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其他G(-)桿菌 - Coggle Diagram
其他G(-)桿菌
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
衛星現象: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共培養時,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會在其周圍長出,因為葡萄球菌釋放X因子及V因子。
致病性:通常為正常菌叢,但有莢膜的致病株可引發如細菌性腦膜炎、急性咽炎等,特別對5歲以下兒童具有高度致病性。
生長需求:需要血液中之X因子(hemin)及V因子(NAD)才能生長良好,無法在綿羊血液瓊脂平板上生長,只能在巧克力瓊脂培養基上生長。
預防及治療:早期診斷與Hib疫苗接種可降低死亡率,若感染可用氯黴素治療。
百日咳桿菌
致病因:外毒素和氣管細胞毒素引起呼吸道症狀。
致病性:主要影響5歲以下兒童,經飛沫傳染,且死亡率高。
生長特性:常用博德-根古培養基培養。
預防及治療:注射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治療以紅黴素為主。
布魯氏桿菌
致病性:透過接觸患病動物或飲用感染奶汁而傳染,會出現週期性早低晚高的發燒現象。
實驗室診斷:血液培養需時長,且需進行凝集試驗。
由患者脾臟於1887年首次分離,主要感染牛、羊、豬。
陰道加特納菌
診斷:陰道pH值升高、有魚腥臭味,需進行Wiff test及陰道抹片檢查。
治療:使用Metronidazole或Clindamycin。
為健康婦女陰道中的正常菌叢,增多時可引起細菌性陰道炎。
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
致病性:通常通過吸入受污染的水氣而傳染,常見於免疫力低下者。
預防及治療:應定期清洗水塔,目前無疫苗,治療以紅黴素為主。
生長特性:培養於含半胱氨酸的BCYE培養基。
土倫法蘭西斯桿菌
致病性:可引起兔熱病,傳染方式多樣,流行及臨床症狀類似鼠疫。
治療:可使用鏈黴素、氯黴素或四環黴素治療。
特性:為兼性細胞內寄生菌,A型比B型毒性強。
多殺性巴斯德桿菌
常見於健康貓、狗的上呼吸道,40%的人類感染源自貓、狗的咬傷。
致病性:咬傷後24小時內會出現紅腫、發炎等症狀,治療以青黴素有效。
杜克氏嗜血桿菌
培養需求:接種在含X因子的巧克力瓊脂平板上,10天後可見小菌落。
致病性:由性接觸傳染,引起軟性下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