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9/28 大帆船與菲近代經濟肇始, 討論 (涉及貿易對象為?, 工革對大帆船貿易的影響, 為何要進行大帆船貿易?, 對西班牙何產業造成影響?,…
9/28 大帆船與菲近代經濟肇始
大帆船(1565-1815)
航線
閩粵港口→馬尼拉(菲)→阿卡普爾科(墨)→伊比利半島
原因
與葡萄牙競爭
與中國貿易以取得貿易貨品
維持殖民開銷
貨物內容
長航線
絲綢
生絲
瓷器
影響
西班牙
產業
絲織業
皇家政府
限制白銀輸出量
明朝
白銀貨幣化
從民間開始
明初禁金銀交易
貨幣文化
元寶→銀元
美洲作物傳入
菸草
玉米
馬鈴薯
甘藷
菲律賓
積極面
繁榮
轉型
維持當地政府財政收入
消極面
經濟
沒發展當地資源
貨品都從中國來
地區發展不平衡
馬尼拉繁榮 其他地區則無
衰敗至終結期(1762-1815)
1717-1727 清頒布南洋禁航令
1762-1764 英占領馬尼拉
推行自由貿易
工業革命開始
紡織機問世
可大量生產
減少對中的依賴
白銀大量湧入中國
白銀貶值
要用更多白銀跟中國換絲織品
西對菲政策改變
減少壟斷貿易的控制
利益變低
歷史性意義
使歐亞之間以貿易作為交流
從16th後到19th初,使太平洋東西兩岸的交流達到高峰
雖然是壟斷貿易,但仍推動全球貿易的發展
菲律賓
經濟改革&社會轉型
背景
被荷攻擊
西勢力衰落
壟斷貿易衰落
西殖修改經濟政策
西面臨改革壓力
欲減少白銀流出
殖民地自給自足
發展當地
1770年代 開明專制
1778(18th中葉起)任命荷西巴斯克總督
總體經濟發展計劃
總體經濟發展計劃
改變
刺激農業、礦業、絲織業
放鬆港口管制
但主要還是馬尼拉
鼓勵開發當地資源
發展經濟作物
傳授生產方法
棉花
絲織
蔗糖
初期目標
農業
菸草
產業
礦業
技術
引進人力
加工業
蔗糖
白銀
減少外流
國家之友經濟協會
(鄉村之友經濟協會)
1781
宗旨
引進技術
發展基礎農工業
功能
指導經濟發展
重視
農業
經濟作物
菲律賓王家公司
1785
王室有大股份
享有壟斷特權
壟斷西與菲與中的直接貿易
投資
農業
輕工業
阻礙當地商人的生意
受反對
倒閉
殖民經濟政策新階段
1815
大帆船貿易結束
1834
撤銷王家公司、開放馬尼拉
馬尼拉成為國際貿易港口
1842
鴉片戰爭
中國開放通商口岸
馬尼拉貿易地位下降
討論
涉及貿易對象為?
馬尼拉
中國
墨西哥
工革對大帆船貿易的影響
紡織機器問世
新帝國主義興起
掠奪取代貿易
交通革新
減少海上貿易
為何要進行大帆船貿易?
賺錢
取得物資
對西班牙何產業造成影響?
紡織業
工藝業
對菲的消極面
衝擊當地經濟
當地文化被西班牙文化取代
西班牙皇家政府想限制?
貿易
防止白銀外流
白銀湧入中國的影響
中國限制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