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積極分裂理論 (The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 Coggle Diagram
積極分裂理論
(The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波蘭心理學家卡齊米日·東布羅夫斯基(Kazimierz Dąbrowski)
發展因素
第一因素
生物本能
原初整合(Primitive integrtion)
第二因素
社會環境、趨同心理壓力(從眾)
原初整合(Primitive integrtion)
第三因素
自主成長的強烈需求
整合層次
積極適應
在消極適應後,有事件發生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個體因此發展出欲批判性、有個性的思維準則與價值觀,而非僅僅從眾
消極適應
受第一、第二因素所影響,並依此產生行為、思維準則、原則的過程
發展潛質
過度激動 Overexcitement
精神活動的
感官的
智力的
想像的
感情的
Dynsmism人在發展自我中的一股活動力
能力、才智
為人朝向更高的發展層次而使用
第三因素
發展層次
第一層:原初整合
受生物本能、社會環境所影響,處於利己、利他二分的狀態
處於一種受非意識因素引導的階段,此時的自由意志薄弱
第二層:單層次分裂
因為不可避免地產生因事件而起的矛盾、衝突,開始有了不同於第一層次的選擇與想法
此時仍是心理動力站主導,意識還未能積極參與
此階段屬過渡期--接受刺激後,會產生各種情緒、想法,我們會經歷分裂,在第一層次的整合與新產生的想法、感受之間衝突
第三層:自發多層次分裂
於縱向、不同層次間的衝突,並意識到「更高層次的可能性」
人格發展的最關鍵層次--在低層次本能作為與高層次的理想作中進行選擇
理想與實際行為的衝突選擇即發生在此
第四層:有引導的多層次分業
「第三因素」的出現,人開始有意識地接受或拒絕自身或外在的某些性質,由意識取代原本自發性發展
在此階段,人會評估環境中的各因素,並與自身價值觀做比較,選擇可接受的,淘汰不可接受的,自身價值觀漸漸與環境的規範、習慣融合,但同時間也因自身對環境的期望而抱有責任感,以期為理想而改變環境,使環境進入更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