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社會認知、心理表徵與心智理論 - Coggle Diagram
社會認知、心理表徵與心智理論
心理表徵、信念與錯誤信念
Dennett
成功的理解錯誤信念是證明人們能歸因他人心智狀態唯一令人信服的證據
原因
基於錯誤信念對他人行為所做出來的預測,會與基於當前現實所做出來的預測截然不同
Wimmer、Perner
最初使用錯誤信念作業研究
結論
在4~6歲間有一種新的認知能力逐漸浮現-形成錯誤信念之表徵能力
建議
只有4~6歲間幼兒才開始有能力對兩個人間知識狀態的連結產生表徵
挑戰
以位置改變作業來測量孩子是否能理解別人信念可能是錯的
例子
Siegal、Beattie
以4歲前概念發展有限為由,很難解是孩子為何無法通過Wimmer與Perner的錯誤信念作業
詮釋
認為小小孩在整合不同心理表徵時能力較差
受Flavell與其同事一系列有關兒童對於表象-真實區辨實驗支持
對表象與真實相異狀況有興趣
例子
孩子如何理解看起來像是石頭的海綿
Callaghan
發現
使用位置改變錯誤信念作業
在所有文化裡大多數3歲孩子無法通過
大多數5歲孩子可通過
4歲孩子一半一半
結論
此一錯誤信念理解的改變是舉世皆然的發展里程碑
出現此能力:3~5歲間
對於錯誤信念另一種見解
把這些孩子們給的錯誤答案歸諸於發展過程中執行功能不足
圖像表徵vs心理表徵
Zaitchik
發展
另一種探討兒童同一時間在心中掌握兩種競爭表徵的研究派典
一種不需要基於心理表徵的作業,改採基於非心理表徵的作業
解決方式
使用錯誤照片作業
發現
3~4歲幼兒都隨機猜測玩具鴨在照片中的位置
事實上他們在錯誤照片作業表現比同時間測量錯誤信念作業之表現來得差
認為
心理表徵會比較困難
原因
它們是表徵
當孩子必須去了解應用以描述真實世界的表徵時,無論是照片或信念,當這些表徵事實上無法描述真實世界時,孩子就會遭遇困難
聽障者的心理表徵
圖像表徵與心理表徵兩者在發展上為獨立能力
受到另一線不同研究支持
Siegal
指出
日常生活對話中談論到心理狀態
對於正常心智理解發展可能非常重要
聽障兒不太可能有此交談
原因
多數聽障兒童父母聽力是正常因此錯失許多早期豐富對話經驗
一般聽力障礙不是早期就診斷出
大部分聽障兒童正是上學前都沒有學習手語
大部分聽障兒童的早期社會經驗相對他人較有距離
可能對社會認知發展與心理表徵理解有些作用
Peterson、Siegal
研究
使用手語的聽障兒童在兩種不同表徵作業中的表現
分別為錯誤照片作業與標準位置改變錯誤信念作業
發現
父母都能流利使用手語的家庭不會缺少談論抽象心理狀態的機會
Woolfe
發現
以手語為母語的聽障兒童在信念作業表現與聽力正常的4歲兒童相近
顯示其可以理解錯誤信念
較晚學習手語的聽障兒童則否
無論以手語為母語或是晚學手語的聽障兒童都可順利通過同研究中施測的錯誤照片作業
主張
晚學手語者由於早期缺乏共同語言,因此可能缺少許多與父母以及手足談論心理狀態的經驗
早學手語者不缺少與父母以及手足談論心理狀態的經驗
與心理狀態相關的對話,對於理解人類心理正常發展的重要性高所以備受重視
心智理論
Premack與Woodruff
個體考慮自身或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
扮演遊戲、象徵發展與後設表徵
扮演遊戲
Leslie
想法
是兒童用以描繪及操弄自身(或他人)對訊息之認知關聯性
最早展現出的能力之一
原因
心智理論與扮演遊戲兩者間有重要發展連結
暗示
個體對於他人具備後設表徵,或至少具有部分理解
發展
個體開始具備理解何謂認知的能力
思考本質
社交夥伴經常利用語言幫助幼童理解扮演表徵
重要特質
把後設表徵與扮演遊戲連結在一起
指出
思考中的符號之發展最好被理解為一種設表徵的能力
後設表徵的能力也是發展出理解他人內在狀態之能力的核心
研究
多半聚焦在與語言發展的關係
語言與扮演兩者都被認為需要一個共同、一般的中介能力
可創造出思考中的象徵符號
例子
McCune-Nicolich
分析
8~30個月發展過程中的扮演遊戲行為
發現
幼兒最初扮演行為與真實世界中人們操作物件的行為緊緊相扣
第二年扮演遊戲逐漸呈現抽象面貌
第二年後半,幼兒開始出現心中盤算怎麼完再付諸行動的能力
計畫式扮演遊戲
2歲是典型年紀
最早由18個月,最晚至26個月
扮演遊戲與語言之理論上共同要素
思考中的符號
兩個假設基礎
都涉及與他人分享物件的溝通功能
兒童使用兩者來是用各式各樣的表徵對等關係
紀錄一些語言結構發展歷程
開始說單詞的時間點通常會和開始出現扮演遊戲的時間點差不多
代表表徵意義的方式和意義本身分離
出現詞彙結合使用的時間點,與出現序列式扮演遊戲的時間點差不多
出現以規則為基礎(符合文法結構)的口語之時間點,與出現計畫式扮演遊戲的時間點差不多
Fenson與Ramsey
研究對象
12、15與19個月大的嬰兒
結論
模仿序列式扮演行為的一般能力在19個月時便出現,非24個月
猜測
扮演遊戲與語言的先備認知元素在這些結合式行為出現前就存在
模仿式社會認知強力工具
兒童會藉由模仿成人扮演行為與成人溝通
兒童也會藉由模仿語言的片段來達到此一相同目標
Bigelow、MacLean與Proctor
指出
模仿可以加深對於表徵活動的理解
研究目的
了解成人與嬰兒分享對於同一物件的注意力時的扮演遊戲
認為
集體意圖
成人相互注意過程中的主動支持,對於表徵能力發展有特別效果
成熟的遊戲行為不只是仰賴母親在一旁被動陪伴
Rakoczy、Tomaselllo、Striano
認為
心理發展仰賴文化模仿學習與集體意圖
不假設個體心智式其獲取理解心智狀態的主要動力來源
整個發展過程多半是透過社會互動歷程
Carpendale、Lewis也認為兒童對於心智理解發展是透過社會互動
Meltzoff、Decety
強調
模仿在個體獲得更深層心智狀態與心理表徵的理解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指出
嬰兒會模仿別人動作,也知道別人正在模仿自己動作
觀點
當嬰兒看到別人做出像我一樣的動作時,他們可以投射出別人當下的心理經驗
該心理經驗與嬰兒自身在做相同動作時的心理經驗互相呼應
動作與模仿在心智理論的發展上極為關鍵
認為
人類行動與嬰兒有高度關聯,因而其他人看起來會像是嬰兒感覺到自己動作的樣子
早期心理學(欲求心理學)
Wellman、Woolley
解釋
以欲求解釋人類行動
簡單欲求心理學
被認為先於信念-欲求心理學
原因
欲求驅動行為,而且先有欲求再出現行為
認為
欲求是內在的建構,但基礎的生理驅力則不然
簡單欲求心理學的特質是將其他行為者趨向或背離某些初級表徵(如動作或物體)的原因,歸於其內在意圖
2歲幼兒只能對他人行動進行以欲求為基礎之推論
3歲幼兒才能對他人行動進行信念為基礎之推論
預測
研究中的2歲幼兒可以理解欲求,但理解信念-欲求有困難
實際上參與研究的孩童兩種測驗都表現得相當好
看法
小小孩對於心智只有非表徵式的理解
爭議
許多研究陸續證實小小孩早就發展出欲求心理學
例子
Repacholi、Gopnik
提出一個可以用來探索14-18個月大幼兒如何理解欲求的研究派典
使用給予食物的程序
1 more item...
結論
1 more item...
Astington
就理解心理因果關係發展而言,信念與欲求在決定人類行動時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
欲求比較容易被觀察
1 more 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