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認知治療 (特徵, 認知行為治療(CBT)), 個人中心治療, 心理治療三大學派, D 駁斥處理 (dispute) - Coggle…
認知治療
特徵
基本假設:心理困擾常來自認知歷程
挑戰認知 👉情感 &行為的改變
當下
為核心、有時限性
治療者主動
,
教導性
的治療模式
治療師&患者是合作關係
認知行為治療(CBT)
理情行為治療(REBT)
ABC理論
理情治療的過程可以用ABC模式表明
ABC ➡️ ABDE ➡️ ADE
情緒上的困擾 是不合理的思維 造成的
對該事件的認知、看法 ➡️情緒反應
治療
目的
不以消除症狀為引導,引導
改變價值觀
改變影響情緒的非理性信念
變成健康的情緒行為
治療師的功能與角色
第一步
覺察
B 信念
說明個案持有許多「應該」、「一定」
個案 要
區別
理性與非理性的信念
治療師引導
覺察
治療師 要向個案進行 自我挫敗信念挑戰
鼓勵、說服,甚至直接指導
第二步
告訴個案 B 信念 ➡️ C 情緒困擾
個案要為自己的情緒問題負大部分的責任
第三步
矯正
B 信念
矯正或放棄原本造成問題的信念
使個案了解惡性循環的自我責備過程
第四步
建立 E
➡️ 發展理性信念
發展一套生活哲學,可類化到其他事件
治療師 要攻擊非理性思考的核心
教導如何以E取代B
變成 ADEF
認知治療(CT)
內省
,
非治療者教導和詮釋
治療者身份:引導者,訂出明確、可估量的目標
通常使用
回家作業
治療程序
促使當事人去監視伴隨煩惱的想法
透過置身於產生問題想法的問題情況,指出並挑戰當事人的想法
透過在現實世界中加以測試,以檢測信念與假設
Beck's主張
此三認知組合是
導致憂鬱的重要原因
自動化思考
被刺激引起的獨特性思考,速度往往很快,所以稱自動化
認知扭曲
邏輯上的錯誤思考,個體會駁斥客觀的事實
類型
獨斷性推論
災難化
二分法思考
過度類化
個人化
選擇性斷章取義
負向認知
有不合理認知與不正確的結論,是導致憂鬱症疾病的脆弱因子,此種特質在藥物治療後仍存在
期中不考
Albert Ellis
個人中心治療
主要概念
真誠的治療關係
無戒心的環境
自我揭露上的拿捏必須非常慎重
同理心
站在案主角度,了解案主主觀經驗
完整的同理心包括理智了解+了解當事人所體驗的意義和心情
促進當事人的認知歷程和情感上的自我調適
無條件關懷
不帶批判性,不做任何評價,僅去接納、認同和關懷案主
溝通
治療師對個案的理解及接納
一致性
治療師對個案能做到內外一致的接納關懷
積極回應
簡介
強調人的正面成長和發展
著重治療師的
真誠、無條件尊重、同理心
等案主自己洞察自己的問題,
非治療師主導
起源與發展
「存在主義」
Rogers相信人本身是可信任的,並且自身有能力理解和解決自己的困難和個人成長
「非指導性輔導」、「案主中心治療」
優缺點
缺點
會過於重視傾聽&同理心,但沒解決到問題
治療師以個案為中心,卻失去自己的個性和獨特性
應重視治療師「教導」的角色
每個人的自我實現傾向的假定不一定正確
個案不一定能信任內在的方向感
治療師應以行為引導影響個案,使其達成目標
應強調諮商師「諮商技術」上的訓練,而非著重態度
人性觀
相信每個人都有
自我了解
和
自我解決問題
的能力
力爭上游的潛能
人是自發的
優點
基本概念很直接且淺顯易懂
非專業人士可以直接使用
Rogers
心理治療三大學派
行為學派
人本論
精神分析
D 駁斥處理
(dispute)
B 信念
C 情緒&行為 結果
(consequance)
A 促發事件
(activating event)
E 效果
(effect)
F 新的 情緒&行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