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認知行為矯正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CBM - Coggle Diagram
認知行為矯正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CBM
-
-
CBM與REBT與CT之相同處:
- 假定壓力情緒是不當思考的結果。
REBT在面對揭露與攻擊非理思考時,較直接與面質性。
CBM的自我指導訓練較注重幫助當事人覺察他們的自我對話與自我述說的故事。REBT、CT聚焦於改變當事人的思考歷程,
CBM在新思考中融入我們的行為,比起在新的行為轉變想法更加簡單有效。認為認知重建是重要的角色,是思考的整合部門,似乎是用來監督和指導想法中的選擇。
行為如何改變
行為改變的背後是經過一系列的中介歷程,包括內在語言、認知結構、行為和行為的結果,這四者之間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改變。
第一階段:自我觀察 (self-observation)
使當事人學習如何觀察自己的行為。
第二階段:開始一個新的內在對話 (starting a new internal dialogue)
與治療師建立合作關係後,當事人學習到認知、情緒、行為三者有交互作用密切關聯,新的內在對話能產生新的行為。
第三階段:學習新的技巧 (learning new skills)
當當事人學會阻斷認知、情緒、行為的負向循環後,使當事人學會新的因應方式面對現實生活。
壓力免疫訓練 (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 SIT)
- 以小的壓力開始應付,接著能逐漸發展出應付較大的壓力。
- 使當事人有所準備,再面對壓力促發改變的動機。
- 適用於:各年齡層的憤怒問題、焦慮疾患、恐懼症、社交能力缺失、成癮問題、酗酒問題、性無能、社會退縮、創傷後壓力疾患、戰後老兵PTSD。
三階段:
- 概念化教育階段 (conceptual-educational phase):建立合作的治療關係。
- 技巧學習與鞏固階段 (skills acqui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phase):直接行動,蒐集相關訊息、探索情境壓力、學習安排降低壓力的方法。
- 應用和維持階段 (application and follow-through phase):將治療情境轉為現實生活中。
認知敘事對認知行為治療的影響
- 治療師協助當事人以說故事的方式欣賞自己建構的真實,並檢視自己賦予故事的意涵和結論。
- 當事人帶走諮商師說的話,誠為自己的諮商師。
多元文化看認知行為治療
優點
- 適用於多元文化、民族和種族背景的人工作。
- 治療師需要了解當事人所屬的文化中的核心價值。
- 認知行為治療具有文化敏感度,因於它運用個人信念系統或世界觀,作為探索自我的方法。
- 治療者功能像老師,會要求當事人積極地處理日常所需。
缺點
- REBT對依賴有負面的觀點,不主張依賴,與許多文化不同,認為依賴是心理健康必要的條件。
- 諮商員避免挑戰當事人核心的文化信念。
- CBT強調果斷、獨立、語言能力、理性、認知和行為的改變,恐在隱晦溝通的文化中受到限制。
- CBT關注現在,恐因忽略當事人的過去而在發展上造成影響。
- CBT恐因過度強調認知,忽略環境的影響。
認知行為治療
貢獻
認知行為治療:
- 試圖改變當事人對自己世界主觀的觀點。
- 有系統的治療方法。
- 教導當事人處理個人問題的調適技巧。
- 家庭作業帶來新的練習行為。
- 治療過程去神秘化。
- 同盟的教育模式。
優勢CBT的基本原則是
- 認知的改變可以促發情緒與行為的改變,相對的,情緒和行為的改變,會促發認知的改變。
- 提供有系統的方法協助個案重新建構新的信念及行為。
Ellis的REBT與Beck的CT之共同:
- 有系統的治療。
- 精簡有結構,根基於廣泛的認知行為概念,發展出明確的行動計畫。
- 符合成本效益,實證研究,心理教育是優點,可用於臨床。
Beck的CT
- 是實徵非哲學。
- 以問題為導向。
- 創造新的認知觀點,引導當事人樂觀和改變行為。
Ellis的REBT
- 交導當事人不受治療師,直接介入進行治療,如聽錄音帶、閱讀治療、完成家庭作業、參加工作坊。(當事人較不容易依賴治療師)
Meichenbaum的認知行為矯正
- 使人們瞭解壓力是透過內在對話而自我引發。
限制
- CBT鮮少直接談論情緒,而是直接在處理情緒或處理情緒的後果。
- 與許多取向一樣,是治療師的個人發展、訓練程度、知識、技巧、觀點、建立治療性關係的能力。
Ellis的REBT
- 沒有探索過去對於改變當事人的錯誤想法和行為。
- 治療師恐以非理性信念的標籤,誤將個人觀念加諸在當事人身上。
- 需在面質治療前,務必建立治療結盟的關係,避免當事人感覺到不適。
- 鼓勵創造治療師的個人化風格。
Beck的CT
- 過於重視正向思想的力量。
- 否定當事人過去的重要性。
- 太技術導向、沒有用治療關係、僅注重除去症狀、沒有探索問題潛在原因、忽視潛意識、忽視感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