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校園霸凌不要怕 - Coggle Diagram
校園霸凌不要怕
霸凌有哪些行為
言語霸凌:包括取綽號、用言語刺傷、嘲笑弱勢同儕、恐嚇威脅等。
關係霸凌:排擠弱勢同儕、散播不實謠言中傷某人等。
性霸凌:以身體、性別、性取向、性徵作取笑或評論的行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體上的侵犯。
肢體霸凌:包括踢、打弱勢同儕,搶奪財物等。
霸凌例子
肢體霸凌:在學校體育課上,多次故意將足球踢向受霸凌者的臉部,造成受害學生受傷或心理創傷。
網路霸凌:重複並且不斷地對特定網友或網路群體進行杯葛、排擠;
模仿特定網友外表及行為特徵,並且加以羞辱;
關係霸凌:幾名同學聯合起來,對某位同學長時間做出言語嘲笑、排擠或肢體傷害的行為,讓他感到孤立和無助。
言語霸凌:在教室中被取綽號、嘲笑、恐嚇、與性別相關卻不恰當的言論
被霸凌了,不要怕
向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投訴或撥打1999 便民專線
向好同學、好朋友反映
可以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
被霸凌怎麼辦
協助受霸凌朋友檢查他們在網路平臺上的隱私權設定,不開放所有人都可以在朋友的社群頁面上留言。
被網路霸凌時,要截圖畫面或用手機將畫面拍起來
向導師、家長反映
被霸凌帶來的傷害和心理
有些被霸凌者將受欺壓的憤怒轉而朝向較幼小或軟弱的後生晚輩,被霸凌心理陰影可能導致睡眠障礙、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發作、社交退縮、創傷壓力症候群等。
會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很尷尬 孤獨 沒人喜歡。
被霸凌者容易有較多負面情緒與想法,感到更焦慮及不安全感,無價值、低自尊以及孤獨,且比其他人更容易沮喪、無助,進而影響其日常生活。
結語
真實校園霸凌事件的完美結局,從不是戲劇裡充滿快感的報復正義,而是霸凌事件當事人、旁觀者如何透過事件學習正確的觀念與行為,以及關係修復。
跟霸凌拔河,為自己拉一把. 你值得好好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