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認識欺凌 - Coggle Diagram
認識欺凌
欺凌事件涉及的人物
欺 凌 者 ( Bully )
發動欺凌行為,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其中
協 助 者 (Assistant)
跟隨帶領者,直接參與欺凌行動
附和者(Reinforcer)
支持欺凌者的行為,例如在旁嬉笑或吶喊助威
受害者(Victim)
受到欺凌
保護者(Defender)
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嘗試制止欺凌行為
局外人(Outsider)
置身事外
欺凌的類比和形式
身體/行為暴力的欺凌
例如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以及強索金錢或物品等。
言語攻擊的欺凌
例如恐嚇、粗言穢語、喝罵、中傷、譏諷、呼叫「花名」及針對身體特徵、能力、種族等個人特質,加以惡意嘲笑和侮辱等。
間接的欺凌
例如造謠、蓄意不友善、無視別人的存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等。
網絡欺凌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欺凌者可利用互聯網上的途徑,例如透過電郵、網頁、網上聊天或手提電話的短訊,惡意造謠、發放侮辱性的消息或人身攻擊的言論,以嘲弄及中傷受害者,形成「網上欺凌」的現象。
何謂欺凌
重複發生-欺凌行為在一段時間內重複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惡意-欺凌者蓄意地欺壓及傷害他人。
權力不平衡的狀態-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