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原子結構

克魯克斯

發明陰極射線

陰極射線性質

具有直進性

受電場影響偏向正極

具有動能的物質

受磁場影響

湯姆森

利用電場及磁場的交互作用使陰極射線直線前進

提出原子模型:葡萄乾布丁模型

發現任何材質都能產出陰極射線

提出"電子":物質的基本組成之一,帶負電

導出"荷質比"=1.7588*10^8(C/g)

密立坎

油滴實驗

步驟2.利用電場電力使受重力掉落的離子的合力為0

3.推算出油滴分子離子的帶電量,再取其最大公,得依基本電荷(電子)帶電量=1.6*10^-19C

步驟: 1.以X光將油滴分子分離成分子離子

結合湯姆森荷質比:e/m=1.758810^8,推得一電子質量=9.110^-28g

拉塞福

α粒子散射實驗:發現粒子大部分都直線通過;少數偏轉角度大;極少數反彈

α粒子撞氮原子核(第一次核反應)

推翻湯姆森葡萄乾布丁模型;並提出行星模型:質量中心在原子核,大小=10^-15m

透過質量數、質子數守恆推得原子核由一帶正電粒子所組成,稱"質子"

查兌克

α粒子撞鈹原子核

推得有一粒子在原子核內且不帶電,稱"中子"

模型:行星模型內,電子在核外繞軌道運轉,原子核內有質子中子,原子大小=10^-10m(1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