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非藥物治療(音樂治療) - Coggle Diagram
非藥物治療(音樂治療)
-
5.文獻研究成效
本文獻印證團體音樂治療是一種不具侵入性的治療,可降低精神科病人憂鬱及焦慮程度。參與者對每次音樂團體治療皆有正向評價、參與度踴躍、團體氣氛愉悅,會主動向其他病友分享心得,一致認為音樂團體治療是可以紓發情緒、讓心情變愉悅,增加與其他病友的人際互動。
BDI-II(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分數越高,表示憂鬱越嚴重。對照組前測平均分數34.6±13.4分、後測平均分數28.7±11.8分(p = .003);實驗組前測平均分數31.5±14.3分、後測平均分數6.7±5.3分(p < .001)。進行(GEE)模式分析「音樂治療」在憂鬱之成效(p< .001),表示音樂治療能夠改善住院精神病人的憂鬱,已達統計顯著效果。
BAI(貝克焦慮量表)分數越高,表示焦慮度越高。對照組50位:前測平均分數22.7分(標準差 11.9)、後測平均分數15.8分(標準差8.5) (p < .001);實驗組53位:前測平均分數 16.7分(標準差8.9)、後測平均分數1.5分(標準差2.1)(p < .001)。進行 GEE模式分析「音樂治療」焦慮的成效 (p < .001),達統計顯著效果,表示音樂治療能夠改善住院精神病人焦慮的問題。
-
-
2.治療機轉
音樂的干預是最常見的非藥物治療之一,能有效緩解多種不適症狀。可以激活邊緣系統、皮層下迴路,和情緒相關的系統,通過音高、節奏和旋律,從而刺激垂體釋放內啡肽,誘發幸福感,進而影響生理反應,例如血壓、體溫、心率的變化、呼吸和肌肉張力,達到情緒的舒緩。
-
6.結論及想法
音樂是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的一部分,透過「以樂療傷」的方式,不僅能為住院的精神病人帶來心靈的舒緩,還有助於改善焦慮和憂鬱等症狀。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療仍以藥物為主,但隨著多種療法的發展,音樂治療有機會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方式,特別是在生活相對單調的急性病房,音樂不僅能增添趣味,還可能對患者的精神症狀帶來正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