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ase 2-4 Philips and Matsushita 1998: Growth of two Global companies,…
Case 2-4 Philips and Matsushita 1998:
Growth of two Global companies
飛利浦公司
1892年,Gerard Philips和他的父親在荷蘭開了一家小型的電燈泡工廠
延攬Anton-一位出色的銷售員及經理人-進入公司,在1900年,飛利浦已經成為歐洲第三大的電燈泡生產商
飛利浦公司在1912年正式公司化時,它訂定提撥10%的利潤給員工的措施
技術的能耐及地區的擴張
飛利浦公司只生產電燈泡的產品
集中在單一產品的策略及Gerard高超的技術能力讓飛利浦公司可以創造重大的技術革新
當有新的產品技術發展出來時,便將舊的工廠拆除並應用新的工廠或設備
飛利浦公司也成為產業研究的佼佼者
為了滿足大量生產而向荷蘭的鄰國發展
在許多的海外國家,飛利浦公司採用和當地企業合資的方式以得到當地市場的認同
在1919年,飛利浦公司和General Electric(奇異電子公司)進行“Principal Agreement”(原則同意的授權)
---->允許彼此使用對方的專利
將整個世界分成“三個主要的影響區域”
飛利浦公司控制荷蘭地區
剩餘地區自由競爭
奇異電子公司控制北美的地區
飛利浦公司也將它的產品線巨幅的擴張
在1918年,飛利浦公司開始生產電子真空管
8年後它的收音機也問世了並且在10年內獲取了全球市場20%的佔有率
在1930年代,飛利浦公司開始生產X射線管
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時伴隨而來的貿易障礙及高的關稅,迫使飛利浦公司開始設立當地的生產工廠以保障它在外國銷售的產品
組織的發展
飛利浦公司最早的傳統之一便是由業務部門及技術部門既合作又競爭的共同領導
在1930年代末期,預期到即將發生的戰爭,飛利浦公司將它海外的資產都轉到兩個據點,英國飛利浦公司及北美飛利浦公司
由於這些已經搬到國外、脫離飛利浦公司根據地的資產與資源的支持,這些個別國家的組織在大戰期間變得更加的獨立了
因為他們在戰爭期間大幅增加組織的自足程度使得大多數的組織已經能對各國國家的不同市場負責,而這種能力對於戰後期間來說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資產
例如當全球爭論著拒絕同意使用電視傳輸的共同標準,每一個國家決定使用PAL、SECAM或是NTSC的標準在不同的時間
除此以外,消費者的喜好及經濟情況也都不相同的
在一些比較富有的國家,傢具式的電視架是標準的配備;在其他地區中的高級市場,現代化的款式卻是市場的主流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NOs(國家地區性的組織)對於了解市場及對市場差異化的回應有較大的優勢
當這些個別國家的組織都擁有他們自己的技術能力時,產品發展常會變成當地市場發展的功能之一
加拿大飛利浦公司研發了公司第一台彩色電視機英國的飛利浦則發明了第一台有螢幕文字的電視
英國的飛利浦則發明了第一台有螢幕文字的電視
14個位於Eindhoven的產品部門(PDs)主要負責產品發展、生產和全球性的發展分布
而研發的部門仍然維持獨立性及全球性,並分布在歐洲及美國的8個實驗室裡
國家地區性組織直接向管理委員會-飛利浦公司為了控制重要的國家地區性組織,由4個成員增員為10個成員的委員會-報告
為了領導這個管理委員會,創造了一個四人的團隊"presidium"
管理委員會鼓勵與高度自治的國家地區性組織多交流
每一個國家地區性組織會派代表向Eindhoven的總公司說明他們的利益
而高階經理人
幾乎都奉獻了大半的職業生涯給飛利浦,也常常出國出差
對於整個組織有很好的直覺
所有都必須會說英文,並且所有重要文件都是用英文書寫
1954年,成立全球關係事務協調會“International Concern Council”,將各個國家地區性組織的總經理及管理委員會成員定期性的會議制度化
在國家地區性組織裡是由技術經理及業務經理共同領導。在一些地區,還會加入財務經理
在基層的部份,產品團隊包含了技術及業務經理,共同訂定產品的方針及共同負責管理的功能
在團隊裡技術及業務人員合作檢視工作程序並共同解決部門內部的歧見
最終,由各子公司中業務、技術及財務的高階經理共同組成委員會,並檢查整個流程看看是否符合國家地區性組織的策略及優先順序
在公司的層級中每一個國家地區性組織擁有相等的地位
在各地區的組織都有全球國際化的意識
鼓勵飛利浦公司的經理去海外擔任職務兩年或三年的時間
這些在海外工作的經理們對於整體公司的管理也會強烈地表現出以國家觀點去思考的傾向
計畫企業組織重整
在1960年代,由於共同市場的興起使得歐洲的貿易障礙逐漸瓦解,並且使得獨立、以國家層級的子公司之合理性逐漸削弱
許多飛利浦公司的競爭對手也將電子產品的生產移到東亞、中美及南美等工資較低國家中的新工廠
儘管它有許多技術上的創新,但是飛利浦公司在導入產品到市場上的能力卻開始變得緩慢
在1960年代,飛利浦公司公司發明了卡式錄音帶收音機
卻被它的日本競爭對手奪走了大部分的市場
20年後,飛利浦公司發展了V2000型的錄放影機,它的技術優於新力公司(Sony)的Bata及松下公司(Matsushita)的VHS
卻無法成功的行銷這個產品
事實上,北美的飛利浦公司拒絕使用V2000,反而選擇了在松下公司授權下銷售VHS的產品
在三年內,飛利浦公司只好被迫放棄V2000的機型轉而生產VHS的產品
歷經五位總裁著手進行公司組織重整以解決公司成長的問題。但是到了1990年代末期,飛利浦公司的財務表現仍然不佳而且它的全球競爭力仍然是問題重重
松下公司
成立於1918年,其創辦人松下幸之助Konosuke Matsushita 當年只有23歲,在大阪電燈公司(Osaka Electric Light Company)當檢查員
投資日幣100元在自己簡樸保守的家中生產雙面開關
松下公司成長十分快速,因此松下擴張其生產的產品線,也開始生產使用電池的電燈泡、電熨斗、收音機等產品
1932年5月5日,KM在松下公司14週年紀念日時,向他公司內的162名員工宣佈松下的250年企業計畫
該計畫以25年為一期,往後公司的繼承人將逐期完成這一計畫
他的計畫被寫入「松下的七大精神」(見表4)和公司的代表歌曲中,成為松下公司的基本信條
在戰後嬰兒潮時期,松下公司連續不斷地推出新產品
松下公司廣闊的產品線擁有5000種產品(新力公司Sony生產80種產品),並在日本國內建立起一個擁有25000個地區零售點的通路體系
松下公司無所不在的「國民商店」(National Shops)店數在1960年代末期,是全日本電器行總數的40
使得松下公司能確保其產品的銷售量
更使得松下公司能直接取得市場的未來趨勢與得知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反應
經過幾次策略性的宣傳活動後,松下公司最後決定將成長焦點放在出口市場上
組織結構:事業部組織
MK希望能比一般的日本公司授與員工更多的職權
在1933年,松下公司成為日本第一家採用事業部組織結構的企業
給予每一個事業部一個明確的獲利目標
創造一個「小公司」的組織環境
在松下公司「單一產品事業部」(one-product-one-division)制度下
每一個產品線都由一個獨立自主的事業部負責經營管理,猶如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一般
KM希望能使松下公司36個事業部的績效一致,當事業部的獲利率連續兩年低於營業額的4﹪時,該事業部的經理人將遭到撤換
松下公司就像經營一個商業銀行一樣
接受各事業部的貸款需求,並向事業部收取稍高於市場利率的貸款利息
總公司也接受各事業部的剩餘資金,作為各事業部在總公司的存款
每一個事業部必須將收入的60﹪上繳給總部,而剩下的40﹪則作為事業的固定資產支出與額外的營運資金
松下公司的基礎科技研發是由中央研究實驗室(central research laboratory;CRL)負責,而產品發展與工程設計則交由各產品事業部負責
松下公司有目的地不提供中央研究實驗室(CRL)充足的研究資金來促使中央研究實驗室(CRL)與其他事業部互相競爭
每年中央研究實驗室(CRL)會公告實驗室主要的研究計畫給各事業部,而事業部會提供研究資金以換取能將之商品化或可以應用在產品上的科技
若有某個創新性的事業部推出十分成功的新產品,當此新產品達到一定的利潤時,松下公司會將此新產品獨立出去成為一個新的事業部,此一政策可以維持公司內部的「飢餓感」
松下之國際化
建立海外市場是松下公司的250年計畫中的第二個25年計畫的重點項目
不過當KM於1951年遠渡重洋至美國時,卻找不到一家願意與松下合作的美國企業
最好的成果只是與飛利浦公司(Philips)進行技術交換與簽訂技術授權合約
彩色電視機帶來松下的擴張
在1950和1960年代,由於貿易自由化及低廉的運輸成本,使松下公司的黑白電視機能有亮麗的出口表現
松下公司於1953年,在美國成立第一個海外分支機構—美國松下電器公司(MECA)
由於沒有強勢的品牌與產品通路網絡,松下公司並無法接觸到美國當地傳統的零售商,因此只能藉由批發倉庫或折扣商店來銷售松下公司自有品牌的產品
當日本國內的生產成本上升之後,松下公司將許多基本的生產工作,轉移至這些工資成本較低的國家
高附加價值的關鍵零組件仍然是在日本製造
1970年代,西方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迫使松下公司必須在美洲與歐洲國家設立工廠
1972年松下公司在加拿大設立一家工廠
1974年併購Motorola (摩托羅拉)的電視機事業部、開始在美國生產松下公司Quasar牌的產品
1976年在英國威爾斯的加地夫(Cardiff)設立工廠以供應歐洲共同市場之需求
建立全球領導品牌—錄影機市場的獨大
錄影機(VCR)在1980年代的誕生,促使松下公司進入消費性電子產品產業
錄影機是在1956年由加州廣播公司所研發
有鑑於錄影機的廣大市場潛力,松下公司的工程師開始投入錄影機技術的研發工作
經過6年的研發工作,松下公司於1964年發表第一台商用錄影機,並於兩年後推出消費型機種
Sony在1975年推出技術層次較高的「Betamax」錄影機,次年,JVC發表「VHS」規格與SONY展開錄影機規格戰
1976年錄影機的國內與國際市場的銷售開始起飛,松下公司的錄影機事業部,在此年度第一次享受獲利帶來的喜悅
松下公司的錄影機事業部很快的承接許多原廠委託製造(OEM)的訂單
同時松下公司也積極的將VHS規格的技術,授權給其他製造錄影機的公司,包括Hitachi、Sharp、Mitsubish與Philips
在1977年至1985年之間,松下公司的錄影機產能增加33倍,達到6百8十萬單位
產量的不斷增加
使松下公司能在錄影機推出5年內,將售價砍至原本的一半
並且在產品的一些功能上作品質的提升
在1980年代中期,松下的營收有30﹪來自錄影機事業(其中有40﹪是來自海外的營收),佔公司總利潤的45﹪
國際營運管理
組織體系與控制權的改變
在1970年代,松下公司的中央產品事業部,對於其海外的分支單位之營運具有很強大的控制權
在1980年代,松下公司的中央不再控制海外公司的投入水準,轉而開始衡量海外公司的產出水準
在此同時,松下各事業部開始收到全球合併的銷售報告,這些報告原本是合併於松下電器貿易公司(METC)的損益表之內
總公司與子公司間之關係
在1980年代中期,松下公司有超過700位的管理與技術人員,外派至海外分支機構4到8年
支持者辯護說需要如此多的外派人員,是因為他們扮演著松下跨國事業的核心角色
派往海外的經理人將被指派到國外的分公司任職,最常見的職位是擔任分公司的總經理(general manager),而其主要的職責是擔任向國外傳播松下公司經營哲學的角色
外派的會計人員被寄望能「不帶憐憫的出口事實」,將分公司財務狀況報告給總公司
而日本的技術管理人員被派駐海外,以移轉產品和製程技術給海外分公司,並提供當地市場的資訊給予總公司
松下公司認為進行面對面的會談是十分重要的
國外分公司的總經理每年回總部至少2-3次
總部與外派人員透過傳真與越洋電話進行溝通,也是管理上十分重要的連結
在1980年代中期,海外的生產分支機構擁有了一些彈性
對於較不重要的零組件,只要能確保其品質,海外的生產分支機構有權決定購買當地公司生產的產品
但是對於關鍵零組件仍然得向公司內部購買
海外分公司此時也能獨立發展例行性的生產任務
不過當此計畫涉及重大的功能擴張或改變,就必須尋求總公司的技術人員的協助
海外的業務單位也對於銷售的產品擁有一些決策權
營運本土化政策
1982年,新上任的總裁Toshihiko Yamashita (山下)發表「營運本土化」(Operation Localization)政策
希望能促使海外生產的價值由低於營業額的10﹪,在1990年時可提高到25﹪或50﹪
人力資源當地化
技術當地化
原物料當地化
資金當地化
幾年之後,松下公司增加許多地主國當地人擔任海外子公司的重要職位
不過這些地主國的經理人仍然需要日本資深的顧問的支持與協助
這些顧問與日本母公司維持直接的連絡
培養分公司所在地主國的專家,去尋求當地機器設備的來源,修改產品設計以符合當地購買的機器設備,並結合當地生產的零組件
為了維持松下公司的品質水準,分公司在製造上則採用總公司的製程與技術
整個「營運本土化」政策卻遭到日本總公司經理人的反對
增加在國外的生產會帶來出口銷售額的損失
松下公司在1980到1988年之間,在海外增加了21個生產性分公司、12個業務性分公司
1990年,松下公司在海外雇用了5萬名員工,是15年前的兩倍
但松下在1990年的海外產值卻只有日幣6000億元,還低於松下公司訂下海外營收佔25﹪的目標的一半
松下公司的總裁Yamashita也希望「營運本土化」政策能幫助松下的海外分公司發展創新能力與創業家的冒險精神
這些能力是Yamashita長期以來,一直贊賞其競爭對手飛利浦(Philips)的國家地區性組織結構所擁有的
Tanii的整合與擴張
Yamashita的繼任者Akio Tanii (谷井)擴張他的前任者的開創性
Tanii認為產品事業部並沒有全心全意投入日本以外的市場的經營與營運
松下公司的產品事業部的產品授權金只有3﹪
日本出口產品的銷售退回率至少有10﹪
Tanii在1986年將所有的海外分公司,歸屬於松下電器貿易公司(METC)的控制之下
Tanii將松下公司的國際營運合併在同一個行政管理體系內
Tanii於1988年4月,將松下電器貿易公司(METC)合併至日本母公司之下
Tanii重新佈署功能性部門的地區總部,將它們由日本移往北美洲、歐洲和東南亞
松下公司於1991年初以61億美金併購美國的娛樂業巨人—MCA集團
日本的泡沫經濟破滅,2.6兆美元的的股票市值消失無蹤
Morishita的組織重整
Tanii的繼任者—Yoichi Morishita (森下),56歲,公司最年輕的執行副總裁,立刻執行重大的組織重整計畫以消除懈怠與浪費
削減總部的幕僚人數
分散權力至實際的營運單位—包括海外分公司
18個月後Morishita消除了一個管理階層,並將6000個總公司的幕僚人員,轉調至與營運有關的職位
「簡單的、小型的、快速的、策略性的」
Morishita同時將20個研究單位合併成為9個,將決策權收歸中央,以加快新產品推出上市的速度
同時日幣的升值使得出口價格上漲,各產品事業部開始積極的將生產移往海外分公司,尤其是移往東南亞國家
由於當地市場的快速成長以及低廉的生產成本與堅強的當地合夥人等種種條件的吸引
松下公司開始在當地投資重要的生產工廠
在1997會計年度,松下公司的邊際獲利率已從Morishita接任時的2.8﹪提高到4.3﹪
Boonstra 時期的組織重整,1996年
在1996年,飛利浦公司的高畫質電視(HDTV)確定無法成為業界的標準
它的數位CD(DCC)也輸給了新力公司(Sony)的迷你CD(Minidisc),而它的互動式CD也行銷失敗
評論家宣稱因為公司致力於成本下降與標準化的程序,使得公司忽略全球市場對於可分割產品的新需求及更好的顧客服務
當Timmer在1996年10月退休時,董事會決定了一個對飛利浦公司革命性的決定
一個對於亞洲市場行銷十分熟悉的外來者,而非專精於技術方面和歐洲地區
Cor Boomstra擁有努力的執行者及行銷天才的好名聲
於1994年加入飛利浦公司
出任CEO前他擔任亞太地區及電燈泡事業部的負責人
不受傳統的束縛,他立即宣佈劇烈的改變
沒有任何禁忌,沒有不可侵犯的牛
虧損的部門必須要出售或是關閉。我們必須改變一個已經成為一個封閉系統的組織
在6個月內,Boonstra已經出售了18個事業部並且拒絕繼續投入13個連續虧損的工廠
為了達到在1999年將資金投資報酬率由17%提升為24%的目標
對飛利浦公司全球營運做新的結構性調整
“一盤義大利麵”調整為“一排整齊的蘆筍”
我們需要一個更有架構及簡單的生產與行銷組織,來達到過去我們所沒有的成本規模
在新的架構之下,北美縮減了3100工作職位,卻在1997年於亞太地區增加3100個員工
將生產轉移到較低工資的國家,並且對於亞洲地區投入更多的心血
他也將飛利浦公司公司重新分成100個事業體,有效地消除了以前的PD/NO矩陣型組織
他宣佈將100年來位於Eindhhoven的總部搬到阿姆斯特丹
1998年初,他認為消費性電子是飛利浦公司未來的發展重心
投入了大部分的資源在行銷工作上,包含在廣告費用增加了40%以提高飛利浦的品牌知名度及形象
1997年的利潤報告提振了飛利浦公司的士氣
Van der Klugt 時期的組織重整,1987年
接棒時,飛利浦公司已經將產業領導的地位讓給了日本松下公司
利潤率為1%到2%,不僅遠遠落後奇異電子公司的9%,也較它強勁的日本競爭對手少了4%
Van der Klugt設立了3%-4%的獲利目標並將擊敗它的日本競爭對手視為第一要務
重新檢視飛利浦公司的策略,指出-
數個公司的核心事業
有共享的相關性技術
有策略上的重要性
消費電子事業
電信暨資料系統事業
零組件事業
電燈泡事業(提供了公司發展所需的現金流量)
在技術上為領導者的事業
一些非核心事業
目標非成為世界領導者的單獨事業
必要時可以出售的事業
國內應用器材及醫療系統部門
分別與惠而浦(Whirlpool)及奇異電子公司(GE)合資
Van der klugt將飛利浦公司的14個產品生產部門重組為四個核心的全球部門
縮減管理委員會,並將其改制為團隊管理委員會“Group Management Committee)
他大幅減少總部3000個員工,並將他們重新安排到產品生產部門
使產品生產部門更直接面對市場
派遣許多的產品線經理到飛利浦公司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數位收音機及電動刮鬍刀生產線設在日本
醫療科技及國內應用器材的生產線則搬往美國
這些改變和持續全球化商品的發展及生產,需要總公司對國家地區性組織更緊密的控制
尤其是對於龐大的北美飛利浦公司(NAPC)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飛利浦公司已經取得了大部分的股權,在美國的子公司對於總公司的指令卻不是十分服從
為了防止類似VHS/V2000的事件再度發生,Van der klugt公開再收購北美飛利浦公司七億美元的股權
Van der klugt將基礎研究的經費減半,變成只佔總研發經費的10%
為了阻止研發部門“探討自然界基本的法則“的傾向
命令研發部門須直接負責企業所要求支援的的研究
每一個研究室更專精於一個特定的事業領域
最後他將420個世界各地的工廠關閉了75個。他並從344,000的總員工中裁減掉38000員工
預期這些組織再造的工作會在1990年時讓財務的狀況恢復。然而在1990年,卻產生非預期的虧損—超過45億荷蘭幣(約25億美金)
在1990年5月14日,一項令人驚訝的人事案中,Van der Klugt及半數的管理委員都被置換掉
Timmer時期的組織重整,1990年
在他和100位高階經理的會議中,他描述了一個基於事實的假設---假設對外公佈飛利浦公司已經破產,則他問道“你們在這個週末會採取什們行動?
歷經18個月的“營運百夫長”(Operation Centurion)活動,員工人數減少了68,000人或是減少22%
讓Timmer獲得了“Eindhoven的屠夫”的綽號
但是因為歐洲的法律規定對於資遣的員工必須給予大額補償金
第一次資遣10,000人時就花費飛利浦公司七億美元
Timmer要求產品生產部門經理和國家地區性組織經理商量裁員的事情
但許多國家的經理都盡力保住自己地區的員工
因為高昂的裁員成本,分析師觀察Timmer大部分的裁員將會來自北美
除了裁員之外,Timmer立誓要“改變我們做事的方法”
他訂定許多新的工作績效評核標準
要求上百位經理簽下要求他們達到特定財務目標的合約
沒有達到目標的經理將會遭受置換
Timmer將許多的事業部出售
積體電路部門售予松下公司(Matsushita)
微電腦部門售予迪吉多公司(Digital)
國防電子公司售予湯姆生公司(Thomson)
保留53%的應用器材部門給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然而利潤仍然低於他所承諾的4%。尤其消費電子事業的成長緩慢,又是個價格競爭的市場
1994年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報告中發現其中的核心問題:
日本的消費性電子工廠每小時工作的附加價值比歐洲的工廠高了68%
經過三年縮減成本的努力,在1994年Timmer向董事會提出了新的成長策略
計畫擴展軟體、服務及多媒體產品,預期在2000年時達到營收的40%。較早之前
延攬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研發部門的總裁---Frank Carrubba,鼓勵他專注發展15項相關的核心技術
但是他早期將許多飛利浦公司中高科技的事業部售出並且將研發部門的人員裁減37%,造成公司內只有少部份的人了解這些優先發展的新事業部門的技術
Wisse Dekker 時期的組織變革,1982年
Wisse Dekker提出新的全球策略
建立更多的國際生產中心(IPCs)並關閉更多沒有效率的工廠
在歐洲有40多個國家超過200個工廠都完全關閉
將許多的事業部出售(如焊接、能源、及傢具等),以便專注於核心事業的營運,並且購入Grunding和Westinghouse的北美燈泡實驗室
支持技術分享的協議,並推動海外的製造策略聯盟
承習前任CEO的政策將領導權集中於單一的管理上
他給予產品生產部門(PDs)正式的產品管理權責,而國家地區性組織仍然負責地區性的利潤
他將管理委員會的規模縮小,給予其更大的權力,派駐具有豐富營運經驗的指導員
最終,他重新設計產品規劃流程,使其可以包含國家地區性組織的意見,但保留產品生產部門對長期方向的最後決定權
但是銷售情況依然走下坡,且獲利表現遲滯不前
1970年代:Van Reimsdijk 和Rodenburg 時期的組織重整
Van Reimsdijk指出1971年飛利浦公司矩陣式組織的缺點
缺乏定義國家地區性組織及產品部門的關係
當營運逐漸變得複雜時,這種的組織架構形態將會使得企業的反應速度變慢
Van Reimsdijk 提議重新平衡國家地區性組織及產品部門的關係-"傾斜的矩陣"
他計畫關閉一些生產效率低的工廠,而將表現較佳的工廠轉為國際生產中心(IPCs)
每一個國際生產中心都供應多個國家地區性組織
由於關閉工廠有政治及組織上的困難,所以實施的腳步很緩慢
推行經過十年的時間,許多國際生產中心都已經建立完成,但是國家地區性組織仍然像以前一樣的獨立及擁有權力
1970年代末期,繼任的CEO—Dr. Rodenburg,仍然實施相同的方針
但是權力的抗爭仍然持續著
營運及國家性組織中技術及業務共同領導的模式改變成單一的領導模式
1970
1982
1987
1990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