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1-1殖民體制的建立, 1-2日本治台政策的演變, 1-3理番政策與原住民的對應 - Coggle Diagram
1-1殖民體制的建立
簡介
牡丹社事件後,日清爆發甲午戰爭(1894),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
唐景崧、丘逢甲等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抵抗日本,最終未成功,進入了日本的統治時期
警察政治
警察制度
警察制度,鎮壓台人反抗。地方以日人組成的「警察」為中心,事物都有警察介入,稱「警察政治」
保甲制度
輔佐警察和地方機規執行公共事務,由青壯年男子組成「壯丁團」,協助警察
總督專制
1795年,日人在台設立總督府(最高機構,有行政、立法、司法及軍事大權),台灣總督為首長。日本發布六三法,授權台灣總督可以頒布有法律效力的命令。
1-2日本治台政策的演變
殖民地特殊統治時期(1895~1919)
又稱「無分針主義時期」,由五官擔任總督,宗種人民的分俗習慣、籠絡人心,鎮壓武裝課日行動。
抗日行動以西來庵事件規模最大,之後知識分子以非武裝的政治社會活動爭取權益
內地延長主義時期(1919~193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族自決思潮風行,獨立運動風潮因此日本的殖民政策也轉為「內地延長主義」。強調殖民地為內地的一部,由文官擔任總督,然而日本人還是差別待遇
調殖民地為內地的一部,由文官擔任總督,然而日本人還是差別待遇
皇民化運動時期(1937~1945)
中日戰爭爆發,總督由武官擔任,推行「皇民化運動」,鼓勵台灣人說日語、改日姓、穿和服、拜神社,強化台灣人民的愛國心
宗督府開始徵召台灣人從軍,前往東南亞地區作戰,台女被迫當慰安婦
1-3理番政策與原住民的對應
理番政策
為了確保山區森林與樟腦資源政府推展五年理番計畫,沒收槍械、武力鎮壓、驅離傳統領域對待原住民。試圖教育同化手段使原住民歸順
試圖教育同化手段使原住民歸順
霧社事件
1930年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所領導的「霧社事件」。日人派軍警鎮壓。
事件後日人重新檢討政策
1.原住民部落集體移往他地
2.加強同化教育
簡介
日本治台初期,疲於應付平地的武裝抗日,對於高山原住民則採取仿賭、安撫的方針,安排原住民頭目至日本觀光,鑑識現代化的成果,對原住民加以籠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