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壓瘡 (造成原因, 預防, 分級, 傷口照護, 易發生部位) - Coggle Diagram
壓瘡
造成原因
皮膚潮濕浸潤
局部透氣不良
床單衣服不平整
錯誤搬運病人的方法
皮膚過度乾燥
年齡
營養不良
體溫升高,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提高皮膚壞死的機會
身心壓力,壓力大會使身體組織修復能力減弱
長期不動
周邊組織循環不良
造成感覺遲鈍、溝通不良或藥物
預防
每1-2小時協助病人更換姿勢,避免身體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到壓迫
行動不便的病人,若長時間坐著時,每15-20分鐘應抬高臀部一次,每次抬高5-10秒以上
病人久臥,可使用輔具,如:氣墊床、水枕等減少壓瘡之產生
每天檢查全身皮膚有無發紅、破皮的現象
隨時保持皮膚的清潔和乾爽,衣物或床單應定期清洗並保持平整,如使用尿布者應勤加更換
分級
第一級:皮膚發紅,減輕壓力三十分鐘後仍無法恢復正常。
第二級:皮膚有水泡紅疹,已經傷及真皮層
第三級:皮膚層全部受傷,已經深及皮下組織或脂肪
第四級:深及肌膜或肌肉,甚至深及骨頭
傷口照護
觀察傷口的大小、顏色及分泌物,並將變化記錄下來
以無菌棉棒三消,從傷口的內往外,清潔範圍至傷口外圍5公分的地方,重複清潔至傷口乾淨
無附著物
蓋上無菌紗布,貼上紙膠固定
易發生部位
仰臥
後腳跟
肩胛骨
手肘
薦椎骨
後腦杓
坐姿
肩胛骨
尾椎
坐骨
腳底
膕部
側臥
耳朵
肩膀
膝蓋外側
腳踝外側
腳踝內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