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12章-教學效能與教學評量 - Coggle Diagram
第12章-教學效能與教學評量
教學評量
測驗(心理測驗)
性向測驗
成就測驗
教學評量者,主要用於成就測驗
測試
教學評量-有系統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根據教學目標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
傳統
資料處理的方式不同
"常模參照"-以同年級或條件相若的一群學生分數作依據,採平均數=常模
智力測驗,高普考,多益
"標準參照"-以事先預定的標準(分數)為依據
學校教學評量上一般採用
國家證照考試,甲級/丙級
實施目的的觀點
"最佳表現評量"-以最佳表現(所得分數可視為)為目的,以能力高低為評量基礎
學校考試和升學考試,競爭性考試(求勝動機)
"典型表現評量"-是否具備某種(些)典型行為,在某些課目上願不願意表現
具有相當好的語文能力,卻未必對文學有興趣(能力高低不等於有興趣
本身的功能
"安置性評量"-學新知識前,是否具備其基本條件
充足-安置在程度較高的班級
不足-實施補救教學,提升條件
"診斷性評量"-於行成性評量後實施,診斷哪出了問題
輔導
如果情形未改善,亦可能不是單純讀書的問題,可能為心裡原因
實施的時機
"形成性評量"-用於教學歷程中途所實施
段考,小考
"總結性評量"-用於教學結束的評量
期末考試
新模式
真實性評量
實作評量-以實際作業作為評量方式(游泳,美術....)
檔案評量-搜集最近一段有關學業成績的資料,評定其成績高低(自我介紹影片,履歷表...)
優缺點
優點
不偏重學生對零碎知識記憶的缺點
強調在現實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缺點
缺乏教材的內容的代表性
影響學生不重視記憶性教材的學習
缺乏統一標準,無法比較成績高低