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西方設計史現代造型文化三, image - Coggle Diagram
西方設計史現代造型文化三
國際風格主義
非對稱排版
又稱為瑞士風格
1920—1950
對於平面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進而影響了建築、藝術等其他設計相關的領域。
後現代主義之後
起源:反現代主義的理性風格
理念、特色
感性、幽默、少即是煩
麥可 葛瑞夫(迪士尼世界)
飛利浦 強森(水晶大教堂、PRG廣場)
諾曼 福斯特(赫斯特大樓)
范裘利 少即是煩(母親之家)(第一棟後現代主義見建築)
101大樓、十三行博物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台北藝術大學
設計工作室
阿基米亞(義大利)
孟菲斯(義大利)
阿烈西(義大利)
流線型風格(1930~1950)
雷蒙洛伊
極度先進,卻為人所接受
作品
削鉛筆機
可口可樂
香煙盒
火車頭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約於1760年代興起,持續到1830年代至1840年代。而後產生所謂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和20世紀以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流線型是物體的一種外部形狀,通常表現為平滑而規則的表面、沒有大的起伏和尖銳的稜角
歐普藝術
1962—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