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走出生命中的憂谷 談自殺防範 - Coggle Diagram
走出生命中的憂谷
談自殺防範
當家人或朋友有自殺念頭時,我能做些什麼?
關懷與傾聽
*周圍有人談及自殺念頭時,請傾聽他的心聲與感受,那是他的求救信號。
*不必害怕伸出援手會惹麻煩或無法承擔,當他的聽眾即可。
*不給個人意見或批判。
安全的環境
*如處在危險階段,將可能的自殺工具拿走,隨時陪在身邊。
求外援
*聯繫當事人家屬、較親近的相關他人、專業輔導機構或報警。
醫療藥物的治療
*若自殺者是有憂鬱症或其他疾病困擾者,應早就醫治療。
有自殺念頭時,我該怎麼辦?
※ 意識到自己有想不開的念頭時,要先行釋放壓力。
※ 務必向家人/朋友/老師求助。
※ 說出心中的痛苦與恐懼就能鬆一口氣,別讓自己孤單的扛下全部的負擔。
※ 對自殺念頭喊停,找專家協談,找出活下去的理由。
你不能不知
自殺的人70%有憂鬱症。
※ 自殺死亡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男性比女性多,自殺企圖者以年輕者較多,女性多於男性。
※ 曾有自殺企圖者,約十分之一自殺成功。
※ 只要我們能辨認出有自殺意圖的人,那麼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自殺原因
造成自殺的原因不只一個,為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而產生。
(一)慢性因素
因長時間累積,致本身處於不良的身心狀態。
個人特質
※人格及情緒處理之方式較不成熟。
※環境適應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較弱。
※對死亡的概念不正確,缺乏積極的生命價值觀。
環境因素
家庭、學校、人際關係及社會文化......等因素,致使個體陷於不良的身心狀態,如:家庭失和、離婚、失業等。
疾病因素
憂鬱症、酒精濫用(依賴)、藥物濫用、人格障礙、思覺失調症等。
(二)急性因素
引爆自殺行為的危險歷程:
生活上的重大變化。
壓力與情緒調適的問題。
自殺警訊
※大部分成功的自殺都有計畫的,且之前是有徵兆可循的,自殺者當中三分之二曾表達過自殺意念,三分之一曾有明顯的自殺企圖。
語言方面
藉由話語、文章、日記......等,表現出想死的念頭、常以死亡為話題或表示告別等。
心情方面
情緒低落,覺得絕望、孤寂、無助等或突然的情緒變化(如:嚴重憂鬱症者突然變得活潑開朗)。
想法方面
認為「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沒有用」、「只要我消失,所有問題就會結束」、「沒有人能幫我」......等。
行為方面
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如:立遺囑、放棄財產、由開朗變退縮、與家人或外界關係變的疏離、淡漠、常獨自在危險地方徘徊(如:頂樓、海邊等)。有些自殺者會留下遺書,內容包括:要求原諒、譴責別人等。
外表方面
睡眠與飲食狀況混亂、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有憂鬱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