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學習評量 - Coggle Diagram
學習評量
參、促進學習評量的原則
1.評量連結教學與學習
可經過評量分析不斷修正教學策略
2.採用多樣的評量方法
評估不同學習成果,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選擇有利學習的評量
例如:學習檔案、實作、模擬等等
4.尋求同儕評量的合作
學生
加深對學習內容的了解
教師
確立評量規準
5.持續評量學生表現
一邊觀察一邊引導來修正學生的學習
6.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
促進自身學習
7.評量了解學生的學習
目的:改進學生的學習
8.學生了解評量的標準
建立能力指標為基準
9.回饋輔助學生的學習
即時、有效的資料協助達成學習目標
10.分析報告學生的成績
教師:教學回饋,學生:學習成效
貳、學習評量的演進
一、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of learning)
總結、稽核式評量
二、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
形成性、診斷性評量
三、評量即是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
教育式評量
壹、學習評量的意涵
總說
評量的分類
依教學流程
安置性評量(前) 確定學習者進入教學後是否達到預期水準
準備的向度:學習者是否具備先備知識
安置的向度:學習者是否獲得預期結果
形成及診斷性評量(中):是否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提供補救教學
提供回饋穩固學習內容
總結性評量(後):是否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依評量結果
常模參照評量
效標參照評量
依評量實施階段
現況性評量
加值性評量
依評量時間與對象
橫斷式評量
縱貫式評量
依評量關係
直接性評量
間接性評量
其他類型
實作評量
另類評量
真實評量
檔案評量
脈絡(情境)評量
動態評量
課程嵌入式評量
展覽式評量
教學歷程
教學目標
起點行為
教學活動
教學評量
總結性評量
目的
決定學生最終的表現
學習者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是
提供成績等級或精熟的證明
否
提供額外的學習經驗
評估教學的效能
學習評量的功能
學習評量可以做個體間的比較,瞭解學習者的進步情形
瞭解學習的結果,也知道學習者的學習歷程
對於教師的教學成就,亦可以從評量的結果獲知
多次的評量對於學生結果的認知,可以更為周全
學習評量的目的
(1)瞭解起點行為及適當安置學生
在教學前進行評量,有助教師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便於規劃教學活動
(2)規劃教學活動及調適教學步調
教師在執行教學一段時間後,可透過教學評量所獲得的回饋,得知學生是否達成教師預計的教學目標,並針對結果調整學習活動及步驟
(3)診斷學習困難及提供學習回饋
診斷學習困難及提供學習回饋:由教學評量所獲得的回饋信息,可讓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類型及困難,採取因應的補救以及輔導學生學習的措施,而這也是教學評量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4)評定學習成就及報告學業成績
教師可以依據評量的結果,給予評定等第,並將評定的結果視為學生的學習成就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