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一章 中国古建筑概述 - Coggle Diagram
第一章 中国古建筑概述
1.1 中国建筑发展简史
1.1.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建筑遗迹
地域差异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墨子闲诂》卷一)。
黄河流域:窑洞、地穴和半地穴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集解》卷十九)。
长江流域:干阑式建筑
在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向奴隶社会发展的 3000 多年中,聚落的布局、房屋的构造、形成的面积和室内空间安排的进步十分清晰,最后出现了城址这一崭新的类型
陕西西安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 6800~6300 年
包括住房、窖穴和畜栏
46 座房址为圆形或方形、半地穴或地面形式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 大河村遗址
从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
距今 5000 年左右
浙江省余姚市罗江镇 河姆渡遗址
距今 7000~6000 年
河姆渡文化的早中晚期
木桩范围内没有坚硬的居住面,却有大量有机堆积物,推测是以木柱和木梁为骨架,木梁上铺地板,形成高离地面的建筑基础,再在此基础上架设房屋梁柱,以木、竹席等围墙盖顶。
大量木结构建筑的遗迹和木构件
辽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处 牛河梁遗址
高规格的祭祀地与墓地
红山文化晚期
距今 5300~4800 年
公元前 20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我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在考古学时代划分上属于青铜时代,历史朝代有夏、商和周。典型的聚落址和城址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蒲城店遗址、东下冯遗址、二里冈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成都金沙遗址、安阳殷墟遗址、陕西周原遗址、周公庙遗址等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翟镇
中国最早的宫城和宫殿建筑群,学者们公认的夏王朝晚期都城
最早的大型木架夯土建筑实例
周围有回廊环绕,反映了我国早期庭院的布局
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区 殷墟遗址
跨洹河两岸,是一处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周围密集分布居民点的大型邑聚
遗址历经商王盘庚至帝辛的 8 代12 王,年代为公元前 1250~前 1046 年。
考古工作始终没有发现城墙
宫殿区普遍采用庭院形式和轴线布局
陕西省扶风和岐山两县的交界处 周原遗址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1.1.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 476 年,当诸侯国只剩下最强悍的七国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公元前 256 年,东周被秦所灭
到公元前 221 年,秦翦灭六国,一统天下,全面废除封建制度,实行中央集权,行郡县以制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遗迹,主要是洛阳东周王城,以及晋都新田遗址、曲阜鲁故城、临淄齐国故城、燕下都遗址、中山灵寿城、郑韩故城、夏县禹王城、秦都栎阳城、秦都雍城等大量诸侯国的都城基址,
这些城址的城垣里都设有小城,有的不止一座,大、小城的位置关系也不确定,先秦文献中反映出当时城址建设产生相对固定的模式,如城门楼、角楼等,还有“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思想
各国都城中都发现有高大的夯土台基,一般不止一处。这与文献记载当时流行“高台榭、美宫室”的风气有关,如齐临淄的“桓公台”、燕下都的“武阳台”、行“高台榭、美宫室”的风气有关,如齐临淄的“桓公台”、燕下都的“武阳台”、
战国时期建筑技术有了较大进步
特别是铁制工具的出现促进了木材的加工,使木构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
陶瓦使用已经比较广泛,在筒瓦的檐口使用了半瓦当,瓦当的花纹表现了突出的地方特色
同期也出现了空心砖
战国时期的墓葬有些保存非常完整,从中可以观察到木构的榫卯形式多样,制作精细。
战国时期诞生了《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的百工及匠人的制度,是我国最早
的讲述建筑制度的文献。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封建行郡县,统一法令、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兴水利、奖励农耕,修驰道通达全国,筑长城以御匈奴,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统一管理和建设。汉承秦制,兴农强兵,开疆拓土,沟通西域。两汉前后历 400 余年,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进入一个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
城市方面
秦都咸阳的布局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两岸营造大量高台殿阁、离宫别苑
汉长安城受其影响,都城主要以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桂宫等皇家宫殿群为主体,城内几乎没有普通居民区。除了长安城,汉代实行“陵邑”制度,“迁徙天下富豪以守帝陵”,在长安城外围形成七座繁华的陵邑城市(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因此,汉长安城其实是一组以长安为中心的城市群,据记载人口不下百万,开启了帝都的新格局
汉代开始了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在都城郊区建设帝后陵寝的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技术方面
建筑类型更为丰富
木构架结构已趋成熟
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体系已经成熟
砖石建筑和拱券使用也有很大发展
多层木架建筑已经普遍
作为中国古建筑重要特征之一的斗栱,已经广泛用于建筑,粗壮有力,承挑屋顶的结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规格和形式还不统一,未达到定型化程度
屋顶形式已经出现悬山、四阿顶等不同形式
一般建筑已经形成了夯土、土坯或石墙承重,上部为木构架的结构做法
建筑组群方面
传统的庭院式布局,包括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布局围合等形式
坞壁(堡)建筑
汉阙
可以感受到木构建筑的柱、梁、斗栱及屋顶各部分的特征
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双阙
河南登封市少室阙
河南登封市启母阙
四川雅安高颐阙
重庆忠县丁房阙
桥梁,从文献和遗存图像可以看到有木桥、石桥、浮桥多
种形式,结构有梁柱式、拱式等。
秦汉是中国长城建造的高峰时期
在墓葬考古材料中可以了解到汉代已萌生了砖砌拱券、筒拱、叠涩、壳体的结构。空心砖、条形砖、异型砖都有发现,在墓葬中还发现有子母榫砖,以增强筒拱的稳固。
汉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客观上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形成
寺院石窟迅速发展起来
都城建设方面
曹魏邺城 城市布局第一次使用了南北中轴线
北魏洛阳
南朝建康
佛寺佛塔、开凿石窟
北魏洛阳永宁寺
主体部分由塔、殿和廊院组成
中轴对称
前塔后殿
其核心是外观 9 层的方形巨塔
另一种寺院格局是供养人“舍宅为寺”形成的“前为佛殿、后为讲堂”庭院格局,这种以佛殿为中心的布局,后来逐渐演变成汉传佛教寺院的标准形式。
较早在中国出现的佛塔有单层塔、楼阁式塔和密檐塔,石窟中心柱也有的雕成塔的形象
洛阳永宁寺塔是楼阁式塔,可供游人登临
密檐塔用砖石砌筑,多不可登临,典型代表为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建造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平面为十二边形,密檐十五层。全身采用灰黄色砖叠涩砌筑,檐口连线形成优美的卷杀曲线。通高 39.5 米、底层直径 10.6 米、壁厚 2.5 米,塔心室直通到顶。嵩岳寺塔是我国已知现存年代最早的佛塔。
石窟寺是一种特殊的寺院形式,北朝开凿时代早、规模大,南朝也有石窟寺遗迹,其中有一批是大型的皇家工程。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响堂山等石窟均开凿于此时期,其中包含的大量珍贵建筑和装饰艺术形象均是古建筑研究的对象
塔院型,印度称为支提窟(Caitya)
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
僧院型,在印度称为毗坷罗(Vihara)
魏晋时期我国自然山水风景园林有了重大发展,在有限空间内模仿并再现自然山水风景的造园手法已经普遍采用,如襄阳习家池即是兴建于魏晋时期的园林遗址。
建筑的构造形式和艺术形象产生了新的变化
须弥座的样式引为建筑台基
产生了“梭柱”“侧脚”和“生起”
屋檐有了上翘的曲线
生起、侧脚、角椽与角梁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翼角起翘的造型
砖塔类砖结构建筑得到发展,石塔、石桥、石闸坝技术也更加成熟
1.1.4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隋唐时期的建筑活动形成了我国建筑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都市建设
隋大兴、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隋朝宇文恺主持规划
东西
长 9721 米,南北宽 8651.7 米
采用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布置,宫城与皇城依
次安排在大城中央北首
东西大街 14 条,南北大街 11 条,将城市分割成 108
里坊,各里坊建有高大坊墙,采用里坊制进行管理
城内设置东、西两市供商人
贸易
西市为国际贸易集市,胡人往来
东市则有 120 行商店和作坊
影响了渤海国东京城、日本的平城京(日本奈良)和平安京(日本京都)
砖石建筑
塔幢
楼阁式
一些楼阁式塔外观模仿木构建筑细部,刻画建筑立柱、阑额、斗栱、门窗等,反映砖石技术开始向细腻繁复发展
密檐式
单层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市会善寺净藏禅师塔与法王寺塔、河南安阳修定寺塔、山西五台县佛光寺祖师塔、山西运城市泛舟禅师塔、山西平顺县海会院明惠大师塔、陕西西安市香积寺塔、兴教寺玄奘墓塔、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慈恩寺塔(大雁塔)、云南大理市崇圣寺千寻塔等
木构技术
摆脱了秦汉“高台建筑”采用土木混合结构做法,平面采用规整的柱网布置解决大体量、大面积的建筑需要
唐代木架结构,特别是斗栱部分、构架形式和用料都已经规格化,说明当时已有用材制度
标准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隋唐时期木构建造技术的成熟
傅熹年在分析唐代遗构尺寸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唐中晚期,已经出现了用“材分制度”进行设计建造的重要推测。
实例有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山西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山西平顺天台庵弥陀殿、山西平顺大云院大佛殿、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等。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 年)
平面呈方形,广深各三间
单檐歇山顶
殿内无柱,彻上露明造
殿身外檐一周 12 柱,各柱微向内倾,角柱增高,侧脚、生起明显,西檐北 3 根柱是方柱
柱间用阑额联系,无普柏枋,转角处阑额不出头
明间前后檐柱之间用四椽栿(通梁),栿上立驼峰、斗栱并用托脚,以支承平梁
平梁上以叉手、蜀柱支托脊榑
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杪单栱偷心造,前后檐华栱两跳皆足材,栱头卷杀作 5 瓣内䫜。两山斗栱上的耍头,为丁栿外端。转角处施 45°斜栱,令栱制成鸳鸯交首栱。
大殿屋顶举折平缓。檐出部分仅施檐椽一层,不加飞椽。
翼角处大角梁通达内外,无子角梁,平直古朴。
1974 年文物部门修缮时,对檐椽与屋顶进行了复原设计
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
单檐四阿顶
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为金箱斗底槽
内、外柱高相等,檐柱有侧脚及生起,阑额上无普柏枋
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区别明显
柱头铺作外岀七铺作双杪双下昂,第一、第三跳偷心,批竹昂尾直达草乳栿下,内出单杪承明乳栿月梁
补间铺作很简洁,每间仅施一朵,不用栌斗,而是在柱头枋上立短柱,柱上内、外出双杪
内柱斗栱内槽出华栱四跳承四椽明栿月梁
与南禅寺大殿的“彻上明造”不同,佛光寺大殿用平闇,平闇下用月梁,上另有草栿,属于殿堂类型。
山西平顺天台庵弥陀殿
寺院创建于后唐明宗时,长兴四年立架上梁,年代为公元 933 年
平面为规整的正方形,南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三间
殿身用檐柱12 根,无内柱,构架形式为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与南禅寺大殿同
柱头铺作为单跳华栱承替木、撩风椽(俗称“斗口跳”),柱头枋上隐出慢栱,无实质性补间铺作,唯各面心间柱头枋上隐出补间令栱
殿内彻上明造。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顶,也与南禅寺大殿相同
在现存唐、五代木构建筑实例中,天台庵弥陀殿用材最小,柱头铺作形式最简单(斗口跳),建筑规格也相应最低,或相当于村佛堂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 年),虽然曾于清嘉庆年间重修,但构架形式与构件基本保持原状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三间,平面近方形
殿身除明间辟门、梢间开窗外,余皆围以实壁,上覆单檐歇山顶
殿内彻上明造
殿身构架形式“六架椽屋通檐
用二柱”。
檐柱有生起、侧脚,梁栿上用叉手、托脚,做法与南禅寺、天台庵大殿基本相同
大殿外檐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昂,补间铺作为各间一朵。与佛光寺东大殿外檐铺作形式相同。
1.1.5 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建筑
城市建设
突破了传统“里坊制度”的束缚,代之以坊巷制度,沿街设店代替了原来集中设市,促进城市的繁荣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北宋汴梁城郊的情景,沿街酒肆店铺林立、河网发达、人口稠密,完全一片开放的商业城市面貌
东京城虽然只是旧城改建,但也创造了外城、内城、皇城与宫城层层相套的都城新模式。城市建筑密度高,功能完备
建筑群体布局
突破了唐代普遍的以殿阁为中心的回廊院落布局,而逐渐加大沿进深方向的布局,采用轴线布置成多进院落的组合形式,主要殿宇布置在轴线上主要院落的中心位置。河北正定隆兴寺和汾阴后土祠庙貌碑都反映出这种总平面格局
建筑形象
组群和单体建筑外观更秀丽且富于变化
从宋画滕王阁和黄鹤楼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建筑体量和屋顶组合复杂,楼阁建筑普遍使用十字脊屋顶,建筑装修和色彩方面也比唐代大大丰富
如唐代多采用板门和直棂窗,宋代则大量使用格子门和格子窗。
金代一些外檐装修十分华丽。
色彩方面,唐代多以朱、白两色为主,朴素端庄。宋代建筑上开始出现各种华丽的彩画,包括“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装”等制度。
此外宋代在建筑屋顶大量使用琉璃瓦,色彩华丽
木构技术
宋代官式建筑推行标准化的设计与施工
北宋崇宁二年(1103 年)国家颁行《营造法式》,明确材等、约束工料,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北宋官式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中记载了殿堂和厅堂两种构造类型,都提供了多种椽架组合方式。
南宋时北方原有以抬梁式为主的木结构逐渐和江南原有的穿斗式建筑结合,出现了穿斗与抬梁相互结合的使用方式,比如厅堂类建筑中檐廊的明栿月梁前端座于廊柱的柱头斗栱上,后端刻榫穿插进金柱上的做法就十分普遍。甚至出现柱子直接升到屋顶下承槫,而铺作层位置的斗栱直接从柱身上穿插而出的形式。
金代建筑室内大量抽去柱子,以获取大空间,称为“减柱造”
砖石建筑
辽塔多以仿木构密檐塔为主,如北京天宁寺塔,辽宁朝阳白塔等
宋代砖石塔外观多为仿木的楼阁式塔,平面多为六角或八角形,造型多样,建造工艺细腻成熟,比如河北定县开元寺塔、河南开封市祐国寺铁塔、江苏苏州市报恩寺塔、福建泉州市开元寺双塔等。
在桥梁方面,我国目前保留的宋代桥梁有苏州市宝带桥、泉州市洛阳桥、晋江市安平桥等。
这个时期的木结构建筑遗存较隋唐五代大大丰富。如: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北宋)、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辽)、广东肇庆梅庵(北宋)、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宋)、福建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北宋)、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辽)、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北宋)、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北宋)、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辽)、山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金)、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宋)、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辽)、河北新城开善寺(辽)、河南登封初祖庵大殿(北宋)、河南济源奉先观三清殿(金)等。
福州华林寺大殿
中国长江以南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
创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 年,即吴越钱弘俶十八年)
坐北朝南南,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八椽。殿前部为深二椽的敞廊
廊内设平闇,殿内彻上明造,
单檐九脊顶
大殿属厅堂构架,当心间左右两缝梁架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
殿内金柱比檐柱高出 5个足材,檐柱上的乳栿、丁栿的后尾部都插入金柱,并由金柱挑出两杪丁头栱来承托乳栿、丁栿之尾。
前后金柱之间架四椽栿。
大殿斗栱前檐当心间用两朵补间铺作,两次间各用一朵补间铺作,两山和后檐各间均不用补间铺作。外檐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出四跳,第一、三跳偷心,第二跳头施重栱承罗汉枋,第四跳头施令栱承橑檐枋;与令栱相交的耍头位置出昂,因此外观显双杪双下昂的形象
华林寺大殿保留了很多早期建筑特征,如梭柱、栌斗下有皿板、用丁头栱承托梁尾、用单栱素方重叠扶壁栱和柱间不用补间等等,这些用法在中原地区可追溯到初唐,以至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唐宋建筑中很少见
华林寺大殿中的一些特殊手法,如斗底有皿板蜕化的痕迹,昂嘴、梁头刻做特殊的两折曲线,月梁断面近似于圆形,以丁头栱承梁栿,柱身作弧形卷杀,屋顶全用方椽,不用飞椽,椽头用遮板等等。这些做法不仅与北方和中原同期建筑不同,甚至与江南宋元建筑不同,而是与福建现存几座北宋、南宋的石塔相同,反映出宋代福建特有的地方手法。其中的许多做法,在日本镰仓时代和朝鲜高句丽时代的建筑中也能见到,可见其影响之大、流布之广。
蓟县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
辽统和二年(984 年)重建。现存的辽代建筑有山门和观音阁
山门
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四椽
单檐四阿顶
屋顶出檐深远,斗栱硕大,单层石砌台基,形成庄严稳固的风格
平面有中柱一列,如宋《营造法式》所谓的“分心槽”式样,柱身侧脚显著
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杪偷心造。补间铺作一朵,在斗子蜀柱上外出华栱二跳托橑檐槫,内出华栱四跳,第一跳为耍头尾,第三跳为撑头木尾,这种做法与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斗栱有相似之处。阑额出头垂直切割,未用普柏枋。梁架上仍用叉手、托脚,都属于较早的做法。
观音阁
位于山门以北,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 年)
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
外观 2 层,内部 3 层,有一平座暗层
屋顶九脊殿,台基低矮且前附月台
平面为金箱斗底槽式样,并在平座层形成六边形的井口,以容纳高 16 米的辽塑十一面观音像
柱子端部卷杀,侧脚显著
上、下层采用叉柱造
由于上层和夹层的檐柱较底层檐柱收进约半个柱径,在外观上形成稳定感
平座层在柱间施以斜撑,加强了结构的刚度,这种做法和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如出一辙
斗栱的种类有 24 种,上檐柱头铺作双杪双下昂,昂尾压在草栿之下,补间铺作仅一朵,下面承以斗子蜀柱或驼峰。
梁架分明栿及草栿两部分,仍用叉手与托脚
大部天花用平闇,仅当心间中央用八角形藻井。井口勾阑用通长的寻杖及承托斗子蜀柱,与敦煌石窟唐代壁画的图像颇为相似。
肇庆梅庵
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 年),距今 1024 年
大雄宝殿是梅庵宋代创建之时的原构,也是岭南地区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
梅庵大雄宝殿原为歇山式,清末改建成硬山式
面阔四柱五开间,进深四柱三开间
尽管其规模不大,但其以独特的建筑技艺著称岭南,其梁架、斗栱均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格,梁架进深三间十椽,十架椽栿前后乳栿劄牵用四柱斗栱为当心间两朵,次间一朵,七铺双杪双下昂,出跳长达 122 分,在全国同类斗栱中出跳长居第二位
大雄宝殿的屋盖和脊饰为清代遗物,正脊之中置香炉,上出莲花,上为火珠,外加一圈光环
宁波保国寺大殿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
平面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八椽,单檐九脊顶,清乾隆时加建下檐,形成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的现状
大殿为厅堂式结构,八架椽屋三椽栿对乳栿用四柱,明栿月梁造
平梁前端由前内柱柱头铺作支承,后端由三椽栿上所坐斗栱(后侧上平分位)支承
平梁之上覆有卷棚天花,大部分的脊蜀柱及其上栌斗、重栱、叉手、替木、顺脊串皆隐于卷棚天花之上
此殿各柱均作八瓣形,柱头栌斗随柱身雕为八瓣形
补间铺作栌斗四角也凹入做海棠瓣状;一部分斗栱昂身长达两架,昂嘴作琴面昂;阑额作月梁形,下加蝉肚绰幕(清式称雀替)。主梁下加顺栿串;令栱不交耍头。这些做法既保留了一些古制,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是唐、五代以来吴越地方建筑的延续和发展
义县奉国寺大雄殿
义县奉国寺大雄殿概述
1.位于辽宁省义县
2.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
大雄殿特点
1.又名七佛殿
2.面阔九间,进深十架椽
3.单檐庑殿顶
4.建于3米高的台基上,前出月台
木构架特点
1.中间五间的六缝梁架采用殿堂与厅堂混合式构架
2.十架椽屋
3.前四椽栿与中六椽栿重叠两椽架
4.后施乳栿
外檐柱头铺作特点
1.七铺作双杪双下昂,重栱造
2.第一、三跳偷心,里转五铺作出双杪偷心造
3.补间铺作形式与柱头铺作相同
4.角栌斗正面出四杪华栱
木构架独特之处
1.内、外柱不等高,前内柱高于后内柱
2.柱子的生起和侧脚尺寸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
3.六椽栿有3个支点
4.角栌斗正面出四杪华栱,与柱头铺作不同,极为罕见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正定隆兴寺概述
1.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内
2.创建于隋代,原名龙藏寺
3.总平面保留了宋代格局
4.现存遗构:山门、摩尼殿、慈氏阁、转轮藏殿
摩尼殿特点
1.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
2.面阔七间(约35米),进深七间(约28米)
3.重檐九脊顶,四面正中出龟头屋,即四出抱厦
4.抱厦使用九脊顶,丰富的屋顶造型
结构特点
1.采用殿堂式结构
2.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
3.内柱比外柱高一材
4.檐柱有侧脚及生起
阑额及上檐斗栱特点
1.阑额上使用普柏枋
2.阑额端部伸出柱外作卷云头式样
3.上檐斗栱采用金箱斗底槽式布局
4.下檐沿外檐布置,上下都用五铺作偷心造
补间铺作特点
1.用45°斜栱
2.当心间二朵,次间一朵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佛宫寺释迦塔概述
1.又称应县木塔
2.位于山西省应县
3.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
4.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塔
塔布局及结构特点
1.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前塔后殿布局
2.建在2层砖台基上,下层方形,上层八边形
3.塔身平面为正八角形
4.外观5层,内部平座暗层4层,高度67.31米
底层结构及檐柱
1.内外二圈柱包砌在1米厚土坯墙内
2.檐柱外设回廊,即《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
3.内、外柱斗栱排列采用金箱斗底槽制度
塔内外柱网及暗层结构
1.各层塔使用内外两周柱网
2.上下采用叉柱造,形成双层套筒结构
3.平座暗层间增加斜向支撑,提高刚性
4.柱子间安装斜撑,抵御地震、大风和炮击
木塔结构及外观特点
1.殿堂类型柱网和平座层叠加而高
2.上层内收半柱径,形成逐层向内递收轮廓
斗栱使用及种类
1.各层两周柱子上安装斗栱
2.转角铺作、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齐全
3.全塔共使用斗栱60余种
太原晋祠圣母殿
太原晋祠概述
1.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悬瓮山麓
2.风景优美,依山傍泉
中轴线布置:戏台、金人台、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
圣母殿特点
1.晋祠主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
2.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
3.坐西朝东,面阔七间,进深六间
圣母殿结构
1.四周绕以回廊,副阶周匝格局
2.重檐九脊顶
3.殿堂型单槽构架形式
空间布局与特点
1.前廊进深加大至二间,增加礼拜空间
2.殿内部分深三间六椽,无内柱
3.上部彻上露明造,空间完整、高敞
斗栱特点
1.用材很大,形制灵活多样
2.副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补间铺作出单杪单昂
3.上檐斗栱:六铺作出双杪单昂,补间铺作出单杪重昂
4.补间铺作正面每间一朵,侧面及背面不用
柱身及檐口特点
1.柱身有显著的侧脚、生起,尤其上檐
2.檐口和屋脊呈柔和曲线
3.典型的北宋建筑柔美风格
登封初祖庵大殿
初祖庵概述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建筑群西北方
纪念达摩面壁修行而建,又称“达摩面壁庵”
建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
初祖庵平面与结构
1.近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
2.单檐九脊顶
3.与《营造法式》时间、空间上接近的实物
檐柱特点
1.显著的生起
2.未施普柏枋
3.外檐斗栱:单杪单下昂,重栱计心造
铺作特点
1.转角铺作与柱头铺作用圆栌斗
2.补间铺作用讹角栌斗
3.令栱位置较第一跳慢栱略低,符合《营造法式》定制
其他特点
1.殿前踏道夹入垂带石一列,类似明清殿陛御路前身
2.殿檐柱雕卷草式荷渠,内杂饰人物飞禽等
3.内柱浮雕神王,墙护脚雕云水鱼龙等
4.佛座下龟脚及束腰所饰卷草纹,精美细致
山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
文殊殿概述
1.位于山西五台佛光寺北配殿
2.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
文殊殿结构
1.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
2.悬山式屋顶
3.正面中间三间设板门,两梢间设直棂窗,两尽间实墙
4.背面当心间开门,其余各间无门窗
柱子特点
1.内部仅用四根内柱,不对位
2.其余内柱减掉,引起上部梁架变化
梁架变化
1.金柱间架设大阑额,栿架在大额上
2.前檐中间内额广三间,后檐左右各有大内额广三间
3.最大长度达13米以上,木料罕见
4.在构造上大胆创造,但不够成熟,后代在大额下增加临时支顶
金元之际“减柱造”
1.比较流行
浙江、福建一些地方一直到明清,在民居和祠堂建筑中也有这种做法
外檐柱头特点
1.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里转出双杪,下一杪偷心
2.外部耍头作成批竹昂形,内部耍头做成栱头形
3.乳栿入斗栱后充当衬方头,伸出橑檐槫之外,作成云头形
补间铺作
分为三种类型
均为五铺作卷头造
山西朔州崇福寺
崇福寺概述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城区
初创于唐,重建于辽,名林衙寺
金天德二年(1150年)改称崇福寺
后历元、明、清各代至今
明代曾有较大规模改建
金代建筑仅存弥陀、观音二殿
弥陀殿简介
建于金皇统三年(1143年)
原为崇福寺大雄宝殿之后的一座殿宇
弥陀殿结构
面阔七间(41.32米),进深四间(22.7米)
八架椽,单檐九脊顶
梁架属于厅堂类型
金柱与檐柱特点
金柱高于檐柱
前金柱由6根减为4根,不与檐柱对位
组合式内额
设计在前金柱之间
用上下两条额枋,中间用驼峰和斜撑连接
受力状况比用一根大内额明显改善
是减柱造和移柱造更为成熟的表现
铺作
铺作相当于《营造法式》的二等材。
前檐柱头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单栱造,在45°方向出斜华栱各两杪。
前檐补间铺作为七铺作出四杪,无斜栱,一、三跳跳头承异形栱。
转角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自栌斗口出正身华栱、斜华栱、抹角栱四缝。正身第一杪华栱承异形栱,第二杪华栱承下昂及左右两缝45°斜华栱。
列栱在此期建筑中是为孤例,角华栱外跳出双杪双昂及批竹昂式耍头,里转出四杪角华栱,横栱皆连栱交隐,余同柱头铺作。
内檐斗栱简单,内柱上自栌斗口出两层实拍栱,扶壁栱皆以柱头枋隐刻泥道栱、慢栱,且未设带出跳栱的补间铺作。
飞英塔
飞英塔概述
位置:浙江省湖州市东北隅
类型:塔里塔结构
内塔
初建:唐中和四年(884年)
功能:藏释迦牟尼舍利
结构:石构仿木构楼阁式,八角五层
高度:15米(不含塔刹)
特点:精细的雕刻和石刻斗栱采用偷心造
塔身转角雕出梭形瓜楞状倚柱、覆盆式柱础的做法,除宁波保国寺大殿外,已不多见。
外塔
增建:北宋开宝年(968-976年)
南宋维修:端平初年(1234年)
结构:砖木混合楼阁式塔,八角七层
高度:55米
特点:中空四层以下,悬挑外檐塔结构。四层、七层施平闇天花,六层底设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承 27 米高的塔心柱
内外塔斗栱
数量:全塔内外斗栱共348朵
格式:乳袱下的丁头栱,砖刻扶壁斗栱
特色:二层内平座下斗栱的七铺作重栱出双杪双上昂偷心造
1.1.6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元代建筑特点
重新开始大一统,加强边陲地区与中原联系
重视手工业、商业,对外特别是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活跃、藏传佛教在中原传播
限制因素:民族歧视政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
元代建筑经典之作较少,现存元代建筑实例: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龙虎殿,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四川峨嵋飞来殿,河北定兴慈云阁,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后殿,山西浑源永安寺传法正宗殿,浙江武义延福寺大殿,浙江金华天宁寺大殿,上海真如寺大殿,陕西韩城禹王殿,江苏苏州东山轩辕宫
结构趋势:柱网自由化、梁栿作用增强、斗栱结构作用削弱,南北方的建筑构造方法有明显区别。
明清建筑特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恢复中华文化,发展农业生产
形成明代官式建筑体系
民间建筑得到空前发展
时代特征:明代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并行,进入新时期。
北方使用抬梁式结构,南方有抬梁式、穿斗式和混合应用。
a. 简化结构体系,整体框架,外观严谨端庄。
b. 明晚期起,屋顶采用“举架”方式确定曲线和高度。
c. 斗栱逐渐演变为装饰性构件,清代斗栱攒数成为尺寸工具。
d. 装修、装饰、油饰彩画定型化,各种式样图案化、程式化。
e. 楼阁建筑采用通天柱结构,如天坛祈年殿、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
傅熹年总结道,明代官式建筑是在南宋以来江浙地方建筑的基础上按宫殿官署的要求加以规范化、庄重化而形成的。后来在北京继续发展,并为清代所继承。
北京城:元、明两朝建造,中轴线为整体格局重要控制轴线
元大都建于金中都东北郊离宫旧址,太液池萧墙中,三座宫城。
明洪武初攻元大都,压缩北部,新建北城墙。
明永乐-正统时期,皇城、宫城改建,南拓内城,建设了左祖
右社等礼制建筑。
嘉靖晚期,外城建设,完善了天地日月四郊的祭祀建筑。
北京四重城格局(外城不完整),宫城中轴线与都城轴线重合,从正南的永定门到正阳门,穿大明门、天安门、午门、玄武门、景山,止于钟、鼓楼长度7.8公里。
重要建筑沿中轴线或对称布局,即数重城楼、宫城的前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等均沿中轴线安排,或者相对中轴线对称地设置在两侧,如天坛和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
皇家建筑宏伟、色彩鲜明,与市民住房形成对比,体现封建地位和秩序。
清代继承明代成果,开放皇城禁区。
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工程做法则例》,以“斗口”为基本模数的设计体系。
其它特征
明代砖石应用达到顶峰,全国建城池,长城防御体系“九镇”为主,采用包砖。
无梁殿建筑形式兴起,如南京灵谷寺无量殿、北京皇史宬、苏州开元寺无量殿
明代江南私家园林发展,园林设计专著《园冶》出版。
清代园林建筑以皇家园林为主,如北京“三山五园”和承德避暑山庄。
明清民居建筑丰富地域性特色,大木结构、砖木混合结构,改善室内空间技术——“轩”与“草架”。
典型民居:巴渝场镇民居、徽州民居、闽赣客家围屋、闽南红砖大厝、闽浙石头民居、藏新甘密梁平顶土木结构、云南傣族干阑式建筑、陕河南黄土窑洞建筑。
形成了中国古建筑发展的第三个高潮
实例
山西芮城永乐宫:
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市,元代道教建筑。
主要建筑: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邱祖殿(已毁),沿纵向中轴线排列。
三清殿:
月台:两重,踏步两侧保持象眼做法。殿前后檐开门,其余用檐墙封闭。
柱头斗栱:六铺作,单杪双下昂(耍头用假昂),补间铺作除尽间施一朵外,余皆两朵。
壁画:三清殿内《朝元图》,线条生动流畅,与纯阳殿、重阳殿内的元代壁画同为我国古代艺术瑰宝。
宫内主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平面减柱甚多,檐柱有生起及侧脚,檐口及正脊呈曲线。
上海真如寺大殿: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元延祐七年(1320年)建成。
大殿结构:面阔、进深皆三间,重檐歇山屋顶。
特点:使用“明栿”和“草架”两套承重构架,草架加在明栿之上。被“复水椽”和藻井遮挡起来
明栿构造:四椽栿对四椽栿加乳栿用四柱,月梁,加工精细。
草架构造:穿斗式,支撑脊槫和前坡上金等4根槫。
使用单昂四铺作:昂为平置构件,前昂后翘,铺作里转,耍头上“起挑斡”,翘上起“上昂”,共同支承下平槫。
北京妙应寺塔
位置: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
别称:白塔
建成时间:元至元八年(1271年)
设计师: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
形状:接近印度窣堵坡和尼泊尔“覆钵式”佛塔
结构: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
塔基三层,平面作“亞”字形,上、中两层为须弥座。
二层须弥座之上以硕大的莲瓣承托塔身,平面圆形,肩宽下窄。
塔身之上又以“亞”字形须弥座承托圆锥状相轮。
塔顶为青铜伞盖和宝瓶。
高度:50.9米
材料:砖砌造,外抹白灰
特点:无雕饰,各部分比例匀称,雄浑稳健,气势非凡
北京紫禁城
朝代:明清两朝
建立时间: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参照:以明南京宫殿为蓝本
规模: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平方米
城墙:高10米,四周环绕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
主要门:午门(南面正门),神武门(北面后门),东华门和西华门(东西两侧)
角楼:城墙四隅各有一座精美的角楼
建筑分布:外朝和内廷两大区
外朝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主轴线上),文华殿、武英殿(东西两侧对称布置)
内廷建筑
分布:分中、东、西三路
中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御花园
东路:东六宫(嫔妃住所)、乾东五所(皇子居所)、奉先殿(皇帝家庙)、斋宫(皇帝祭天祀地前的斋戒之所)和宁寿宫(太上皇宫殿)、南三所(皇子居所)
西路:西六宫(嫔妃住所)、乾西五所(皇子居所)、养心殿、慈宁宫、寿安宫、寿康宫、慈宁宫花园、英华殿佛堂等(供太后、太妃起居、礼佛)
辅助性建筑:太监值房、库房、作坊、马房、内衙署等
紫禁城设计特点
主轴线:贯穿南北,与北京都城轴线重合
空间序列:建筑与庭院主次分明、高低起伏、纵横交织
重要建筑
午门
形状:凹字形,其形制是从隋唐宫阙延续下来的
结构:下部墩台高12米,正中开三门,两侧各开一掖门
正楼:九开间重檐庑殿顶,两翼伸出雁翅楼,翼端和转角部位各建重檐方亭一座
三大殿:
三大殿共同坐落在一个大尺度的工字形三层大台基上,联结成有机的整体殿组,成为整个宫城的核心空间。
太和殿:皇帝登极、大婚、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场所,最高等级建筑
特点:
规模: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
结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下承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
斗栱:上檐九踩,下檐七踩,仙人走兽达11件,彩画为金龙和玺
地位:世界上保存规模最大、形制最高、规格尊
中和殿:庆典前皇帝休憩处
保和殿:明代庆典前皇帝更衣处,清代皇帝的赐宴厅和殿试考场
瞿昙寺
概述
位置:青海省西宁市乐都区
始建: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历史:永乐年间赠金佛像,明宣德二年(1427年)增建隆国殿,达到极盛时期
特点:西北地区保存较完好的明代藏传佛教汉式风格古建筑群
规模:占地52亩,建筑面积8446平方米,房屋526间
瞿昙寺布局:
三进院落,坐西朝东
中轴线上:山门殿、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隆国殿
两侧对称:东西御碑亭、小钟楼与小鼓楼、大钟楼与大鼓楼,七十二间游廊及四座配殿、四座香趣塔
囊谦(活佛宅院):寺院外东边
建筑特色:
隆国殿及两侧抄手斜廊:依故宫太和殿之前身明代奉天殿为蓝本
钟楼、鼓楼:模仿明代奉天殿两边的文楼和武楼(清代的体仁阁和弘义阁)
建筑细节:大木结构、斗栱形制、槅扇细部“蔟六雪花纹”、枋头“霸王拳”、垂脊戗兽小跑、平座滴珠板、柱础等与明代故宫建筑一致
十三陵
概述
位置:北京北郊昌平天寿山麓
范围:约120平方公里
主峰:天寿山,海拔750米
风水:第一重东西龙砂(东有蟒山,西有虎峪山)
长陵概述
始建:明永乐七年(1409年)
墓主:永乐皇帝、徐皇后
主神道:长约7.3公里,其他各陵无神道
结构:三进院落和圆形宝城
宝城周长:1公里
主要建筑
第一进院:神厨、神库、碑亭
第二进院:祾恩殿
第三进院: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祾恩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黄琉璃瓦顶,须弥座台基,总面积略小于北京故宫太和殿
陵园规模比较:
长陵:祾恩殿是九间重檐庑殿顶建筑
永陵:七间重檐歇山顶
其他陵:五间重檐歇山顶
长陵、永陵和定陵:规模最大,没有采用南京明孝陵“哑巴院”作法
北京天坛
概述:
位置:北京外城永定门大街东侧
创立: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
历史沿革:永乐年间建成天地坛,嘉靖年间改为天地分祀,并建圜丘坛;嘉靖十九年改建为大享殿;清乾隆年间改铺青色琉璃瓦,称祈年殿
规模:占地面积273公顷,为紫禁城的3.7倍
主要建筑:
圜丘坛:祭天场所,由3层圆台构成,外围方圆两重墙
皇穹宇:单檐攒尖顶圆殿,内供“昊天上帝”神版
配套建筑:神库、神厨、宰牲亭等
祈谷坛:包括祈年门、祈年殿、配殿、皇乾殿、具服台、神厨、宰牲亭等
祈年殿:三重圆攒尖顶
皇乾殿:位于大院北墙外的小院内
其他建筑:
丹陛桥:连接南北两坛的甬道,长361.3米,宽29.4米,高出地面3.35米
斋宫:供皇帝斋戒的地方,位于轴线西侧
附属建筑:神乐署(演习礼乐)和牺牲所(饲养祭祀用牲畜),位于外坛西墙内侧
简介:
我国的木构架建筑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萌芽,到汉代基本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
九个特点:
采用木柱木梁构成的框架结构,承托上部一切荷载
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台基、按柱高形成的屋身和屋顶构成中国古建筑的三个主要部分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构件,它的作用是在结构中减少横梁与立柱交接点上的剪力,既用于梁头之下以承托梁,也用于屋檐下将檐挑出,斗栱具有装饰效果,也标示建筑物的重要性;实行模数制的设计和建造制度。北宋末年总结为“以材为祖”,清代中期规定为“斗口制”;
木结构的构件采用标准化的制作,框架结构采用装配式施工;
善于利用屋顶的造型和装饰构件取得艺术效果,琉璃瓦为屋顶加上色彩和光泽
充分发挥油漆的保护功能与装饰性统一的特性,敢于和善于在建筑物上施加色彩
建筑组群的规划以庭院为基本单元,庭院一般依据一根前后的轴线,把主要建筑物安排在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在它的前后左右对峙,周围用回廊或围墙连接起来。
根据需要可以把若干庭院组合成一个建筑群,按照规划修建城市
园林艺术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其设计追求山水画式的意境
中国的建筑业很早就实行官营的制度、官式建筑
商代设有工官
战国时代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匠人”营国和建国应该执行的标准
北宋末年颁布的《营造法式》总结了北宋官营建筑的标准
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一书中,提出了清代官式建筑的概念
隋唐
两代的重大工程,都是由
工部
和
将作监
共同主持
中国建筑体系12 种功能类型
城、镇与村落
宫殿、府邸、衙署
宅第民居
坛庙祠堂
陵墓
宗教建筑,如佛教寺院、道观、清真寺、教堂等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
学校、学堂、书院
驿站、会馆、旅舍
店铺作坊、商业和手工业场所
桥梁和水利工程
防御工程
古建筑的研究两个目的
唤醒社会,助长保护趋势,这是神圣的义务
使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本国建筑学识和趣味,增强文化的创造力
1.2 中国古建筑典籍与研究著作
1.2.1 中国古建筑营造古籍
《营造法式》
北宋官定建筑设计、施工专书,作者:李诫。
编修年代: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开始,元符三年(1100年)完成,崇宁二年(1103年)镂版刊行。
结构:共34卷,涵盖建筑艺术、技术、施工等方面。
前2卷:建筑物与构件名物制度、几何形计算方法。
第3卷:土石方工程、台基、石栏杆等石料构件加工与雕饰。
第4、5卷:大木作制度,包括建筑木结构部分。
第6至11卷:小木作制度,包括建筑装修、佛道帐和经藏。
第12卷:彫、旋、锯三作加工方法,竹作材料选择。
第13卷:瓦作、泥作制度。
第14卷:彩画作制度,配色法则与方法,彩画题材与图案画法。
第15卷:砖作、窑作制度,砖、瓦、琉璃等材料制备与规格做法。
第16至25卷:诸作工限,各作劳动定额。
第26、27卷:各作料例。
第28卷:诸作用钉、用胶料例,诸作等第。
第29至34卷:诸作图样。
价值:总结北宋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为建筑设计、建造提供原则,预算与施工组织制定标准,研究宋代及古代建筑制度与发展提供重要资料。
现存版本:清代抄本,如钱塘丁氏旧藏本、陶湘校勘本,故宫藏本和傅熹年汇校本等。
清工部《工程做法》
清雍正九年(1731年)开始编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完成。
目的:规范建筑形制和制度,确定施工定额和物料价格。
对象: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及一切房屋油画裱糊等。
结构:共74卷。
木构做法:40卷,包括23项高级工程项目(大式大木)及4例次要建筑结构形式(小式大木)。
工程匠作做法:7卷,涵盖小木作、石作、瓦作、土作等。
用料定额:13卷,包含木作、铜作、铁作、石作、瓦作、搭材作、土作、油作、画作、裱作等规定。
用工定额:14卷,涵盖17个专业、20余个工种的工程技术问题。
价值:总结明清以来工程各作的标准做法,阶段性总结,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重要文献
版本:武英殿刊刻本。
《园冶》
作者:计成,明末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成书时间:明崇祯四年(1631年),刊行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
写作特点:骈体文,典故连篇,讲究辞藻的对仗和韵味。
结构:三卷共十篇,约万字余,插图二百多幅。
第一卷:总论,包括“兴造论”和“园说”。
第二卷:专讲栏杆及其造型,附有图式。
第三卷:讲述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技法。
影响: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对日本园林创作产生深刻影响。
重要版本:20世纪以来共出版过三个版本。
1931年喜咏轩丛书本
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本
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根据中国营造学社本的影印本
《鲁班营造正式》
类型:南方民间建筑术书,与宫廷、官署营缮使用的“法式”有明显不同。
重要性:明代以后江南沿海诸省民间工匠的准绳和依据,研究明清时期民间建筑的宝贵史料。
最早版本:宁波天一阁藏明成化、弘治年间刊行的《鲁班营造正式》。
内容:纯技术性著作,关于一般民间房舍和楼阁的建造方法,以及特殊建筑类型如钟楼、宝塔、畜厩等。
插图:附有大量插图,部分做法与宋《营造法式》相近。
《营造法原》
作者:姚承祖,张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
姚承祖:苏州著名营造家,鲁班会会长,编写《营造法原》基于家藏秘籍和图样。
刘敦桢:称《营造法原》为“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托付张至刚整理增编。
出版时间:1959年。
结构:共16章,涵盖地面总论、平房楼房大木总例等主题,附录及128幅插图和图版。
建筑分类:平房(楼房)、厅堂(楼厅)、殿庭。
厅堂: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广泛应用于富裕之家、小规模宗祠、园林建筑等。
1.2.2 中国古建筑营造典籍的注释与研究
《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作者:梁思成(1901-1972),中国古代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的开创者之一。
主要目标:将难懂的古文、词句、术语、名辞翻译成现代通用表达;将古代图样“翻译”成现代工程画;补充缺乏图样的内容;用实物照片说明难以用图表达的宋代风格。
研究背景:基于1931年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全国古建筑调查、研究和资料积累。
中断与重启:因战事停滞,1961年重新开始研究,1963年完成注释。
出版情况:先行出版《营造法式注释·卷上》,1980年以梁思成遗稿整理名义正式出版。
《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
作者:陈明达,1932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做刘敦桢的助手。
研究主要问题:(1) 寻求未明文记录的材分标准;(2) 探讨铺作的详细制度;(3) 探讨厅堂等间缝用梁柱图及殿堂草架侧样图的结构形式。
内容分七章:(1) 几项基本尺度的材分;(2) 各类房屋的规模形式;(3) 材分制的结构意义;(4) 铺作;(5) 两种结构形式——殿堂、厅堂;(6) 上昂及平座楼阁;(7) 实例与《法式》制度的比较。
附录:作者拟定的《宋营造则例》。
出版情况:198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上册为文字,下册为附图。
《<营造法式>解读》
作者:潘谷西、何建中,继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和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之后的研究成果。
内容:全面解读《营造法式》所录各工种(共13个工种),实质性剖析、介绍各工种的工程做法,从工程、功能、艺术、技术等多角度审视。
方法:使用现代语言及图示方法表述,帮助读者跨越古代术语和文字障碍,获得对宋代建筑和《营造法式》的正确认知。
出版情况:2005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清式营造则例》
作者:梁思成,中国第一部研究古建筑的专著。
创作背景:1931年参加营造学社,拜杨文起和祖鹤州为师,研读清工部《工程做法》,以故宫和北京其他古建筑为实例。
出版情况:1934年由中国营造学社出版;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并《营造算例》再版。
主要目标:注释清代官式建筑的做法、各部分构材名称、权衡大小、功用等,用图样标示各部分状况,实物照片标明名称。
内容分章:共六章,包括平面、大木、瓦石、装修、彩色等方面。
配套资料:包括“清式营造辞解”和“各件权衡尺寸表”,现代工程绘图方法绘制的28幅图版,以及83幅实物照片。
《园冶注释》
原著:《园冶》(明)计成。
注释作者:陈植,南京林学院教授,著名林学家。
注释背景:感受到《园冶》对城市及风景建设的重要价值,决心对难解的明代骈文及苏州土话进行注释。
支持协助:南京工学院刘敦桢、童寯、杨超伯,同济大学陈从周等。
出版情况:第一版于198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订正后于1988年再版。
研究兴趣:国内外对《园冶》的研究兴趣不断增长,日本发现多种版本。
1.2.3 中国古建筑史与营造技术专著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主编:刘敦桢。
编写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编写的第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
内容概述:系统地叙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引证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资料。
结构安排:绪论部分论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发展阶段与特点;第一至第七章按建筑历史发展进程分论各时期建筑。
特点:开创性意义,丰富的图片资料,高质量附图。
参与学者:一时之选,三易其稿,1965年定稿,总结了35年来的古建筑研究工作,可称经典之作。
出版情况:1980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背景:1988年起,为丰富单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资料,满足人们需求,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编写新建筑史。
规模:1999年全部脱稿,全文400万字,插图5千幅,资料丰富程度及篇幅超过单册版。
出版情况:2003年7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结构:第一卷: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主编刘叙杰;第二卷: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主编傅熹年;第三卷:宋、辽、金、西夏建筑,主编郭黛姮;第四卷:元、明建筑,主编潘谷西;第五卷:清代建筑,主编孙大章。
特点:(1)从建筑学角度认识和解释考古遗迹;(2)从古代文献中发掘建筑制度;(3)运用科学复原手段展示古代建筑成果和艺术;(4)搜集丰富的形象资料补充建筑资料不足,并呈现各卷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主编:张驭寰,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
规模:文字近200万,图纸与照片1800幅,是关于古代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发展的专著。
内容:阐述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进程,整理和总结建筑工程做法、技术经验和成就。
结构:共分十五章,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时期,涉及土工建筑技术、木构建筑技术、砖石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生产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防护技术;少数民族建筑技术;城市建设工程;园林工程技术;建筑设计与施工等方面。
特点:最后附有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大事年表。
出版情况:第一版于1985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作者:傅熹年。
内容:广义概念下的建筑技术,涵盖建筑结构、构造、材料、施工技术等,探讨形成和延续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方法、程序及成果。
主题:城市规划、建筑布局、大型建筑设计中的模数网格运用,材分、斗口等模数在单体建筑及结构中的运用等。
结构:共十章,按原始社会、夏商建筑、周代建筑、秦汉建筑、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隋唐五代建筑、宋、辽、西夏、金建筑、蒙古、元代建筑、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划分。
方法:广泛收集实物材料和文献史料,互相印证,论断基于实物与文献结合。
特点:图文并茂,侧重于科技发展的建筑通史。
《说园》
作者:陈从周。
形式:散文,中国古典园林理论著作。
组成:五篇文章,全面细致地阐释古典园林欣赏、造园法则和美学特征。
主题
建筑:组合、体量、尺度、装折、家具设计和配置,使建筑成为园林中情景交融的纽带。
叠山理水:有法无式,做到山贵层次,水妙曲折。
植树莳花:立意造景,选择土生土长的物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园林空间组织手法:障景、借景、引景、泄景,追求自然美和自然情趣。
特点:谈景言情,论虚说实,独到精辟的见解;文笔清丽可诵,引人入胜;叶圣陶评述:“熔哲、文、美术于一炉,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版本:中、英两种文字同刊,中文用毛笔精书影印;附有中国古代造园图三十二幅。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作者:马炳坚。
主要内容:研究和介绍清官式建筑木作技术,着重解决清官式(及明官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
结构:共八章。
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二章:古建筑常见构造方式和构造技术。
第三章:清代建筑的榫卯结合技术。
第四章:大木制作和安装。
第五章:翼角。
第六章:斗栱的构造和制作技术。
第七章:装修,包括内外檐装修。
第八章:木作的修缮技术。
特点
作者拜师北京著名木作老匠师王德宸,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论点和技术经验来自作者亲身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和老工匠的指点,精辟准确。
全面丰富的内容,附有详细的插图和权衡尺寸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被单士元和于倬云称为“用现代科学的表述方法总结清代传统木作技术的一部成功之作”。
出版信息:1991年,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作者:刘大可。
主要内容:关于瓦作、石作及土作营造方法和法式的专著。
结构:共七章。
第一章:基础与台基。
第二章:古建灰浆、砖料、瓦作工具及砖料加工。
第三章:墙体。
第四章:地面。
第五章:屋面。
第六章:石作。
第七章:瓦石作修缮。
结构:共七章。
偏重明清官式建筑的做法。
介绍工匠们心藏口述的尺度概念和习惯做法,名词术语沿用工匠的习惯称谓。
注重研究、设计、施工、编制定额、规范等工作的实际需要,具有较宽的适用性。
配用大量线图和56个附表,使内容更加准确和清晰,具有实用性。
背景:作者向北京著名老匠师学习请教,总结传统技术。
出版信息:199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
作者:蒋广全。
主要内容:对清代各类官式建筑彩画技术的认真系统研究和总结。
结构:共九章。
第一章:介绍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种类及沿革。
第二至第五章:分类介绍旋子、和玺、苏式和其它彩画。
第六章:讲檩、枋、梁大木彩画与其它部位彩画的匹配关系。
第七至第九章:介绍彩画绘制工艺、颜料、保护修缮和彩画施工。
特点
编写历时十年,附有近千幅彩画图样和墨线图,展示搜集资料的用工之勤。
结合具体法式图例做法,全面论述和说明各种彩画的纹饰设计、图案构成、设色工艺等。
出版信息:2005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联著作:与《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构成研究和阐释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和技术最重要的三部著书。
《中国明清建筑木作营造诠释》
作者:李永革、郑晓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木作营造技艺的传承人。
特点:整理兴隆木厂传承的明清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法,结合实践经验,用通俗语言解说,保留原汁原味的老工匠手艺。
主题:明清官式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
结构:共十章
第一、二章:讲解建筑制度和尺度权衡的通则。
第三、四章:讲解斗栱和内、外檐装修构件的种类及尺度。
第五章:介绍木雕。
第六、七章:介绍大木制作与安装。
第八章:介绍木作维修。
第九章:图解明清建筑大木构造的参考算例。
第十章:介绍大木选材。
附录:简述古代建筑行内的记事与传承的故事。
风格: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出版信息:2018年,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