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報告可加強, 多宗教社會共存, 兩國的多元族群與文化融合, 馬來與南島語族文化的影響與特色, 爪哇文化本身的影響力與特色, 雨林生態與保護意識…
-
-
兩國的多元族群與文化融合
印尼(30分鐘)
-
-
文化融合
-
強調印尼人身分
-
特例
亞齊 統一之下的獨特自治區
-
-
曾經爆發過獨立運動,最終透過自治達成和平
16-17世紀,亞齊是東南亞最強盛的伊斯蘭王國之一,擁有獨立的統治體系。經歷荷蘭殖民後,印尼獨立,亞齊成為印尼的一部分。然而,當地人對被納入印尼感到不滿,發動長期的獨立運動,要求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
直到2004年亞齊遭遇大地震與海嘯,當地基礎設施毀壞嚴重,印尼政府協助,促成和平談判(人民傷亡和資源損毀,沒能力再反抗)。最終,於2005年簽署和平協議,亞齊放棄獨立,換取高度自治權
-
-
-
-
-
-
多元族群的歷史背景
為何擁有多元族群?
-
原住民
印尼的主要族群來自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這是一群在約 4000-2000 年前,從台灣南部出發,經菲律賓向南遷徙至印尼與太平洋島國的民族。他們帶來了農耕技術、航海文化,並成為印尼大部分族群的祖先,如爪哇族、巽他族、馬來族等。
對比兩國差異15分鐘
族群劃分
-
-
印尼
-
獨立時
印尼在1945年宣布獨立時,面對的是一個極度多元且分散的群體,包括爪哇人、巽他人、華人等數百個族群,且超過 700 種語言。荷蘭殖民政府對不同群體施行「分而治之」政策,獨立後,蘇卡諾後來的蘇哈托選擇「印尼化」(Indonesianization)作為國家建構策略,強調:「我們不是各自的族群,而是印尼人。」
-
-
-
-
-
馬來西亞(30分鐘)
馬來西亞有什麼族群?
-
華人移民史
-
大量移民
19世紀 因為鴉片戰爭的北京條約,清朝容許洋人可以招俜漢人出洋,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許多華工被輸送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華人不僅從事勞工,也掌握港口貿易、零零售業
種族衝突(20)
513事件
-
造成513事件主因有兩個
- 經濟差距:
在 1960 年代,馬來人經濟普遍較差,而華人掌握了大部分經濟資源。
-
-
-
-
-
-
-
-
-
-
馬來與南島語族文化的影響與特色
-
認知
南島語系 介紹
-
-
特色(東馬原住民)(穰)
-
-
-
習俗與節慶
豐年祭
豐收節是沙巴 卡達山杜順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慶祝活動。慶祝活動為期一個月,從5月1日開始一直到5月31日。在現代的豐收節慶祝活動中,5 月 30 日和 31 日是每年在豐收節主辦地舉行的州級慶祝活動的高潮日期。
在過去,人們慶祝豐收節是為了感謝古老的神靈和稻米之神賜予的豐收,以確保下一個水稻種植季節的稻米產量。
儘管豐收節仍作為年度傳統進行慶祝,但慶祝豐收節的目的不再是為了滿足祖先的精神傳統和習俗的要求,而是為了尊重祖先的習俗和傳統。
如今,豐收節更具象徵意義,是與家人和愛人團聚的時刻。在國內,現代的豐收節是根據個人意願來慶祝的,可以選擇是否提供卡達山杜順族傳統食物和飲料,這些食物和飲料大多是非清真的。
-
-
-
-
-
-
-
爪哇文化本身的影響力與特色
-
-
地理位置與分布(爪哇文化與巽他文化在印尼的地理範圍與人口分布。)
文化的形成與歷史背景(歷史發展、相互影響、兩者在歷史上的互動關係。)
文化的主要組成要素與差異(語言、宗教、建築、飲食、藝術表演)_可以以爪哇為主、巽他為補充
文化的現代影響力(意識形態、價值觀、宗教信仰、產業經濟)
-
-
-
雨林生態與保護意識-萱雅、恩澍
雨林生態(恩澍)
-
-
-
-
-
5分鐘跟我們&當地人(原住民)的關係是什麼?
我們:預防全球暖化
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就是會「鎖住熱氣」的氣體!
我們的地球就像一間大房子,外面有一層「透明的窗戶」(大氣層)。白天,太陽光透過這層窗戶進來,讓房間變暖;晚上,地球會把多餘的熱量往外釋放,就像開窗透氣一樣。但是,如果房間裡有一層厚厚的窗簾(溫室氣體),熱氣就沒辦法完全散出去,房間(地球)就會越來越悶熱,這就是溫室效應。
常見的溫室氣體有哪些?
二氧化碳(CO₂):主要來自燃燒石油、煤炭、天然氣等。
甲烷(CH₄):來自養牛、垃圾掩埋場、稻田等,比CO₂更容易鎖住熱氣!
水蒸氣(H₂O):本來就存在大氣中,但當地球變熱時,水蒸氣變多,又加劇溫室效應。
氧化亞氮(N₂O):來自化肥、燃燒燃料等,也會讓地球升溫。
-
-
-
當地人
農民
2023
棕櫚油供應鏈創造45萬個就業機會(馬來西亞)
也占了GDP3.5%()
總種植面積(公頃)5,664,318
總出口收益(億令吉)125.83
馬來西亞約有55,000人從事林業和伐木業。
2022年,林業和伐木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預計將達到約 50 億馬來西亞林吉特。
-
-
-
-
-
-
-
保護意識
-
生物保育22分鐘(萱雅)
都市開發
-
-
-
有沒有類似環評的機制?
-
沙巴、砂拉越法律差別
罰則力度
沙巴
50,000馬來西亞令吉的罰款,或不超過5年的監禁,或兩者兼施
-
-
砂拉越
最高100,000馬來西亞令吉的罰款,或不超過10年的監禁,或兩者兼施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