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人類行為及社會環境, 失敗:信、羞、罪、卑、混、孤、頹、絕 #, 成功:信、自、主、勤、統、親、生、統 #, (像是自我設限,作事前對自己的假設、評…
人類行為及社會環境
各種理論
「雙性化人格」(androgyny)
男性也可以像女性一樣,自在的表達情緒感受並發展溝通技巧
指一個人兼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人格特質。而非要像任何一方。
不論性別為何,每個人都應該被允許發展正向人格特質
同性戀
內化之同性戀恐懼
同性戀者吸收他人無法容忍的偏執而憎恨自己,這種現象稱為「
內化之同性戀恐懼
」,此種負面感覺
最主要會影響他們建立 親密關係
主觀的同性戀恐懼症
/自我不協調同性戀
係指同性戀者,感知到部分社會大眾對他們的偏執與厭惡,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自我厭惡感
嚴重影響同性戀者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婦女
孕婦的年齡對孕婦及孩子都有影響,「16至35歲的婦女子宮比起16歲以下或35歲以上的婦女,較能提供良好的胎兒成長環境,出生併發症的機率也較低」。
高齡懷孕
年長的女性,由於經濟條件較為穩定,對於擔任母親的角色,是更有自信的
相較於 20 多歲懷孕的女性,年長女性在懷孕階段,出現妊娠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機率比較高
流產機率相較於年輕懷孕的女性較高
發現自己懷孕了最初的
3 個星期
,一般孕婦最主要關心的是
自己的想法
依據 Francis 的觀點,遭受強暴後的婦女在重整階段有4項重要的課題需要面對與處理
text
突破恐懼
重新自我認同
重建對身體的安全感
坦然面對失去的自尊與信任
男性在配偶懷孕期間,也會出現害喜現象
擬娩症候群
可能產生夫妻溝通上的問題
太太懷孕,先生會忌妒、羨慕其懷孕時所擁有的特權,並產生焦慮
太太懷孕,先生也會嘔吐、食慾增加
對孕婦處境最能感同身受,才會出現類似反應。
兒童
嬰幼兒&兒童
一般而言,1 歲嬰幼兒的體重,大約是剛出生時的 3 倍左右
幼兒
一般而言,1 歲嬰幼兒的體重,大約是剛出生時的 3 倍左右
嬰兒在 9 個月大時,對於不熟悉的人會有恐懼和退縮的反應,此一理論是皮亞傑的認知理論。
是源自於幼兒物體恆存的概念還未完整,三、四個月大以上的幼兒已經能區別熟人和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五、六個月大的幼兒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對象通常是母親的角色,當幼兒看到媽媽時會高興地手舞足蹈,但只要媽媽離開便會有害怕和哭泣的行為,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和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關。
大約
2 歲時
,嬰幼兒開始知道如何說「不要」,此種現象代表孩子開始具有
自我感受
發展性表達違常
通常在3歲時出現
有少數兒童有理解困難
就性別比例而言,出現溝通違常的比例,男童>女童
溝通違常最常見的類型包括:表達上的違常、語音違常、口吃
兒童早期的利他主義(altruism)概念,最主要會反應在"
與他人分享
"上
管教方式
權威管教
是透過體罰、處罰的威脅、肢體的方式來控制兒童的行為。
愛的暫撤
適當兒童出現不當行為時,父母將愛撤回。撤回的方式包括口頭貶抑、威脅要將小孩送走或是故意不理,故意不和兒童互動的行動表現。
兒童中期6-12歲
會開始增加與同儕相處的時間,他們會開始形成所謂的同儕團體,就是我們常提到 的「小圈圈(cliques)」
以兒童中期認知發展的里程來看,這個階段的兒童若目擊犯罪或是虐待、犯罪的受害者,他們為這 些事情出庭作證的條件,是必須具備將經驗正確地表達出來的能力
12 歲的兒童,「角色採取(role-taking)」的能力開始轉變,除了思考自己也會思考社會關係
父母離婚對兒童之影響
(A)父母離婚對兒童是一系列的痛苦經驗所串連而成
(B)兒童會擔憂是否失去基本的生活條件、安全保障或父母的愛
(D)多數女孩在父母離婚後會比多數男孩適應得更好
「小爸爸」的現象
(A)有許多小爸爸不想放棄自己的孩子,想參與撫育的過程
(B)小爸爸有時須面對女朋友父母的敵意,當要為嬰兒做決定時,社工要將小爸爸的意見納入考量中
(C)社工應對小爸爸提供嬰兒照顧與營養知識的相關訓練
青少年
影響青少年性別角色變遷的因素:
1.個人面向:
(1)
個人形象建立:
個人發展過程中需透過自我形象建立管道來提升自我認同,其需求為提供心理諮商輔導服務或是少年志工服務等管道以提升自我認同。
(2)
情緒處理:
因為生理發展導致情緒抒發需求增加,進而影響人際互動,需求乃增加青少年情緒諮詢管道以減低情緒焦慮。
2.家庭面向:
(1)
親職互動:
由於家庭結構改變或代間差距影響,親子之間因互動品質與時間而影響雙方感情。應鼓勵親子多運用短暫而有效的時間,來良好建立親子關係。
(2)
父母教養:
父母的教養知識影響親子雙方關係與性別角色認同,可強化家庭教育功能及提升父母教養知能。
3.學校面向:
(1)
學習成就:
受到升學主義或課程安排影響,青少年在學習過程需要多面向的成就感來源,進而影響其個人在同儕與異性間的個人表現。
(2)
人際認同:
少年期的成功發展源自於自我認同的成功與接受,若成功則可以產生良好的人際適應,發展失敗則會產生自我觀念混淆。
4.社會面向:
(1)
媒體互動:
媒體宣傳影響少年行為與價值觀,尤其是媒體與報章雜誌容易影響青少年的性別認同與對異性的興趣。
(2)
社會參與:
如運動休閒、網咖或電動場等的參加,容易影響青少年生活與人際社交品質,應減少其涉足不良場所的可能性。
Marica 青少年自我認同四大分類
這四種認同狀態會隨著兩個行動而變動,
兩個行動分別為:探索(exploration)與承諾(commitment)
探索
探索指的是主動詢問尋找的歷程
承諾
承諾為經過探深思熟慮之後願意為自己的目標選擇的角色去承擔及負責,努力往目標前進
隨著這兩種行動組合而發展出的認同分別為
認定達成=統合定向型
認定擴散=統合迷失型
最不成熟的狀態。漂流和缺乏中心使他們傾向於膚淺、不快樂、常感到孤單,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親密關係。
喪失主動權=統合早閉型
沒經歷或思考過甚麼適合自己,就被決定了,通常是與家人過於親密。可能較獨斷、墨守成規、高度服從
延期償付=統合未定型
正處於統合危機之中
傾向於多話矛盾活潑,好競爭焦慮,希望擁有親密關係,並
了解其中所有的事物,但卻不一定有能力擁有此種親密關係。
少年
6~18 歲的兒童與青少年,會逐漸開始發展「對自己社會思想的覺察、思考與評價能力」
社會認知監控(social cognitive monitoring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0歲
2歲
4歲
6歲
12歲
19歲
31歲
1 more item...
0-1(嬰兒期)
信任 與 不信任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2-3(幼兒期)
自律 與 害羞
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4-6(學齡前兒童期)
主動 與 罪惡感
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6-11(學齡兒童期)
#
勤奮進取 與 自貶自卑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12-18(青少年期-青春期)
自我統整(認同) 與 角色混淆
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生活無目的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19-30(成年早期)
親密 與 孤立
與人相處有親密感
與社會疏離,時感寂寞孤獨
31-50(成年中期)
#
精力充沛(生產) 與 停滯頹廢
熱愛家庭關懷社會,有責任心有正義感
不關心別人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50-生命終點(成年晚期-老年期)
自我榮耀(統整) 與 悲觀絕望
隨心所欲,安享餘年
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人類認知(智力)發展的過程中可變
1.基模或認知結構:認知是經驗累積
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
個體的基模隨年齡增長而產生改變
一個人用以同化新訊息以產生訊息回饋的現存知識
當個體每次遇到某件事物,便用相同對應的認知結構予以核對、處理
人類認知(智力)發展的過程中不變
2.組織與適應:
「組織」是指個體在處理其周圍事務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各種功能,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無論是在發展的任何階段,這種功能都會在個體的認知活動中展現出來。(是種功能)
「適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是種機制)
調節/調適:改原本舊的
環境本身發生變化,個體必須改變自身的結構以適應這種變化
個體以改變自己應付改變的環境(以變應萬變)
同化:新的納入舊的(擴充)
指自己的不變應付改變了的環境(以不變應萬變)
一是個體將自身的認知結構摻合到環境的因素當中,並且將這些環境的因素轉化成自身的一部份
「適應」便是在「同化」與「調適」這兩種心理歷程的波動中,求得平衡(equilibration)的結果。而智力的發展,即可視為個體心理狀態上,一次次地失衡之後又達到平衡狀態的連續結果。
0歲
2歲
7歲
11歲
.
3.發展: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的四個時期
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
0~2歲
個體憑藉著感官器官,探索外界事務,藉以獲取知識的歷程。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以動作行為表徵外在世界)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
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
2~7歲
尚未能作出合乎邏輯的思考,只能使用簡單的符號。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
4.有六項限制:
(1)具體
(2)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主義
(4)集中
(5)狀態對轉變
(6)直接推理
具體運思期Concrete-operation Stage
7~11歲
對具體存在的事務進行合乎邏輯的思考。
#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完成「守恆的任務」,有
(1)可逆性
(2)自我中心的消失
(3)去集中
(4)轉變對狀態
(5)邏輯思考
3.尚無法作抽象思考
形式運思期Formal-operational Stage
11歲以上
對抽象性事務能進行合乎邏輯的思考。
1.能作抽象思維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維問題
4.形式運思包含三種能力
(1)假設-演譯能力
(2)抽象思考/形而上的覺知能力
#
(3)系統性思考
William Glasser 現實治療法
人都有滿足五種基本需求的動力
需求順序依序如下
生存
愛與歸屬感
權力
自由
快樂
班杜拉的
社會學習理論
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觀察學習
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
交互決定論
自我調節理論
是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是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劃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行為的過程。
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過程組成
自我效能理論
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評估的結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動機。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調節和控制行為,並通過行為調控影響行為結果
主要受五種因素的影響
成敗經驗
過去成敗的經驗
替代性經驗
觀察別人的行為、參考表人的經驗,進而判斷自己從事類似行為時的可能性。
言語勸說
別人的暗示、建議、說服性告誡、勸告、自我勸告
情緒的喚起
高度的情緒喚起跟緊張的生理狀態會對成功的預期水準
情境條件
環境的影響,例如當個體進入陌生易引起焦慮的環境,會使個體對成功的信心降低
成年人
成年中期
中年危機:有些人會處於中年危機,而有些人則可安然度過。
如果中年男性和家人維持緊密聯繫,就比較可能安然度過中年危機;但如果其生活重心都放在工作上,情感也較孤立,那麼可能會面臨較多困擾。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盡全力,那麼就比較能夠從戎優雅地面對老化事實。
與其他階段不同的是較不受生理變化影響,但較受個人經驗影響
「差異」可被視為成年中期最佳寫照
成人認知能力中,
語言能力
的發展在
成年中期
達到巔峰
生命結構
Lenvinson 生命四季論將其生命階段分為
成年前期17~22歲
脫離青少年,開始初步選擇成年生活
成年早期22~28歲
開始對感情、職業、價值觀、生活型態做出選擇
成年中期28~33歲
生活架構開始出現重大改變,也會造成壓力與危機
老年期四季60歲以上
成年晚期33-40歲
建立社會立足點,並為家庭及工作目標訂出時間表
1.成年過度期40~45-培養個人獨特性是重要任務,也牽涉如何做決定的開始
2.成年中期的生活架構45~50-在新一代中建立起點和生命的新季節,試圖在中年時,建立新位置
3.50歲過度期50~55-重新評鑑和探索個人在新中年中的自我
4.成年中期的高潮生活架構55~60-實現中年志業和目標的時間
5.成年晚期過渡期60~65-對過去做探入評鑑,並準備下一個階段
生命週期理論VS.生命歷程
生命歷程
著重在個案的生命路徑如何受到歷史背景、情境和偶發事件的形塑
生命週期
自男女締結婚緣共組家庭開始,歷經生兒育女、兒女長大成、夫妻一方死亡為止構成一個家庭生命週期。
探討人類發展過程中,是否特質或行為傾向是持續性或是不持續性,人是否可以改變?
著重在描述和解釋與年齡相關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的改變
認為改變在人的一生中不斷的發生,意味著人格具有可塑性或改變的能力
推翻了漏斗理論的假設,認為個體不是對環境刺激進行一種定型或機械式的被動回應
正常發展的里程碑通常包括出現在生命週期中的重大生理、心理、情緒、智力與社會性的發展
Rollins 與 Feldman 提出之婚姻滿意程度 U 曲線
夫妻通常在
學齡兒童期
對婚姻關係最不滿意
Rollins 與 Feldman表示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與婚姻滿意度呈現U型曲線
妻子對婚姻滿意度自剛結婚,尚無小孩的第一階段開始一直下降到第一個小孩出生的第二階段,直至家有學齡中小孩的第四階段才逐漸回升到滿足度的高峰。
丈夫則由第二階段開始稍有下降,然後與妻子大略相同,在第四階段以後逐漸感到婚姻的滿足感
家庭生命週期,總共分成八個階段
1.新婚無子女
2.婚後有幼童
3.有學齡前子女
4.有學齡中子女
5.有青少年子女
6.子女離家(大學生)
7.子女完全獨立(空巢期)
8.老化期
核心發展任務:接受代間角色的轉移-父母與子女角色對調
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三明治世代、財務困難
老人
Peck(1968)的老年生活之三種基本調適方法:
1.將工作角色的熱衷轉換到自我分化。
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在其他層面找到自我價值。
2.對身體的熱衷轉移到身體的超然。
把注意力轉至心靈層面的提升
3.對自我的熱衷轉移到自我超越。
超越老化的恐懼並勇敢接受。
連續理論
強調人生早期生活經驗和人格特質,對老年調適方式的擴散延續和影響。採取進化觀點,因此適用常態性的老化,且並不反對變動發生。簡單來說,此理論認為老人的個性不會隨意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活動理論 (activity theory)
George L. Maddox 於 1963 年提出,其認為社會因老年 缺乏社會功能而將其排除在有意義的社區活動之外,而造成老年人具有 「無角色之角色」(roleless role)。活動理論者主張,老人越是積極參與 有意義的社區活動,老化會越慢,並且更可能對其生活產生滿足感。另 外,儘管老人從主流社會中退休,他們卻可以藉由其他替代性的活動 (substitute activties)來彌補、替代其所失去的角色,以保持活躍及社 會參與。
成功老化的關鍵在於能夠適應角色的失落,以新的角色替代舊的角色
撤退理論
以社會化觀點切入,基於社會結構功能和個人身心功能的新陳代謝機制上觀點雙邊的撤退:
1.老人自己有意願退出:縮小角色/關係、減弱角色參與強度
2.社會讓老人退出:社會也願意解除對老人的約束,允許老人退出社會結構。
老人(成年晚期)
典型健康老人
想要發揮老人的功能,分享累積的知識
關切生命與生活的傳承
傾向於活在當下
對熟悉環境依附,但創造力與好奇心降低
依據 Hartford 的觀點
老年階段可區分為
65~74歲為青老年
75~84歲為中老年
85歲以上 為老老年
65歲
74歲
84歲
THE END
成功老化模式忽略了社會不公平的狀態,讓許多人無法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
文化
老人教育程度較高者,出現功能性限制的時機延後,而壓縮了功能受限的年齡
在華人社會中,老人受惠於儒家的孝道觀,相較於西方社會,在家中與社會上占有較高的位置
性別與種族是影響老年人經濟狀況的重要因素
Bronfenbrenner 的生態系統觀點
個體與環境互動的過程,必須具備的因應技巧
1取得與使用社會資源
2個體必須改變舊有或無效的因應方式,適應生活轉變所帶來的問題和需求
3主動影響和改變社會環境,使社會環境對個體的需求有所回應
Bronfenbrenner 的社會系統理論
1.微視系統
是指與兒童有切身關係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友伴及社區。
2.中間系統
是指家庭、學校、友伴及社區之間的聯繫與相互關係,如父母與學校相互合作情況,友伴群體相處的影響等。
3.外部系統
是指兒童未直接參與,但影響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因素,如父母的工作環境,學校的教育方向及社區資源的運用等。
4.鉅視系統
是指文化、政治、法律、社會階層及世界各地所發生的時事,因為國際環境的變化必然波及或影響各國的政治、經濟生活。
社會認同理論(從眾)
相信人們的身份是建立在自己的群體成員身份之上的。舉例說,想想你自己屬於什麼群體:比如在工作上,或是在家庭中。你自己的身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由這些群體來定義的。換言之:你所屬群體的性質決定了你的身份。
我們希望成為地位高、形象良好的群體中的一員就再正常不過了。不過非常關鍵的一點在於,地位的高低是在比較中才能看得出來的。也就是說:知道自己所屬的群體高人一等就需要有另外一組可以讓我們俯視的群體的存在。
透過保護同群體的人來保護甚至提昇自己身分
我們的身份是由我們所屬的群體塑造的。其結果就是我們有目的地改善自己的群體和其他群體相對的形象和地位。
我們會自發地讓自己所屬的群體看上去比其他群體更優秀。
將社會認同定義爲:「個體認識到他屬於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爲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
人類的社會行為受到他人的行為和當代的社會標準而異。
由於認同自己的團體,常會高估所屬團體的功能及價值
社會認同讓團體成員產生或維持可以迎合團體的價值與理念的態度與行為
人際互動所產生的認同感對於個體或成員的想法與行為會產生影響,這與人格特質對個體的影響有所不同
人在情境中PIE
描述問題的分類系統
作用在於評估個體在施展社會功能時碰到的問題,使社會工作者在分析或溝通案主問題時,有一個普遍性的分類系統。
該系統描述問題的四個層面:
1.社會
指出案主角色關係的問題、問題的形式、嚴重度及持續度。
2.環境
確認受到生理與社會環境系統所影響的問題類型、嚴重度及持續程度。
3.心理
4.生理
有利於相關研究之進行
Robert Enright 寬恕的四個階段
找出憤怒
決定寬恕
努力寬恕
發現與解放
Freud 人格結構/心理動力/心理分析/精神分析
分為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
本我(id)依據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來表現其生物的基本需要,此種思維稱為「原始過程思維 (primary process thought)」
自我則是由於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
其他
憤怒、罪惡感與羞愧三種情緒
憤怒能讓個人在面對人際關係受到威脅時,取得自我控制感
感到罪惡感是因為行為本身不好,感到羞愧是因為自我不好
三種情緒都具有正向功能
和有罪惡感傾向的人相較之下,容易羞愧的人比較沒有同理心,比較容易生氣與憤怒
社會功能
是指某一社會活動或現象對社會所造成的可能影響。
如家庭具有社會化的功能,而宗教活動或儀式則可以滿足崇拜的需求,並凝聚成員的向心力等。
Boehm (1959)提出的社會功能架構,導引出五項教育目標:
1.視天賦潛能為人類功能的資源
案主有能力滿足自己在生活的需求及任務
2.環境的作用力可提升或降低個人社會功能之潛在能力
3.了解環境與個人潛能的交互作用,可提升或降低個人社會功能的潛在能力
4.理解個人對環境與壓力的反應
5.對社會功能潛在能力之評估有所了解
親職教育的目的
協助父母教導子女提高成就與潛能
教導父母學習有效的親子溝通方法
增進正確的教養方式與知能
協助特殊兒童的父母克服兒童上學求知的障礙
此為早療或是特殊教育的目的之一
心情(mood)與感受(affect)的差異
「感受」是指當下的情緒
杭廷頓舞蹈症(Huntington’s chorea)
是一種染色體違常的病,起因是第四對染色體內Huntingtin基因的CAG三個核苷酸序列大量異常重複,該異常基因產物,會累積在神經細胞內,造成紋狀體部分的大腦神經細胞死亡。
屬於顯性基因違常
第一類為成人或典型患者,通常發病年齡是在四、五十歲左右
第二類為少年型患者,在二十歲以前就會發病
少年型患者的病程與成年或典型患者相比,更為嚴重
為遺傳疾病,其後代發生率為50%
主要病徵有:
(1) 手指、腿部或軀幹出現了不自主、不規律的短暫動作。
(2) 認知能力會減退,如:記憶力、判斷力或智能減退。
(3) 精神方面的症狀,如:人格變化、憂慮或易怒等症狀。
特徵是漸進式肌肉痙攣
最後會演變至失智退化
無法治癒
美國男權運動的焦點是
男性的改變
。
實證研究顯示,老師的期許對學生表現
(A)老師低估學生的潛能會帶給學生負面影響,學生成績降低 10%
(B)老師對學生高期望,學生成績增加30%
(C)如果老師重視低學習成就的學生,學生的表現會更好
(D)老師的期許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力,可使學生自我實現
貧窮世襲惡性循環的原因,以功能主義、衝突理論及互動理論解釋。
功能主義
解釋貧窮成因
社會必需要有貧窮的存在,因為唯有貧窮的存在,才能夠使一般的社會大眾了解到必須努力工作,才能夠避免成為貧窮的狀態。
1、貧窮階層
貧窮人口會在社會當中組成一個階層或系統,貧窮階層人口在生活狀態下會逐漸產生共有的規範和價值。
2、社會凝聚
貧窮階層與其他階層在社會當中都對於社會擁有相同的社會共識,而這對於社會是凝聚的過程。
3、社會關係
貧窮階層與其他社會階層在社會體系中的互動關係不僅彼此合作,也與其他階層保持共同的目標。
4、社會權威
整體社會系統是以共識為基礎,因此貧窮階層在此系統中服膺於合法社會權威
5、集體團結
貧窮階層是社會中的一分子,由於社會系統是整合的關係,因此在社會當中,貧窮階層仍然以團結為基礎
6、社會功能
貧窮人口在社會系統的運作下,貧窮人口是逐漸趨向於維持現狀。在穩定的前提下,貧窮階層對於社會有其功能。
社會體系是以共識為基礎與合法權威為基礎。
社會體系以相互關係和彼此合作為基礎。
社會組織與體系的基本要素是規範和價值。
所有社會現象--不管這現象看來是多麼不道德、多荒謬、多邪惡、多不應該存在--只要它確實存在,那麼這種社會現象在社會中必然扮演著某種社會功能,比方說賄選、強姦、黑市交易等。而
功能論的研究目標,就是尋找這些表象底層所代表的社會功能到底是什麼,進而尋找完成相同社會功能更有效合理的替代方法
。
一個社會是由相互關聯的各個部分組成的系統
這樣的社會自然會趨向一種
動態平衡
的狀態;一旦出現不平衡,各種趨於穩定的力量將會出現
一個社會的各種重複活動具有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
一個社會中至少有一些規範和重複的行動有著滿足該系統關鍵需求的功能,否則此系統無法生存。
衝突理論
在社會或組織的正常運轉過程中,因為不同社會群體在權力、財富與社會上的不平等,造成群體間的衝突,因為這些衝突,帶來諸如革命、政治變遷等社會變遷。衝突理論強調,
社會群體間的衝突,是造成社會變遷主要動力。
第一,
競爭
。競爭是發生在社會關係中,資源較為缺乏的類型(金錢,休閒,性伴侶,等等)。所以,競爭是一種典型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泛群體性的公眾輿論。
第二,
社會結構的不平等
。不平等產生在社會結構內,當權利和利益回饋的制度被建立時。不平等可能來自於於任何一個建立其結構或取得利益的特殊個體或團體(例如政黨,基金會等等)。
第三,革命。社會結構的變動發生於競爭的衝突之間而不是經由適應來完成。它常是突然且意外的,伴隨大幅的變革創新而不是緩慢演變。
基本觀點
(1)利益是社會生活的基本要素。
(2)社會生活牽涉到誘導與壓制。
(3)社會生活必然是分化的,導致抗拒、排斥和敵對。
(4)社會生活導致結構的衝突,導致不同團體的利益。
(5)社會分化涉及權力,也因矛盾而無法整合和陷入困境。
(6)社會體系趨向於變遷。
解釋貧窮成因
學家馬克思的衝突理論觀點中認為,貧窮現象的出現,意味著資產階級對於無產階級的壓迫所致;所以馬克思認為必須推翻資產階級,以達到及免除被剝削的命運。
(1)階層利益:貧窮階層在社會系統運作中以自身利益做為生活中的基本要素。
(2)社會關係:在社會的互動過程當中,貧窮階層的社會生活牽涉到誘導與壓制,因此與其他階層的關係緊張、摩擦。
(3)社會分化:各種階層的互動過程是分化的,導致貧窮階層與其他階層,如資產階層之間是抗拒、排斥和敵對的。
(4)結構衝突:貧窮階層與其他階層是互動與分化過程,使各種階層產生不同團體利益,終而引發各種結構衝突。如對於薪資、福利服務、稅收等國家治理當中的各項工具的觀點產生衝突。
(5)社會權力:社會分化涉及權力,貧窮階層與其他階層因權力不對等,產生矛盾而使社會系統運作無法整合、陷入各種衝突困境,如抗爭、對峙、社會運動。
(6)社會變遷:基於上述種種理由,貧窮階層與其他階層之間是不斷變動,且在競爭的環境下,社會體系趨向於變遷。
互動理論
微觀社會學,討論人際互動關係,認為人較具有自主性及創造性。
(1)基本研究單位是互動中的個人,而社會由一群互動中的個人所組成。因為個人不斷的互動、修改和調整,所以社會也不斷地變遷。
(2)解釋、分析和反應是人類的互動過程。
(3)觀點和互動是人類行為的二個重要變數,個人對外界刺激所持的觀點在某一情境中可能是某一形態,但在另一情境中可能會變為另一種形態。
(4)態度通常是指個人對外在客體的看法,是私人的;觀點則是受社會團體影響的看法,是個人認同的特徵。
(5)參考團體的觀點常常成為個人的觀點。
(6)社會是個人在其中互動、溝通、發展共識及分享觀點,個人是主動涉及並參與發展的行動者。
解釋貧窮成因
貧窮主要是一種「標籤」label,刻意去劃分出,有哪些人屬於貧窮的種類;使得人們用異樣的角色與互動。
(1)個人互動:貧窮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過程,個人不斷的互動、修改和調整,所以貧窮現在在社會當中也不斷地變遷。
(2)個別化:貧窮是個人在生活當中,對於環境的解釋、分析和反應的結果。所以貧窮在不同文化與生活狀態下有不同面貌,如相對貧窮觀點。
(3)主觀貧窮:在貧窮環境中,個人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解讀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不同詮釋,如不同生涯階段,或是在不同生活事件下,對於貧窮的說法或解是有差異。如不同生命歷程下的個人,對於同樣的生活水準可能不一定都覺得是貧窮,也就是一種主觀貧窮。
(4)貧窮階層:個人由於貧窮生活會逐漸演變成價值觀與生活方式類似的一群團體,團體生活的社會觀點會影響個人,是個人認同的特徵。
(5)參考團體:貧窮階層的共通觀點常常成為個人的生活觀點。
(6)貧窮變遷:由於社會是個人在其中互動、溝通、發展共識,因此個人在貧窮生活當中事主動涉及並參與發展,故貧窮階層是會演變的,包括生活觀點、對資本的看法、社會階層互動等。
1041申論二
以指責強暴受害者觀點、加害者精神病理學論以及女性主義觀點,分別敘述強暴之觀點,
加害者精神病理學論
1.加害者的生理因素:加害者由於本身生理面的影響,導致有強暴衝動的可能。如基因遺傳、身體強壯、身體缺陷、酗酒吸毒等各項個人生理或習慣問題,導致無法控制自身衝動。
2.加害者的心理因素:加害者由於自小的照顧過程,在家庭當中的生活影響,導致加害者在心理面產生不平衡而導致對於他人有暴力脅迫的可能。如依附關係不佳、被父母遺棄、生活在暴力陰影下、曾被性暴力對待的個人等。
3.加害者的社會因素:加害者在社會結構不公平的環境下,產生對於體制的反感,進而產生對於他人暴力脅迫的報復行為。如在經濟面的破產或財務困難、司法面的判決壓迫、環境面的意外傷害情境,可能使個人因而走上報復社會的可能性。
指責強暴受害者觀點
1.受害者的
個人因素
:加害者本身的各種因素導致容易成為強暴受害者,如衣著打扮暴露、容易與異性有過於親密互動而讓人誤解作息不正常等,都成為被指責的因素。
2.受害者的
社會因素
:受害者由於在社會互動過程中產生容易給予加害者機會的過程,包括職業選擇為生色場所、活動場所有頻繁出入特殊公共場合的現象、居住環境在偏僻寡人的地域。
3.受害者的
結構因素
:受害者的社會階層,在社會結構相對性的社經地位、權力角色也可能是受到指責的因素。如經濟困窘、貧窮階層、受壓迫族群等因素,都會使受害者被指責為受強暴的因素。
女性主義觀點
1.性別不平等:女性先天在生理條件上與男性不同,因此女性容易成為受到強暴的性別。
2.社會不平等:女性在社會環境下由於家庭環境、文化制度、互動模式、關係角色上都均較男性更易落入不平等境況,成為被男性控制的對象,因此容易成為性侵害的受害者。
3.結構不平等:女性在各種團體活動中,容易因為權力結構的不平等,受到男性的宰制,如經濟活動、政治活動、產業活動等易被男性控制,進而容易在權力交換或權力活動中產生受暴的威脅。
另外一般女性對強暴之迷思為何?
1.強暴是受害者個人問題:
(1)迷思:一般認為強暴是受害者個人的不謹慎、不小心所導致的,如穿著打扮過於暴露、活動作息時間在夜間、行動路線在人群稀少地點,使得加害者有可趁的機會。
(2)澄清:事實上強暴並非個人願意,更不能歸咎於個人的不謹慎或不小心,這是一種犯罪行為,加害者才是問題。
2.強暴是加害者病理原因:
(1)迷思:一般認為強暴是加害者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甚至是受到某些非個人因素,如壓迫或不公才會使得加害者無法控制性衝動,而有暴力行為產生。
(2)澄清:雖然有些加害者的個人故事的確讓人不勝唏噓,但這些歸咎於加害者有疾病或是情有可原的說法,都是幫加害者卸責之詞。個人本身即應該為自己負責,任何以非自願手段加諸於他人的性侵害都不是可以被接受的行為
3.強暴是女性受害:
(1)迷思:很多人以為性侵害只有在女性身上才會發生,甚至認為男性受到侵害的原因是因為過於像女性,或是同性戀因素。
(2)澄清:事實上強暴並非只有女性受害,男性也可能受到其他性別或是同性別的人性侵害。強暴與性別雖然有關,但不是絕對。
悲傷情緒
(一)悲傷情緒的負面影響
1.生理層面:
(1)生理作息:睡眠少或睡眠習慣改變,食慾不振。
(2)活力行為:失眠、工作能力減退和疲勞等症狀。
(3)生理症狀:頭痛、暈眩、失神、皮膚疹、消化不良、嘔吐、心臟急速跳動、胸口疼痛、及其它的生理症狀。
2.心理層面
(1)認知層面:否認、不相信,尤其是死亡發生的很突然的時候。會有思緒剪不斷,理還亂,精神不集中及健忘的現象。
(2)強迫性的思念:思念的內容通常是有關於如何再尋回失去的親人。有時候有關逝者遭受折磨或瀕死的念頭,甚或影像會突如其來的佔據哀悼者的心思,揮之不去。 用各種方式與死者夢會,這樣使哀慟者覺得人還是活著。
(3)分離焦慮:導因於分離焦慮的虛弱,充滿未知與恐懼,或是焦慮、徬徨的心理壓力。
(4)負向情緒:神經質、憂鬱、害怕會發瘋、持續的恐懼、夢魘、悲傷、憂愁、痛苦、困難和負擔的減輕。
(5)精神問題:情況持續太久可能會有精神疾病症狀,或是重大創傷症候群。
3.社會層面:
(1)人際關係:從社會人群撤退,躲起來。
(2)行為表現:常做嘆氣、哭泣,或是在正常的夢或夢魘中夢見死者。
(3)過度活動:持續的過度活動,如想要走出家門或無法專心閱讀書報。
(4)哀悼行為:避開死者的遺物 ,或接近死者常去的地方或保留死者的遺物的完整。
(二)悲傷輔導重點
1.初期階段-短期的危機處理
(1)認知強化:必須接納死不復生的事實,才能面對因死亡而引起的複雜情緒與反應。尤其是突然死亡,心中必有強烈的不真實感。鼓勵生者面對死亡和談論失落,強化死亡的真實感。
(2)情緒處理:察覺失落對悲傷者的意義,引導表達悲傷情緒時最好從鼓勵正向的回憶開始。
(3)依附處理:應該幫助生者適度地處理這種依附情結,確認過去的依附關係已經結束。但應提醒對方,不要僅為減輕現在的痛苦匆促做決定,當準備好時自然有能力採取行動。
2.後期階段-長期的悲傷療程
(1)長期陪伴:悲傷輔導後期應轉為長期陪伴,才能達到悲傷輔導的目標。可透過個別輔導與團體輔導方式,給予有效而持續的支持。
(2)常態恢復:必須辨認「正常的」與「病態的」的悲傷行為,協助個人避免採取不健康的心理防衛機轉來減輕焦慮。需要時甚至給予適當的資源轉介,協助個人恢復日常的生活作息。
失敗:信、羞、罪、卑、混、孤、頹、絕
#
成功:信、自、主、勤、統、親、生、統
#
(像是自我設限,作事前對自己的假設、評估,會影響自己做事的水平、成效)
#
形而上學就是一些不能透過直接感知所得到答案的學問,必須通過理性的推理和邏輯。基礎、前題、成因等就是形而上學所關注的哲學問題,因此又稱「第一哲學」。
動、前、具、形
#
尚無因果概念
老年超越理論(gerotranscendence)
認為最佳的老化是由靈性的成分所組成,這些成分可讓老年人超越 自己對老化的關注
#
有點像廢話,但她還是考順序了,稍微看一下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