门的附属建筑及配殿上的彩画形式。
旋子彩画在规制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旋子彩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找头部分使用旋子的构图。
旋子的每层(称为"每路")花瓣大小不同,最外一层花瓣最大,并且整周的花瓣呈对称排列,中心为旋眼。
在找头的旋子外圆之间的空地上绘制栀花图案。
找头部位的旋子构图以"一整二破"为基本模式,但根据找头的长度可以出现不同的变化,如"勾丝咬"、"喜相连"、"一整二破加一路"、"一整四破加金道冠"等。
旋子彩画的不同类型和规制要点
金琢墨石碾玉:
所有轮廓线沥粉贴金。
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贴金。
枋心线、箍头线、皮条线、岔口线、素盒子线退晕。
各路旋子花和栀花的每个瓣均退晕。
枋心画金龙和宋锦。
烟琢墨石碾玉
烟琢墨石碾玉与金琢墨石碾玉相比,在图案内容、用金多少和颜色层次方面基本相同。
旋子瓣线条使用墨线,不使用金线,只在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和宝剑头四个位置贴金。
枋心部分可以通过龙锦互相调换运用,创造出不同的组合效果。
盒子部分常常绘制坐龙或西番莲草等片金图案。
金线大点金
金线大点金是旋子彩画的代表,它在退晕、贴金、枋心、盒子等部位的格式和内容上具有典型性。
特点是五大线(指五层旋子的轮廓线)使用沥粉金线,其他线条如找头外轮廓大线和每层旋子的轮廓线都使用墨线,不进行退晕处理。
花心和菱角地部分使用金线点缀,但花瓣部分不起晕色。
枋心部分可以绘制行龙和锦纹等图案。
墨线大点金
墨线大点金是旋子彩画中常见且重要的类型之一,适用于城楼、配殿、庙宇主殿和配房等场所。以下是相关要点:
墨线大点金主要用墨线绘制所有线条,没有任何地方使用晕色处理。这使得线条更为醒目和清晰。
找头部位的处理方式与金线大点金相似,其中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和宝剑头等部位贴上金箔进行点缀。
枋心部分既可以绘制龙和锦纹,也可以画一字图案。
金线小点金
与金线大点金类似,只在金线大点金规制上,减掉菱角地、宝剑头二处贴金处则为金线小点金,这种彩画不常用。
墨线小点金
即用金量最少的旋子彩画,多用于小式建筑中。所有线条均不沥粉贴金,枋心亦不贴金,唯在找头的个别处贴金。整个彩画不加晕色。枋心可画夔龙、黑叶子花、一字枋心或空枋心
雅伍墨
为大、小式建筑上最素的旋子彩画,多用于低等级的建筑装饰上。所有线条均为墨线,均不沥粉,也不加晕色,也不贴金。整组彩画只有青、绿、黑、白四色。小式枋子多画夔龙、黑叶子花,大式枋心可画一字枋心或空枋心。
雄黄玉
为另一种调子的旋子彩画,以传统的雄黄为颜料,多用于房库建筑。其底色为雄黄色,线条为浅蓝、深蓝、浅绿、深绿退晕画成,蓝绿分色的规制与旋子彩画同。
混金
全部线路皆沥粉贴金,不再绘制其他颜色。池子色可以为单色,也可以直接绘在楠木底色上。混金彩画用金量大,一般不用。
苏式彩画
组成结构
由图案和绘画两部分组成
常见图案包括回纹、万字、汉瓦、夔纹、连珠、卡子等各种锦纹
绘画部分涵盖人物故事、历史典故、寓言传说,以及山水、花鸟、走兽、鱼虫等内容
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装饰画,起到形成风格多变且统一协调的重要作用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园林建筑和住宅,如亭、廊、轩、榭等建筑以及街面房
苏式彩画构图和色彩
构图
构图几无定式
代表性构图以檩、垫、枋中间的包袱为核心,包袱内绘制各种画题,包袱线向内画烟云
在包袱和箍头之间绘有卡子,卡子与包袱之间、靠近包袱垫板上的部位为池子,池子轮廓线画烟云
在檩部与枋子、靠近包袱处绘有聚锦,与聚锦对应的部分为找花头
另一种构图采用箍头、找头、枋心三段格式,适用于廊子的掏空部分或亭子内檐构架
色彩
箍头色彩主要以青、绿两色为主,互相调整运用
垫板箍头的色彩与檩部相同,下枋子箍头使用另一种色彩
常见箍头图案有回纹、万字、汉瓦、卡子、寿字、锁链、工正王出等
檩、垫、枋构图排色基本同旋子彩画,采用青箍头、绿找头、青楞的排列格式
枋心绘制白色图案,青找头配硬卡子,绿找头配软卡子
卡子与枋心之间同样采用青找头配聚锦,绿找头配黑叶子花等
苏式彩画的分类
根据用金多少、用金方式、退晕层次和内容选择等进行分类
可分为高、中、低三等
具体包括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和海墁苏画等形式
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在构件上满涂颜色,并绘制图案和图画
前三种形式基本相同,而海墁苏画两个箍头之间不划分段落
各类苏式彩画特点
金琢墨苏画
总体
3 more items...
箍头
3 more items...
包袱
2 more items...
找头
3 more items...
聚锦
1 more item...
柁头
3 more items...
柁头帮
3 more items...
金线苏画
总体特点
2 more items...
各部分特点
7 more items...
黄线苏画
黄线苏画的各部位在轮廓线和花纹线上都不沥粉贴金
有时只使用黄色线条,不沥粉也不贴金
与金线苏画不同,黄线苏画只在部分区域使用沥粉贴金,其他部分使用黄色线条
箍头
2 more items...
包袱
2 more items...
找头
2 more items...
聚锦
2 more items...
柁头
2 more items...
海墁苏画
除保留箍头外,其余部分可皆省略。箍头多为素箍头,不加连珠带。两个箍头之间通画一种内容,依色彩而定,檩枋为流云与黑叶子花互相调换。垫板部位为红色,多画蓝色拆朵花。另外,两箍头之间的檩、枋部位,也可改青、绿色为紫、香色,画题不变,为较低级的表现方法。
掐箍头
掐箍头包括箍头、副箍头、柁头、柁头帮、柱头等。在梁枋的两端画箍头,两箍头之间不画彩画仅涂红色(氧化铁红漆),一般按黄线苏画内容而定,有时在箍头线处贴金。箍头心内画阴阳万字或回纹;柁头多画博古,柁头帮画竹叶梅或藤萝等。柁头底色为香色、紫、石山青等不限。
掐箍头搭包袱
在掐箍头的基础上,中间部位加包袱,其两侧至两箍头之间涂以较大面积的油漆,既包括图案,又包括包袱内的彩画内容。箍头心内多画阴阳回纹或万字,柁头多画博古,柁头帮画藤萝或竹叶梅,底色为香色或石山青。该彩画用于游廊、诸多画面中,应有三种画题间差使用。
和玺加苏画
用和玺彩画格式在枋心、找头、盒子等体量较大部位画苏画内容,
如山水、人物、花鸟等,画的部位改为白色或其他底色
大点金加苏画
用大点金彩画格式,其中枋子、盒子中龙、锦等内容改为山水、人物、花鸟等,在绘画部位涂白色,其可在园林中偶用,其他殿宇不宜采用。
其他彩画
梁枋也按枋心、找头、箍头三段方式划分,枋心比例占全枋长 1/3,色彩也以青绿为主,调换规制同前述各类彩画,但从某一部位构图中,又很难将其归入上述三大类彩画中某一类。其绘制工艺、技法均可用于清式彩画,主要包括:“花红高照”“掐四印”“海墁”。
檐头部位彩画规制
椽头彩画(飞檐椽头、老檐椽头)
飞椽与檐椽的端面进行彩画
图案应简洁醒目,考虑体量较小的特点
飞檐椽头常用万字和栀花图案,绿色
老檐椽头分为殿式和苏式两类
殿式图案工整,格式固定,可使用金色和青绿色
苏式椽头可使用工整图案或简单的花卉,蓝底色
贴金规制方面
飞檐椽头贴金,老檐椽头也需贴金,金量可能有区别
可只在边框贴金或整个图案贴金
望板、椽肚彩画
一般建筑的望板和椽肚不进行彩画,涂以红帮绿底油漆
高等级建筑配以和玺大木彩画
椽望彩画分两种情况
在椽肚和望板上都进行彩画
只在椽肚上进行彩画,望板涂红油漆
角梁彩画
老角梁和仔角梁进行彩画
仔角梁可分为有兽头和无兽头两种
角梁整体为绿色,仔角梁前面若有兽头,则底面为蓝色,龙肚花纹
角梁等级根据贴金和退晕层次的不同
金边、金老、退晕角梁
黄边、黑老、退晕角梁
黑线角梁
宝瓶彩画
宝瓶分为金宝瓶和红宝瓶两种
金宝瓶内外都进行彩画,满沥粉贴金
红宝瓶为樟丹色,勾墨线花纹和切活图案等
斗栱、灶火门(垫栱板)彩画规制
灶火门(垫栱板)彩画:
多样的彩画格式,有等级高低之分
包括三宝珠火焰灶火门、龙凤灶火门、夔龙夔凤灶火门、梵文灶火门和素灶火门
三宝珠火焰灶火门最常见
斗栱彩画:
填色勾边处理,突出自身形状,美观作用
无不同构图格式变化,只有等级高低之分
清式斗栱以青绿为主,包括正心枋、各拽架枋及挑檐枋
某些细小部位可配以红色
等级分为混金斗栱、金琢墨斗栱、金线斗栱(平金斗栱)和墨线斗栱四个等级
雀替、花活、门簪彩画规制
雀替彩画:
按翘升、雀替大边、池子、大草和底面几部分制定色彩规制
包括蓝、绿、青、红色
等级分为金琢墨雀替、金大边攒退活雀替、金大边纠粉雀替、黄大边纠粉雀替等
门簪彩画:
分为大小式、平素和雕饰三种
大式门簪端面为红色,小式为蓝色
雕刻有寿字和其他纹饰,贴金效果最华贵。
花活彩画:
用于花板、牙子、楣子、垂头等部位
花板彩画有两种做法:
一种红大边、池子线贴金,心内雕刻贴金或青绿换色,以龙凤为主
另一种大边部分青绿互换,池子线贴金或黄色,雕刻花草纹样,多见于垂花门
牙子彩画见于苏式彩画吊挂楣子下面,按苏画规制处理
楣子彩画多由青、绿、红三色组成
垂头分方垂头和圆垂头两种,颜色序列为青、香、绿、紫
天花彩画规制
天花是建筑物主要装饰和彩画部位,包括天花板与支条两部分。
天花板基本样式由内至外分别由大边、岔角、鼓子心三部分组成。
划分三部分的两层线分别为方鼓子线和圆鼓子线,方鼓子线内部分称为方光,圆鼓子线内称为圆光。
天花板的色彩由外至内分别为砂绿(大边)、二绿(岔角)、蓝(圆鼓子心)。
大边一般不画图案,岔角图样常用的是岔角云,由红、黄、蓝、紫(或绿)构成。
圆光内是天花板的绘画区域,常见的图案有龙、凤、仙鹤、云、草、寿字等。
天花分为殿式和苏式两类,殿式天花常画较规则的龙、凤等图案。
天花彩画等级:
金琢墨岔角云片金鼓子心天花
烟琢墨岔角云片金鼓子心天花
金琢墨岔角云作染鼓子心天花
烟琢墨岔角云作染鼓子心天花
彩画起谱子
丈量尺寸
丈量尺寸谱子是实样稿子,用于测量建筑构件的尺寸。
需对建筑构件逐个进行测量,不能依据其他构件尺寸或算例推算。
不可使用同一部位的某一构件尺寸推算其他相同的尺寸。
谱子适用于所有可以进行测量的部位,包括内外檐露明的各层檩板、柱头、柁头、椽头等。
不需要进行谱子测量的部位包括角梁、道僧帽(挑尖梁头)、霸王拳、角梁云、带雕刻花板、雀替等。
在丈量时,需要对测量的构件进行列表,并逐一记录所测得的尺寸
配纸
配纸是将纸按照测量得到的尺寸进行裁剪,使其适合于彩画制作。
不同类型的彩画有不同的起谱子方式,因此配纸的要求也不同。
殿式彩画(如和玺、旋子)按照构件的1/2长度进行配纸,配柱头纸时也要考虑将梁头伸出部分一并计算。
苏式彩画按照彩画的各个部位分别配纸,包括箍头、卡子、包袱等。
箍头心、连珠部分和副箍头的纸宽度按照檩、垫、枋的总和计算。
卡子纸的宽度略大于卡子花的两边,高度根据构件本身的高度确定。
包袱纸要配合整个包袱的尺寸,高度等于檩、垫、枋三件及上合楞进深的总和。
包袱纸的配纸需在包袱宽度确定后才能确定。
配纸后需要明确使用部位和构件尺寸等信息。
和玺彩画谱子
规划和玺大线:
按照先确定箍头宽度、枋心、靠枋心岔口头、找头的顺序进行规划。
要兼顾找头、线光子和盒子的大小,每个部分都不能太长或过大。
考虑是画单龙还是双龙,在起谱子时可以将已配好的纸按上下平行排列,以构件中的部位作为谱子纸的参考点。
装心:
在找头、枋心、盒子内部绘制龙、凤等图案。
具体步骤包括先确定各个心内的色彩,为凤路留出边缘。
使用粉笔在牛皮纸上打草稿,然后使用碳素铅笔进行定稿。
柱头处理:
使用沥粉贴金和金琢墨工艺来处理柱头,与岔角云的工艺相同。
其他构件(如挑檐枋、灶火门、平板枋、额垫板):
这些构件的体量较小,谱子也较窄小。
各部分应采用单体图案并联合排列。
旋子彩画谱子
檩枋谱子(以大式建筑明间檩枋谱子为例)
定箍头宽度。
定枋心长度。
决定是否加盒子。
处理找头的位置。
根据等级表示旋子贴金的部位。
绘制枋心与盒子。
绘制宋锦图案。
柱头谱子
大式建筑多使用旋花。
小式建筑多使用栀花。
盒子使用较少。
工序
在下部确定箍头位置。
绘制上下箍头之间的整个旋花。
添加栀花图案。
小式柁头谱子
注意起谱子时旋子图案朝向有所变化,分为正面、侧面和底面。具体如下:
正面:花形朝上,在柁头上绘制一个整圆旋子,四周不加边框,分别绘制栀花。
侧面和底面:虽然也是旋花,但花形朝前。在起谱子时,分别绘制柁头各面旋子轮廓的大圆,但栀花应连起来。
垫板
绘制轱辘草图案。
绘制小池子半个瓢。
绘制长流水图案。
绘制素红油地
苏式彩画谱子
苏式彩画谱子与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样分为图案和绘图两部分:
图案部分规整且重复使用,需要起谱子。
绘图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不需要起谱子。
非绘画图样变化较大,不需要起谱子。
为了加快进度和简化绘制过程,许多图样可以不起谱子,可以进行调换使用。
需要起谱子的部分包括:
箍头:绘制箍头图案。
卡子:绘制卡子图案。
包袱:绘制包袱图案。
托子轮廓:绘制托子的形状。
锦格:绘制锦格图案。
攒退活:绘制攒退活图案
天花、燕尾彩画谱子
燕尾谱子:
燕尾彩画分为单尾和双尾,需要分别起谱子。
双尾燕尾谱子包括轱辘部分,而单尾燕尾谱子不包括轱辘。
无论是金琢墨还是烟琢墨,燕尾谱子都应画出一整个和两破云的轮廓。
天花谱子:
天花和支条应分别起谱子。
常见的天花种类有龙、凤、草、云、牡丹花等,如果天花板上重复使用同一种图样,包括"心"里内容,需要起谱子。
天花谱子应包括图案的细节和构图方式。
彩画绘制工艺
和玺彩画绘制工艺要点:
工艺步骤:磨生、过水、分中、打谱子、摊找零活的部位、沥大粉、沥小粉、刷大色、抹小色、包黄胶、加晕色、打金胶、贴金、加白粉(拉大粉)、行粉、攒小色、点龙睛、齐金、压黑老。
谱子处理:对于谱子上粉迹不清楚的部分,可以用粉笔在构件上描实;宝瓶如果不起谱子,可以用粉笔将相关色彩用数字标出。
沥粉注意事项:除了合楞处可能出现不均匀线条外,立面线条应该是直的、顺畅的。
沥小粉:在大粉干燥后进行,特别是在沥岔角云时,粉条不宜太粗。
刷大色:涂刷时不需要考虑沥粉的图样,应将整个区域覆盖,目的是使颜色均匀。
包黄胶:在包黄胶时,要确保沥粉线条被完全包裹且包裹严实。
贴金前的准备:在贴金之前,先要测试金胶油的黏性。
旋子彩画绘制工艺要点
金琢墨石碾玉::磨生、过水、分中、打谱子、沥大粉、沥小粉、刷色、包胶、打金胶、贴金、画宋锦、加晕色、拉大粉、吃大晕、吃小晕、压黑老。
烟琢墨石碾玉::磨生、过水、分中、打谱子、沥大粉、沥小粉、刷色、包胶、打金胶、贴金、拉大黑、拘黑、吃大晕、加晕色、吃小晕、拉大粉、贴金后可作宋锦、压黑老。
金线大点金:磨生、过水、分中、打谱子、沥大粉、沥小粉、刷色、包胶、打金胶、贴金、拉大黑、拘黑、加晕色、吃小晕、拉大粉、贴金后可作宋锦、压黑老。
金线小点金:与金线大点金工艺完全相同,只是在沥小粉时不包括各处的菱角地和宝剑头;金线小点金的大线也要加晕。
墨线大点金:基本与金线大点金相同,无沥大粉工艺,只是在拉大粉后再吃小晕。
墨线小点金:与墨线大点金相同,以拘黑为主,用黑白线条确定各部分轮廓线,只在旋眼、栀花心两处沥粉贴金。
雅伍墨:无沥粉、贴金、晕色等工艺。
雄黄玉:无沥粉,需在刷色前后拍谱子;无贴金工艺;晕色之前需要在雄黄底色上面作青绿排色,并在找头旋子瓣上按照青绿排色规制,用青或绿勾出各路旋子瓣轮廓;晕色后需拉白粉再画枋心。
苏式彩画
包括: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等,上述苏画许多部位图案一致,画法也相同,其他等级苏画可在有关工艺上作增减。以金线苏画为例,其具体工序如下:磨生,过水,分中→打谱子→摊聚锦→摊其他轮廓→沥粉→刷色→包胶,打金胶,贴金→拉晕色→拉大粉→包袱画完后退烟云→做聚锦叶→切柱头→压黑老
斗栱彩画
以金琢墨斗栱彩画为例,具体程序如下:
磨生,过水→沥粉→刷色→包黄胶→加晕色→打金胶,贴金→拉大粉→压老黑
与上述金琢墨斗栱彩画工艺相比,平金斗栱(金线斗栱)无沥粉、贴金工艺;墨线斗栱无贴金工艺,用墨线代替金线斗栱的贴金线条;黄线斗栱除边线的色彩与墨线斗栱不同外,其余均同墨线斗栱。
软天花做法
硬天花是指直接在天花板上画出彩画;硬天花工艺同各类大木彩画做法;
软天花是指现将天花图样画在纸上,然后再贴到天花板上。软
天花做法工艺如下:
矾纸→拍谱子→沥粉→刷色→包胶→将纸下墙→打金胶,贴金→根据天花内容确定具体工序
彩画设计
彩画设计包括原有彩画保护设计、纹样保留设计和局部复原设计。原有彩画保护设计需要评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纹样保留设计是对彩画残留进行处理,推断原彩画形式,并进行描绘。局部复原设计是对部分残破或不符合建筑风貌的彩画进行重新设计。
彩画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包括方案设计、纹样设计、效果图设计、小样设计、做法说明和表格设计。
方案设计是对设计构思的初步体现,需要分析建筑的历史沿革、形制和功能,并提出彩画形制、等级和时代特征。
纹样设计是对具体构件进行形式、内容、等级、尺寸、工艺等方面的设计,它调控着整个彩画绘制过程中的每一步骤。纹样设计需要准确掌握构件尺寸,并预留出副箍头的位置。
效果图设计展示了彩画的纹样设计、工艺做法和色彩效果,为施工放样提供依据。效果图可以使用透视或垂直投影的方式进行绘制。
小样设计是对彩画纹样的辅助表现,一般只表示部分构件的实际情况。它可以使用彩画颜料将建筑原大彩画缩小,比例一般为1:5~1:10。
做法说明是彩画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控制着彩画施工的程序和方法。其中包括彩画颜料的要求、是否需要罩油、彩画贴金技术要求、谱子的审定程序、彩画复原原则和技术要求等。
表格设计将相关项目有序排列,包括组群建筑和单体建筑的综合有序排列。表格设计可以比较各单体建筑的彩画形式、等级、做法以及各构件的画题比例和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