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ap.10 社会交往的发展 - Coggle Diagram
Chap.10 社会交往的发展
依恋
依恋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婴儿-口唇期-母亲
埃里克森:母乳喂养(但母亲的总体反应>喂养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母亲是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
习性学理论
1969年 鲍尔比
将精神分析、信息加工和控制论等整合起来,创建了依恋理论
1937年 洛伦兹
用”印刻“描绘小动物的依恋过程
认知理论
不强调满足需要的动机在依恋中的作用,而认为依恋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婴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依恋的测量和类型
安斯沃思的”陌生情境“测验
非安全型
抗拒型
每次分离很警惕,不愿离开母亲;但母亲回来又抗拒
混乱型
混合抗拒型+回避型
回避型
无所谓母亲是否在场,不予理会
安全型
母亲在场时感到安全,母亲离开后苦恼不安
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概念
最初是指婴儿对熟悉的人所建立的亲密情感联结,表现为哭、笑等
发展过程
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6周~6-8个月)
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8个月~18个月)
第一阶段:前依恋期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第6周)
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期
相互的情感联结阶段(18个月~2岁及以后)
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
婴儿自身特点
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抚育质量
婴儿依恋与其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1.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为婴儿提供安全基地,对个体日后发展有诸多帮助
2.儿童与照料者的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家庭环境变化
3.婴儿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
4.儿童个性也是对依恋关系类型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的作用
同伴起到了强化物的作用
同伴提供了行为榜样和社交模式
同伴给予儿童稳定感和归属感
同伴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实现同伴间的双向尊重
同伴是社会化的动因
同伴关系的发展
学前期
同伴关系发展
儿童中期和青少年期
同伴关系优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婴儿和学步期
依恋关系为主
同伴关系的性质
四个水平
人际交互水平:社会退缩
双向关系水平:友谊质量
个体特征水平:社会自我知觉
群体水平:同伴接纳/拒绝
同伴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同伴关系的类型
被拒绝型儿童
被忽视型儿童
受欢迎型儿童
矛盾型儿童
一般型儿童
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
社会行为
体貌因素
同伴研究的方法
社会测量技术
同伴提名:最基本、最主要
同伴评定:具体量表
游戏
儿童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按社会化程度分
非社会性游戏
独自-被动游戏
独自-活跃游戏
沉默游戏行为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按参与方式分
解释游戏
建议游戏
主动参与游戏
指导游戏
按内容分
活动性游戏
建造游戏
功能性游戏
假装游戏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游戏与社会能力
游戏与情绪
游戏在发展儿童自我控制、活动方式以及改造问题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游戏与认知发展
伯莱纳:游戏是一种满足探索内驱力的途径
游戏与个性
游戏的理论
早期的游戏理论
种族复演说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精力过剩说
德国思想家席勒,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游戏是儿童用来发泄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本身无功利目的
娱乐-放松说
拉扎鲁思-帕特瑞克
与游戏过剩说相反,认为游戏是个体对放松的需要
机能快乐说
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
游戏是从活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生活准备说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格罗斯
游戏是对今后生活的排演与练习
成熟说
荷兰心理学家博伊千介克
与生活准备说相反,认为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当代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游戏是儿童认识新客体和事件的方法
学习理论
桑代克:游戏是一种习得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