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一章 拆解思考 (P23-P34) - Coggle Diagram
第一章 拆解思考
(P23-P34)
超越布魯姆(P24)
關於「理解」
不是應用、分析、評估、創造的前置步驟
是上述項目的
結果
是思考的結果與目的
不是某種思考型態
關於「思考」
思考非階層或連續的
若脫離思考的脈絡與目的,便沒有意義
是混亂、複雜、動態、交錯的過程
關於「學習」
深度學習強調在主動、更具架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理解
是各種思考方式以動態形式相互作用的成果
關於「創造」
各種活動與相關思考匯集的成果
包含做決策、解決問題
超越記憶、作業與活動(P27)
死記硬背的知識
不是學習,而是訓練
體驗式與探究式學習
常有的錯誤
提供學生太多活動
活動只是一種比較愉快的
練習
若課堂以活動或作業為中心
老師的注意力會放在要學生做的事情上
「學生的課堂活動」VS.「能促進理解的學習」
差異清單
學生在課堂上75%的時間在做什麼?
若活動與以下兩項相符合
課堂活動朝向理解的目標再進行
最切合該學科的活動
當你建立更多該學科的新理解時,都做了哪些活動?
要發展某課程領域的理解,應該:
進行真正的智識活動
運用該學科的方法及工具
解決問題
做決策
培養新的理解
以該領域的重要思考類型為核心
為學生創造思考機會
理解的思考地圖(P30)
與理解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
1.仔細觀察並描述
2.說明與解釋
3.以證據展開推論
4.建立聯結
5.考量不同觀點與看法
6.找出核心並形成結論
7.質疑與提問
揭開複雜事物,穿透事物表面
與學生討論某項功課
會運用哪些思考類型
學生清楚知道自己思考
所運用的策略與程序
具備後設認知
其他思考類型(P33)
希望學生要做哪些類型的思考,才能更有效規劃教學
揭開學生對思考的思考(P34)
後設學習
知道自己使用何種策略促成及引導學習
學生意識到自己有何資源可協助自己完成任務
,並規劃、監控、掌握這些資源
「告訴他人,你在思考時,
你的腦海
實際正在做什麼?」
強調「腦海」
讓學生著重在
認知活動
答案類型
相關型
沒有描述思考的活動
70%低年級屬之
不太知道自己使用何種策略思考
學習沒效率
後設認知較低
尚未發展出對思考的覺察
情緒型
描述思考有關的情緒
10%低年級屬之
不太知道自己使用何種策略思考
學習沒效率
後設認知較低
尚未發展出對思考的覺察
後設型
對思考本質有更深刻的覺察
策略型
記憶及以記憶為基礎的策略
概括而不明確的策略
自我調整及動機策略
明確的思考策略及歷程
「讓思考可見」的目的
增進學生的理解
增進學生的投入與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