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治學第二章(政治學發展與研究取向), 行為主義政治學vs後行為主義政治學, 新舊制度論比較, 典範, :red_flag:轉向以國家為中心, …
政治學第二章(政治學發展與研究取向)
政治學發展與新研究途徑
政治學新研究途徑(1960年代)
理性選擇理論(1960's)
檢討
無法解釋偏好如何形成→社會學制度論解釋這個問題
決策訊息不充足與有限時間
單一因素的解釋過於簡化,忽略人的複雜性:理性是「公理」→非理性何以產生
→理性選擇制度論以及歷史學制度論解釋這個問題
修正
搭便車(free-rider)難題:因為公共財沒有排他性。使人沒有付出,但可以享受(部分)成果→何以有利他行為?
選擇性誘因:所有看似利他的行為還是自利的
提供充足訊息,減少資訊不對稱,可減少利他行為。
透過補貼,使成本低於收益。
基本假設
自利
偏好
偏好具有聯結性:可比較基礎。
遞移性:a>b, b>c→a>c
理性人:人所有行為是理性的
個體理性而非集體理性
具理性能力而非必然採取理性行動
偏好可排序
目的性:所有行為有目標取向
利益極大化
新制度論(1984)
歷史學制度論
內涵
制度的運作:後續政策沿襲先前政策的軌跡→路徑依循(path-dependence)
制度與行為關係:理性計算並考量歷史文化制度影響
制度的產生:每一時間點行為者選擇的綜合結果。
制度的延續:慣性會延續→修改會有沉沒成本
限制
微宏觀並用,難指明影響來源:是理性計算結果還是考量歷史?
長於解釋制度穩定,弱於解釋變遷
社會學制度論(組織制度論)
內涵
制度的運作:提供認知圖象,詮釋周遭環境
制度與行為關係:制度影響策略計算及偏好
制度的產生:來自正式規章或慣習
制度的延續:制度與文化脈絡契合
限制
忽略同一套價值觀下仍有衝突
理性選擇制度論
內涵
制度的運作:提供約束和激勵,減少互動成本與不確定性
制度與行為關係:制度規範策略性互動,限制選擇場域和結果
制度的產生:制度能解決集體行動困境,實現自身利益與價值
制度的延續:視制度能否持續為行為者帶來利益
限制
高估理性,低估動機
現實上鮮少完整偏好順序且具精確訊息可提供人們判斷
淵源
史學
社會學
經濟學
基本概念
理性策略性行為→動態
制度與行為有互動
時間序列
行為是在制度脈絡下進行
制度是獨立變數
制度非中立,所以會有偏差動員行為。
制度影響行為,所以不同選制會影響投票行為。
孔恩(T. Kuhn)典範與科學革命
常態科學
基於共同信念進行研究,並獲得豐碩研究成果,並把它寫進教科書。
謎與解謎者。科學是謎;科學家就是解謎者。→解謎就是科學的進步
異常現象
理論預測應該要有,但實驗沒有產生相對應的預測結果→產生危機
科學發現:不用原來的假設,用新的假設可以解釋,反而是科學發現→競爭典範出現
科學革命
新典範取代舊典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不可共量性(新舊典範不能互相對話)
是改宗(改變宗教信仰)過程;不是理性過程
社會科學典範:未解決的問題
實務
界定:將社會科學典範視為創造理論的邏輯架構
和自然科學比較:將典範轉移視為錯誤轉移到正確的過程→多元觀點
政治發展:傳統v.s.行為主義(後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政治學(35)
內涵
受行為學派影響,探究外顯行為;代表如芝加哥學派(以梅連為首)
D. Hume經驗主義;A. Comte實證主義
二戰科際交流,與資金贊助→研究途徑轉向
特徵
經驗分析與實然面研究
擴及非正式組織(如:憲法上沒有規範,像政黨、利益團體)及人的行為
量化統計
事實與價值分離;也就是價值中立(value free)
科際整合
後行為主義政治學(25)
背景
1960年代各種新興社會運動,如:黑人民權運動(100年前就答應了)、學生抗議運動(為何要參戰越戰)、女性運動(二戰後把女性趕回家創造就業)、都市貧窮(有錢人住郊區、沒錢的住都市)、環境危機(工業化產生的)、反核運動
水門案
特徵
重新重視制度→催生1980年代時的新制度論及新國家論
事實與價值結合
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方法併用
強調「關聯與行動」→產生政策科學(公共政策)這一學科
規範性議題(應然面的討論)→政治哲學復甦
傳統政治學(WWII前)(43)
評估
未能解釋二十世紀重大變遷,如:希特勒興起
其他學科進步(但政治學這時還停留在原地)及新科技運用
獨立法學之外成獨立學科→對制度及國家的研究
內涵
研究類型:屬規範、應然與描述性研究
延伸:受美國制憲運動、法國大革命、德國國家學影響→(正式的)制度研究途徑(舊制度論)
背景:受哲學(Plato哲學思辨, Aristotle觀察比較)、神學(聖經為本)、史學、法學(國際法)影響
不嚴格區分事實與價值
民族主義、國家與主權
民族與民族主義、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
客觀
共用地理空間
共營經濟生活
共同淵源:血緣、宗教、語言等
主觀:心理、政治建構
共同政治期望
合組共同體
民族主義
解決當代國家建立難題
國家人民由哪些組成
誰來管理國家
分類
文化民族主義
特徵:民族文明體不一定有明確政治日標
與國家關係:民族是有機體,國家是邊陲,重視保存文化差異而非政治上的獨立
起源:由下而上,強調民族自我肯定與榮耀
優劣:具穩定、凝聚力。負面則是具排他性
政治民族主義
特徵:強調公民忠誠、順服政治目標
與國家關係:民族與國家合而為一
起源:由上而下,藉教育、傳媒政治社會化
優劣:較寬容、重民主。負面則是脆弱缺乏歷史情感支撐
想像的共同體
內涵
有限的:成員數量有限,惟邊界可變
有主權的:排除外來干涉,自由的象徵
想像的:人不可能和所有成員相遇,但具相互連結的心理意象
共同體:具同胞愛,即使事實上存在不平等
例子:印尼、新加坡
界定:民族是一種想像政治共同體,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同時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契約說及國家構成要件
T. Hobbes契約論
理性
自利
自保
互相簽約轉讓所有權予不受限的「利維坦」→國家出現
契約約束力:毀約回到戰爭狀態
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
平等能力期待平等結果→平等自然權利
資源有限:競爭、猜疑、榮譽→武力先發制人
J. Locke契約論
公民社會:相互簽訂契約,由公民社會成立保障天賦人權的政府→國家出現
統治須獲得被統治者同意
財產權:自然狀態能相容忍,卻無法確保財產所有權
J. Rousseau社會契約論
自然狀態:充滿各種生存阻力,最強者絕不可能強到永遠做王;除非透過理性,將權力(power)變為權利(right),將服從變為義務。(這樣才有"正當性")→社會契約;稱為全意志(也就是國家)
服從基礎來自於合法權力:簽訂雙重契約,使自由與服從平衡
人生而自由卻處在枷鎖之中
人在自然狀態下是高貴的野蠻人
社會的束縛
全意志(general will)和全體意志(will of all)
全意志不會犯錯:源於理性,天性考量公共利益(認為理性本善)
全體意志是個別意志的加總;因此包含私利。
全意志是正反意志相抵結果
政治系統論及新國家論
政治系統論:以
社會
為中心的研究途徑
輸入
支持:貢獻
守門員:輸入項超載
需求:偏好的政治化
轉化:黑盒子
環境:開放的邊界
輸出:決策與行動
系統
部分(part)有互賴性,為集合體,可變動
負責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稱為政治系統
心靈建構
回饋:若不存在回饋,系統會崩潰
檢討
優點
具整體性思維
真實科學的基礎→研究並分析人類政治行為的概念架構
擴大政治研究領域
缺點
忽略系統自主性:輸入主義→新國家論
傾向維護現狀、弱於解釋崩潰→重視均衡
僅適用部分開放政治體系
形式大於實質,且難以進行預測
修正
修正輸入主義偏差:政策決定先於人民需求
內輸項(withinput)
不同部門間的壓力:有贊成有反對
回饋圈短路
新國家論:以
國家
為中心的研究途徑
特徵(與系統論對照)
重視公權力對個人的約束v.s.政策是團體互動的結果
重歷史因素與抉擇v.s.系統重均衡及穩定
國家是公共政策的行動單元v.s.國家是轉化的黑盒子
重系統壓力和脫序:結構和功能並非配套v.s.系統有功能需求即有結構產生
功能:內外威脅下,統治和控制作用v.s.社會價值的分配
背景:以社會為中心,轉向國家為中心→發展型國家,如:亞洲四小龍
國家自主性
類型
無分歧:決策內涵也包含官員偏好[類型III]
有分歧
忽視社會偏好、依官僚偏好進行決策[類型I]
轉換社會偏好,使社會偏好等同官員偏好後決策→加入時間面向[類型II]
原因
分歧時,未有實證社會偏好高於國家偏好
決策僅需部分社會支持
官員具權威
社會制裁並不總是會發生
官員偏好可反映公共利益
涵義:國家可以不理會社會中各種不同政治勢力的要求,而能自己決定行動
行為主義政治學vs後行為主義政治學
行為主義政治學十大信念
方法論的個體主義
規則性:找到人的政治行為的規則性,進而發展通則
量化:科學方法及統計
系統性:政治知識必須要建立理論之間關聯性並系統化。
價值中立:客觀、可靠的知識
科際整合:達成社會科學界的統一
區分事實與價值→僅研究事實
累積性:科學研究成果具備累積性;知識的進步是奠基在先前的基礎上
經驗性:感官經驗
漸進性:沒有典範間的不可共量性。政治進步是漸進性的發展。
後行為主義政治學四大特徵
不以追求價值中立為唯一目標:若能價值中立得到知識,很好;但不行也沒關係。
反對孤注於找尋規律[針對規則性的反思]
研究方法:量化質性並用;也就是研究實質重於研究技術。
實務建言
新舊制度論比較
舊制度論
偏靜態、描述性研究(因為研究政策法令規章)
質性研究
關注正式制度、規則
批評:不脫規範層次,侷限在公法上,並採取哲學思維
新制度論
重視實證、動態解釋過程及結果
質量研究並重
擴及具穩定性的非正式組織及規範,非正式組織如政黨及利益團體;規範如慣習
目標:發展政治科學的理論
典範
:red_flag:轉向以國家為中心
:red_flag:民族國家的組成是虛構的;是透過教育、傳播的力量建立的。如:新加玻是新加玻人的新加玻。
:red_flag:由城邦→帝國→王國→民族國家的發展
:red_flag:1980年代的新制度論呼應。 (同個時期)
:red_flag:歷史學是在研究個案;但政治學是研究共同準則。
:red_flag:成文憲法代表人可以憑藉人的理性創造政治秩序。(法學研究途徑)
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
德國(當時的普魯士):國家如何發展才能超英趕法。
:red_flag:德國威瑪共和是有憲法的;按照當時想法是很進步的(有規範人權),因為覺得公法的制度應該能運作得很好,但事實不然;希特勒興起了。
:red_flag:如統計技術
:red_flag:受科學化運動影響的學科:經濟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
:red_flag:經驗主義:可靠可信的知識是建立在感官經驗上。
功利主義:人的本性是趨善避惡的。
實證主義:自然科學的方法可以應用到社會現象研究上,
:red_flag:引進其他學科概念,如政治心理學、政治社會學、政治生物學、政治經濟學等。
:red_flag:甚至當時認為不會統計就不會是政治科學家→走火入魔到只要不能量化的就不研究
:red_flag:不把好惡加在研究中
:red_flag:行為主義的研究目標:將政治研究變為政治科學;也就是可以能描述、解釋、以及預測。
:red_flag:涉及太多價值判斷,所以政治學者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red_flag:美國本來很自豪自己的憲法;拉丁美洲和日本都來抄憲法。但是發生了水門案;才發現原來總統會說謊。而且拉丁美洲後來(1960, 1970年代時)發生軍人政變。
:red_flag:對行為主義政治學的反思運動
:red_flag:研究時要中立,但提出建議時要有事實和價值的整合
:red_flag:看研究途徑決定要用質性或量化;兩者都可以產生可信可靠的知識
:star::David Easton
:red_flag:你的分析單位就是個體(如:個人、政黨、國家等)
:red_flag:像是論文中的文獻探討章節
:!:經量科系漸規累(ㄌㄟˋ)
:star:J. March, J. P. Olsen
:red_flag:受經濟學影響
:red_flag:個體理性不一定集體就是理性的。如:囚徒困境、英國圈地運動。經濟學上叫做廠商、家戶;
:red_flag:如:香蕉跟蘋果都是水果才能比較
:red_flag:用於聯合內閣、利益團體行為、賽局理論、形式理論等
:red_flag:這些是理性或自利行為嗎?文革時的紅衛兵、納粹行為
:red_flag:如:選舉時的投票行為不會有充裕時間蒐集資料,再進行決策。
:star:M. Olson
:red_flag:經濟學上有公共財;A使用不會影響到B;如:空氣、國防、治安、公共衛生
:red_flag:為何偏好初二回娘家?
:red_flag:
(1)民主化國家,要選擇美國制度還是英國制度?選舉制度要選擇甚麼?
(2)新自由主義,認為政府要退出市場
:red_flag:制度是獨立變數,對人的政治行為會有影響
:red_flag:這兩項都是舊制度論的觀點。
:red_flag:會將對手行為考量進去。如:象棋
:red_flag:美國參議院眾議院會個別通過一個法案版本
:red_flag:因為制度與行為有互動的
:red_flag:以囚徒困境為例;因為兩邊都是自利的,所以只會出現次佳選項。如何打破囚徒困境?情境若能重複出現,就能出現最佳選項。
:red_flag:根據Olson說法,若每個人都是理性自利,則不會有集體行為出現;也不會有團體衝突。
:red_flag:和理性選擇論的批評可互用
:red_flag:每個時間點選擇的所造成的結果就會形成制度。
:red_flag:電腦鍵盤的英打設計是以前打字機的設計
:red_flag:初二回娘家會塞車
:red_flag:美國選舉人團制度會什麼不改?
:red_flag:長久穩定的歷史可以解釋
:red_flag:過年凌晨十二點放鞭炮可以理解
:red_flag:為何民主沒有效率,但不會被拋棄?
:red_flag:放鞭炮還是有人會打電話檢舉
:red_flag: 幫忙頂罪的黑幫小弟
:red_flag:對科學發展能帶來進步提出質疑
:red_flag:如地動說可以更好解釋星體運作
:red_flag:異常現象帶來常態科學的危機
:red_flag:民族不僅是人群集合,每個人之間有聯繫或互動關係
:red_flag:英國有魁北克省、蘇格蘭都想要獨立
:red_flag:如新加坡的民族主義:我們都是新加坡人
:red_flag:因為沒有歷史文化的堆積
:red_flag:Anderson認為:先有民族國家才塑造民族主義 :
:red_flag:這裡的主權跟政治學一般定義不太一樣
:red_flag:啟蒙時代思維:人們可以按照理性創造出秩序;國家就是秩序
:red_flag:因為沒有權威可以分配財富,所以會發生武力
:red_flag:自然狀態是一種戰爭狀態
:red_flag:利維坦意為主權或是國家
:warning:人與人之間簽訂契約,再把權利讓渡給利維坦;所以利維坦沒有簽約;不受契約限制。→英國王權壯大基礎
:red_flag:毀約由社會狀態又變回自然狀態
:red_flag:霍布斯有經歷清教徒革命,所以對於利維坦狀態比較偏好
:red_flag:財產權與現代界定不太一樣,比較大
:red_flag:貴族會被國王徵稅
:red_flag:融合霍布斯和洛克的想法
:red_flag:高貴是洛克的想法;野蠻人是霍布斯的想法
:red_flag:人本來是自由的,但是進入到社會之後,墮落腐敗,就有了枷鎖;要掙脫社會的枷鎖,才能回到高貴野蠻人的狀態
:red_flag:雙重契約:和自己和他人同時簽訂契約。保障自己自由,也確保他人有同等自由
:red_flag:全意志(國家)不會出錯,可以由國家糾正社會,就可以回到高貴的野蠻人。
:red_flag:掌權者不會犯錯→希特勒不會犯錯:)
:red_flag:考量公共福祉,並考量私利後成為全意志
:red_flag:如美國的黑人民族主義
:red_flag:受社會學、生物學、操縱學影響
:star:D. Easton
:red_flag:政治系統:按照現代說法,系統包含國家、帝國、王國、城邦等
:red_flag:存在,但你看不到
:red_flag:「部分」一詞受生物學影響
:red_flag:邊界是可變動的。系統受環境影響、環境也會受到系統的回饋
:red_flag:社會價值:財富、權位、榮譽等
:red_flag:支持如:服勞役、繳稅等
:red_flag:邊界會有守門員(gatekeeper),整合不同意見、列出意見的輕重緩急等
:red_flag:現代社會的守門員:利益團體及政黨
:red_flag:決策:如空汙法規通過(決策)、加強空汙稽查(行動)
:warning:決策與行動不等於結果:空汙處理了,空氣不一定會變好
:red_flag:國家是中立的,這是行為主義政治學的想法
:red_flag:系統的概念包含不同形式的國家類型
:red_flag:開放政治體系,如美國;但中國不適用
:red_flag:環境就像社會;系統就像國家,所以稱為以社會為中心
:red_flag:系統(也就是官僚)應該會有偏好
:red_flag:美國的環保政策是政府自己推動的
:red_flag:美國的環保政策推行會影響到經濟或財政部門
:star:基本上以Skocpol1985編輯的《把國家帶回來》為界
:red_flag:針對系統論的檢討,不過因為Skocpol相對年輕,對這些大師的批評不敢太明顯,所以書中沒有明確指出在說系統論
:red_flag: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續實施戒嚴。當時有內(共諜存在)外(北京成立政府)威脅
:red_flag:蔣經國的十大建設、護國神山台GG
:red_flag:警總是作社會控制
:red_flag:受到新制度論中的歷史學制度論影響(現今政策沿襲先前政策的影響)。如:1979台美斷交;蔣經國要重新鞏固政權基礎,使李登輝崛起;台灣的政治走向就不童了。
:red_flag:台灣早期參政需求,但當時不能組黨及利益團體
:red_flag:1980年代柴契爾推動改革
:red_flag:用選票懲罰候選人;但時間久了可能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