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治學第四章(民主、威權與極權), 多數暴政, 所有參與本身即為目的,培養如何為人, 國家, 公民社會, 選舉要有不確定性,…
政治學第四章(民主、威權與極權)
民主政治
類型
多數決與共識決民主:
九項v.s八項
多數決民主
司法:排他性代議民主→無公民投票、無司法審查
行政與立法關係:權力融合與內閣優勢
立法
權力不對稱兩院制
國會主權與不成文憲法
政黨體系
兩黨體系
單一面向政黨體系
行政:行政權集中→單一政黨內閣、勉勉強強過半數內閣(聯合內閣)
選制: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係:單一制與中央極權政府
共識決民主
司法:成文憲法與少數否決
行政與立法關係:正式與非正式權力分立
立法:平衡兩院制與少數代表權
政黨體系
多黨體系
多面向政黨體系
行政:行政權分享→大聯合政府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係:聯邦制與地方分權
選制:比例代表制
參與式和審議式民主
參與式民主(1960's)
內涵
範疇
中央權力下放地方
強健民主取代薄弱民主
公領域到私領域→產業民主
方法
公權力委任更小單位
直接民主
非決策團體更多參與
評估
優點
強化公民對政治控制力
直接民意表達
培養政治深化的公民
缺點
分工及專業化難分權
人民對公共事務不關心
涵義:具行動綱領意味的古典民主理論→擴大民主參與
審議式民主(1980's)
關鍵
民主:任何受到決策影響的個體,都要納入決策過程中
審議:所有訊息能夠以理性交流,對正反意見進行反思,並相互驗證
限制
參與者要有同等影響力,但事實上專家學者(權威)影響力較大
無時間及外在壓力
參與者要能排除先入為主觀念
背景
代議民主危機
當代通訊科技進步
自由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
自由主義式民主
涵義
間接民主→本質上是代議民主
自由主義為基礎:取得強制性權力與個體自由之平衡→有限政府
制度設計
經濟:自由放任
政治:(權力)有限政府→落實憲政主義
難題
公民和國家關係:多元論v.s.菁英論
代議下資格認定→普選權落實後才解決
社會主義式民主
制度設計
經濟:公平財產分配
政治:個人自由、民主政治
福利國家的建立→北歐
涵義:強調公民社會責任與公益→糾正個人主義及市場失靈
民主政治的實際
菁英論民主
涵義:重視領導者角色,民主就是「少數(minority)的統治」
觀點
菁英存在有利民主發展:菁英政治文化;菁英較容忍負責
開放性菁英團體:實證菁英論者以為,非菁英可透過管道成為菁英
寡頭鐵律:菁英保守為既有利益團結
選舉僅在菁英中進行:菁英決定政策,選舉僅具象徵意義,人民對政策影響有限
權力歸屬特定階層:菁英主導職務流轉,權力累積
對民主看法
反對:古典/規範菁英論:認為菁英統治是必然的;反對民主的擴大。
大部分是歐陸學者。如:Mosca, Pareto。因為當時知識不普及。
贊成:實證菁英論。透過研究菁英論,來抨擊菁英統治。
大部分是美國學者。如:Lasswell, Schumpeter, Mills
批評
缺乏普遍性區別標準
社會流動與假設矛盾,與菁英崩潰現象。如:日本財閥會招婿。菁英崩潰如蘇聯瓦解。
多元論民主
涵義:人們加入組織化的利益團體反映其利益;民主是由「許多少數(minorities)的統治」
觀點
政策是團體間競爭對立妥協結果
選舉具正面功能
會員重疊,觀點平和
權力是分散:菁英是依議題匯合的少數;職務非流轉,權力非累積
問題
缺乏普遍性
少數現象
民主的菁英論
團體菁英彼此間互動,而非團體互動:政策是小團體(中的菁英)互動結果
菁英僅關心與其利益有關議題,並非所有議題
菁英分散在不同團體,而非單一團體:菁英間存在衝突→民主是可能的
民粹主義與公民投票
民粹主義
涵義:以政治改革為目標的勢力,藉由訴諸「人民」的名義,批判舊有權力結構與菁英階級,以實現其主張的躁進式改革運動。
起源
1930年代拉美:經濟大恐慌(1929)
21世紀
右派:歐洲反整合、反全球化浪潮
左派:拉美社會改革重新分配
1890年代美國人民黨:批評貧富差距
整體特徵
批判菁英,質疑現行體制:人民是純潔而菁英是腐敗
「明星型」領袖:能直接推敲人民心聲,與傳統政治體制對抗
將「人民」擺在中心,宣稱代表沉默多數
薄弱政治信念:隨領導菁英改變而改變其主張
類型
拉美民粹主義
頌揚國旗主義,外資企業國有化
經濟政策:為使進口產品要國產化,採進口替代工業化與(關稅)保護主義
多元的支持族群,呈跨階級聯盟→非典型左派
重視勝選,瓦解寡頭勢力→民主外表
善用新出現媒體(錄音機、黑白電視)與新交通方式(火車)
歐洲民粹主義
起因
全球化與歐洲整合下的失敗者,對抗推動該政策菁英
傳統左右派政黨差距縮小,難因應全球化及整合
都市中間選民為沉默公民發聲,挑戰特權
特徵
採用新媒體、訴諸中間選民
高舉「民主」大旗,對抗菁英
主張福利沙文主義,移民是福利濫用者
對民主影響
正面:促進民主
創造新政治團體,提供新政治理念
促進「政治」的復權→修正新自由主義弊端
促進邊緣團體的政治參與
負面:阻礙民主
嚴格區分敵我,激化政治對立
過度重視人民意志,妨礙良性統治
具輕視權力分立,抑制立憲主義傾向
公民投票
涵義
界定:人民藉由投票,表達對特定公共政策議題的看法
類型
時機
複決:國會審議後
諮商公投:國會審議前→不具拘束性
創制:立法原則
層次
憲政內:強制性v.s.任意性
超憲政:獨立、合併
對代議政治影響
優點
落實政治平等:增進政治參與
落實人民諮商(責任政治)
落實人民主權:化解代議政治存在的難題
缺點
民智參差,不符公平→兩造資源不均
菁英濫用、人民冷漠(棄權)
貶抑國會,簡化議題
多數暴力,激化對立
我國公投(2003主管機關選委會)
適用事項
中央層次
立法原則之創制
法律之複決
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
地方層次
地方自治條例立法原則之創制
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
地方自治條例之複決
不得提案
租稅
薪俸
預算
人事
領土及國號變更,列入憲修案複決→人民不得主動提案
民主政治原則與特徵:
四大原則
人民諮商
存在民意探查機制
政府斟酌採納
人民主權
有意義的選舉
競爭性
更替可能性
持異議:不服從權力
對人民負責的政府
定期改選
連任限制
統治正當性來自獲人民支持
多數決原則
多數與少數具變動性
對表決議題要有基本共同信念
政治平等
平等陳述觀點,爭取職位
一人一票,票票等值
極權與威權
極權政體
法西斯主義
意義
20世紀戰爭與革命的混合體
提升國家地位,成為國家統制主義
特質
有組織地統一國家社群:團結力量大;個人認同必須完全併入社會團體中
創造肯犧牲的新人、服從最高領袖
反抗特質:反資本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共產主義等西方理性進步價值
類型
義大利(墨索里尼):國家至上的狂熱政治運動
德國:種族主義
反猶主義
亞利安主義:白人優越主義
影響
引發二次大戰、意識形態對立
提供當前反移民、反多元文化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
六大特徵
祕密警察:恐怖統治
黨控制軍隊:人民不得擁有武器
單一群眾性政黨的一元領導:無公民社會。即使有其他政黨,也是花瓶政黨;因為加入政黨要經篩選,政黨地位高過政府機關,或政黨要員在政府任高職,形成黨國體制
嚴控大眾傳媒:傳聲筒
全面性意識形態:排他、強烈極端、領袖獨斷、權力無界限、政策不可預測
推動計畫經濟:由官方控制資源;通常投資在重工業、國防工業上,會忽略民生工業及輕工業
背景
20世紀現代科技的產物
全面控制人民的行為與思想,高度動員的政治參與
威權
威權主義
涵義:一種強調「由上而下」的理念或政府運作方式,在忽略人民同意下,將政治規則強加社會
與權威比較
關聯:都和權力(power)運作有關
區別:民主政體下的權威是由下而上建立具正當性權力的法理權威;
威權主義形成的政體常不顧人民是否同意的信念,由上而下行使權威
內涵
提供當代威權政體思想基礎
民主國家亦有威權主義→柴契爾主義、麥卡錫主義(美國戰後反共浪潮)
史上君主統治主要型式→確保安全與秩序
心理學或社會學現象→威權人格
威權政體
涵義:政府由少數菁英控制,其作為不受制衡,公民自由權利受嚴格管制,惟限政治層面
四大特徵
一人或寡頭領導→國會是橡皮、圖章
領袖權力大,行為可預測
沒有主導性意識型態
沒有廣泛政治動員:僅需人民消極服從
類型:君主的、宗教的、政黨的、官僚的、軍人的
和極權比較
社會控制領域及程度不同:極權控制所有面向v.s.威權控制政治生活,但非廢除公民社會
因極權欲改造社會,會控制人民思想行動v.s.威權則否
極權領袖行為不可預測v.s.威權領袖行為可預測
獨裁政治
獨裁者地位幾乎不受民意影響
國會僅具象徵或邊緣作用
一人或少數人決策,決策甚少受民意、國會、政府以外勢力影響
不存在公開的反對勢力
民主理論
古典與經驗民主理論:
多元政體六大要件
經驗民主理論與間接民主(633)
界定:
民主是一種獲得政治決策權的一種制度性安排。在這安排下,政治菁英彼此競爭,取得選民支持,及決策權力
主張
代議政治:選出代表來代表公民
責任政治:選出的菁英要對公民負責
政黨政治
對菁英的民主規範:菁英要透過定期改選,來避免成為獨裁者
菁英掌握權力:民眾不一定具政治知識或對政治熱衷,
且政治行為不一定理性→民主的程序論
公民適度政治參與→參與與服從間取得平衡
背景
政治現代化:決策專業化、官僚化
佛洛伊德質疑理性
批評
忽略政治平等:每個人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力;過度重視菁英競爭,忽略人民參與→被批評為菁英民主理論
政治冷漠是失望而非滿意
規範批評有謬誤:參與本身即具教育意義
意涵:民主是一種制度、程序;藉以選出領導者
優點
可行的民主形式
重視社會分工與專業
菁英有助於政治的穩定:菁英政治文化。菁英(比起平民)更具包容與寬容精神,所以有助於政治穩定
古典民主理論與直接民主(446)
代表學者:洛克、孟德斯鳩、盧梭、麥迪遜、柏克、邊沁、托克維爾、梅連等
批評
「理性」說法缺乏實證:民眾多政治冷漠。另外,所有公民都有充足資訊及理性決策的假設現實難成立
忽略菁英的存在:忽略菁英在決策過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
忽視政治狂熱的弊端
對公民的要求不切實際:需有高度政治參與及具高道德的公民,易產生政治疏離
易受野心家煽動
小國寡民與有限公民權不符合現代社會需求
論點
多元性:民主政治能同時滿足政治社會個人的目標
理性平等參與:理性公民有權參與政治,並對公共事務提出理性意見及決策
自我統治:每個職位都是輪流擔任,因此每人被統治、也自我統治
同質且重公益:選民都是同質且會將公利擺私益之前
意涵: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
優點
揭櫫民主理想:影響後世民主發展、啟蒙對更好的政治生活的追求
公民與公共事務高度結合
強化統治正當性:人民傾向接受自己所決定的決策
公民大會具備公民教育功能→公民論
R, Dahl多元政體
核心概念:民主就是落實參與(包容)與競爭
六大要件
民選官員:決策官員要透過民選產生,權力才是由人民賦予
定期、自由、公平選舉
包容性公民:平等政治參與
言論自由
新聞自由
集會結社自由
多數暴政
不壓制少數
多數權力受規範→憲政主義
所有參與本身即為目的,培養如何為人
國家
公民社會
選舉要有不確定性
機會平等,非實質參與平等
落實責任政治
因可產生多數政權
因此有利政治穩定
重視少數地位
成功如:荷蘭、瑞士、奧地利、早期比利時。
失敗如:黎巴嫩、賽普勒斯
(透過歷程凝聚)共識與最佳論點的力量,才能展現公益的決策
地方層次
以實務上解決多數決弊端
:red_flag:極權、極權政體、極權主義、極權獨裁視為同一名詞。但威權主義、威權政體、威權獨裁有區分三者。
:red_flag:受行為主義影響,
認為17 18世紀古典理論缺乏實證基礎
:star:J. Schumpeter
:red_flag:規範式的民主理論
:pencil2:公民論
:red_flag:因為熊彼得經歷過二戰,目睹法西斯主義,擊潰威瑪共和,所以不認為高度政治參與是好的。
:pencil2:實證民主理論
修正民主理論
菁英民主理論
民主的程序論
:red_flag:A. Smith說,每個人負責最擅長的部份,透過交換,整個社會的水準就能極大化。政治事務也是專業的一種。
:red_flag:質疑了古典民主論的假設
:red_flag:制度性安排就是「選舉」。也就是民主的來源。
:red_flag:民主的程序論:菁英透過程序,取得選民賦權後,進而取得決策權力
:red_flag:經驗民主理論認為,政治冷漠是來自於對現狀滿意;因此誰來執政都沒有差別
:pencil2:多元政治、多頭政體、多元菁英民主
:red_flag:因為觀察美國,所以反映了美式民主
:red_flag:熊彼得是菁英論的支持者
:red_flag:人天生就是一種政治動物
:red_flag:成年男子就是公民;
女性、奴隸、外邦民都不是公民
:red_flag:學得和不同人交流。
參與本身就是目的。
在過程中,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城邦人、自然人
:star:A. Ranney
:red_flag:人民掌握最後政策決定權
:red_flag:如美國總統大選,需要獲得過半的選舉人票;
(內閣制國家)英國取得國會過半數席次
:red_flag:美國眾議員一任兩年;參議院一任六年,每兩年改選1/3;
英國國會議員任期不超過五年
:red_flag:美國一開始是沒有連任限制的;後來透過憲法修正案才改制
:red_flag:也就是把權力收回;如:罷免
:pencil2:R. Dahl的包容性公民
:pencil2:R. Dahl的言論自由
:red_flag:依人民意志執政
:red_flag:如公聽會、早餐會報等。較科學的方法是民意調查
:red_flag:如同婚議題,個體都有各自的道德傾向,就沒有共同信念
:pencil2:自由民主
:pencil2:社會民主
:red_flag:強制性權力就是簽訂契約後,產生的國家
:red_flag: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red_flag:早期會用種族、年齡、財力、識字率等來做資格限制
:red_flag:社會主義對話對象是自由主義中經濟層面的主張(資本主義)
:red_flag:多種族國家(分歧)
:star:A. Lijphart
:pencil2:西敏寺模型/民主
:pencil2:協和式民主
:red_flag:單一種族國家(同質)
:red_flag:單一制:台灣、日本、法國
:red_flag:多數黨組成內閣,會產生單一政黨內閣
:red_flag:大聯合政府:盡可能把最多數政黨納入內閣中;如英國二戰時的邱吉爾戰時內閣
:red_flag:兩院制:把國會分成兩院。
英國有上下議院;美國、日本有參眾議院。通常權力是不對稱的;美國是少數參眾議院權力差不多相等的
:red_flag:俗話說:英國國會無所不能,因為英國是柔性憲法
:red_flag:少數代表權:少數保障席,如瑞士
:red_flag:早期英國是沒有公投的,不過1970年代才出現公投
:red_flag:成文憲法是剛性憲法,較難修改
:red_flag:多數黨會成立內閣;而黨內有黨紀的要求。所以大多數的法案都是內閣通過的
:red_flag:正式權力分立:瑞士是委員制,有聯邦行政委員會,被提名之後不受國會干涉,可獨立行使權力。
:red_flag:如英國的保守黨跟工黨
:red_flag:總是有一個政黨可以取得過國會半數,並單獨組閣。會輪流執政
:red_flag:對小黨不利。
:red_flag:每一張選票都會反映在國會的組成中
:red_flag:要正當化國家主權至高同時,又要限制國家權力
:red_flag:聯邦制:美國、德國、馬來西亞
:red_flag: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
:red_flag:法律主權透過國會運作行使
:red_flag:強健民主如公民投票;薄弱民主如透過利益團體進行遊說
:red_flag:如村、里、民要有更多決策權
:red_flag:如公會理事
:red_flag:最常見就是公民投票,最常見是瑞士
:red_flag:因為參與本身就有教育目的
:red_flag:也拜通訊科技進步
:red_flag:最大外在壓力是政黨
:red_flag:寡頭鐵律:只要人所構成的組織,權力必然會向少數人集中
:red_flag:會有適度的政治爭奪
:pencil2:麥迪遜式民主
:pencil2:競爭式菁英論
多元菁英民主論
:star:R. Dahl
:red_flag:民間組織的成員也有權參與組織決策;如公司職員參與公司決策
:red_flag:跨國企業老闆對於政府影響力可能高過政府官員。
:red_flag:原本的假設是由少數人統治,社會流動少。
:red_flag:和菁英論對話
:red_flag:和多元論對話
:red_flag:對間接民主的不滿
:red_flag:1860年代結束內戰之後,美國的兩大黨(保守黨及民主黨)就定下來了。
1860年代進入經濟發展快速成長期(鍍金時代),後來出現石油集團(托拉斯),也就是暴發戶;因此有貧富差距問題。
:red_flag:人民黨一度有進軍參眾議院,但後來兩大黨吸收其政黨政綱政見中,因此人民黨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red_flag:拉美的民粹主義結束原因是因為威權主義出現
:warning:民粹主義有分左右派
:red_flag:如:推動英國脫歐的政黨;主流是右派,但也有左派
:red_flag:現行體制包含政治經濟司法體系等
:red_flag:民粹主義不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不是說有薄弱的意識形態,而是薄弱政治信念
:red_flag:左派(1930-1970)
:red_flag:右派
:red_flag:〈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呈現就是這些情景
:red_flag:中上階層也有支持者,典型左派支持者通常是無產階級
:red_flag:拉美很多都有被殖民經驗;外資企業如:電話、鐵路、礦坑、石油等
:red_flag:礦坑主或農場主早期和西方殖民者利益連結,戰後殖民者離開後,這些人成為掌握經濟命脈的寡頭勢力
:red_flag:1990年代指蘇聯瓦解,冷戰結束
:red_flag:如歐盟推動農業政策,但是不是所有國家都靠農業
:red_flag:歐洲議會中,有許多民粹式政黨,如:英國獨立黨、法國民族陣線
:red_flag:不反對移民措施,但反對福利措施施予外移民者
:red_flag:新媒體:社群網路等
:red_flag:因應新右派崛起,新右派認為要交由市場決定,政府不要介入
:warning:在代議制度(間接民主)中,最接近直接民主的方式,但不是直接民主
:pencil2:公民複決
:red_flag:在國會立法前,通過立法原則,再由國會審議立法
:red_flag:國會審議後,實施前
:red_flag:時常舉行公投的地方,投票率反而低
:red_flag:美國是所有民主國家中,少數沒有中央層次的公投,都是州政府提出的。
瑞士是最常提公投的。
:red_flag:代表例子:金正恩
:red_flag:和民主政治對照
:pencil2:極權
極權主義
極權獨裁
:red_flag:如密集的監視器
:red_flag:以前的獨裁統治不同,以前是要人民遠離政治,不要發言。但極權政體不同
:warning:權力無界限,是極權和威權最大差異
:red_flag:極右派
:red_flag:同時包含極左和極右。
極左:蘇聯、毛澤東的中國;
極右:納粹、墨索里尼
:pencil2:納粹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
(和社會主義沒有關係哦~)
:red_flag:一戰後,德國被要求鉅額賠償,因此民不聊生。
:red_flag:因為國家地位低,所以才會被欺負;因此要提升國家地位。
:red_flag:有些學者認為法西斯是狂熱政治運動,而非意識形態,因為法西斯沒有提出理想的政體。
:red_flag:濫用了盧梭的全意志觀點
:red_flag:受社會達爾文影響;優勝劣敗
:red_flag:因為二戰就是反法西斯,主要對抗德日義。
自由民主國家+共產國家v.s.法西斯主義
:pencil2:權威主義(大陸)
:red_flag:相對極權政體的特徵
:pencil2:威權獨裁政體
威權體制
:lock:Cha.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