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信息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 - Coggle Diagram
信息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
数字身份困境
-
-
-
数字身份管理的伦理分析
1、匿名:信息技术提供的“匿名”便利和社交网络的广泛连接,使得网络空间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加之群体非理性存在“匿名无法追责”的想法,网上的批评和非议很可能形成网络暴力,造成对当事人的过度审判,从而侵害其名誉权。
2、实名制:2002年就有新闻学者建议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2008年有人大代表提出网络实名制立法建议,工信部表示“实现有限网络实名制管理”是未来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方向。2012年国家立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固话入网、移动终端入网等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从此确认网络实名制予以实施。
-
数据权利
-
数据权属价值判断原则
-
-
3、公平交易原则:研究数据估值和定价机制,形成公平、开放、透明、自由价值的数据交易市场。这是一个难点问题,因为数据估值和定价问题影响因素众多、过程复杂多样;数据的价值与商业创新模式及数据质量密切相关。
-
-
大数据创新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
-
-
大数据创新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
-
2、强化技术保护: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安全性能,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认证系统,采取访问过滤、动态密码保护、登录限制、网络攻击追踪方法等技术手段,强化应用数据脱敏处理、存取管理、业务审计,情报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得到更加稳妥的安全技术保护。
-
-
-
-
-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收集
-
大多数消费者对他们的数据究竟被拿去干什么没有丝毫的概念。而在个人数据的获取上,多数平台采用默认用户已授权的“opt-out”(选择退出)策略,而不是必须赢得用户明确授权的“opt-in”(选择进入)策略,把获取数据的主动权留在了平台方。
-
从个人信息到隐私保护的伦理思考
-
-
-
网络用户在申请邮箱、个人主页、网上购物、医疗等过程中,网站往往要求用户登录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工作单位等身份和健康状况,网站合法地获得用户的这些个人隐私信息,有责任保守这些秘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
-
-
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实践
可喜的是,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进一步强化了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并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因此,制定保护个人数据,规范社会成员正确收集、利用、处理与保护个人数据的法规就显得尤为关键。
-
-
信息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
-
大数据时代的伦理新问题
-
大数据伦理
大数据伦理是指大数据信息的采集、发布、管理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伦理准则,它贯穿大数据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大数据信息活动中,相关人员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道德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
在大数据环境下,用户的个人信息被大量采集和广泛应用,个人隐私问题已成人们纠结的问题;大数据天罗地网的触角引发信息安全问题的挑战,使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增加;大数据的商业竞争导致的信息资源盗窃、信息攻击、信息污染等诸多问题越演越烈。
-
-
信息技术的特点
-
-
-
-
5、颠覆性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知识工作自动化、3D打印、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等信息及其相关技术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可以轻易打败某些领域积累几十年的技术,可以轻易颠覆一个行业(数字图像技术对胶卷行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