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非智力因素個別差異與學校教育CH9 - Coggle Diagram
非智力因素個別差異與學校教育CH9
性別差異與學校教育
小學階段男女生間無顯著差異
一般智力上無差異
學業成就上有差異
小學中低年級女生學業成就多高於男生
男生間學業成就高低差別大 女生則較為接近
性別角色刻板化的主觀心理因素
性別角色社會化及相關概念
性別認同
兒童三歲左右在心理上知曉且接受自己的'性別並表現出同性別的行為舉止
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規範
世俗對男性或女性行為或性格特徵的期待>
理想
性別角色期待
性別角色行程時受到的社會影響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世俗對男性或女性的實際看法(男剛硬 女陰柔)>
現實
性別角色社會化的理論解釋
社會學習論
班杜拉
所謂的刻板印象與角色規範都是在生活中受楷模影響並學習而來
社會情境下同儕行為會影響孩童決定(混和性別時 個別性別會選擇同性別所選擇的玩具)
認知發展論
柯爾柏格
認為兒童接受自己的性別是他主動認知並
主動歸類
的結果(非被動社會化)
年齡分期發展
三歲左右:
性別認定階段
透過父母對男女兒童性別差異的對待 認識到自己是何性別
四歲到五歲左右:
性別固定階段
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觀察 認識到男女性別是不會改變的
五歲以後:
性別永恆階段
無論如何改變外在的樣子 一個人的性別都不會有改變
結論
傳統文化使女性受到客觀環境
角色期待的影響
及主觀
性別角色形成
的影響 窄化女性天賦潛能
若仍實施
男女有別的教育方式 對社會文化會造成損失
男女生在學業成就和學術性向上有性別差異 但非智力因素而致(社會期待 刻板印象等)
認知類型與學習類型的個別差異
認知類型
認知類型(認知風格)
個人在面對問題困境時 經由其知覺 記憶 思維等內在心理活動處理與組織訊息時表現出的習慣性特徵
兩種類型
場獨立型
受外在刺激改變的影響少
問題解決能力佳 數學能力佳 性格沉穩
場依賴型
受外在刺激改變的影響多
魏特金
隱圖測驗
個別差異的教育含義
衝動型
對問題反應快 但錯誤較多
慎思型
對問題反應慢 但錯誤較少
概念速度
個人對事物認知時 根據自己了解形成概念並反應的速度
學習類型(學習方式)
情意方面
成就動機 堅持力 責任感 時序感
生理方面
知覺偏好 飲食習慣 時間知覺 體能特徵
環境方面
聲音 光亮 溫度 座位
社會方面
團體參與 個人獨處 親密關係 小組合作 成人支持 對象不定(不一定需要人 動植物皆可)
定義:
學生在變化不居的環境中學習時 經由其知覺 記憶 思維等心理歷程 在外顯行為上表現出帶有認知 情意 生理三種性質的習慣性特徵
學習類型問卷
性格差異與學校教育
成就動機的個別差異
成就動機的性質與相關概念
成就動機是性格特徵之一
兩種心理需求
求成需求(選擇難易適中 有挑戰性的任務)
避敗需求(通常只作容易成功的事)
只有在求成需求>避敗需求時人才會去追求成就
看法
個體成就動機的高低取決於其性格(
主要因父母管教方式不同而養成
<艾里克森八階論中第三階段(主動對內疚))
麥克里、阿特金森
學習動機背後的目的
學習目的
為求知與個人成長而學習(不過份在乎成績 在乎課程能學到什麼)
表現目的
為求得高分及他人讚許而學習(避重就輕 不在乎課程能否學到東西)
學習行為表現是成就動機指標
學生的成就動機比學習動機更為重要(
因為成就動機屬於學生性格的一環 是長期 連續性的
)
成就動機
指個人在主動餐與攸關成敗的活動時 不畏失敗威脅 自願努力以赴 以期達成目標並獲得成功經驗的心理歷程
高成就動機學生的行為特徵
獨立完成
指定課業(不須旁人在旁催促與監督)
能
容忍失敗
的挫折(自願參與具成敗判斷的活動 將成敗視為成長的養分)
將
成敗歸因於努力
(努力可控制 凡是操之在己)
持續從事
學習活動(不會輕易落下課業 堅持力較高)
主動參與
學習活動
有
較佳的學業成就
自我觀念的個別差異
自我觀念(自我概念)
個人主體自我對客體自我的看法
測量方法
自陳量表
自我評價
消極>自卑
積極>可
自我接納
>自尊
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
標準與基本原則
現實我(此時此刻知覺到的自己的樣子)
基本原則>幫助學生認識現實我並調整其理想我 唯有兩者接近才能達到自我接納
理想我(個人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
若只是塑造不切實際的理想我與現實我 沒辦法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
培養自尊心的先決條件
成就感(成)
>個人在具挑戰性的工作中表現出成就且達成自己的目標
重要感(重)
>個人在與人交往時可以感覺到被他人接納
古柏史密斯
有力感(力)
>個人感覺到自己能處理事務與對付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