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天主教社會教學), 與CST有關文獻, CST, 金融界, 結論…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天主教社會教學)
Finance moral dimension(財務道德面向)
Principle of common good (公共利益原則)
Principle of subsidiarity(輔助原則)
Principle of solidarity(團結原則)
與CST有關文獻
Charity in Truth (2012)
第一部分:經濟發展不平衡,卻也造成進步
房地產投機泡沫化是過度使用貨幣和金融工具的結果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和信貸的過度擴張。
第二部分:側重於考慮技術的作用和倫理挑戰。
第三部分:全球化的權威。
反對提議:實施所提議的措施將導致可預見的低效率,認為這是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的直接攻擊。
解釋:共同利益導向,建立在道德理性之上,非獨裁主義。
第四部分:建立一種中央世界銀行的方向邁進,以適應和完善當前國際金融體系的架構。
結論:通過建立一個為共同利益服務的世界公共權力機構來構想一個新世界。
Oeconomicae et pecuniariae quaestiones
最近的金融危機可能提供了發展新經濟的機會,更注重道德原則,以及對金融活動的新監管,以消除掠奪性和投機傾向。
道德委員會必要性
2008年泡沫危機:投機行為、次級抵押貸款等都不是永續性投資,鼓勵尋求人類與經濟永續發展。
作者認為:天主教社會教導的方法,將追求盈利與良好的道德實踐相協調是可行的。
CST
風險
自然風險:科技有好有壞,壞處氣候影響最為嚴重
社會風險:人、地區、國家不對等
政治風險:移民浪潮、民粹主義(討厭菁英)
期望:成長意味著經濟增長,也是人類進步的可能性,以可持續的方式由個人推廣到全人類。
願景:經濟層面的重新定位(為達成社會進步與個人幸福目標)
以及金融技術與經濟效率相結合的重要性
金融界
機會(技術進步)
進入障礙變低(競爭者變多)
金融服務轉型
例子:SDG協議衍生出歐洲綠色協議:達成社會創新、永續、商模、政治參與、公民承諾、大量綠色投資都很重要
這將創造很多機會
威脅
道德價值觀:良好工作、良好實踐和金融道德的明確
道德
結論
目標:以共同利益為導向,發展、展現和繁榮,達到盡可能的幸福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